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99|回复: 4

[学习工具] 新诗散谈(交流帖)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7-28 21: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秋水岸 于 2017-8-21 11:59 编辑

新诗散谈

   文/ 内蒙古   迟海波

前言:

       其实对于诗歌,我是不喜欢有过多的评论的。有些东西可能不说会更合适一些,说了,或许反而不能把自己的本意表达得清楚。写诗多年,惟有一个“感”字当头,随感随情随心,也就随众了。自从接触了网络文学这个大平台,随时都能欣赏到各种风格各种手法的诗歌作品,这也使我本人拓宽了眼界。我个人一向不赞成诗歌(也包括其他的文学体裁)被人为地划分成很多的“流派”。文字的初衷本应该是每个文字组织者个体思想的一种有益传播方式,只有站立在这个基础平台上,我们的文字才能体现出其所应有的价值。
下面是这些年来我本人对于现代诗歌的一点体会。个人想法,也是与众多的诗友们长期交流的一点心得,期望与朋友们做一些理论上的交流与互动。


一、关于诗歌的读者群与长久性:

        诗歌也好、小说、散文随笔也罢,一些作品的形成自然是有感而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来好的作品层出不穷。很多作品广泛流传在各个朝代或者某些个年代。然而也有很多的好文章虽然也能流传下来,却并不能为广大人群所接受,它们只能存活于一些历史文献中,或者是文史工作者编撰的某些工具书里面。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艰涩难懂恐怕也是这些好作品不能深入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年代的不同,也自然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文理念的差异……很多作品都是应运而生的,自古以来的好文章好诗歌,也有不少是每个时期政治需要的产物。这样的作品我认为:也只是满足于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已。所谓好了,也不过是文笔精彩一点、论证顺应“格局”一些……但是这些文字即使出现在教科书当中,也不一定就代表有着广泛的读者群。
诗歌的长久性应该在于诗歌的群体性,就是大众情感的接纳程度。二十年代出现于英国的超现实主义的诗歌理念,也曾经轰动一时,但是寿命不长,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过于隐晦了。如果让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或是穷其心智来猜测你的文字内涵,毋庸多言,那肯定是失败的文字,也是文字的悲哀!总不能谁的文章后面都必须要有作者“自述”什么的来“导读”吧。我个人以为:无论写什么,都是没有极端的路可以走得长远的。


二、关于文化底蕴的基础:

        文学、艺术都是不应该有国界之分的(自然这是老生常谈),好的作品必有其深厚的内蕴做基础,这样的作品无论到哪儿都是好的!
        我个人觉得:所有的文学写作,首要的前提还应该是“博学”。修辞、语法和逻辑学,是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应必修的基础课。只有在语法通顺、逻辑合理、修辞准确的这个基础平台上,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而“博学”的概念并非单纯的博览百家这么简单,每个生命个体所经历、承受的体验或许是更深一层的积累。没有阅历的东西我从不去写,我们的文字本应承受的是我们每个生命个体所要诠释的思想,思想性才应该是文学作品的基石。思想性与阅历并不是涵盖了文化底蕴这一概念的所有,博览群家当然也是我们不可绕行的必经之路。很多精粹的典籍不可不读,不是说让我们照本宣科,而是做我们的启蒙明灯。文字这东西是需要灵性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对世界积极的认知和对人性通透的感悟,谁能把这些认知与感悟结合得更贴近人心,谁就是最好的写手。学海无涯,只有当我们积攒了丰厚的文化、生活底蕴的时候,才可以考虑自己做自己的明灯。


三、关于口语诗歌:

        彻底屏弃了口语的诗歌不能称之为完美的诗歌。诗歌很关键的一个要素就是以自我为根源,这也是诗歌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加边缘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把诗歌的自我性排除在诗歌的语言之外,那简直就是惨绝人寰的文字了…… 诗歌的解读方式与每个读者的个体思维走向和世界观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不会去强求“统一”的理念。但是如果写出来的诗歌非得让读者大费周章地去冥思苦想方能略解一、二,我看还是自己收藏起来作为心情文字比较好些……
        有些约定俗成的口语在汉语文化的海洋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要把你的诗歌语言全部要求到“力度”、“厚度”上面来,采用过多过重的“理性句式”来压制口语的自由,那么恐怕这样的作品也只能称其为僵硬的文字。不要忘了“诗歌”这个词的内涵,它是凝练的文字与悠扬的声韵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口语诗歌自然也不是纯粹的大白话,在那些朴实的句子后面隐含的更深层的意蕴才应该是我们诗歌生命最重要的载体。


四、关于情感诗歌的直白与含蓄:

        情感诗歌可以含蓄也可以直露,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直接表达的方式。情感诗歌被人们写了几千年,要出所谓的“新意”简直是难上加难!其实也用不着哪个诗人来出什么新,能让人感动就是好诗!
        我们品读一首诗歌不能站在诗歌之外来看诗,而是应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随着作者的心潮来与他一起涌动~~如果大家都是去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或者严肃的批评家,那么就几乎没有好诗了,最起码是没有近乎完美的诗歌!
        情感诗歌不同于哲理诗,如果写哲理诗歌,你的角度就要刁钻,你的理念就要新颖,这样才有可能抓住读者的心神,也就是所谓的出新。情感诗歌所要诠释的大都是个人情感,是很自我的一种表述方式。很多句子的确已经被前人用得太多,但谁都不能排除后人就坚决不用了。写情感诗歌、抒发胸臆,往往也就是那些熟悉的词汇,“不新”的句子才能使读者有亲切感,才更加容易让你的心情被读者去解读,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果你非得把它刻意升华到一个什么高度,把本是感性的情感人为地隐含得过于理性,一个弄不好,恐怕也不能说是诗歌语句的含蓄,而可能就是流于做作了。


五、关于诗歌的语言:

        诗歌语言不排除重复。诗歌语言所“需要”的重复,是修辞学里很关键的一环,这样的修辞方式,也是在修辞格的理论范围所要求的。从诗歌的角度上来看,我还是比较赞同以一些浅白的语言来扩张诗歌内部的力量。诗歌的内蕴也不见得必须运用很多的抽象思维和艰涩的句子来完成,诗歌内蕴的充实应该是依靠诗歌语言内部的张力来完成的,但是这种张力,不应是仅靠言辞的所谓“凝练”来刻意制造出来。
        诗歌的内力是需要很多的外部条件来充实的。外在的语言环境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或许还在于一种微妙的灵性、更多个体生存于群体之内的有益感应。所谓“本位无限上升”,只是一个期望的目标,难有标准。
        很多诗友写诗歌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应该如何让自己诗歌的句子在视觉冲击力上更加强大一些,往往他们会不择手段地在诗歌语言的感官表述上下更大的工夫,而不是首要考虑应该如何把这个主题更深刻更清楚地表达完整。往往在一首短短的诗歌里面会出现不少生涩、拗口的词汇,这些多词合并的新“物种”也往往会给读者带来一头雾水的迷惑。自造生词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词汇应用部位首先应该是合理的,也就是合乎最基本的逻辑与修辞;其次它应该是容易被理解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诗歌语言外在的感染力当然也是一首完美诗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它应该是建立在作者思想性完好设定的基础上。没有一个独特的思想内涵做底蕴,所谓的好诗歌也只能是一个漂亮的花瓶。(首发于《岁月》)


2007年8月



以下是当年在论坛上与文友的一点交流:

爱晚亭回帖:
此篇读来专业性强,我只能就文字中的一点东西,提自己的看法。
非常赞同闲云的观点,写文字得有自己的思想,而这个思想的形成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的。这也是我的朋友们最近要探讨的一个话题“独立思考、独立作文”。我的观点就是独立不是孤立,独立不是从众,独立不是狂傲,独立就是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思想。
经得起时间推敲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好文字。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诗歌如此,文章如此,生命也如此,人生是个太大的话题,对于我们来说,好好地活着,好好地为人,好好地为文就行了。心中有物,则天地变迁又如何?胸中有思,则肉体磨灭又如何?天下之大,有朋友能相识,在此交流思想与文字,那么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所得,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已是一种人生的幸事。
不好意思,话又说多了。
非常喜欢这个句子”海纳百川有容为大”,虽然做不到,但想做为一个参照吧,送与新来的朋友。
最后,非常感谢支持文谈。希望再看到君之美文。
闲云不语:
非常感谢爱晚亭斑竹对我这些个体体悟的基本肯定!这些文字都是这几年来在各文学论坛与诗友们探讨交流的一些体会,绝大部分都是我的跟帖,也有一部分是QQ里多方的交流。
其实对于诗歌,我是不喜欢有过多的评论的。有些东西可能不说会更合适一些,说了,或许反而不能把自己的本意表达得清楚。写诗多年,惟有一个“感”字当头,随感随情随心,也就随众了。。。握手:)

徐博达:
我一向以为,文理不分家。凡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在理论方面,必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过人的思考。
曾经读过闲云兄《四月的祭奠》,有些句子读了就让人眼亮。
此篇可以看作诗歌之外的拓展与延伸。
从诗歌的角度上来看,我还是比较赞同以一些浅白的语言来扩张诗歌内部的力量。诗歌的内蕴也不是必须运用很多的抽象思维和艰涩的句子来完成……诗歌内蕴的流露是依靠诗歌语言内部的张力来表达的,但是这种张力,不应是仅靠言辞的所谓“凝练”来刻意制造出来。
无论用句朴素还是深奥,都是为诗歌凝聚内在张力服务。
一味求简或一味求繁,而罔顾了诗歌本身的呼喊,我以为是失败的。


