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277|回复: 69

[记叙散文] 反 哺 曲 / 李光琼

[复制链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0-7-18 22: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春云百香果 于 2020-7-19 15:29 编辑

反  哺  曲

                              
作者  李光琼

    这个故事发生在白洋镇太保场村。这对夫妻是我的邻居,我对这个家庭了如指掌,最令我感动的是:夫妻俩爱老尽孝始终如一,他俩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家女主人名叫刘惠,男主人名叫李立业(化名)。男主人长年在外从事物流运输,照顾长期生病的老人就落在媳妇刘惠的肩上。
    刘惠50出头,身材适中,瓜子脸,凡见到熟识的人,两道弯弯的眉毛里总是绽放着朴实的笑,彰显出一个贤惠女人的特殊美感!
    2015年4月,73岁的婆婆赵氏,突然得了脑梗导致全身瘫痪,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枝江人民医院住院的两个多月里,她视婆婆如亲生母亲尽力悉心照料,感动了很多医生和病友,一致称赞:“作为儿媳妇,甚至超过了有些亲生女儿……”
    她的婆婆出院后,这天我来看望,只见婆婆躺在新置的自动床上一动不动,脸上只见骨头不见肉,深陷的眼珠似乎被脸上密布的皱网紧兜着,偶尔有两点荧光还在眼眶里幽动,肚皮上盖了一床白色的床单,裸露的双腿仿佛被人剥过皮的木棍一样重叠在床上,变了形的手指、脚趾像鸡爪般向外趴着,幸运的是头上还残存了几缕黑发,此状看了令人心酸!
    七月骄阳似火,刘惠扶着婆婆的床檐,手里摇着一把老式扑扇给婆婆不停地扇风降温。刘惠扇风不是作秀,也不是抠门。空调、电扇家里样样俱全,但对于一个虚弱的病人来说,电器开不得呀,也就只有用人工为婆婆降温。 为了精心照顾好婆婆,她总是做得那样仔细。见婆婆身上冒汗若浸湿了衣服,就及时给她更换,为的是让婆婆躺着舒服,并一日三番五次地为她擦身子等。尽管做得如此细致,但屋漏偏遇连阴雨,婆婆肠胃一直不好,出院后又拉起肚子来,把床上闹得一塌糊涂。就这样婆婆不间断地拉,她一人为婆婆也及时更换清洗消毒。
    家里有病人,常有亲友熟人登门探视,一进门似乎觉得奇怪;“嘿!这哪里像病房呀,一点异味都没有呢!”有的客人还一遍遍讲述他们所见到的老人,病倒了儿女们大而化之,老人在床上没几天就睡成褥疮死去了……刘惠笑盈盈地撩起婆婆的衣服给客人“查验”,客人见了,总是满意地留下一阵“啧啧”声作为告辞。
    要想护理好一个瘫痪的病人谈何容易!婆婆出院后的几天里没插导尿管,端屎端尿全靠刘惠一人。婆婆的背驼得像个小写的7字型,有天上午,她吃力地把婆婆从床上抱起的刹那,由于力不从心,眼看婆婆就要从她怀里掉到地上,她突然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但还是同时倒了,婆婆仰面朝天压在她的身上,刘惠的臀部和腰疼了好多天。那段时间气温在38度左右,端一次屎尿浑身上下能拧出一串汗水来,她的丈夫回来见了,心疼得流着泪说:“刘惠呀,我欠你太多了,等你老了,我会加倍地补偿你。”面对诚实的丈夫,她又还能说些什么呢?现实的问题还得自己苦撑呀!
    在刘惠眼里,婆婆就像老小孩,一切要像待小儿那样殷勤、细致,不仅让她吃饱喝足,而且要把她收拾得干干净净,即使躺在病床上,也要让她活得体面。她看到婆婆脸上泛起的一丝红晕,倒有些庆幸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有时候当一勺子饭即将送到婆婆嘴边时,也和婆婆同时张开了嘴巴,似乎自己也在被人喂饭的幻觉……
    “曾记得自己小时候在那困苦的年代,妈每顿碗里总是盛着‘五彩’的混合物,而我吃的是一碗从沙罐里掏出来的热腾腾的白米饭;小时候经常犯病,妈不管夜里雨雪有多大,与爸一起轮换地抱着或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医生那里跑;在寒冬的夜里,妈总是亲昵地将我搂在怀里为我取暖……”刘惠想到童年,她泪眼婆娑地望着病重的婆婆,想起十五年前老太病倒在床的情景,婆婆不也是一勺一勺地延续了老太的生命么?我们不也正在步入老年么?
    有时丈夫上夜班不能回,由刘惠一人陪护着。婆婆睡在床上,刘惠就睡在旁边的沙发上。起初她心里很怕,尤其是陪着不能动弹的高危病人,就像守着一具死尸一样。夜里只要婆婆呻吟一声,意识到她还活着,连忙爬起来问长问短,按这里,摸那里,补充水分,端屎端尿,一夜到亮到底要爬起几次?最明显的标记是她的双眼圈变得越来越黑了。
    很多病人在重病期总是少不了一些胡思乱想,刘惠的婆婆也是一样。
