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589|回复: 69

[抒情散文] (散文)千年回眸赞永和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21-3-25 09: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jaxluoyz 于 2021-3-25 09:45 编辑

(散文)千年回眸赞永和
文|01一线
  我的家乡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中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江,南邻凤凰,西连县城敦厚,紧邻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吉安中心城隔河相望。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市镇史。永和老屋建筑骑墙黛瓦、画檐跷角、门窗雕刻、古色古香。她是一帧古老文明的画卷,灿烂辉映在历史星河。
习惯了这里的山丘田地清风,听惯山上的鸟叫,看惯了山下的满目庄稼,住惯了庄上的砖瓦平房,喝惯了家乡的涓涓清水,吃惯了这里的美味佳肴……且听我来赞一赞永和。
  这里曾经物华天宝,瓷业鼎盛
  《徐霞客游记》载道:“十九日(1637年1月15日),黎明时出发。走过十里,又循西岩山的南麓而行,过三里路到达值夏镇。再往西走八里,越过孟堂坳,就见赣江从南面流来,这里是拢洋汇入赣江处。又走二里,到达张家渡,于是搭乘一叶扁舟顺流北下。行十里,有个集市位于江左岸,叫永和。”
  当年徐霞客江左望永和,距欧阳修舟过永和(1053)赴儒林乡欧桂里探访祖坟583年,距苏轼到永和(1101)535年,距邓光荐与文天祥舟过庐陵(1279年)357年,距萧时中考取状元(1411)225年,距王阳明任庐陵县知县(1510)126年,距明朝灭亡仅剩8年。
  永和是个有两千两百三十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建于唐开元年间的永和镇本觉寺塔依然耸立,塔高三十六米,砖木结构,八面九层,第一至第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拾级而上。1984年江西省拨款整修,塔顶发现铜钱、佛像,左证建塔年代无误。本觉寺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遗址的重要标志之一,收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永和古镇的标志。
  目前,镇内尚存有唐代建筑遗存本觉寺塔(飞来塔)、清都观等;宋代有吉州窑遗址、东昌井、金钱池、莲池街、东坡井、凤冈精舍、周必大遗址、绿野坊、智度寺、秀水沟等。一些名胜古迹历数千年,天灾兵祸,多已湮没,有的仅存遗迹,现有二十四个如冈似阜的古窑包错落有致镶嵌在镇上的田野上,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辉煌。
  千百年来,永和家乡因地处古代中原至岭南交通要道赣江水道之畔,为江南重要商埠,素有“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的盛誉。
  古吉安庐陵县境内的永和镇之吉州窑陶瓷业,起于隋唐,兴于晚唐,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明初,闻名遐迩,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千年窑火的庐陵永和吉州窑自唐代中期到明末六百余年间,是江南陶瓷大型生产基地,盛时三万多窑工,窑场延绵两千米,辟瓷窑二十四座,集镇有六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木叶天目、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的制作工艺,深受皇室贵族、平民百姓喜爱。无数的陶瓷沿赣江北下南上,流向海外,至今仍被南亚、欧美等国家视作稀世珍品珍藏。这些陶瓷是永和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出口外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柴草市,指的是吉州窑一带柴草交易市场。永和至北宋真宗景德(1004)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至北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成为吉安四大镇之一。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墙栀林立、舟车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明《东昌志》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
  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铺、茶楼酒肆等。“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歌舞”便是时称“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历史写照。
  舒翁是吉州窑当时瓷塑技艺的一代高手和出类拔萃的制瓷大师、宋代著名的民间陶瓷家。舒娇从父学艺,瓷塑技术不亚其父。父女都是中国瓷塑工艺一代名家。当时永和各窑品种繁杂,有青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等名品,其中白釉、黑釉以舒氏父女所制最佳。木叶天目盏属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舒翁、舒娇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父女俩名重一时,遐迩闻名。
  永和镇吉州窑陶瓷的兴盛,印证了古吉安“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
  这里曾经文章节义,人才辈出
  山连水、水连山,峰回路转、彩云飞驰,永和处处有引人寻趣的景色。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志士纷至沓来,或游山玩水,或探奇访古,或讲学授徒,或读书励志。黄庭坚、苏轼、杨万里、胡铨、周必大、文天祥、罗洪先、徐霞客、萧时中、方以智、施闰章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也曾令一些文人志士常临游赏、赋诗作画,为“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域;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增添了不少光彩,为后人津津乐道,流芳百世。
  宋时,江西的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华林书院、鹅湖书院和吉州的白鹭州书院,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而白鹭洲书院创建之初所取得的成就,得力于山长、庐陵永和人欧阳守道的治学有方。他的学生文天祥在《巽斋先生像赞》中称他为“横经论道,一世宗师”,“先生之风,可使懦夫立也”,说他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影响:“后生从政,未知向风,惟先生终教之耳。”这位名师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十分注重培育学生的品格和务实的学风。欧阳守道坚持用家乡先贤事迹来教育学生爱乡爱民,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欧阳守道十余年来倡导的良好学风延续下来,不仅使白鹭洲书院享誉天下,为庐陵的各类书院学馆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还影响和促进了庐陵人忠直不屈的品格的形成。
山上无直树,永和有直人!“文章节义并重”是永和文人的主体形象。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岁月里,美丽的赣江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永和人。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一代一代的永和人接天地灵气,做天地文章。
  这片土地上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宋代诞生了欧阳询、周必大、欧阳守道等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清代有习孔教,民国有易毅、曾昭深、廖若谷等历史名人,当代有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罗文坊等名人。永和也是井冈山下的革命根据地,全镇革命烈士四百三十六人,诞生了五名共和国将军,他们是永和人的骄傲。


