立即注册 登录
经典文学网 返回首页

jaxluoyz的个人空间 https://bbs.izhwy.com/?95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清明扫墓祭祖亲

已有 99 次阅读2015-4-9 17:09 |个人分类:节日篇章| 清明, 扫墓, 祭祖亲

清明扫墓祭祖亲

/罗余作

中华有着祭祖扫墓的传统,相传清明扫墓祭祖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纷纷效仿,历代沿袭下来,就成了一种传统风俗。到了唐代,才真正演变成为一个节日。在这个日子里,不论是达官贵人、三教九流,还是平民百姓,大都要回家祭祖扫墓,以表示对先人们的幽思、怀念和孝心。如今清明,草木吐绿山花绽放的时节,满山遍野开着的许许多多的蓝色和白色的小花,自然唤起我们对亲人们的特别思念。这些天,是我们缅怀先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42日,我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了先烈。今天43日,恰逢清明三天假日,白天工作,晚上,与亲人们相约回老家挂清明。之前,身居成都的叔叔来信,因年迈不便回来祭祀故亲和哥哥嫂子,要我们代为祭亲。两天的事情计划之后,我上族谱录网进入早先自建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大舅和表姐夫四个纪念馆给这些故去的亲人们献了鲜花和祭品,也给这几位老人送去了美好祝福。

  44日星期六早晨,我伫立在窗前,望着外边的世界若有所思。莫非天公今日也心伤,人们祭奠先人忙。一早还是透亮好的天气,旋而天空变得迷迷蒙蒙的昏暗。回想过去清明不放假,上坟祭扫的事情一般安排在周末假日进行。近来这些年,国家尊重民风习俗,才有了清明祭扫的节假日。今年清明前后三天的休假,这个时候,在城里安家落户的,在外面闯荡世界的,大都带着孩子赶回来了。

  我家今年乡下的祭扫活动,从清明前一天就开始了。44日,叶氏家庭落户在城里的妻弟他们叔侄两家约上我们一同开车回到了梅塘乡下,与乡下的哥哥他们会合。大家卸下了祭品和菜物食品后,我的妻兄弟、侄子儿孙们,扛着镢头或铁锹,提着祭烧的纸钱、冥币等各种各类祭品,络绎不绝地走向了村外的二三里山丘。

  我的岳父叶江南先于岳母罗蕊华仙逝,归彼佳城。两老可谓油尽灯枯,一个81岁高龄,一个83岁高龄。岳父岳母墓志铭:岳父德清,秉性刚直。自幼失怙,仁厚以待。教书育人,艺志超群。历尽艰辛,积劳成疾。备受敬钦,正寝寿终。岳母仁爱,淑惠贤达。尊老爱幼,和蔼可亲。携夫偕弟,和睦乡邻。抚育儿女,日夜艰辛。撒手仙逝,福荫子孙。

  岳母和母亲一样,自己一生在夫家,耕种下田,侍候公婆,相处姑嫂,佐夫相子,照料家务,样样事她都拿得起,放得下。全然没有富家女子的骄奢习气。岳父岳母一生养育了三男两女。可谓历尽艰辛,顽强拚搏,把儿女抚养成人,带儿女艰难度日,教儿女做事做人。岳母她一生最大的痛苦是与爱家失去了正常来往,丈夫长期养病;她一生最大的幸福是她拥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五个爱孙,三个爱孙女和三个爱外孙。为了抚养她的子孙,她任劳任怨;为了帮助她的子女,她尽心竭力。她一生吃苦耐劳,奔波忙碌,只求奉献,不思索取。

  如今,站在两老墓旁,放眼望去,天阴气清,视野辽阔,山川明润。南边背风向阳的地方,是一排排墓地,新坟挨着老坟,老坟连着新坟。一抔抔黄土、一丛丛荒草下,长眠有这边的故亲。这里的乡亲心怀虔诚和恭敬,脸带庄重肃穆的表情,来到了亲人的墓地。我看到有的围着墓谷堆培土;有的清除墓中的荆棘,修剪着墓地上的杂草树木;有的在坟前栽下松树或柏树,给后辈留下记号。之后,就爬上坟头用土块压上几排黄黄的纸钱,接着在墓前插上香烛,供上吃的一篮子祭品,焚烧冥币,燃起鞭炮,洒上奠酒,跪下来给故亲们叩首,有的人嘴里默默地念叨着,想到人世的伤心处,甚至也呜呜咽咽痛哭……当然,也有人家,趁着晴好天气,召来族亲,为逝去的亲人攒墓立碑,让后辈儿孙永远铭记。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老天有眼,让我们上午顺利挂纸回来。中午时分,天气突变,大地昏暗,一阵风驰闪电雷鸣之后,天空下起来大雨,村子电停了,树叶刮落满地。半个小时以后才恢复了正常。当此也算应验了吉安这一带流传的缺尾龙的传说。

