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0|回复: 6

[散文小说] 百年风云——教育世家传奇(四——六)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4-27 17: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四)、与张三麻子的恩恩怨怨
果然不出所料,张三麻子和金满库两伙凶徒在端午月节这天,天没亮就开始攻打王家大院。
凤海、凤江发现敌情之后,立即向高处开炮,以为可以把他们吓走,可是他们在张三麻子指挥下硬往前靠近。李家这两个神炮手,实在没有办法,凤海就朝指挥者的右腿肚子打了一抢,当时就把他打趴下了。张三麻子的部下一看炮声不断,没有一人敢上前救他,大队人马如鸟兽散。
等到人跑光了,张三麻子还是趴在地上起不来。凤海和凤江下了炮楼,打开大门把张三麻子驾到院里。送到伙房,放在炕上,扯了一块白布把他的大腿系上,防止再出血。凤江马上把老东家请来。王福金战战兢兢走进伙房,看到躺在炕上的胡子头,又恨又怕,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张三麻子没了往日的威风,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低三下四地和王福金谈判。
张三麻子说:“虎落平阳被犬欺,我张老三今天败在你家两个小毛孩子手里,这是因为我走了霉运,我认倒霉。只要你们不把我送进官府,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王福金说:“你们三番五次攻我家大院,今天要不是我家这两个孩子把你生擒,我家不知要死多少口呢?为了确保我家安全,我们必须把你送到官府。”
张三麻子苦苦哀求:“你如果真把我送去,我这条命也就送去了,我还能活着回来吗?”
王福金始终没答应,他说:“我不能放虎归山留后患,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凤江说:“东家,不管怎么说,我们也不能看着他这么遭罪。给他请个治黑红伤的郎中吧。东家,你看炕上那么一滩血,这样会流死人的。怎么办?我们想想办法吧!”
王福金不肯给张三麻子治伤,也没有把他立即送走。张三麻子烧不退、疼痛难忍,后来整天昏睡。凤海和凤江四处寻找偏方给他治伤。两个孩子的恻隐之心感动了张三麻子,他对李家兄弟不仅不记仇,反而心存感激之情。
又过了四、五天,凤海去找王福金,问把张三麻子怎么处理?王福金感觉是两手捧刺猬猬,扔也扔不得,撂也撂不得。想了半天说:“说实在的,我看他那带死不拉活的样子,也真不敢往府里送,万一死到半道上,他那一伙人也不会饶了我们。送回去还怕他们卷土重来。这样吧,你们哥俩把他送回去,如果死到半道上,就挖个坑给他埋了,别让外人知道。”
凤江说:“我们也不知他们住在哪儿?让我们往哪儿送呀?”王福金说:“等他醒过来之后问问他,他们老巢在哪?反正他也活不了啦,送回去吧!我把他交给你们哥俩啦。咋的都行,收拾收拾就走吧。我让黑子套车送你们。”
张三麻子伤口烂了,流脓淌水发高烧,迷迷糊糊睡不醒。凤江推他、拽他、晃他,他就是不醒。往哪送呢?哥俩犯愁了。拉回去吧,还怕东家训斥,怎么办?他俩实在没办法就把张三麻子拉到自己的家。
李木匠和王秀香看到儿子拉回一个半死不拉活的人,吓了一大跳。两个孩子怕父母担心,没敢说真话,说和黑子出车在路上捡的病人。两位老人信以为真,原本都是善良之人,也就什么都没说,就把张三麻子留下了。
凤海出去嘱咐黑子:“我们回去就说胡子老窝住得很远很远,我们来回走了好几天。咱们都不要马上回王家大院,在家呆几天,等等张三麻子醒过来,问明白他们住在哪?然后再送他回去。你先回家等信。”好在他们两家都离王家大院很远,不能被王家人发现,他们就在家等张三麻子醒过来。
张三麻子整整睡了一天一夜,醒了之后,一看躺在一个陌生的人家很吃惊。凤海告诉他,王老财让他们把他送回去,可是他们不知他住在什么地方,没有办法就把他拉回家了。
这一家人可善良了,王秀香每天给他熬粥、把家的老母鸡都杀了,给他炖鸡汤,蒸鸡蛋糕。可是张三麻子病得很重,什么也吃不下。李木匠到处给他寻医找药,两个孩子伺候他大小便。
