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50|回复: 28

[议论散文] 2016年春节家乡见闻与思考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2-19 2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jaxluoyz 于 2016-2-23 17:18 编辑

2016年春节家乡见闻与思考
/罗余作
  我的老家吉安县永和镇是宋相周必大和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的故里。宋时庐陵永和窑誉名天下,如今是革命老区。永和镇东临赣江,西接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过去,永和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经的革命星火,在此燎原。时至今日,这里不乏直达村口的硬化路面,但也存在村庄“空心化”的落寞;这里看似山青水秀的家园,却也落得触目惊心的污染;这里尚存淳朴的民风,却也脱离不了物欲侵袭下的陈规陋俗。老家吉安县永和镇是当今中国乡村一幅色彩斑斓的现实图景。
  我生于斯,长于斯,出于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出于对这片热土的一点点反哺,我大学毕业后,满怀着一腔热血,回到了家乡工作。虽说身居城里,但故乡依旧萦绕心头,几乎每年春节我都返乡探亲访故友。
  今年春节,依然故我,带着全家回老家和亲人团聚。虽然只在几天的假日行程,我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共话乡谊。还特地逛了逛昔日劳作的田野和儿时嬉戏的天地与水源。所见所闻让我触目惊心。故乡的变化超乎我的想象,乡村生态的破坏令人堪忧。《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时时萦绕我心。先前,我曾读到的诸多的“返乡日记”之类的文章,描绘乡村凋敝的凄凉景象,读到作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这类纪实文学作品,对中国乡村的剧变有一些感性的认知,然而当自己逢回故乡,直面家乡的全非面目时,心头自然涌起巨大的悲凉。不说存在礼俗秩序崩塌、拜金之风日盛、暴戾之气横行、乡村教育凋敝等现象,仅从乡村生态的现状况竟超乎想象。
  随着经济中国社会发展和农村形势的不断变化,乡村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多元化。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大量应用,规模化养殖、城镇垃圾向农村转移等实施项目,加上农村自身废弃物、废旧电子产品等随意丢弃,汞、镉、铅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体现象严重,且这种污染修复周期长,危害大,面积不断扩大,后果不可逆转。诸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敲响了生态灾难的警钟。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了新的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农村生态和经济耕作经营等管理,突出表现在山林的杂乱,土地的荒芜,灌沟的摧毁等诸多问题。
  山林的杂乱。过去是集体经营山林,满山的松树、翠竹根连,栗子成季、茶子连片,山花烂漫,山野无不透尽春风的味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山野是儿时的乐园。由于养家糊口,加上家家养牛养猪,为维持生计需要,人们业余经常上山劈草斫茅耙茅,用劈山的功夫保持了山林青秀而叶荞清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划分自留山后,山林分属个体经营,由于缺乏自觉管理,加上个体经营人力财力不足,导致山林荒芜,杂草荆棘丛生,进山困难,野兽作乱,山下经济作物经常遭到损毁。
  土地的荒芜。踏进田野,山坡下的土地资源不但没有尽情开垦利用,反而由于个体经营人力财力不足,加上野兽频繁作乱损毁经济作物而被迫放弃耕种。即使村庄附近良田,也是满目荒凉,牛羊放牧,鸡鸭闲游。牛耕机耕道路长年失修,无力整理。再也难见儿时春节元宵期间,一丘丘、一片片怒放的油菜花开四野亮丽的风景。
  灌沟的摧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修建和管理的灌沟忆当年是井然有条,水库和鱼塘星罗棋布,清晰可见,鱼水欢笑,人饮清甜。如今水库长年失修,鱼塘和灌沟不会象以前集体照常清理,这些自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鱼塘水道,有的被所谓搞经济开发或盖新房掩埋,有的被长年的淤泥充满,有的被个体经营填埋,再不见当年大搞农田水利的光景,也不见一块干净的鱼塘和清晰的灌沟,呈现满目疮痍的场景。
  春节离我们渐行渐远,心中的故乡依然难以割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今日农村的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之路上的必经关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种种喜与忧、笑与泪背后,农村正进行着产业的重建、环境的重塑、心灵的重构,回答着“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时代课题,乡土中国正不可阻挡地迈向现代中国。
  从走访的永和、凤凰、梅塘和敦厚几个城乡的农村情况来看,大多村庄的村民对当地农业、生态建设、水利状况不甚过问。从目前看来,留下的水源灌溉还是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的老底,现有的因长期失修破烂不堪,缺乏水利与农业历史发展资料。
  没有了春风化雨的集体农耕基础和人文教育,乡村的历史文脉几近中断,前面提到的礼俗秩序崩塌、拜金之风日盛、暴戾之气横行等等乱象,可能都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极度缺失有着关联。如何拯救价值畸形的乡村,可能从长远来看,还要依靠教育、人才、文化和农业科学技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集体农耕文化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之功,不在当下,而在未来。然而如何拯救日渐凋敝的乡村气息呢?除了需要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外,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下乡探寻科学种田的真理,同时尊重乡村社会的多元价值理念共识,而不是仅仅尊重金钱与权力。虽然这种共识的形成,要走的路可能漫长,还需要时间来慢慢改变。