闲云不语:
感谢博达对拙文的认真评阅!
你说的非常好:“无论用句朴素还是深奥,都是为诗歌凝聚内在张力服务。
一味求简或一味求繁,而罔顾了诗歌本身的呼喊,我以为是失败的。”
诗歌的内力是需要很多的外部条件来充实的。外在的语言环境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或许还在于一种微妙的灵性、更多个体生存于群体之内的有益感应。所谓“本位无限上升”,只是一个期望的目标,难有标准。
多交流!问候兄弟:)


幽梦诗心:
偶认真滴学习了一次,觉得所言非虚哪,想来楼主是位能人~~~~~~
“情感诗歌可以含蓄也可以直露,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直接表达的方式。”
——这话不假,我觉得情感诗歌是个人情感的渲泄,如能做到大家都认可,都能感动这种情绪,那就是好诗?不知对否?我也写诗,可能写的牢骚多些,那些情不情的情诗都只是自己心底的一些感知感触,做不到大体,所以只能是写给自己看的诗了,登不上大雅之堂~~~~~

闲云不语:
什么叫大雅之堂啊~~我心即大,我心即雅~就如佛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于文字,琢磨过多过重那就太悲哀了~:)

徐博达:
诗无雅俗,能够言志、抒情、谈心,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好诗的潜力。

闲云不语:
博达此言很好!诗歌所特有的自我性注定了诗歌是不可以有过多的人工雕琢痕迹的~~

编辑04:
好个我心即大,我心即雅
妙哉此言!

爱晚亭:

欣赏闲云兄此言。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心有多美,物就有多美。鄙若粪屎也有禅性,一叶一草皆藏禅机。
文章者自然为妙,发乎心而不从众。深深欣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为文为人当如是。


下面的先保存:
难得没什么小兄弟有心:)
其实我们都知道诗歌的语言与“诗歌”这个词汇本身一样,很多或者说更多的时候是很边缘的。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不能完全依照“文法”来约束诗化语言的环境。
上面兄弟提到的“关于文化底蕴”那一节,我的着重点是在后半部分,也就是“阅历”与“思想”。前面所提及的“语法、逻辑与修辞”只是一个文化基础的概念。这个概念应当是促进我们今后创作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条件,是1、2、3,也是A、B、C……如果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却先学会了唱歌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我们老百姓中间,有很多约定俗成的缺乏逻辑性的语言,放进文本里更是毫无章法可循的,但是因为这些言词历经几千年仍然存在并广泛流传于民间,那自然就是合理的。我们写诗歌也一样,有从正门进的,也有走偏门的,我们不能说哪个门更加适合哪个人,只要是高高兴兴地进去,畅畅快快地出来,那就是合适的。
至于兄弟后面提到的诗歌句子“新”与“不新”的问题,我想就不用做过多的解释了,那只是个比方,深入不到具体形态的运用里。必须强求的或许是法律条款或者公民规范,当然也有个别文学体裁里的相对统一。“新”与“旧”就如同“黑猫”与“白猫”一样,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写诗时间长短与个人文学素养是不成比例的,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只要有心就有好收成:)
小文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个人看法,期待与大家多探讨!
很高兴与小兄弟夜谈诗歌!握手:)





    闲云不语,本名迟海波,六十年代末生人,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工程师。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初开始尝试诗歌写作,先后在《岁月》、《诗选刊》、《绿风》、《香稻诗报》、《诗文杂志》、《九寨沟诗刊》、《天门文艺》、《黄河诗报》、《鸭绿江文苑》、《格律体新诗》、《大地诗刊》、《龙城文学》、《澳洲彩虹鸥》、《辽河》、《情诗季刊》、《中国当代诗人》、《潮白河诗刊》、《大庆作家》、《大庆晚报》、《燕赵诗刊》、《核桃源诗刊》、《小兴安岭》、《呼伦贝尔青年》及《呼伦贝尔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古体、现代诗歌、诗评及散文随笔等作品,作品被收录进多种诗歌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8-3 1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文学写作,首要的前提还应该是“博学”。修辞、语法和逻辑学,是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应必修的基础课。只有在语法通顺、逻辑合理、修辞准确的这个基础平台上,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8-3 13: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这东西是需要灵性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对世界积极的认知和对人性通透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8-3 1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这个词的内涵,它是凝练的文字与悠扬的声韵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8-3 13: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独到的个人见解。欣赏!欢迎交流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3 00:36 , Processed in 0.1566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