等了好几天,他的病还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重。凤海要送他走,他央求他们:“让我死在你们家吧。我绝对不能回去了,那里的人我一个都没交下。你们没看着吗?我被打伤了,没有一个人来救我。若不是你们哥俩救我,我也就早死了。我知道我没有几天活头了。等我死了,你们哥俩找个地方把我埋了就行了,我没儿没女没老婆,亲戚朋友都没有。二十来年,我没干好事,杀人放火啥都干,造孽了。我现在落到这一步,不能怪你们,这是报应。我这些年打家劫舍攒下点东西,我就全都给你们家。”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十里堡南山坡有棵大榆树,榆树南面有一口枯井,井里面有个大坛子,里面有金条、金砖、金元宝,还有房地契。地是我在黑龙江买的,120垧,房子五十间,也在那。我死了以后,你们偷偷把坛子取出来,够你们全家花好几辈子了。”
李木匠和媳妇知道真相后,也就什么都不说了。全家人不管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他们不为他的钱,也不为他的房子和地,就是看他太可怜,一个快要死的人了,不管他从前干了多少坏事,也不能不管,也不能不救。所以全家人都全力以赴伺候张三麻子,想方设法给他治病,可是他到底死了。
李木匠砍了一颗红松,给他做了一口大棺材,爷几个把他埋在他说的南山坡那颗大榆树下。直到他死也没人过问一句。
(五)、神秘枯井挖出装金坛
张三麻子死后很长时间,没人提到枯井中的装宝坛。凤河对此事却记忆犹新。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去探宝。大人们都没有信以为真。李木匠说:“张三麻子怕咱们不管他,所以编出个故事骗咱们。”凤海也说不可能,王秀香半信半疑。只有凤江支持凤河观点,他俩一直要去找一找。最后大家拗不过这小哥俩,全家人在一个月夜,上了南山坡,找到那口枯井。
凤海腰上拴着一条大粗绳子,嘴里叼根明子被爹和弟弟顺下枯井。井很深,下去没有够着底,只得把他又拉上来,接了一条长绳再次放下去。
凤海终于到了底,拿着燃着的明子照了一圈,发现南面井壁有些差样,仔细一瞧好像有一条横洞,洞口经过了伪装,但是可以看出这是人工挖的洞。
凤海向上喊话要一把锹。这是事先预备好的。锹被送下之后,凤海向里挖去,果然横洞里面有一个二尺来高的大磁坛,上面用腊封着口。他用力挪了挪,没挪动。知道里面装得满满。他高兴极了,看来张三麻子没撒谎。他兴奋地向上喊:“找到了,真的有个大坛子,太沉了我挪不动。”
大家听了极其兴奋,李木匠喊:“你把坛口打开,我把麻袋扔下去,你把东西装在麻袋里。”因为井深,里面的回声大,在里面听不清外面喊啥,外面听不清里面说啥,所以喊来喊去。
凤海把坛子口的封腊用铁锹撬下来,打开坛子盖一看,他懵了。里面是满满的金灿灿、闪闪发光的金元宝。他立即向上喊话,声音都变调了:“爹,这里是金元宝!”上面喊:“快装进麻袋。”
凤海慌慌张张地把元宝、金条、金砖装进麻袋,直到拎不动了,才把麻袋从洞里拉出来用绳子扎牢,上面四个人一起拉,把麻袋拽了上去。把金元宝倒出来,然后又把麻袋扔进去,凤海又装了一些,大家再拽了上去。坛子里面还有不少,最后连坛子一起拽了上去了。
这一家人欣喜若狂,王秀香说:“俗话说,穷汉子得了狗头金,要我说咱们得的比狗头金要多得多。这回自己就不愁吃穿了。”凤河说:“这回我就能上学了吧?”大哥二哥一起说:“没问题,没问题,一定让你念上书。”
往家运成了问题,太重了。来时只准备了绳子和麻袋。聪明的凤河说:“爹背麻袋,大哥二哥用铁锹当扁担,用绳子记好抬坛子,我和妈妈再拿一些。咱们一回就能运回去。李木匠说:“咱们就按小三说的试试看,也许一次都能运回去。”
小三脱下小褂,包了几块金砖,堆不大却很沉,妈妈嘱咐:“千万包好了,一块都不能掉。”小三说:“不能丢,我还指它念大书呢。”小三认字借着月光把地契房照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放在坛子里,让大哥二哥先走,他说:“现在是半夜了,不能遇到人。万一遇到人问,就说在前屯大姨家抬回来的大酱。等我哥快到家了爹再走。我和妈后走。”聪明的凤河年纪虽小,但是点子最多,全家都听他的,好像是个指挥官。
回到家里,把坛子放进菜窖。留出两块金砖,又全都装进坛子,封好坛口,盖好菜窖盖,大家才放心。
这一夜谁也没睡着,爹娘商量给老大老二说媳妇;哥仨商量老三到哪去上学?
第二天,凤海和凤江照常去王家大院上工,因为王福金认为张三麻子已死,胡子一直没有再来,所以就放松了警惕,只留凤江一人看炮台。因为是农忙季节,其他人全部都下地了。
李木匠拿着两根金条,挑着木匠工具进城了。费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一家金店。小伙计一看是两个重重的金条,没敢讨价还价,立即把掌柜的请来。这个长袍马褂眼镜先生左看右看,又敲又咬最后怪声怪气地问:“你要卖多少钱?”