    有一天早餐,刘惠照常给婆婆喂饭,当一勺子饭送到她嘴边时,婆婆硬是不张口,刘惠摸她的额头,又用温度计查烧,一切正常。刘惠忍不住问:“妈,您到底是哪儿不舒服呀,我去找医生!”婆婆还是摇头,脸上显得特别严峻冷漠,于是,刘惠很纳闷。
    到了中午,刘惠仍然端饭菜来喂,婆婆皮包骨的嘴巴几乎咬出了一条深槽,刘惠笑着问婆婆:“妈,您吃饭呀?”婆婆连看也不看一眼,蓦然从她深凹的眼眶里冒出一股泪来,像线条一样流向脑后。
    婆婆虽然病入膏肓,但对于自己媳妇的模样,她仍然心里有数。当看到儿媳一双眼睛近来渐大,她感到撕心裂肺地疼呢,于是她想到了死。对于一个不能动弹的病人,死是那么容易的么?她别无选择,只有绝食,这是结束生命的唯一办法。
    任凭刘惠和风细雨地安慰,婆婆无动一衷。刘惠没有别的良策,她放下手中的碗,双膝往地上一跪,做出了您不点头,誓不爬起的架式。这个坚强的女人在婆婆和丈夫面前从没流过一滴眼泪,而此时,她跪着求婆婆活下去而伤心地哭了,滚烫的泪水似乎滋润了婆婆干涸的心底……
    那是1985年3月8日,刘惠伴随一阵喜气的锣鼓声,走进了这个低矮的土屋,她的婆婆当时拉着刘惠的手说:“孩子呀,我们家穷,恐怕你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呢!”而刘惠脸上充满一种自信:“妈!我不怕穷,只怕懒,您就放心吧!”
    在分田到户的年代,刘惠一肩挑起十亩责任田的重担,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丈夫要求外出打工,她帮他收拾好行装。临别时,丈夫依恋地噙着泪水,而她用手绢替他擦泪安慰道:“家里一切有我呢!”
    在漫长的二三十年中,无论寒冬酷暑或白天黑夜,只要婆婆老病复发,她匆忙取出常备的救命药,送一杯温水倒进婆婆嘴里;每当新的季节到来,她硬是脱掉婆婆身上陈旧的衣服,换上新衣,而她自己连结婚时的衣服还在反复地穿。
    叮铃铃!一阵手机的铃声打破了室内凝固的气氛,刘惠止住泪忙掏出手机一看,是儿子从广州打来的,她回答两声“好”后,将电话按在婆婆的耳边,自己也凑过去旁听:“婆婆!”婆婆一听声音,顿时云开日出:“您要安心养病呢,我们会不离不弃地守护着您,直到把您的病治好,还等着您抱曾孙呢。”曾孙!她蓦然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脸上荡漾起久违的笑......
    “我一定要让我妈重新站起来并幸福地活着!”丈夫李立业是这样说的,他俩夫妻也是这样做的。丈夫每次回家后为了体贴妻子,首先给妈洗澡,可是妈总是嘟哝着硬是不配合,他急得满头大汗,他对着妈耳边轻轻地说:“妈呀,你不能这样呢,我是您亲生儿子呀,您不能看到您的儿媳妇累倒吧。我小时候您白天劳作,晚上您还要把我抱到木盆里,用热水往我身上浇,用毛巾轻轻地擦……妈呀,这一切您都忘啦?”
    丈夫的回忆,终于撬开了婆婆封建而又羞涩的心扉,她微微地点了点头……
    为了让婆婆不能老是躺在沉寂的室内,到外面透透新鲜空气,丈夫晚上回来,总是要抱着婆婆到外乘凉,刘惠仍是摇着那把老式扑扇,在旁边不停地给婆婆驱蚊解凉。虽然白天温度高,晚上偶尔还有一股东南风吹来,使人身上还感到一丝凉爽,旁边桔园的桔叶被晚风吹得发出飒飒的响声,似乎在赞美着刘惠孝老的美德。
    婆婆敞开上衣,穿着花短裤,坐在丈夫坚实的大腿上,丈夫笑着问:“妈,舒不舒服呀?”婆婆点点头,丈夫又指着自己的大腿说:“妈,这都是您给的呢!”婆婆“噗嗤”一笑。
    丈夫指着天上的月亮问:“妈,那是什么呀?”“月……月亮呗!”婆婆断续道。“那眨着眼睛的小点点是什么呢?”“是……是……星星呗!”
    “哎呀,我妈真聪明!妈,谁是您最亲的人呀?”婆婆听后不知是哪里来的力气,突然挣脱了僵硬皮筋的束缚,露出婴儿般灿烂地笑容,把头往丈夫宽阔的胸脯上一靠,将笨拙的手指向刘惠……
    “妈,您再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哟,她们是不是在一起呀?”婆婆频频点头。“您就是那月亮,我和刘惠就是小星星,星星就是月亮的孩子呢!”
    “妈!您说那月亮弯不弯呀?”“弯!弯!”“那弯弯不正是您温暖的怀抱呗,我不正是在您的怀抱中长大的么!我小时候乘凉不也是坐在您腿上给我打扇的么,您还拍着我的屁股哼唱:‘宝贝宝贝快快睡,长大给妈捶捶背’。”
    婆婆在她儿子的大腿上乐得热泪滚滚,她滚出的是幸福的泪呀!她儿子用手指抹着妈的泪眼,抱着妈的额头“叭的”一吻:“我妈好香哟!”随口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妈虽老仍是宝……”他俩夫唱妇随,唱得那样浑厚深沉,甚至也有点酸楚,他突然仰头大喊:“老天呀,我在做,你在看,保佑我妈快好吧!”
    蹲在桔树上歇凉的一对白鹭感动得“扑腾”一声向远方的夜色飞去,弯弯的明月瞬间也抹去了萦绕的残云,在墨蓝的夜空中愈显得格外明媚皎洁,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始终一步不离地围着月亮,一起为大地绽放着温馨的光亮,啊!今晚的夜色好美哟!

