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08|回复: 7

[抒情散文] 答一之先生书

[复制链接]

升级   36.27%

发表于 2016-1-24 12: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斗山斗士 于 2016-1-27 08:20 编辑

答一之先生书


文/斗山斗士



         谢谢一之的坦诚,我们是朋友,是诗友,在关于诗的问题我们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但决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时关于革命路线的问题还经常发生争论,但他们却因此结成了至真至诚的革命友谊!


         先生在<午夜论诗>中说:''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妨走两条路:一是承袭传统,写正规的诗词正韵,二是写自由体。两者并不冲突。''先生此言代表着现代诗界最普遍的认识,关于这个问题,我略谈一点我的看法:

    一,格律诗词虽是传统文化,却是极端的教条主义,自由体诗是半殖民文化,是媚从的投降主义!五.四运动革了文言文的命,摒弃了八股文,实行白话文而至今,已深入人心,延久成习,势难以重返文言文的旧俗,但现代的诸多白话文很难适应古诗词的格律规范,值此时怎么办,是削足适履去符合格律呢?还是打破陈规与时俱进呢?若去符合格律,必然会克字求律,这样为诗人民大众是否读得懂,看的明?文学作品若是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认知,违背了时代的需要,就按诗词写的完全符合格律,那他也不是什么好诗词。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儿就有一个诗词为谁而作的问题,若是为格律而作,尽可去符合那些平仄格律。若是为人民大众而作,就得去符合人民大众的欣赏口味!于此我选择了后者!再者,我们须弄明诗词格律的产生过程才能谈格律,看其是否有遵守的必要!唐朝开元十九年,唐朝廷增设了科举的科目------宏词博学科,从此诗歌从民间正式走入了科举的殿堂。为了审卷评分的需要,唐朝廷给诗歌制定了格式,也就是平仄格律,这就是律诗,也称近体诗或是今体诗。有一部分读书人为了当官求仕,不得不以格填诗,致使律诗在唐时成为了时尚。律诗在唐时虽已形成,并达到了高峰,但那时,律诗只是众多诗体当中的其中一种,并非一体独尊,全体摒弃的局面,而是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如李白写的[歌行体] 和[清平调], 白居易的[秦中吟] ,刘禹锡的[竹枝词]等!他们是并蒂绽妍,各自争芳!词生于唐,盛于宋,初时只是讲[以声和律],并不讲[以格和律],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之后宋人刘源和清人戈载这些民间文人为附和科考授教之需,遂根据古代那些成名诗词作词用韵的情况,做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出台了[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诗律词规。这就是现代那些'诗人词家'所遵循的<韵书>。现在所出台的[中华新韵]是根据现代普通话发音的不同又把韵部做了一些调整而已。熟不知我们现代写诗作词,只是为了反映社会,表达思想,并不是为了高考评分,我们为什么要受它的束缚呢!艺无止境,文无定式,这是千古不易之真理!不管是古代的<平水韵><词林正韵>或是<钦定词谱>还是现代的<中华新韵>,他们皆是''根据古代名词参酌而审定的''!'名词'虽好,却不能再复制!试问<平水韵>之后有谁写出过千古名诗来呢?<词林正韵>之后又有谁写出过千古名词来呢?均没有过。以此可以证明,以正规的正韵写作,是写不出好诗词来的!迄今为止唯有毛泽东未依旧格律才写出过振撼人心,脍炙人口的致美诗篇。所以经验只能总结而不能搞''经验主义'',经验一旦形成了主义就会固步自封,做茧自缚。写诗作词,只要明白了为什么而作,为谁而作,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一切的定律,规则都会变得苍白!
         二,古代的<古风体>李白的[歌行体] 和[清平调], 白居易的[秦中吟] ,刘禹锡的[竹枝词]等等诗体,他们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难道他们就不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就只有正韵体诗了吗?这是一种偏见!
   三,对于自由体诗,毛泽东曾说过:让我看白话诗,给我一百块大洋我也不看。毛泽东所说的白话诗,就是先生所说的自由体诗。自由体诗的写作完全是照袭洋诗的译本模式而写的,梁实秋在<新诗的格调及其它>一文中说:'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用中文写外国诗,这就是半殖民文化。自由体诗一没有韵律,二没有乐感,三没有意境,它完全脱离了我们传统诗词的美学价值观。自由体诗充其量只是分行文字,而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诗。再者,中国传统的'歌行体''古风体'等等诗体,写作也很自由,我们却不去继承和发扬,而是去仿写外国诗,如此岂不是逐本而求末尔!中国诗坛现在奉行着''教条主义''和''投降主义''两个极端,这是很不正常的文化现象,这对于诗词的繁荣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认为诗词要想达到大唐的繁荣,格律诗词必须的搞改革开放,自由体诗必须的搞规化建设,搞改革开放并不是要抛弃格律诗词,而是多体并存。搞规化建设是为了把自由体诗归于诗之本真,稍从一点规矩,因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只有这样诗词才能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谢谢一之友开诚相待,箴言探讨!您是我最衷心的诗友,斗士永铭不忘!




