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76|回复: 12

[学习工具] [转帖]楹联修辞概说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5-9-26 0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半山人 于 2015-9-26 08:49 编辑

[转帖]楹联修辞概说


谷向阳


      楹联的创作离不开修辞,楹联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修辞活动。通过修辞,使楹联的音韵和谐,语言精炼,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地“达意传神”,以动人心弦的[url=]艺术[/url]魅力启迪和感动读者,同时让读者在美感享受中将楹联进行主动而有效的传递。

楹联作为语言文学艺术中的一个独立文体,除兼有其它文体所使用的修辞手段和方法外,自身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段和方法,因此楹联修辞的手段和方法异常生动丰富、灵活多变、新奇巧妙、多趣多姿。

第一节  语音修辞

语音包括声、韵、调三个方面,语音修辞就是在楹联制作中运用这三方面的因素,有意识有目的地遣词造句,运用文字的谐音、迭韵、押韵、同音、异音、摹声、绕口、变读等修辞手段,造成读音上的巧、奇、趣,形成特殊的音乐感、节奏感,从而增强楹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联中某些字、词表达一个意思而与这个字、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表达的又是另一个意思,含蓄委婉,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明代陈洽八岁时与父同行,只见水中两舟一快一慢驶于江中,父出句,子对句: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从字面看,摇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实际上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难比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说武难比文。

风吹罗汉摇和尚,

雨打金则淋大人。

此联为明代高僧姚广孝与林御史路遇风雨而互相赠答的一副谐音双关联。“摇”谐音姚,“淋”谐音林。表面说的是两种自然现象,而深层意思则在相互称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趣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爱其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花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此难句试程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二字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明兵部尚书徐晞衣锦还乡,因徐不是科举出身而受地方黉门秀才、举人轻蔑和不敬。徐借物为喻,作联讽之,妙语双关: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红门”谐音黉门,指古代[url=]学校[/url];“大仁”谐音大人,指徐晞自己;酸子指腐儒秀才、举人;白衣指出身微卑。上下联构思巧妙,谐音双关,含而不露,却辛辣地讽刺了无实学者,并告诫世人,勿以出身贵贱来衡量人的学问。

有时谐音和同字异义结合,即借字义不同形成双关表达联意。

清末宣统年间,摄政王掌权排汉,革命党人朱执信撰上联在《[url=]中国[/url]日报》上征对,共征得对句十万余条,香港刘一伟获第一名。

未离乳臭先排汉,

将到毛长又剪清。

“乳臭”、“排汉”、“毛长”、“剪清”俱为双关。乳臭暗指溥仪登基时仅三岁。“汉”谐音“汗”,排汉既指吓得排汗,又指排挤汉族人。毛长既指毛发之长又指清朝谓太平军曰“长毛”,借指革命党。剪清既指剪除毛发,又暗指推翻清朝。

