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893|回复: 157

[抒情散文] 浓浓的年味 / 杨平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6: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皖平 于 2020-12-19 21:45 编辑

浓浓的年味


    文/杨平


    不平凡的二零二零庚子年,转瞬间到了岁末,元旦就在眼前。按照传统习俗,阳历新年主要是官方庆祝。民间过的是阴历新年——春节。两节共存,更增添了年味。说起来,还有一些趣话。
   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先生宣布:改用西方阳历为标准纪年。但是,阴历,这套使用了几千年的历法,深入人心,政府无法废除。到了一九一四年,北洋政府内务部上呈袁世凯,建议把阴历新年定为春节。从此,元旦和春节分开,两个新春节日成为社会的常态。
   所以,我们普通百姓,跨过了元旦,又继续为过新年做准备。或者积极的筹办年货,或者做着回老家过年的打算。尤其南方人,一到立冬,就早早地把腌熏的腊肉、腊肠、腊鱼、腊鹅,挂在了阳台上,看得你,眼馋,口馋;北方人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买,大鱼大肉,放到屋顶一冻就得,山货青菜则要放到地窖中储存好,保证足不出户就有吃的。年味也就这样,一天浓似一天。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父亲买的新衣裳,吃上母亲做的好吃的佳肴。那时,大家都不富裕,平时难得吃到荤腥。大多数家庭,一般没有多余的钱,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得到肉类副食。所以,我们一年到头,都很馋,就等着过年,好开荤打牙祭。记得有一次,家中偶尔买肉,我恨不得生的就尝上一口。有一年,做年夜饭,煮肉,扑鼻的香味,引得我们兄妹几人,围绕锅台团团转。当母亲让我们尝尝熟了没有时,捞出一只腊鹅,你一快,我一块,顷刻间,化为乌有。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对于百姓家庭来说,是亲情,是团圆,是凝聚。记得有一次,从部队回家探亲时,为了赶时间,年三十的白天,我还在走亲戚,看同学,直到傍晚。可能迟回了一会儿,母亲就气得患了头痛病,年饭也不做了,躺在床上。我好一阵儿赔罪认错,安抚母亲,一家人才恢复了欢乐忙碌气氛,高兴地吃了年饭。从那以后,在家过年,三十、初一,再不敢离开母亲半步;在外过年,都要写信,或发电报打电话,给父母拜年。有一回,我的哥哥,在家乡附近的城市上大学,为了赶课,未回家过年。我和父亲,天天都去下车的路边站,等,眼巴巴地看。一个年节,全家都没过好。父母急得吃不下,睡不着,年初三,就催我去把他找回来。
   亲情大如天,团年大如天。每个人,每个家,都会有和我家一样的经历和故事吧。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慢慢长大。现在,我也是老辈了,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到过年,我都盼着她早点回来。火车票不好买,就让她买飞机票,不怕多花钱;再不行,就开车去接。大有女儿不回来,年就过不去的味道。
   按照老家习俗,三天新年是要在自己家里过,年初四以后就可以串门子,走亲戚,联络邻里和亲朋的感情,在更大范围凝聚亲情、感情、友情。在淮河岸边的家乡,乡邻四舍有互请年饭的习惯,一吃就吃到正月十五,甚至出正月。年前农村杀猪宰羊,家家腌鱼腌肉,年货丰富。这时,都想气气派派做一次东,把最好的东西端给客人享用,既感谢乡亲乡邻平日的关照,又展现热情好客的品行。若有外地来探亲的客人,就奉为上宾,更增添热闹热情氛围,一家一家轮流请,走都走不了。
    到了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舞龙耍狮,踩高翘,扭花鼓灯,放烟火,逛花灯。人们从屋内走出来,把喜庆的心情和春天的气息融为一体,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和文化交流,把年味推到高潮。
    传统的年文化,就是这样凝聚着家庭,凝聚着人心,凝聚着社会,凝聚着民族。
   一九八三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三十年多来,除夕夜,看春晚,成了国人的一种习惯。使年味,从追寻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享受;从小家庭的团圆,到全民族的精神共餐。民族文化繁荣昌盛,可见一斑。“我要上春晚”节目开播后,年味大大提前,四季飘香。
   二零一二年,国人又闻到新的年味。铁道部门,为了解决百姓回家过年难、买票难的问题,实行了网络实名定票的措施。但是,短时间内,成万上亿人流的大迁徙,并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情。有农民工抱怨,没有条件上网定票,不公平;上网订票的,点击500次,才能买到一张票,没有实现秒杀订票的快感,舆论一片哗然,使年味变酸。看来,好事办好也很难啊。
   去岁年关,正当千家万户准备团圆时,新冠疫情突袭。一时间,黄鹤悲鸣,天地昏暗。党和政府一声号令,白衣勇士除夕夜逆行,告别亲人,奔向一线,军民同心组成抗疫的长城,使得灾难深重的庚子年,抬起了倔犟的头颅,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又即将来到新的一年,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要把新年过好,把失去的欢乐补回来。
   一年一度,年轮流转。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始,新的生机。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从古到今,打上了祖宗的烙印,形成了特色;年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力量,不是谁能主导和改变的,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年文化,点点滴滴,凝聚着亿万人的心,孕育着春天的花朵,孕育着商机,孕育着生机,孕育着民族新的希望。
   一年又一年,生活更好!一天又一天,年味更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7: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普通百姓,跨过了元旦,又继续为过新年做准备。或者积极的筹办年货,或者做着回老家过年的打算。尤其南方人,一到立冬,就早早地把腌熏的腊肉、腊肠、腊鱼、腊鹅,挂在了阳台上,看得你,眼馋,口馋;北方人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买,大鱼大肉,放到屋顶一冻就得,山货青菜则要放到地窖中储存好,保证足不出户就有吃的。年味也就这样,一天浓似一天。