李木匠看到眼镜先生用极其疑惑的眼神盯着他,有点害怕,便编了一个谎言他说:“我家那口子得了重病,她姐家是个大财主,就给了我这两根金条,我也不知行情,你老掂量着给吧。”
眼镜先生回到后屋,拿出一大堆铜钱,他说:“你这两根金条是二十两,值200两银子,200吊铜元 。你要愿意咱就成交,你要不愿意就把金条拿走。不过我劝你换一条,要不这么多的铜元你拿不回去。”
李木匠一听吓得目瞪口呆,他不知两根金条能值这么多的钱,急忙说:“成交!成交!”眼镜先生说:“你要拿着嫌沉,就到对面钱庄兑换银票。”
大清银票本为我国古代清朝时期用于流通的纸币,这种纸币有轻巧便携的好处,解决了银子金子等货币不便大量携带的困难,因此被广为使用。
然而李木匠怕露富不敢去换银票,宁愿挑着沉重的胆子,艰难地走,也不愿意去兑换银票。
    李木匠喜出望外,在钱搭子里装好铜钱,然后把钱搭子塞进工具箱,把所有工具放在前面筐里,考虑万无一失,就连连点头称谢,急急忙忙挑担走出金店。
清朝末年,主要流通的是铜币,有20文、10文、5文、2文、1文五种。1000文钱是一贯,也叫做一吊,能买一石米。一石大米是180斤。这200吊钱,能买一大仓子大米。
李木匠一边走,一边暗自盘算:这两根金条就换来一大挑子铜钱,这要是把一坛子金子都卖了,我用大车也拉不回来。他想:“我们可以用这些钱到城里买地皮,盖几间大瓦房,修个大院。再给凤海、凤江说媳妇,送凤河去念书……”
金店掌柜看到李木匠走远了,哈哈大笑,他整整少给李木匠50吊钱他对伙计说:“这屯子人没知识就是好唬,不会算账,少给他50吊钱,他还要谢谢我。可笑啊!可怜呐!可悲呀!”
                                                                                                                                                                           (六)、李家出了第一代读书人
李家有了钱,不敢张扬。俗话说:“有钱不露富,露富祸跟来。”李木匠嘱咐全家人:“一切还要像从前一样,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咱家有钱。老大、老二还要继续去王家大院扛长活,只是必须把老三送到城里学堂读书。”
娘给凤河做了一身新衣服,爹到城里买了布和棉花,娘给他做了一套被褥。凤河打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爷俩挑着担子去省城找学堂去了。在一位好心人的引荐下,他们找到了“育才学校”这是一位在关里念过大书的夏育民先生办的私立学校。校园不算大,小操场北面有一排连脊的十间房。学生住在东头三间,老师住在西头一间,办公室挨着宿舍,学生宿舍傍边是伙房和大餐厅,中间是三个大教室。全校一共有四位老师:一位教国文,一位教历史、一位教数学、一位教音体美兼管后勤。校长兼任教理化。全校共有四十七个学生,分成两个年级。一个高级班,十六岁到二十岁;一个初级班十岁到十六岁。
夏校长在办公室里对李凤河进行了初试,别看凤河只有十五岁,可是,不管问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一首首唐诗、一篇篇古文,提起来,他就会接着连背带讲。夏校长惊奇地问:“你念过几年书?”凤河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没上过学堂。”“那你为什么会这么多呢?”“我们屯子有个私塾,我经常在窗外听先生讲课,这些都是和那位老先生他学的。”“你认字吗?”“认得。”“会写吗?”“会的。”“你把李白的诗写两首。”校长把笔墨纸砚预备好,让凤河坐下来写。
凤河端端正正坐好,把水倒在砚台里,慢慢地研起墨来,用毛笔蘸好了墨,杠杠笔,然后一笔一划写了《望庐山瀑布》。凤河的字写得清秀工整、遒劲有力,不像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写的,夏校长对他好顿赞扬。李木匠惊奇万分,他从来不知小三儿会写字,当着夏校长的面又不好意思问,只能暗自欢喜。夏校长问:”你没念过书,怎么会写字呢?”凤河说:“王家小少爷,不爱学习,懒得写先生留的文章,他怕第二天先生打手板,每天我放牛回来,他就把我偷偷叫到他屋,让我替他写字。”李木匠恍然大悟,心想这么聪明的孩子不上学可是太白瞎了。现在有机会上学堂读书,这是老天照应啊!
