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64|回复: 6

[抒情散文] 新解 八千里路云和月

[复制链接]

升级   36.27%

发表于 2016-2-8 1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斗山斗士 于 2016-2-8 10:48 编辑

新解 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斗山斗士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言辞激烈,大气磅礴。言语中充斥着英雄气慨,字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其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全词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诗词中所讲的'起.承.转.合'的
承与转!它既注释了'怒发冲冠'之因,又诱发了'收拾旧山河'之果。是词眼之所在。但是,对这句名联的注解从课本到网络历来都是以字译字的浅释,从未从全词的总体意境和语序的结构做过全面的剖析,以致讹传至今无人敢于问津。以下注释摘自网络和书本:
一,“三十功名尘与土”,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
二,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三,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三十年来风尘仆仆,所成就的功名,轻微如尘土;带兵沙场南征北战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云和月。
四,记得中学课本的解释为:尘与土,视功名如尘土。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征战之苦。
       以上各种解释虽有些小差别,但皆大同小异,也均未脱离字意之臼!
我们不妨把这种释义置入词中,看看意境是否完整,语序是否通顺就能知道它是否正确了。''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披星戴月,转战南北八千多里,我三十多岁了虽建立了一点如尘土般的功名,但却微不足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此衔接,语义不通,也意理不明。如此释义,不但破坏了原词一泻千里的气势,更有悖于作者收复失地,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思想。试想作者在凭栏远眺发了一通愤慨后,突然又逆转说:我转战南北,披星戴月,虽建立了一点如尘土般的功名,但却微不足道。然后又转而用劝勉的语气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此夸功的表述,能是怒发冲冠的原因吗?如此夸功的表述,还能再劝勉他人吗?古人写诗填词,不管是倒装句,还是顺叙句,都讲究意理分明,语序严谨,上下衔接,前后呼应,通篇谋局,一体相承。绝不会有先愤慨,再夸功,后劝勉,这种语无伦次,言不由衷的低级失误。这难道是岳飞作词出现了语误?非也!岳词并无语误,而是后人理解出现了偏差,注释出现了谬误,这才导致岳词有了语无伦次的瑕疵。古人写诗作词经常运用比兴手法,也就是以物喻物的借代。如下阙之''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就是比兴借代。贺兰山在西北,本不隶属金国,但它泛指贺兰山外一切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国家,是象征性的借代,而非确指。由此可见上阙''八千里路云和月。''也是借代。比兴借代是古代诗人词家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宋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比喻也分明喻,暗喻和隐喻。如唐朝李贺<雁门太守行>的''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的就是以景喻势的暗喻。岳飞<满江红>中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运用的也是这种以景喻势的艺术手法,绝不是披星戴月之谓。''八千里路''是指万里江山的大部,''云和月''是实指,'月'象征着黑夜,'云'是云遮雾掩之意,形容黑暗。总体而解:我看见我们八千里路的大好河山被乌云笼罩着,尚处在黑暗之中。谁是乌云呢?谁又是黑暗的制造者呢?当然是金国侵略者。祖国大部河山被金国所侵占,这正是作者凭栏或是抬望眼所见之景,也正是作者所痛心之处。因凭栏抬眼所见祖国的大部河山被乌云笼罩着,这才引发了作者的'怒发冲冠'。诗人在此用的是象征性的暗喻手法,所以才造成后世读者的误解。我们不妨把此种释意再置入词中,看其是不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凭栏远眺,怒发冲冠,壮怀激烈,我三十多岁了虽建立了些许功名,但却微不足道(如尘土),再看那大部河山还被乌云笼罩着处在夜暗之中,(被金国侵占着,)你们可不能等闲视之,皆应为国效力,不然等到头发白了,只有悲切的份了。如此表述,语序也通顺,语意也贯通,前后也能照应。此句若不是看到'八千里的失地',岳飞何来冲冠之怒呢?下阙又何来"靖康耻,犹未雪,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之慨呢?以此而论,'八千里路云和月'绝不是转战南北披星戴月之谓,而是八千里失地!'作者在此用了'八千里路'是为了上应前句的'三十功名',是词律所需而用的数字,再则,'八千里路'与'万里江山'相较是其大部,是说明大部江山已遭沦陷,同时也增强了作者的沉痛感!古代诗人词家所用的数字,有时只取其成数,而非实数。
       此词的写作时间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绍兴六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兵北伐,打下朱仙镇后,兵锋直指开封,却在此时接到朝廷撤兵的命令,岳飞无奈率军撤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满江红>。 又有一说是绍兴四年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朝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并遣使持节送到鄂州军前,全军将士欢欣鼓舞,岳飞由感而发遂写下了这首<满江红>。统观全词,岳飞一片慷慨激昂之语,丝毫没有流露出一点遗憾的怨言,以此而论,此词更象绍兴四年,岳飞被任命为清远军节度使时,所发出的那种乘胜追击直捣黄龙的气概和略带感恩戴德意味的豪言壮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8 15: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言辞激烈,大气磅礴。言语中充斥着英雄气慨,字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其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全词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诗词中所讲的'起.承.转.合'的
承与转!它既注释了'怒发冲冠'之因,又诱发了'收拾旧山河'之果。是词眼之所在。


刨析精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8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十功名尘与土”,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
二,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将诗的意思简单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8 15: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释义,不但破坏了原词一泻千里的气势,更有悖于作者收复失地,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思想。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2-8 15: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历史颇有研究,对古诗词的理解亦精准到位。用自己对这首诗歌的刨析,对比网络解释,确实感觉作者的理解分析很到位,佩服楼主的学识!欣赏佳作!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6.27%

 楼主| 发表于 2016-2-8 19: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6-2-8 15:56
楼主对历史颇有研究,对古诗词的理解亦精准到位。用自己对这首诗歌的刨析,对比网络解释,确实感觉作者的理 ...

谢谢海版雅赏,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9 00:05 , Processed in 0.1614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