    后记:次月,村党支部书记易青松亲自登门探望,并亲切地拉着刘惠的手说:“你俩爱老尽孝的典型事迹早就在村民中传颂,你俩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新风做出了榜样!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向你俩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23: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发李光琼先生作品,敬请老师们斧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7: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佳作,分享精彩!

点评

代作者谢谢老师褒奖,遥祝周末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7: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发生在白洋镇太保场村。这对夫妻是我的邻居,我对这个家庭了如指掌,最令我感动的是:夫妻俩爱老尽孝始终如一,他俩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点评

谢谢老师提评鼓励,敬茶问好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7: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家女主人名叫刘惠,男主人名叫李立业(化名)。男主人长年在外从事物流运输,照顾长期生病的老人就落在媳妇刘惠的肩上。

点评

谢谢老师提评鼓励,遥祝老师周末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7: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惠50出头,身材适中,瓜子脸,凡见到熟识的人,两道弯弯的眉毛里总是绽放着朴实的笑,彰显出一个贤惠女人的特殊美感!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7: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6月,73岁的婆婆赵氏,两个月前突然得了脑梗导致全身瘫痪,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枝江人民医院住院的两个多月里,她视婆婆如亲生母亲尽力悉心照料,感动了很多医生和病友,一致称赞:“作为儿媳妇,甚至超过了有些亲生女儿的完美……”