(注:此文收录在2020年12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郭钰山主编的《霞客·庐陵》徐霞客吉安县游线标志地史话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5 09: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5 1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连水、水连山,峰回路转、彩云飞驰,永和处处有引人寻趣的景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5 11: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土地上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宋代诞生了欧阳询、周必大、欧阳守道等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清代有习孔教,民国有易毅、曾昭深、廖若谷等历史名人,当代有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罗文坊等名人。永和也是井冈山下的革命根据地,全镇革命烈士四百三十六人,诞生了五名共和国将军,他们是永和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5 1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候楼主。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中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江,南邻凤凰,西连县城敦厚,紧邻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吉安中心城隔河相望。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市镇史。永和老屋建筑骑墙黛瓦、画檐跷角、门窗雕刻、古色古香。她是一帧古老文明的画卷,灿烂辉映在历史星河。
习惯了这里的山丘田地清风,听惯山上的鸟叫,看惯了山下的满目庄稼,住惯了庄上的砖瓦平房,喝惯了家乡的涓涓清水,吃惯了这里的美味佳肴……且听我来赞一赞永和。

最美是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霞客游记》载道:“十九日(1637年1月15日),黎明时出发。走过十里,又循西岩山的南麓而行,过三里路到达值夏镇。再往西走八里,越过孟堂坳,就见赣江从南面流来,这里是拢洋汇入赣江处。又走二里,到达张家渡,于是搭乘一叶扁舟顺流北下。行十里,有个集市位于江左岸,叫永和。”
  当年徐霞客江左望永和,距欧阳修舟过永和(1053)赴儒林乡欧桂里探访祖坟583年,距苏轼到永和(1101)535年,距邓光荐与文天祥舟过庐陵(1279年)357年,距萧时中考取状元(1411)225年,距王阳明任庐陵县知县(1510)126年,距明朝灭亡仅剩8年。