  诚然,乡村里的旧貌换了新颜,住行条件确实有了大变样,村间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乡民们靠外出打工或搞副业赚钱盖起了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村庄的近几十年的变化可能大于过去几个世纪,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创造的成就。然而,在物质日渐丰盈的背后,却掩盖不住村民们精神世界的集体迷失,当追求金钱与物质成为社会核心驱动力之时,乡村社会的攀比之风、铺张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价值观的扭曲程度却很令人担忧。
  也许乡村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并未给村民们带来太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参照群体”理论,群体的幸福感取决于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当这些物质攀比愈演愈烈之时,原来农耕时代财富相对均匀的稳定感和满足感就彻底消失了,年复一年的打工赚钱成了无奈的选择,仿佛金钱成了维系个体存在价值的唯一原动力。好在朴实农民的心坎里,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习性,使得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心向着故土,盼望着和亲人的团聚。虽然短暂的团聚之时,可能连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如果连亲戚也不走动了,亲情便散了。幸好传统的春节还是为日益原子化的社会提供了有限的一点点黏合剂,让昔日人情往来密切,充满温情的乡土社会不至于彻底土崩瓦解。
  俗话说“人多好种田”,但是,由于我国几千年演化的农耕文明是宗族聚居的形态,由于乡村各方利益和关系冲突,导致乡土工作推进现代农业文明非常困难。费孝通先生著作《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皇权止于县政”,地方事务基本是由乡绅治理,而乡绅往往是宗族中德高望重的族老。在宗族自治的格局中,有一套伦理秩序来规范族人行为,调解内部纷争,团结族人力量,捍卫宗族利益。然而当宗族在“打土豪分田地”和“土地改革”中土崩瓦解之后,乡村秩序逐渐由基层党组织掌控。目前,乡镇的党委书记及其任命的村支书往往成为乡村最有话语权的群体,一旦得罪了这个群体,原本在宗族内部可以得到调解的矛盾,可能会演变成解不开的死结。原本土地改革时期,乡村土地得以集体所有,为从落后的农耕经济时代向未来的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因为土地问题解决了,各种矛盾减轻了。
  伴随人们过年返城的脚步,各种回乡见闻、返乡笔记在“朋友圈”流传。刚刚读到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心怀农村沃土 激扬梦想力量》。加上日前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以及节前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同样把视野投向乡土大地,着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上上下下,聚焦农村现状“怎么看”、农村发展“怎么办”的同样问题。
  乡村自从土地包产到户后,乡村发生空前的裂变,后来产生的后果让人不寒而栗。今后真实的中国农村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情形?
  新华社评论员该文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农村又是最突出的短板。农村是广阔的,也是复杂的,对乡土的观察和思考,离不开全面客观的视角、科学深入的分析。如果仅凭蜻蜓点水式的观感,作出以偏概全的判断,就容易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就难以读懂真实而鲜活的农村,甚至陷入悲观悲情的泥潭。文章启发人们读懂农村,需要历史地看,从中看到普遍的变化,深切体会农民的感受;需要辩证地看,从中把握发展的主流,洞悉发展的趋势;需要建设性地看,从中看到光明的前景,激发前行的力量。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在这片耕耘数千年的土地上,新中国成立发展至今,农民过上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生活,农村从未像今天这样涌动起希望与梦想。有努力,就有希望;有坚持,终能圆梦。
  顶层有设计,乡人有思路。从改善和发展乡村生态和经济文明工作来看,乡土人更容易读懂农村。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指挥棒,扶贫开发的军令状,不断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村发展有了导航仪、路线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兴未艾,农村电商、农民创业大潮初起,让农村发展不断积聚新动力。“有国家支持,靠自己奋斗,相信日子会越来越有奔头。”沂蒙山区一位创业农民的朴素话语,道出了亿万农民的心声。让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互激荡,进一步释放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发展就有了信心之基、力量之源。
  首先要集中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收为集体所有。曾经化三年土地改造促成的事,生产队集体土地资源,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如今改换做法,以走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来实现土地公有。土地公有当然不是盖房子,而是期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吐脉生花。继而为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发展农业创造条件。国内华西村等一些村庄积累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这方面,政府要加强对 农村发展政策的积极引导和管理帮扶。