2015年6月……两个月前突然得了脑梗导致全身瘫痪,

此处有点混乱,到底是2015年6月患病,还是2个月前患病,如2个月前患病,时间则应为:2015年4月,而后面的2个月前则不必强调。根据文章所表现的意思(个见)文章应为:

2015年4月,73岁的婆婆赵氏,突然得了脑梗导致全身瘫痪,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儿媳妇,甚至超过了有些亲生女儿的完美……”
的完美三个字可再斟酌,个见的完美三个字可不用也能表达文意。

点评

谢谢老师指正,我来修改,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7: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婆婆出院后,这天我来看望,只见婆婆躺在新置的自动床上一动不动,脸上只见骨头不见肉,深陷的眼珠似乎被脸上密布的皱网紧兜着,偶尔有两点荧光还在眼眶里幽动,肚皮上盖了一床白色的床单,裸露的双腿仿佛被人剥过皮的木棍一样重叠在床上,变了形的手指、脚趾像鸡爪般向外趴着,幸运的是头上还残存了几缕黑发,此状看了令人心酸!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骄阳似火,刘惠扶着婆婆的床檐,手里摇着一把老式扑扇给婆婆不停地扇风降温。刘惠扇风不是作秀,也不是抠门。空调、电扇家里样样俱全,但对于一个虚弱的病人来说,电器开不得呀,也就只有用人工为婆婆降温。 为了精心照顾好婆婆,她总是做得那样仔细。见婆婆身上冒汗若浸湿了衣服,就及时给她更换,为的是让婆婆躺着舒服,并一日三番五次地为她擦身子等。尽管做得如此细致,但屋漏偏遇连阴雨,婆婆肠胃一直不好,出院后又拉起肚子来,把床上闹得一塌糊涂。就这样婆婆不间断地拉,她一人为婆婆也及时更换清洗消毒。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敬茶问好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有病人,常有亲友熟人登门探视,一进门似乎觉得奇怪;“嘿!这哪里像病房呀,一点异味都没有呢!”有的客人还一遍遍讲述他们所见到的老人,病倒了儿女们大而化之,老人在床上没几天就睡成褥疮死去了……刘惠笑盈盈地撩起婆婆的衣服给客人“查验”,客人见了,总是满意地留下一阵“啧啧”声作为告辞。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敬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护理好一个瘫痪的病人谈何容易!婆婆出院后的几天里没插导尿管,端屎端尿全靠刘惠一人。婆婆的背驼得像个小写的7字型,有天上午,她吃力地把婆婆从床上抱起的刹那,由于力不从心,眼看婆婆就要从她怀里掉到地上,她突然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但还是同时倒了,婆婆仰面朝天压在她的身上,刘惠的臀部和腰疼了好多天。那段时间气温在38度左右,端一次屎尿浑身上下拧出一串水来,她的丈夫回来见了,心疼得拭着泪说:“刘惠呀,我欠你太多了,等你老了,我会加倍地补偿你。”面对诚实的丈夫,她又还能说些什么呢?现实的问题还得自己苦撑呀!
   
端一次屎尿浑身上下拧出一串水来,  ----    端一次屎尿浑身上下拧出一串水来,

心疼得着泪说  ----   心疼得着泪说

点评

已经修改更正,谢谢老师指点,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19
已经订正,感谢老师悉心指导,敬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刘惠眼里,婆婆就像老小孩,一切要像待小儿那样殷勤、细致,不仅让她吃饱喝足,而且要把她收拾得干干净净,即使躺在病床上,也要让她活得体面。她看到婆婆脸上泛起的一丝红晕,倒有些庆幸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有时候当一勺子饭即将送到婆婆嘴边时,也和婆婆同时张开了嘴巴,似乎自己也在被人喂饭的幻觉……

