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梁山好汉 于 2016-9-14 10:09 编辑
初识芡实 文/陈以忠 初秋,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日,吃完早餐后带上相机,就兴致勃勃开车去看农人採“鸡头”,赏了家乡田野秋景、拍了荷田多彩照片、採了初次见识的芡实,尝了新鲜的“鸡头米”,看了加工的全过程,学了不少相关芡实的知识。 “鸡头米”学名芡实,俗称鸡头苞、鸡头莲,其苞形类鸡头,故有诸名,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两面无刺,叶柄也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盾牌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花梗粗壮,花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内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紫红色,成数轮交错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无花柱,柱头呈红色,成凹入的柱头盘。 来到“鸡头”田,几位男女采摘工“一”字型排开,正弯腰在一张张硕大的、满是皱褶的硕大绿色圆盘间,用手中的竹制刀划开一个小窗口,伸手在水中熟悉地摸出一只只“鸡头”,亲密地捏一下、低头端详后,将成熟的比拳头还大的“鸡头”,一刀从赖在水中的茎上切了下来,盛放到随身的网袋里,平放在绿色圆叶盘里。为盛开而钻透叶面的“鸡头莲”,探着俏皮的小脑袋、顶着紫色的多瓣花,羞涩地静默着、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安静地注视着一只只白色的鸟,在或大或小的“圆桌”间,优雅地站立着、寻觅着,一朵朵“紫莲”期待花谢之后躲到叶盘下,就像睡在妈妈的“衣胞羊水”里孕育成长,成熟后被勤劳的“接生婆”欣喜地割断“脐带”。 “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芡实的浆果就像退了毛的鸡头,直径3-5厘米,紫红色或白色,种子球形,直径10余毫米,黄或浅黑色。加工采下的果实,放到专门的搅拌机,去其果肉及假种皮,然后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捞出种子后,再用机器脱去硬壳,清水漂净碎壳皮后取出米仁,再由专人挑拣未分离的壳碎片,一粒粒洁白的“鸡头米”,宛如珍珠似的摊放在细密的纱盘里,一层层叠起来运进储藏室,经过大型鼓风机的劲吹,水分蒸发干燥后再装包外售。 芡实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及微量胡萝卜素等。属中药中的收药涩,功能补中益气,益肾固精,除湿止带,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在我国自古作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芡实果子里面的籽也可作为零食,嫩的很好吃,尤其是红色籽的,粉粉的糯糯的味道更好,丢进嘴里一咬两半,甜甜的浆汁满嘴,过后口腔齿间很是清爽。老的籽变硬了,咬破硬壳有些涩涩的,慢慢地咀嚼,渐渐地就甜津津的了。 芡实,是很平凡的,不张扬、很朴实,平静地铺在水面,果实被自己悄然覆盖,默默孕育生长,唯有花蕾欲放时,才向人们展示优雅的紫色风韵,传递新生命的孕育信息,给人们报告收获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