  其次,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诸如,供电、供水(灌溉水和生活水)、文化休闲娱乐、电视和电子互联网络等农村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改变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科技转化率。建立乡村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科学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以及其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要素组合,以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功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探索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的各种构成模式,大力倡导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建设,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从提高农业经济市场效益着手,减少农业强度,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推进农村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同步前行。
  第三,提高乡村人口素质,造就新一代乡民。包括文化素质,森林、土地、水、环境等方面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科技素质和社会公德,即要有法制观念,又会科学管理。要加快对农村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在鼓励农民进城的同时,鼓励有志于发展农村的城市居民和新生代农民的农业基础知识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尊重科学而不是“游戏”科学,尊重科技人才而不是“玩弄”科技人才。政府应该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推广科学技术的宽松环境条件,引导人们按照法律法规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科学评价和论证新上生态环境项目。对那些违法经营、肆意破坏的不法分子要坚决给予打击和严惩,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决不姑息养奸。
  第四,建立基层网络和项目成效激励机制。比如,乡村农田水利机构应有独立的财产、人事、财务及管理之职能与任务。比如,制订治理荒山荒地政策。比如,对土地施用有机肥、实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等进行奖励,相应制定出农牧产品优质优价的政策。在环境问题上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以避免造成新的环境隐患和问题。
  第五,建立乡村数据库。比如,水利方面,对乡村农田水利机构,农田水利事业之兴办、改善、保养及管理事项,农田水利事业灾害之预防及抢救,农田水利事业经费之筹措及基金设立,农田水利事业效益之研究及发展,农田水利事业配合政府推行土地、农业、工业政策及农村建设,以及灌溉耕地面积数量、地理位置与灌溉位置,水利与农业的历史发展资料等没有建立数据库。
  走生态农业之路,必须在综合规划和全面检查中推进。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农业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环的高效集约农业。比如提高太阳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外部投入防止污染,用地养地,精耕细作,改革农业结构等。在当前对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毒性化的发展趋势。
  只喊口号,只要求做什么,不告诉怎么做,“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是不能阻止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因而也就不能彻底解决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曾记否?中学时代读到贾谊《论积贮疏》和晁错《论贵粟疏》两篇经典,今天大家重温这两位政治家的言论仍然有其启发意义。
  华夏有过许许多多的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如大禹治水,开国伟人在黄河边沉思的情景。都江堰,红旗渠,湖南的灌渠,台湾的灌渠,王震的大军入疆拓荒、生产、兴修水利解决粮食自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千上万的知青扎根农村,广丰友人至今还在热爱他的水利事业,他们都是大地山水的主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门前春带雨,心上梦生花。在时代大潮洗礼下,中国农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春,我们感受到了心系乡土的情感“引力波”,更感受到全面小康梦想的强劲脉搏。用决心和行动去改变,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我们必将共同开拓更有希望的原野,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但愿今后不再演绎《小马过河》的故事。
  以上观点是个人想法,不一定正确,数据也不一定准确,敬请知者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8.5%

