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正秀 于 2019-10-11 10:00 编辑
怅游大泉眼
文/徐正秀
或许因为自幼生长在山区饮惯了清洌山泉水的缘故吧,我始终觉得泉才是生命之源。所以由小自大,我的骨子里便充盈着一股子对泉眼的怜爱。以至于来到东港工作后,对泉眼的爱更是甚之又甚——这略近于平原的地貌,应该很少泉眼的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整套《东港文化丛书》,约束于早7晚5的我,决定了没有太多的机会去亲身体味东港的风情;习惯于书卷中畅游的我,便多了一次于或昂扬或婉约文字中神游东港的机缘。在《海角东港》一书之“大泉眼”一文中,我惊喜地发现了渴望已久的“泉”:“大泉眼是一眼神泉,老人喝了泉水,延年益寿;小孩喝了泉水,好学聪明;小伙喝了泉水,更加健壮;姑娘喝了泉水,苗条多姿。”这不正是我所熟悉和向往的“泉”么!此后,亲临大泉眼就成了我急于实践的一个梦想。即使如此,在数次经过大孤山时,因为种种原因,我还是与之擦肩而过。每每回望逐渐消失在眸子里的大孤山,心里除却几丝遗憾而外,更多的还是向往——那种对清澈亮透、自由流畅泉水的莫名向往!
愈是如此,便愈是痴迷地从书中寻觅“泉”的模样:“大泉眼的井壁全是由40公分厚的青石条垛垒的,井口1米半见方,因为时间的久远,井壁上长满了绿盈盈的青苔,煞是喜人,青苔、蓝天与一眼望到底的井水相互映衬,陡增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大泉眼的南侧是一个狭长的水潭,比井口低1米余,泉水从一个方孔里汩汩流出……”这一切,分明就是我心底里的泉!
直到最近,在一位老孤山中学前辈的引领下,我才得以亲眼目睹神往许久的大泉眼的芳容,那是怎样一幅“惨烈”的图象——倒是豁然的一片空地,一尖六角六柱的亭子,40公分厚的青石垛成的井口,可那绿盈盈的青苔呢?那汩汩而出的泉水在哪儿?怎么不见那大姑娘小媳妇的嬉闹和路人的会心微笑?除了那亭子上日渐风干的“大泉眼”题字而外,哪儿有我心中“泉”的半点儿影子?
为什么会是这样?“还不都是建它们惹的祸!”邻泉的一位老者指了周围耸立的灰色混凝土摇着头说。环顾四周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我怅然若失……
好在早年干涸了的全国几大名泉最近又都先后涌出甘美的泉水来,所以我坚信——人杰地灵的大孤山大泉眼重新出水的那一天也一定不会太遥远!那一天,我一定会旧地重游以销今日之怅。因为我坚信——泉是生命之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