点评

谢谢老师提评鼓励,敬茶问好,遥祝老师夏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记得自己小时候在那困苦的年代,妈每顿碗里总是盛着‘五彩’的混合物,而我吃的是一碗从沙罐里掏出来的热腾腾的白米饭;小时候经常犯病,妈不管夜里雨雪有多大,与爸一起轮换地抱着或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医生那里跑;在寒冬的夜里,妈总是亲昵地将我搂在怀里为我取暖……”刘惠想到童年,她泪眼婆娑地望着病重的婆婆,想起十五年前老太病倒在床的情景,婆婆不也是一勺一勺地延续了老太的生命么?我们不也正在步入老年么?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丈夫上夜班不能回,由刘惠一人陪护着。婆婆睡在床上,刘惠就睡在旁边的沙发上。起初她心里很怕,尤其是陪着不能动弹的高危病人,就像守着一具死尸一样。夜里只要婆婆呻吟一声,意识到她还活着,连忙爬起来问长问短,按这里,摸那里,补充水分,端屎拉尿,一夜到亮到底要爬起几次?最明显的标记是她的双眼圈变得越来越黑了。


端屎尿   ----    端屎尿

点评

谢谢老师指正,我来修改,敬茶问好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病人在重病期总是少不了一些胡思乱想,刘惠的婆婆也是一样。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敬茶,遥祝老师夏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早餐,刘惠照常给婆婆喂饭,当一勺子饭送到她嘴边时,婆婆硬是不张口,刘惠摸她的额头,又用温度计查烧,一切正常。刘惠忍不住问:“妈,您到底是哪儿不舒服呀,我去找医生!”婆婆还是摇头,脸上显得特别严峻冷漠,于是,刘惠很纳闷。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中午,刘惠仍然端饭菜来喂,婆婆皮包骨的嘴巴几乎咬出了一条深槽,刘惠笑着问婆婆:“妈,您吃饭呀?”婆婆连看也不看一眼,蓦然从她深凹的眼眶里冒出一股泪来,像线条一样流向脑后。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敬茶,遥祝老师周末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婆婆虽然病入膏肓,但对于自己媳妇的模样,她仍然心里有数。当看到儿媳一双眼睛近来渐大,她感到撕心裂肺地疼呢,于是她想到了死。对于一个不能动弹的病人,死是那么容易的么?她别无选择,只有绝食,这是结束生命的唯一办法。

点评

谢谢老师留玉鼓励,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凭刘惠和风细雨地安慰,婆婆无动一衷。刘惠没有别的良策,她放下手中的碗,双膝往地上一跪,做出了您不点头,誓不爬起的架式。这个坚强的女人在婆婆和丈夫面前从没流过一滴眼泪,而此时,她跪着求婆婆活下去而伤心地哭了,滚烫的泪水似乎滋润了婆婆干涸的心底……
    那是1985年3月8日,刘惠伴随一阵喜气的锣鼓声,走进了这个低矮的土屋,她的婆婆当时拉着刘惠的手说:“孩子呀,我们家穷,恐怕你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呢!”而刘惠脸上充满一种自信:“妈!我不怕穷,只怕懒,您就放心吧!”
    在分田到户的年代,刘惠一肩挑起十亩责任田的重担,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丈夫要求外出打工,她帮他收拾好行装。临别时,丈夫依恋地噙着泪水,而她用手绢替他擦泪安慰道:“家里一切有我呢!”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老师辛苦了,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08: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漫长的二三十年中,无论寒冬酷暑或白天黑夜,只要婆婆老病复发,她匆忙取出常备的救命药,送一杯温水倒进婆婆嘴里;每当新的季节到来,她硬是脱掉婆婆身上陈旧的衣服,换上新衣,而她自己连结婚时的衣服还在反复地穿。
    叮铃铃!一阵手机的铃声打破了室内凝固的气氛,刘惠止住泪忙掏出手机一看,是儿子从广州打来的,她回答两声“好”后,将电话按在婆婆的耳边,自己也凑过去旁听:“婆婆!”婆婆一听声音,顿时云开日出:“您要安心养病呢,我们会不离不弃地守护着您,直到把您的病治好,还等着您抱曾孙呢。”曾孙!她蓦然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脸上荡漾起久违的笑......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敬茶,遥祝周末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9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26 18:16 , Processed in 0.20467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