点评

谢谢单佳老师首评,摘句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7: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年,做年夜饭,煮肉,扑鼻的香味,引得我们兄妹几人,围绕锅台团团转。当母亲让我们尝尝熟了没有时,捞出一只腊鹅,你一快,我一块,顷刻间,化为乌有。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7: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情大如天,团年大如天。每个人,每个家,都会有和我家一样的经历和故事吧。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慢慢长大。现在,我也是老辈了,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到过年,我都盼着她早点回来。火车票不好买,就让她买飞机票,不怕多花钱;再不行,就开车去接。大有女儿不回来,年就过不去的味道。--------亲情大如天,团年大如天。

点评

谢谢老师雅赏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7: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度,年轮流转。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始,新的生机。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从古到今,打上了祖宗的烙印,形成了特色;年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力量,不是谁能主导和改变的,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年文化,点点滴滴,凝聚着亿万人的心,孕育着春天的花朵,孕育着商机,孕育着生机,孕育着民族新的希望。------是的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7: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又一年,亲情永远在心间。
语言朴实,文笔流畅,亲情如涓涓细流,流于笔端。感谢分享,祝周末愉快!

点评

谢谢单佳老师精彩点评,过誉了!谢谢设置优秀,给予大力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

点评

谢谢清平乐老师临帖雅赏,支持鼓励!周日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平凡的二零二零庚子年,转瞬间到了岁末,元旦就在眼前。按照传统习俗,阳历新年主要是官方庆祝。民间过的是阴历新年——春节。两节共存,更增添了年味。说起来,还有一些趣话。

点评

谢谢风飞扬老师临帖支持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先生宣布:改用西方阳历为标准纪年。但是,阴历,这套使用了几千年的历法,深入人心,政府无法废除。到了一九一四年,北洋政府内务部上呈袁世凯,建议把阴历新年定为春节。从此,元旦和春节分开,两个新春节日成为社会的常态。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普通百姓,跨过了元旦,又继续为过新年做准备。或者积极的筹办年货,或者做着回老家过年的打算。尤其南方人,一到立冬,就早早地把腌熏的腊肉、腊肠、腊鱼、腊鹅,挂在了阳台上,看得你,眼馋,口馋;北方人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买,大鱼大肉,放到屋顶一冻就得,山货青菜则要放到地窖中储存好,保证足不出户就有吃的。年味也就这样,一天浓似一天。