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相当于宰相;翁同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玄外之音: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同音
运用汉字同音不同字的特点进行构词造句,造成读音混淆,表达奇趣巧意,别有情趣。
(一)单音词同音:如佚名联
碧玉女挥笔,壁间题璧月,
蓝采和提篮,栏外摘兰花。
碧玉即刘碧玉,为汉代汝南王之妾,蓝采和为八仙之一。上下联分别“碧”、“笔”、“壁”、“璧”四字同音义别,“蓝”、“篮”、“栏”、“兰”四字同音义别,对仗工整,自然成联。
李调元应湖南侯补道对: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上下联中,分别交叉地运用两个单音同音字,读来绕口咬舌,别有风味。
桥下生荞,风吹荞动桥难动;
坪上长萍,水满萍流坪未流。
此联还有对“桑上加霜,日晒霜融桑未融”者。
贺宗仪讽吹牛拍马者联:
不必属牛,自然熟悉吹牛术;
无须姓马,到底精通拍马经。
以单音词同音入联,对吹牛拍马者的讽刺入木三分。
再如佚名联:
壁上钟,桌上盅,逢刻对针,逢客对斟;
笼中鹘,桶中谷,遇架便跳,遇价便粜。
此联三个单音词间隔同音。即上联“钟”与“盅”,“刻”与“客”,“针”与“斟”同音;下联“鹘”与“谷”、“架”与“价”,“跳”与“粜”同音。该联还巧妙地兼用了暗接修辞法。钟与刻、针暗接;盅与客、斟暗接;鹘与架、跳暗接;谷与价、粜暗接。新巧别致,颇多情趣。
(二)双音词(或词组)同音
如解缙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闲人”和“贤人”是双音词,“闲”和“贤”是同音异字,“人”是同字。下联亦然。
张灵应唐寅对: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上下联的“贾岛”和“假倒”,“刘伶”和“留零”分别为双音词同音。贾岛,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刘伶,魏晋间“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此联妙在同音转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此为地名联,钜野、密云、即墨、通州皆地名。双音词同音。
解缙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此为一副近似绕口令的咏物联。上联“蒲”、“桃”与“葡萄”分别为音同字不同的三种花木,“蒲”为水生草本植物,“桃”与“葡萄”皆为木本植物,故云“草本木本”;下联“梅”、“桂”与“玫瑰”,亦分别为音同字不同的三种花木,“梅花”于冬末初春放,“桂花”与“玫瑰花”在秋季开,故曰“春香秋香”。上联三“叶”两本,下联三“花”两香,且“葡萄”和“玫瑰”同是连绵词,致使联语妙趣横生。
三、异音
运用汉语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制作对联,使联中几个字,字同音不同,音同义不同。耐人寻思体味。
北京故宫太和殿联: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上联一、三、五、六之“乐”读音乐之“乐”,二、四、七之“乐”读欢乐之“乐”。下联一、三、五、六之“朝”读今朝(zhāo)之“朝”,二、四、七之“朝”读朝廷之“朝”(cháo)。
福州星罗塔联:
朝朝朝,朝朝朝夕,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一、二、四、六之“朝”读zhāo,三、五之“朝”通潮,读cháo;下联一、二、四、六之“长”字通“常”,读chánɡ,三、五之“长”读zhǎnɡ。
一卖豆芽者题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全联十四字全为“长”字组成,意为希望豆芽不断地长,不断地长得很长。
上联一、三、五、六之“长”读chánɡ,二、四、七之“长”读zhǎnɡ;下联一、三、五、六之“长”读zhǎnɡ,二、四、七之“长”读chánɡ。
四、叠韵
叠韵指韵母相同的双音词特别指拆开来即无意义的联绵词。叠韵联以叠韵双音词入联。如:
放荡千般意,
逍遥一个心。
又如颐和园养云轩联: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
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
上下联的“宛转”和“霏微”为叠韵双音词相对仗,十分工整和谐。
有时候,叠韵双音词和双声词结合起来组联。如扬州云山阁联:
宛转通幽处,
玲珑得旷观。
上联中的“宛转”为叠韵,而下联中的“玲珑”为双声,二者相互对仗,工稳贴切。
又如昆明西山飞云阁联: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上联的双声词“领略”和下联的叠韵词“啸傲”相对仗,和谐上口。
五、押韵
楹联不要求押韵,也很难押韵,因为按联律要求,上下联尾字分别是仄声字、平声字,这本身就无韵可押。但为了增强楹联的声律美,创作中也出现了押韵联。这种修辞手法是从诗词押韵方法借用过来的。普通的律诗只押脚韵,即只在句子或词组的末尾押韵,而为了不违联律,楹联的押韵主要是在楹联本句中押韵,不仅可以押脚韵,还可以押头韵和腰韵。
