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皖平 于 2021-10-6 18:19 编辑
走不出的怪圈 文/杨平
小时候爱看蚂蚁。 看它们匆忙地爬行,或搬家,或上树,或围猎。大过它们几倍几十倍的豆虫、苍蝇、蛐蛐等小动物,有的还活着呢,就成了其搬运的猎物。当然,它们很善于集体合作,通常活动都井然有序。细心观察,蚂蚁们的世界不乏精彩。小可爱迎面走来,互相嗅一嗅,触一触,就像我们人类碰面打招呼。或者一只随另一只去了,或者各走各的,互不相干。若一只蚂蚁发现自己搬不动的食物时,就会去叫上几只来一起托运。蚂蚁是有灵性的,能有目的有组织的做事。 一天,我玩心萌发,和它们玩起了恶作剧。悄悄拿来衣柜中避虫的樟脑丸,随意给忙碌的蚂蚁画一个小圈,小可怜左冲右突,被禁锢在里面。有大胆的,冒着被熏昏的风险,踉跄着,连滚带爬逾越过封锁线,立即重获自由。 细细琢磨发现:圈小,活动范围过于狭窄,易使被困蚂蚁不耐烦,狂躁,破罐子破摔,反而常能突破一线之隔的约束。于是,尝试画大一点的圈,多圈几只。小可怜们东闻闻,西嗅嗅,总觉得会寻找到突破口,抱有希望,一般不会有过激行动。再加上身边有同类同伴,不是太寂寞,在圈中呆的时间就会延长。可怜兮兮的小蚁,不停地勤奋地作着无谓的努力,直到樟脑的异味慢慢消失,蚁们才木胀着脑袋恢复自由。 至今,想起这恶作剧,内心还存留着一丝轻松随意控制玩弄弱者的得意。 我给女儿分享过这个有关蚂蚁的故事。知父曾经的童趣,所以见到法国作家贝尔纳·韦尔贝尔的小说《蚂蚁》,她立即给我网购了一本。阅后确实为蚂蚁王国的故事、知识、哲理所吸引,感叹折服。但我想的更多的是,人与蚂蚁的现实命运。人们常把大恶人草菅人命比喻为像掐死蚂蚁一样,随意简单。人与蚂蚁的关系可见一斑。我常常想,有没有什么超级力量,像我们人类对待蚂蚁一样对待我们呢? 这也许是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它不直接干涉我们的行动,而是控制我们的思维和命运。就像我给蚂蚁画圆圈一样。要不,我们很多人,怎么总是走不出一些生活生命的怪圈呢? 就从人的第一需要“吃”说起吧。在战争连绵,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的年代,物资十分匮乏,人们饥饿难耐,拿什么能吃的东西都当宝,真可谓“吃嘛嘛香”,无比珍惜。随着社会的和谐,生活的稳定,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日益精进,吃的水平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可以随意吃,吃好的了。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从家养吃到野生,从平原吃到山沟,从低空吃到高空,从地上吃到地下,从小河吃到大江,从江河吃到海洋,从浅海吃到深蓝。可是,麻烦却来了。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肥胖症等等吃出来的毛病比比皆是。事业、生活、生命如日中天的社会精英,本应承担更多责任,回报更多恩泽,贡献更多智慧,帮助更多的人追梦圆梦,却过早的夭折了。不是因为营养不足,而是因为营养过剩啊!吃的东西多了,就不知珍惜了。不仅家庭生活浪费,饭馆餐厅酒店,尤其是公款消费,浪费更是惊人惊天。已不是在饱口福,更不是打牙祭,而是在吃面子,吃排场,吃关系,吃利用,吃地位,吃权威。食物成了文化,成了道具,成了工具,成了枷锁,成了樟脑丸划的圆圈。但这是香甜的迷人的圈啊,人们像蚂蚁似的在里面幸福的奔忙,却不知迷失了生命的本质,迷失了对生存价值的求索。 吃药看病,渴望长命百岁,乃人之常情。但因缺乏专业常识知识,误区颇多。原来缺医少药,有病钱少看不起;现在大小病都要吃好药,吃贵药,偶感风寒,就打点滴。抗生素成了万能灵药,医生若不给开,会被骂死。本来可以自愈的病,十天半月好不了,因为高射炮打蚊子,坏细胞,好细胞,一起给轰了,副作用的痛苦,还大于病痛。 自己吃了一辈子的苦,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再也不想让子女吃任何的苦,从小就娇生惯养,要星星还要给摘月亮。结果子女提前把福享了,走上社会愈是怕吃苦,愈是吃苦多。从贪图享受,调皮捣蛋,到自暴自弃,铤而走险,有的甚至进了监狱。未成龙,先成虫,让父母大失所望。 穿亦如此。可遮体可温暖了,合身美体讲体面了,四季六情变换,丝绸罗缎皮草绒绣也进了寻常百姓家。衣橱衣柜满满当当,只可惜,不少漂亮的衣物被打进冷宫,长期冷落在遗忘的角落。 去商店看到一件想要的东西,买了,嫌贵,或觉得放在家里没有多大的用处;若没买,再去又没有了,买不到了,就后悔,像丢了魂似的。这就是人的心理,得到不知珍惜,失去悔之晚也。 再说说忙闲。人忙时,家里家外,事业生活,人情往来,到处都离不开,电话不停,应酬不断,睡眠更觉短,像鲁迅说的那样,向海绵面里挤时间。身累,心累,巴不得睡他个三天三夜,休他个一年半载。人闲时,长夜漫漫,电视相伴,春宵天天有,已是不值钱,心寂寞,身不适,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想找点事做。 越忙越有人找你说话,想说给你听,想听你说;越闲,连说话的人也没有了,只好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了。张爱玲对说话另有精辟的分析,很是准确到位,不妨抄来一段。她说:“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有相当份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地学做人,一味的唯唯诺诺,出言吐语,且忌生冷,总捡那些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的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作耳旁风,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最后说说感恩。父母抚育孩子义不容辞,子孙照顾长辈天经地义。但世间往往是,做父母的对晚辈十有八九尽心尽力,做晚辈的十有八九对父母照顾不够。 社会上,干部为群众做了一点好事,老百姓往往感恩戴德,甚至称为救命恩人。不知感恩者,会被大家认为没素质。当干部的自己要是也这样想,那就本末倒置了。没有水,哪用船,没有民,哪需官,没有群众的拥护,哪有你的今天。帮助群众解决疾苦,是应尽的天职。若弄反了,只对个人负责,不对百姓负责,只为自己表现创业绩,不考虑百姓利益,只顾中饱私囊,不顾百姓死活,就会误入怪圈歧途而不知。有些关键岗位,官员接二连三落马,前仆后继,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种种怪圈现象,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啊! 人生的误区怪圈,古今中外,随口道出,随手拈来,说也说不完。君不见,别人刚走出误区,我们又闯入怪圈;别人已误入歧途,我们还奋勇当先。要不怎么都说无悲不成剧,无巧不成书呢! 难道人世间也有能划圆,圈住小小蚂蚁的樟脑丸吗?真有看不见的魔手在划线将我们引入歧途吗?要有的话,只能是在我们的内心,内心中存在着禁锢灵魂的怪圈;只能说明根植在我们人性深处的愚昧无知偏见是多么的根深蒂固,隐藏在心灵深处的自私贪婪虚荣会时时刻刻会蠢蠢欲动。 我们过快的进入梦境胜地而不知所措,迷失于泥潭沼泽而不能自拔。沉重残酷的现实,使我们惊醒:我们只有用善良智慧科学文明来拯救自己,唤醒本心真心爱心,尽快走出怪圈,少入不入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