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斗山斗士 于 2020-2-5 05:48 编辑
论《白话效体诗词》
文/斗山斗士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许多新名词,新术语和新物语,皆应运而生。这些新名词,新术语和新物语,大多不符合诗 、词的平仄格律,故而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诗 词当中去。由于受格律限制,致使现代有些诗词当中仍有沙漏丶抚筝丶擎枪挚剑等不合时宜的诗句出现。诗词的创作若没有现代用语的衬托,就不能充分的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这样写出的诗词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呢?难道写诗作词就为刻翠雕红,吟风弄月自我陶醉吗???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诗作词若不思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的文化语言,一味的克字求律的去造作,这样为诗岂不成了唐诗宋词的仿制品!仿制品就按仿的再高丶再好丶再真那它也是赝品,也是填字游戏!赝品是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赏识和认可的,是不会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和所利用的。及于此思,我而创作了《白话效体诗词》,《白话效体》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现代的白话语言,仿效古诗 词之外在形体(不依词谱 格律 )而创作的丶反映时代生活和精神风貌的诗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人用通俗的创作手法填写过古典诗词,这是古诗词创作过程中革故鼎新的向好成果。这类作品各大报刊也时有刊载,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这是有批判的继承传统,也是有创造的发扬传统!从而指明了诗词改革的方向。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为工农兵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写诗作词不管用什么体裁,只要人民大众能够读得懂丶记得住丶用得上那就是好诗词。写诗作词若不为广大人民而创作,就按写的诗词毫不出格,也不越仄,完全符合了《正韵》或其它之韵的规范,人民大众若是读不懂丶记不住丶用不上,那也是毫无价值的,也是毫无现实作用的!
《白话效体诗词》正是沿着通俗化丶大众化这个方向,秉承着为人民而创作的原则!“依诗词之旧体”是本着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精神,“发时代之新声”是迎合着现代人的白话用语和吟读口味而创作的新诗词。它虽不依词谱 格律,但要求诗作必须达到:琅琅上口音乐美,明白如话文面美,回味无穷意境美的三美境界。用语和表达必须坚持:用现代语,言现代事,抒现代情的三个现代化! 中国文字都是有平仄的,这是中国文字的特点。平仄韵是诗词的灵魂,我们的祖先正是合理的运用了这一特点,巧妙的搭配了它们的发声,这才营造出了诗词优美的旋律!这是经过了上千年才总结出的经验。但平仄韵的运用和搭配并不是只有一种,两种形式的表现,中国文字的音准,音色,音调就如音符般的灵动,乐谱能谱多少乐章,诗谱丶词谱也能谱多少篇章。只用简单的平仄(高低音)怎能充分体现中国文字的特色呢?它还有更多更好的表达方式,只要我们善于创造,善于总结一定能够发现文字当中更多更好的合理搭配和完美组合!
不管是刘渊的《平水韵》,还是戈载的《词林正韵》他们都是:''根据古代名词参酌而审定的''。是总结的经验,而非拟定的纲常。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实践丶认识丶再实践丶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辫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社会在发展,认识在提高,我们的诗词怎能停留在刘渊丶戈载的认识水平上停滞不前呢!苏轼不依旧声,而创立了豪放派,毛泽东不依旧律,而开创了新一代的诗风。不管是《词林正韵》还是《平水韵》,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他们承载了中国诗词那段辉煌的历史,总结了古代诗词的创作经验,这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固守经验,固守陈规,就是做茧自缚,就会裹足不前,诗词就不会繁荣发展。 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的一体效从!我们继承传统即应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端,根据时代的需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有甄别,有取舍的去继承。诗词的创作亦应根据人民的欣赏水平和吟读习惯,有增进,有补益的去创造!中国诗词的发展史,是一个与歌伴生丶联体并用的发展过程!也是从规化建设到改革开放,又从改革开放到规化建设不断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诗从歌中创生到近体格律,一路走来完成了诗的规化建设。唐时民间乐人感觉到那些整齐划一的诗句不适宜谱曲演唱时,即打破了格律的束缚,在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从而创生了有时代特色的,适宜当时人民欣赏水平和吟唱习惯的长短句,这就是词,词牌就是曲调的格式。这时的词既无格也无律,后来文人依声填词,才逐渐形成了文体。当词发展到高一级的阶段时,一些词人又把词搞了规划建设,也就是把词格律化丶形式化丶规范化,与曲调完全脱节形成了规范文体。散曲也是民间乐人在词的基础上搞的改革,先是编唱的小曲,后被文人借用形成了文体。散曲与词的创生基本相似,皆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只是它被规化的时间比词更短一些而已!而后的朝代把文学政治化,把文章“八股”化,把诗词'正韵'化。直至现在诗词再也没有搞过改革和创新! 《白话效体》只为论述效从的根据和说明创作的原委,并不排斥和反对其它体裁的创作,不管用什么体裁,只要能写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它都是灿烂中国文化的元素!多体并存,共同发展,乃是诗词繁荣的根本所在,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发展之道。师其所好,任其选择。但愿《白话效体诗词》这朵初放的山花,能给诗坛带来一点清新自然的泥土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