发表于 2016-2-20 06: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精彩,祝多出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8.5%

发表于 2016-2-20 06: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生于斯,长于斯,出于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出于对这片热土的一点点反哺,我大学毕业后,满怀着一腔热血,回到了家乡工作。

热爱家乡,赤子情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2-20 10: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写作愉快!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1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庆西 发表于 2016-2-20 06:38
分享精彩,祝多出精品!

谢谢鼓励支持,祝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1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康 发表于 2016-2-20 10:28
欣赏佳作!祝写作愉快!新年快乐!

谢谢好友鼓励支持,祝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2: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物化天宝,人杰地灵    ---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2: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从乡村生态的现状况竟超乎想象。自然生态遭到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草荆棘丛生,进山困难,野兽作乱,山下经济作物经常遭到损毁。--现在不烧柴也是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如何拯救日渐凋敝的乡村气息呢?---保护农耕文明是当务之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3: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集中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收为集体所有。现在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使用权是承包的。现在有很多人提倡私有化呢。这是政策问题,一下解决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3: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探索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的各种构成模式,大力倡导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建设,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从提高农业经济市场效益着手,减少农业强度,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推进农村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同步前行。----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2-20 13: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生态农业之路,门前春带雨,心上梦生花。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20 1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划分自留山后,山林分属个体经营,由于缺乏自觉管理,加上个体经营人力财力不足,导致山林荒芜,杂草荆棘丛生,进山困难,野兽作乱,山下经济作物经常遭到损毁。



看来山林分户是不是正确,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20 13: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今日农村的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之路上的必经关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种种喜与忧、笑与泪背后,农村正进行着产业的重建、环境的重塑、心灵的重构,回答着“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时代课题,乡土中国正不可阻挡地迈向现代中国。



作者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对家乡的建设怀着一种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20 13: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在物质日渐丰盈的背后,却掩盖不住村民们精神世界的集体迷失,当追求金钱与物质成为社会核心驱动力之时,乡村社会的攀比之风、铺张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价值观的扭曲程度却很令人担忧。



写得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20 14: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列举了众多事例进行前后对比,对家乡建设表示出堪忧,对以金钱为重,只有小家没有大家的小农意识进行了分析,批评。可见朋友有忧国忧民之心。更希望看到自己家乡在繁荣昌盛的同时,保持着山清水秀,保持着淳朴的传统美德。这里面或许还有政策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很佩服朋友的爱国之心。文笔细腻,流畅。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23: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风醉 发表于 2016-2-20 12:44
物化天宝,人杰地灵    ---华

谢谢!改过来了。祝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2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风醉 发表于 2016-2-20 13:04
走生态农业之路,门前春带雨,心上梦生花。欣赏佳作!

谢谢版主的鼓励支持!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2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6-2-20 14:02
朋友列举了众多事例进行前后对比,对家乡建设表示出堪忧,对以金钱为重,只有小家没有大家的小农意识进行了 ...

谢谢好友的鼓励支持!祝:好!前年在市委党校学习时,曾参观绍兴等地方,经济在发展,但也造成生态大破坏,失去了固有的江南本色,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6 08:03 , Processed in 0.1592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