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5|回复: 24

[短诗] 冬至·有感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23d078d-e6d8-4560-9abb-eb150f6b680c.png


冬至·有感
文/义夫义
四季轮转又是冬,雪浸梅花分外红。
遥忆乡亲天晚时,家人围炉饮几盅。

c0ede5fb-ceee-4d3b-be3a-f56853b74f63.png
2024(甲辰)冬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冬至快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愿生活温暖相伴。冬至,幸福至。春去秋来,立夏冬至,年年有余。冬至已至,春归有期,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吃口冬至菜,定能发大财;喝杯冬至酒,幸福到永久;吃碗冬至饺,从此交好运。祝您冬至快乐,阖家幸福美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吉祥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

点评

非常感谢老师首赏鼓励,遥祝您冬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儿 发表于 2024-12-21 13:47
欣赏佳作,问好。

非常感谢老师首赏鼓励,遥祝您冬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季轮转又是冬,雪浸梅花分外红。
遥忆乡亲天晚时,家人围炉饮几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24-12-21 15:23
欣赏佳作,冬至快乐。

非常感谢老师赏拼鼓励,遥祝您冬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为古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1008号 )

GMT+8, 2024-12-27 11:15 , Processed in 0.17523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