附:午夜论诗(临屏)
文/一之
拜读斗山斗士大作【晓望】
山色远朦胧,雾没晓天分。日月转白昼,江河流古今。
徒有渭水钓,枉费梁甫吟。还将一壶酒,对月酌人生!


      欣赏斗士先生【晓望】,感觉有点唐宋词的遗风。虽说不出,却是我喜欢的那种风格。
      最近由于工作变动,没有更多时间去写作,出于友情把以前的作品搬过来支持一下牛亨。因为我在乎那些老面孔。
     只有中秋一首【墨舞】,是夜深人静,一首失意之新作。生活就是这样无奈,因为是老朋友,才罗嗦这么多。
先生的性格跟我差不多,刚正直言,自我章法。我以前写诗,不懂也不想按诗词格律去写,也是去年加入文社后领悟,才照葫芦画瓢,学写格律诗。
    关于诗词,我拜读过先生见地。以先生之功底,照诗词格律来写,却不成问题。汉字丰富,对上平仄自不成问题。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它的繁荣至今,自有它的历史渊源。有其符合中华文化特质,深厚历史文化沉淀而形成的中华宝藏。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妨走两条路:一是承袭传统,写正规的诗词正韵,二是写自由体。两者并不冲突。
  不管怎样写,我们都在潜移默化的从古人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从而丰富我们的写作。从中学习方法与立意,从中激发我们的灵感,开阔我们的视野。
    我们不能否认,不管你是按诗词格律,还是自由发挥,都会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两条腿走路,继承与发扬光大是我们责任。    一孔之见,畅所欲言,皆因友谊,朋友之间开诚布公。望先生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4 15: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儿就有一个诗词为谁而作的问题,若是为格律而作,尽可去符合那些平仄格律。若是为人民大众而作,就得去符合人民大众的欣赏口味!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4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迄今为止唯有毛泽东未依旧格律才写出过振撼人心,脍炙人口的致美诗篇。所以经验只能总结而不能搞''经验主义'',经验一旦形成了主义就会固步自封,做茧自缚。写诗作词,只要明白了为什么而作,为谁而作,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一切的定律,规则都会变得苍白!


个人认为只要感觉美,读着舒心,品着有味就是好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6.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0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6-1-24 15:55
迄今为止唯有毛泽东未依旧格律才写出过振撼人心,脍炙人口的致美诗篇。所以经验只能总结而不能搞''经验主义 ...

海版所言,正是我所追求的!谢谢支持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1-25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一和二。三的观点个人认为写点新诗也是一种文学体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6.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2: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风醉 发表于 2016-1-25 09:47
赞同一和二。三的观点个人认为写点新诗也是一种文学体裁。

谢谢南风版雅赏 祝好问安
''个人认为写点新诗也是一种文学体裁''!新诗既称文学体裁,那么它的文学体征是什么呢??若无体征可循,又怎么能称其为诗呢!乐与诗友交流探讨!

点评

那这几十年国人写的新诗算什么呢?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5 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1-25 14: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16-1-25 12:34
谢谢南风版雅赏 祝好问安
''个人认为写点新诗也是一种文学体裁''!新诗既称文学体裁,那么 ...

那这几十年国人写的新诗算什么呢?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6.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8: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斗山斗士 于 2016-1-27 08:23 编辑
南风醉 发表于 2016-1-25 14:16
那这几十年国人写的新诗算什么呢?哈哈

驱除洋诗 恢复传统
http://bbs.izhwy.com/forum.php?m ... 25897&fromuid=35110
(出处: 中华文艺)

秦朝赵高还做过指鹿为马的事呢!并有多人附和,他们皆是趋炎附势者,岂足为信尔!但最终还是鹿归鹿,马归马!新诗是当权者用稿费买来的,又岂足为信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9 00:22 , Processed in 0.2310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