夏校长又问了几道数学题,他也全会。夏校长说:“虽然你不够16岁,但是你知道的非常多,所以就上高级班吧。”
凤河高高兴兴地被一位老师领到住宿室。里面有南北大炕,每铺炕上都整齐地放着一排行李。凤河在高级班里数他最小,大家像对小弟弟一样照顾他、爱护他。他很快就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了。
凤河学习极其出色,过目不忘,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极强。他的座右铭是:“只能好、不能坏,只能进、不能退。”小凤河,在学校里,年年考第一,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他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是好问,他比谁的问题都多,不是他不懂,而是他要把问题弄深弄透。他说:“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了。老师和校长找他谈话,问他毕业后干什么?他说:“我还要继续念书。”夏校长说:“咱们这没有比咱们高的学校。我看你要继续念,就到北京去吧,那里有个京师大学堂,那里是培养老师的地方。”凤河高兴地跳起来说:“校长,那太好了,等我毕业以后,回到咱们学校当老师,您能要我吗?”校长说:“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事,你好好去念书,毕业回来和我们一起把咱们学校办好、办大,我们等着你。”
凤河在育才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北京进了京师大学堂。
凤河在此读书期间正是京师大学堂创建不久,是太学和大学的过渡期。全国各地精英汇聚于此,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最超前的。
那里的毕业生很多留在京城有的留校任教,有的做官,有的走向反帝反封的最前线。而凤河却决定回到家乡搞教育。
在这七年里,家的变化可大了。李木匠在城里买了一块宅基地,盖了七间大瓦房,有一个大院。娘给他们生个小妹妹,叫丽影,已经六岁了,因为非常聪明刚刚六岁就上学了。大哥二哥也都娶妻生子了,他们都搬到黑龙江去了,两家一家60垧地,25间房。凤海开个小商店,凤江开个小面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大学毕业的凤河,见过大世面,举止言谈与众不同。高大魁梧、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一口纯正的京腔,一张口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在回家的火车上,听到对面座上的两位中年男人唠得火热朝天。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说:“老冯,你知道李木匠家怎么发的财吗?”老冯摇摇头说:“付掌柜,你这个消息灵通人士一定知道吧?”付掌柜说:“听人家说,有一年冬天李木匠外出干活,遇到一条受伤的白狐狸,他把它抱回家,到处弄药给牠治伤。狐狸伤好了,他把牠送到山上。打那以后,他家年年出怪事:三十晚上煮饺子干捞不完;仓库里的粮食干吃不没;柜里的钱口袋总是满满的,钱干花不了。人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他家老三在北京念大学。听说他是文曲星下界。”
凤河听了忍不住笑了,插嘴道:“先生啥叫文曲星下界呀?”老冯忙接过话茬说:“我也听说过,他娘快生他时,有一个老头路过她家门口,看看他娘的身板笑着说:‘你这个孩子是天上的文曲星,他出生在半夜子时,有雷公电母来送他。第二天有一个白胡子老头从他家门前经过,请他给孩子起名。这孩子会有大出息的,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七月十五那天,晴空万里,晚上明月当头。天上一丝云彩都没有。半夜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鸣闪电,下起瓢泼大雨。刹那间孩子下生了,不一会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月亮出来了。第二天一大早,有个卖苞米的白胡子老头经过他家门前,李木匠把老头请进屋,老头给孩子起了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凤河实在憋不住了,插嘴道:“先生,您知道这孩子叫啥名吗?”那位先生摇摇头说:“叫啥名我是不知道,可是那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是神童,三岁就会背唐诗,五岁就会加减乘除法,没在学堂念过书,却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付掌柜说:“人家是文曲星下界,将来能当国务院总理。”
凤河情不自禁地说:“谢谢两位先生吉言。”两位先生听愣了,冯先生看着这位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惊异地问:“您怎么平白无故谢我们呢?”凤河笑到:“您看我像文曲星吗?”

2b9c42627040002d87d59989b0e93fa.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4-27 19: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4-27 19: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人跑光了,张三麻子还是趴在地上起不来。凤海和凤江下了炮楼,打开大门把张三麻子驾到院里。送到伙房,放在炕上,扯了一块白布把他的大腿系上,防止再出血。凤江马上把老东家请来。王福金战战兢兢走进伙房,看到躺在炕上的胡子头,又恨又怕,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张三麻子没了往日的威风,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低三下四地和王福金谈判。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4-27 23: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问候致意。参赛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4-28 0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跌宕起伏,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4-28 19: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店掌柜看到李木匠走远了,哈哈大笑,他整整少给李木匠50吊钱他对伙计说:“这屯子人没知识就是好唬,不会算账,少给他50吊钱,他还要谢谢我。可笑啊!可怜呐!可悲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4-28 19: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细腻,值得一阅。欣赏,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27 22:30 , Processed in 0.1355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