历史悠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和是个有两千两百三十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建于唐开元年间的永和镇本觉寺塔依然耸立,塔高三十六米,砖木结构,八面九层,第一至第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拾级而上。1984年江西省拨款整修,塔顶发现铜钱、佛像,左证建塔年代无误。本觉寺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遗址的重要标志之一,收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永和古镇的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镇内尚存有唐代建筑遗存本觉寺塔(飞来塔)、清都观等;宋代有吉州窑遗址、东昌井、金钱池、莲池街、东坡井、凤冈精舍、周必大遗址、绿野坊、智度寺、秀水沟等。一些名胜古迹历数千年,天灾兵祸,多已湮没,有的仅存遗迹,现有二十四个如冈似阜的古窑包错落有致镶嵌在镇上的田野上,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百年来,永和家乡因地处古代中原至岭南交通要道赣江水道之畔,为江南重要商埠,素有“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的盛誉。
  古吉安庐陵县境内的永和镇之吉州窑陶瓷业,起于隋唐,兴于晚唐,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明初,闻名遐迩,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千年窑火的庐陵永和吉州窑自唐代中期到明末六百余年间,是江南陶瓷大型生产基地,盛时三万多窑工,窑场延绵两千米,辟瓷窑二十四座,集镇有六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木叶天目、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的制作工艺,深受皇室贵族、平民百姓喜爱。无数的陶瓷沿赣江北下南上,流向海外,至今仍被南亚、欧美等国家视作稀世珍品珍藏。这些陶瓷是永和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出口外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草市,指的是吉州窑一带柴草交易市场。永和至北宋真宗景德(1004)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至北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成为吉安四大镇之一。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墙栀林立、舟车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明《东昌志》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
  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铺、茶楼酒肆等。“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歌舞”便是时称“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历史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舒翁是吉州窑当时瓷塑技艺的一代高手和出类拔萃的制瓷大师、宋代著名的民间陶瓷家。舒娇从父学艺,瓷塑技术不亚其父。父女都是中国瓷塑工艺一代名家。当时永和各窑品种繁杂,有青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等名品,其中白釉、黑釉以舒氏父女所制最佳。木叶天目盏属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舒翁、舒娇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父女俩名重一时,遐迩闻名。
  永和镇吉州窑陶瓷的兴盛,印证了古吉安“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连水、水连山,峰回路转、彩云飞驰,永和处处有引人寻趣的景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志士纷至沓来,或游山玩水,或探奇访古,或讲学授徒,或读书励志。黄庭坚、苏轼、杨万里、胡铨、周必大、文天祥、罗洪先、徐霞客、萧时中、方以智、施闰章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也曾令一些文人志士常临游赏、赋诗作画,为“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域;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增添了不少光彩,为后人津津乐道,流芳百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志士纷至沓来,或游山玩水,或探奇访古,或讲学授徒,或读书励志。黄庭坚、苏轼、杨万里、胡铨、周必大、文天祥、罗洪先、徐霞客、萧时中、方以智、施闰章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也曾令一些文人志士常临游赏、赋诗作画,为“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域;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增添了不少光彩,为后人津津乐道,流芳百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时,江西的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华林书院、鹅湖书院和吉州的白鹭州书院,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而白鹭洲书院创建之初所取得的成就,得力于山长、庐陵永和人欧阳守道的治学有方。他的学生文天祥在《巽斋先生像赞》中称他为“横经论道,一世宗师”,“先生之风,可使懦夫立也”,说他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影响:“后生从政,未知向风,惟先生终教之耳。”这位名师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十分注重培育学生的品格和务实的学风。欧阳守道坚持用家乡先贤事迹来教育学生爱乡爱民,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欧阳守道十余年来倡导的良好学风延续下来,不仅使白鹭洲书院享誉天下,为庐陵的各类书院学馆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还影响和促进了庐陵人忠直不屈的品格的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上无直树,永和有直人!“文章节义并重”是永和文人的主体形象。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岁月里,美丽的赣江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永和人。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一代一代的永和人接天地灵气,做天地文章。
  这片土地上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宋代诞生了欧阳询、周必大、欧阳守道等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清代有习孔教,民国有易毅、曾昭深、廖若谷等历史名人,当代有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罗文坊等名人。永和也是井冈山下的革命根据地,全镇革命烈士四百三十六人,诞生了五名共和国将军,他们是永和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1-3-25 15: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文笔细腻,叙述详实。从老师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宣传家乡挖掘了非常珍贵的史料,创作辛苦了,遥祝佳作连连,春祺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5 16: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中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江,南邻凤凰,西连县城敦厚,紧邻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吉安中心城隔河相望。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市镇史。永和老屋建筑骑墙黛瓦、画檐跷角、门窗雕刻、古色古香。她是一帧古老文明的画卷,灿烂辉映在历史星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5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了这里的山丘田地清风,听惯山上的鸟叫,看惯了山下的满目庄稼,住惯了庄上的砖瓦平房,喝惯了家乡的涓涓清水,吃惯了这里的美味佳肴……且听我来赞一赞永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2 02:23 , Processed in 0.2010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