点评

谢谢老师摘句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父亲买的新衣裳,吃上母亲做的好吃的佳肴。那时,大家都不富裕,平时难得吃到荤腥。大多数家庭,一般没有多余的钱,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得到肉类副食。所以,我们一年到头,都很馋,就等着过年,好开荤打牙祭。记得有一次,家中偶尔买肉,我恨不得生的就尝上一口。有一年,做年夜饭,煮肉,扑鼻的香味,引得我们兄妹几人,围绕锅台团团转。当母亲让我们尝尝熟了没有时,捞出一只腊鹅,你一快,我一块,顷刻间,化为乌有。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雅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对于百姓家庭来说,是亲情,是团圆,是凝聚。记得有一次,从部队回家探亲时,为了赶时间,年三十的白天,我还在走亲戚,看同学,直到傍晚。可能迟回了一会儿,母亲就气得患了头痛病,年饭也不做了,躺在床上。我好一阵儿赔罪认错,安抚母亲,一家人才恢复了欢乐忙碌气氛,高兴地吃了年饭。从那以后,在家过年,三十、初一,再不敢离开母亲半步;在外过年,都要写信,或发电报打电话,给父母拜年。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雅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情大如天,团年大如天。每个人,每个家,都会有和我家一样的经历和故事吧。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慢慢长大。现在,我也是老辈了,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到过年,我都盼着她早点回来。火车票不好买,就让她买飞机票,不怕多花钱;再不行,就开车去接。大有女儿不回来,年就过不去的味道。

点评

谢谢老师细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老家习俗,三天新年是要在自己家里过,年初四以后就可以串门子,走亲戚,联络邻里和亲朋的感情,在更大范围凝聚亲情、感情、友情。在淮河岸边的家乡,乡邻四舍有互请年饭的习惯,一吃就吃到正月十五,甚至出正月。年前农村杀猪宰羊,家家腌鱼腌肉,年货丰富。这时,都想气气派派做一次东,把最好的东西端给客人享用,既感谢乡亲乡邻平日的关照,又展现热情好客的品行。若有外地来探亲的客人,就奉为上宾,更增添热闹热情氛围,一家一家轮流请,走都走不了。

点评

谢谢老师摘句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舞龙耍狮,踩高翘,扭花鼓灯,放烟火,逛花灯。人们从屋内走出来,把喜庆的心情和春天的气息融为一体,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和文化交流,把年味推到高潮。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年文化,就是这样凝聚着家庭,凝聚着人心,凝聚着社会,凝聚着民族。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八三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三十年多来,除夕夜,看春晚,成了国人的一种习惯。使年味,从追寻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享受;从小家庭的团圆,到全民族的精神共餐。民族文化繁荣昌盛,可见一斑。“我要上春晚”节目开播后,年味大大提前,四季飘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二年,国人又闻到新的年味。铁道部门,为了解决百姓回家过年难、买票难的问题,实行了网络实名定票的措施。但是,短时间内,三十多亿人流的大迁徙,并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情。有农民工抱怨,没有条件上网定票,不公平;上网订票的,点击500次,才能买到一张票,没有实现秒杀订票的快感,舆论一片哗然,使年味变酸。看来,好事办好也很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岁年关,正当千家万户准备团圆时,新冠疫情突袭。一时间,黄鹤悲鸣,天地昏暗。党和政府一声号令,白衣勇士除夕夜逆行,告别亲人,奔向一线,军民同心组成抗疫的长城,使得灾难深重的庚子年,抬起了倔犟的头颅,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又即将来到新的一年,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要把新年过好,把失去的欢乐补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09: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度,年轮流转。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始,新的生机。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从古到今,打上了祖宗的烙印,形成了特色;年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力量,不是谁能主导和改变的,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年文化,点点滴滴,凝聚着亿万人的心,孕育着春天的花朵,孕育着商机,孕育着生机,孕育着民族新的希望。
       一年又一年,生活更好!一天又一天,年味更浓!


拜读欣赏老师佳作,浓浓的年的味道,赋予老师的笔端,行文流畅,娓娓道来。遥祝老师冬祺笔丰!

点评

谢谢风飞扬老师精彩点评,过誉,给予大力鼓励!遥祝冬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9-27 23:57 , Processed in 0.1520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