  45日清明节,雨过天晴,我们罗氏家庭落户在城里我、弟弟和大侄三家相约回乡下挂纸。我在超市购物,准备给参加聚会的城乡两地的亲人捎些水果等吃的。弟弟几次来电催我们也早点动身回去,说是上午1039分清明,看看能否赶在清明来临之前上山完成挂纸。虽然城里离老家乡下不远,开车只有20分钟左右的路程,但我的心早已飞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十多年的老家,想起了我的左邻右舍,想起了我的父老乡亲们,心中更是怀念我的父亲母亲。

  泪花丝丝心难忍,坟茔风啸树成行。父亲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父亲走时很安静,没有遗言,没有眼泪。父亲是解放初期的老党员,先后任选区文书,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西坑、普塘等大队党支部书记,白沙乡支部组织委员。60年代,父亲响应党的“精兵简政”号召,请求回家务农,可是总被上级党组织挽留。在父亲再三请求下,参加了筹建社办石灰厂,队办礼堂山益厂,积极谋划发展农业生产,带领村民兴修水利,科学种田,植树造林。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整顿习俗风气,为本族培养了一批文艺和乐器尖子。父亲离世,人们自发赶来参加葬礼,清釉的棺木停放在罗族宗祠,上面覆盖着干群送来的党旗,四周帘布围绕,前面摆满了花篮花圈。在一片哀歌声中,乡里干部、乡里乡亲送您走完了光辉廉洁朴素的一生。

  母亲因年老患病登仙而去,享年八十一岁。父亲母亲哺育培养了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母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教育了我们,经常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和影响我们,也常用故事俗语教我们为人处世、要我们尊老爱幼、和睦家庭、勤俭持家、宽容待人、矜持有度、感恩报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积极向上、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多

  少个风花雪月过去了,两老去去再无痕迹......如今,家祭依然保存,上面写着父亲:“您是一个诚实的人,您是一个坚强的人,您有智慧,有爱心,您是让我们骄傲的父亲”。母亲教育我们从小要懂得礼节,学会做人。后来才明白:生活中一种最平常的言行和最朴素的哲学,就是在用最纯朴的笑脸、最平常的交往、最简单的言语和最真诚的热情,开启着人们心里的友好之门。母亲经常提醒我们:别人为你办十件事情, 九件没办好你都不要责怪别人,你只要记住办好的那一件就要感谢别人,要永远记住别人的好。母亲还教我们在外与人生活交往中,宁愿自己少得少拿少吃一点,也要让别人多得多拿多吃一点,其实这样不吃亏。就这样,母亲含辛茹苦相夫教子,从没有闲遐享受人间的乐趣。至终,母亲积劳成疾,不久安然辞世,未了心愿就撒手人间……母亲的慈祥、慈善、慈教;温柔、温和、温馨;自强、坚强、刚强,是我们成长和成熟的真正力量和强大动力……在母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慈母,什么叫母爱;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伟大,我们也懂得了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的善良厚道、为人真诚、助人为乐、宽容待人、好结人缘和坚强不屈,打造出一生中最亮丽的名片。母亲生前颇得领导同事、左邻右舍、男女老少、熟人朋友的尊敬。应该说,我们为父亲母亲感到自豪和骄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进入小康之际,我们更加怀念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母亲。您们一生节俭终身清贫,您们哺育大我们姐妹兄弟。您们淡淡身世不为人知,却有着子女们成才的现实。立于父亲母亲的墓前,我们在默念,我亲爱的父亲、母亲:我们在这里给你们叩首了。您们现在还好吗?一切都好吧?知道我们想念您们吗?知道吗?也请您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团结、呵护、带好并光大您们精心创造养育的这个大家庭。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清明扫墓祭祖,应该说是每个人都忘不了的事情。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老家一趟,随同大家缅怀先人和祖亲。人,不能忘了根本。尽孝,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试问,人间孝心,别人能代替吗?   

  从前,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姗姗学步,如若小燕子一样生活在父母翅膀的呵护下,是多么的幸福……如今,我们的翅膀硬了,羽翼丰满了,我们长大成人了,刚刚有了点滴的成就的时候,不再需要父母为我们操心费神了,是该我们孝敬父母的时候了。可双亲却先后离我们而去做了古人了,岂能不让我们的心中沉重?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大憾事。

“人活88不如有个老妈”,没了老父亲母亲,就再也没有了那份亲情、那份温馨……所以,万事都能等,唯有孝敬老人不能等。父母在的时候让我们多多尽孝吧。哪怕我们再忙,千万记住,常回家看看。陪老父老母唠唠家常。给二老的心灵增添一份安慰,一份温暖。让我们和父亲母亲共享温馨。等父母逝去的时候不必哭天喊地,我们的心里会多些安慰的……到那时,我们站在父母的坟茔前,也会觉得温馨依旧,父爱仍存,母爱还在……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27 23:19 , Processed in 0.0870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