南宋朱熹有一副赠人联,可视作最早的押韵联。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上联分句句脚分别是“倒”、“倒”、“好”,押了脚韵。下联分句句脚分别是“深”、“深”、“音”,也押了脚韵。上联全仄,下联全平,为联之别格。
《尧山堂外纪》载,明代文人施槃幼时对张都宪句: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上下联四个分句句脚各用一个相同的字“弓”和“锦”。分别押同字脚韵。
梁章钜退休后曾为家园池上草堂题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梁氏联都押了脚韵。清末成都一沈园中一联与梁氏之作同调:
花正好,春不老,此中人,长寿考;
月初圆,夜未阑,将进酒,小游仙。
还有押腰韵的,押韵的字在句子或词组中部。如: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向高处立,在平处坐,从宽处行。
联中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又将押韵用于联中,上下联各用了三个相同字押腰韵。还有将腰韵和脚韵结合起来制联的。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慎思堂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此联兼用了排比、反复、押韵的修辞手法,且脚韵和腰韵结合起来使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别致有味。
还有中间换韵的,如湖南督学署联:
才要真爱,名要略爱,总之己要自爱;
天不可欺,君不敢欺,实于心不忍欺。
此联中腰韵和脚韵结合运用,且腰韵和脚韵各押一个不同的韵,读起来韵味变化错落,增强感染力。
六、变读
利用汉字的一音多字、同音异字的特点制联,从与联句同音的字中理解另一种或几种含义,进行一种或多种解释。变读多用于口头对句。
乾隆与纪晓岚出游,乾隆出句:
二碟豆,
纪晓岚即时对出:
一瓯油。
乾隆遂改口说:我说的不是吃的豆子,而是飞的蝴蝶:
两蝶斗,
纪晓岚从容地说:我讲的也不是吃的油,而是水上游的水鸥:
一鸥游。
运用了“碟”与“蝶”,“瓯”与“鸥”,“豆”与“斗”,“油”与“游”同音异字的变化,而进行了另外的解释。
又如李群玉应塾师联:
庭前种竹先生笋,
庙后载花长老枝。
如果只听联的读音而不看文字,可有多种理解,作多种解释。
一种理解为:
庭前种竹,先生出竹笋,
庙后栽花,长成老花枝。
又种理解为:
庭前种竹,先生收获竹笋;
庙后栽花,长老欣赏花枝。
又可理解为:
庭前种竹,先生折损;
庙后栽花,长老支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摹声
摹声即利用象声词摹拟人或物体的声音制联,给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某书生与客于酒楼对饮,客见酒楼门悬挂一方灯,四面各书“酒”字,乃出句: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书生正思对句,适闻更夫打锣,对句遂出: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书生以汤对酒,同为饮料,颇为得体,且汤系摹锣之声,更为巧妙。
板桥镇侧有一座木桥,镇另侧有一村名铜盘庄,桥头立一石碑,上有联:
马过板桥蹄打鼓,咚咚咚咚;
鸡啄铜盘嘴敲锣,哐哐哐哐。
上联摹马蹄触木桥之声,下联摹鸡啄铜盘之声。
朱亦髻应客对:
山童采栗用筐盛,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不但采用了象声词,且选择与联文内容有关的字、词,象声会意揉为一体,匠心独运。
刘师亮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上联摹锣钹声,下联摹钹锣声,构思巧妙,音韵和谐,烘托出欢快气氛。
樵夫击鼓饮酒联:
樵楼上,咚咚咚,锵锵锵,三点三更,正合三杯通大道;
华堂前,你你你,我我我,一人一盏,聊得一醉解千愁。
上联摹鼓钹声,下联酷似醉汉结巴语,情趣撩人。
文艺作品中亦常见到摹声联。传统相声段子中就有甲乙互对对子,有一段逗哏甲出上联,捧哏乙对下联。上下联是这样的:
山碰山羊角,咩——
水没水牛腰,哞——
令听众如闻其声,如见其状,生动幽默。
摹绘联可以摹声音、摹形态、摹味道,还可以摹语气。
阮元铸秦桧夫妇铁像跪于岳飞墓前,有人摹拟秦桧与其妻王氏互相埋怨的语气,制成一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上联摹秦桧,下联摹王氏,其语调口吻,刻画入微,活灵活现,令人捧腹。
八、绕口
绕口联是把同音或谐音字放在一起,使其反复交错,读起来造成拗口难读的特殊效果。
异字同音交错排列:
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郎中居隆中,隆中宁,郎中能。
某水兵巧对李鸿章联: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归。
唐伯虎联: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佚名联:
童子打桐子,桐籽落,童子乐;
麻姑吃蘑菇,蘑菇鲜,麻姑仙。
徐晞绕口巧对: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佚名绕口巧对:
船装油漆桶,油七桶,漆八桶;
手提葱韮把,葱九把,韮十把。
绕口联多以异字同音交错排列,以同韵字连续排列,以四声不同的字连续排列,造成绕口难读的特殊效果,极有风趣。绕口联切忌造作和庸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文字修辞
文字是组词造句的基本元素,形、音、义三位一体是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主要特征。文字修辞,即利好方块文字的形体构造特征、一字多义等特点,通过文字的偏旁、置换、离合、缺隐、嵌字等手段进行楹联创作,使本不具情趣的文字,经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后,产生活力,争巧斗奇。
一、析字
析字就是将某些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肢解,利用文字离合的方法或拆或合而表示一定的意义。这种析字联往往翻出新意,妙趣横生。
析字可分为拆字、合字、离合。
(一)拆字:化整为零
株州刘正洪联:
堤是土夯就,
笛由竹做成。
拆“堤”为“是”和“土”二字,拆“笛”为“由”、“竹”两字,联缀成联。拆字自然,语意天成。
梁章钜《巧对录》有一联: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将“鸿”拆成“江”、“鸟”二字,“蚕”拆成“天”、“虫”二字。
明代杨一清考场应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瓣,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冻”字拆开是“东”字加两点水,“洒”字拆开是“西”字加三点水,正象冻雨洒在窗户上“东二点,西三点”;下联“切”字左右(横)拆开是“七”、“刀”二字,“分”字上下(竖)拆开是“八”、“刀”两字,故“切瓜分瓣”恰好是“横七刀,竖八刀”。切合事理,生动有趣。
夏汝冰对绝对:
槐树无风自摇,恐怕木旁有鬼;
昙花稍纵即逝,只缘日下多云。
上联拆“槐”为“木”、“鬼”,下联拆“昙”为“日”、“云”。
《巧对录》卷四载,一人指知府冯驯出句,某童对句: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五马”为知府的别称,伊尹为商代名臣。
(二)合字:合零为整。
潘、何二姓联姻,有人送贺联:
有水有田兼有米,
添人添口又添丁。
上联“水”、“田”、“米”三字合起来正好是男家姓氏“潘”字,下联“人”、“口”、“丁”三字合起来正好是女家姓氏“何”字。上联联意为家庭富有,下联联意为人丁兴旺。
有一析字联流传很广: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除荒山秃岭外,几乎山山出产木柴;下联“因火”合成“烟”,“夕夕”合成“多”,夕阳西下,每见村舍中升腾缕缕炊烟。上下联遣词造句均恰当合理。
佛印和尚来苏东坡家讲经,说得天花乱坠。苏小妹隔窗听了不以为然,出得上联,让人送给东坡,看后含笑递与佛印。佛印沉思片刻,对出下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苏小妹)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佛印)
上联“人”与“曾”合为僧,“人”与“佛”合成“佛”。意谓:人虽当了和尚,但怕成不了佛。戏谑之意,溢于言表。下联“女”与“卑”合成“婢”,“女”与“又”合为“奴”。意谓:卑微的女子只配当丫鬟,而丫鬟又可称奴才。取笑之意,更显而易见。造句合理,切合身份,幽默风趣,怨而不伤,诚为佳构。
一次,纪晓岚欲告假省亲,乾隆出上联,若纪能答出,即准行:
十口心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乾隆)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纪昀)
上联合“十口心”为“思”,又以复字法连现三个思字;下联合“寸身言”为“谢”,即是叩谢,又成对句。香港故事片《三笑》中亦有类似析字联,是由乾隆、纪昀对句改制而成: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古今滑稽联话大观》载,明代大学士杨溥幼时请求县太爷免去其父修城墙劳役,县令出了上联,杨溥对出下联: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上联借喻:在他辖区内的人都归他管,下级都得服从;下联借喻:平民百姓希望得到父母官的庇护。
(三)离合:既有拆也有合,拆合并用。
韩昱盛对古“绝对”:
妙人兒倪家少女,
混小子孙氏三昆。
上联拆开“妙”为“少女”,“人兒”合成“倪”姓;下联拆“混”字为“三昆”,“小子”合成“孙”姓。此联析字自然成趣,拆合顺理成章。还有罗来东对句“犟小子孙氏强牛”,亦不失为妙对。
林召裳应父对:
奴手为拏,切莫乱拏奴手;
人言是信,不能轻信人言。
上联先合“奴”、“手”为“拏”(“拿”的异体字),再拆“拏”为“奴”与“手”;下联先合“人”、“言”为“信”,再拆“信”为“人”与“言”。先合后拆,顺理自然。
相传明时有异族犯边,统帅叫张斌者自恃文武双全,为表示“先礼后兵”,派使者送来上联,若对出下联即可退兵。边关文武官员集思广益,对出下联。
弓长张,文武斌,张斌元帅,统帅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叫戰;
一人大,日月明,大明天子,横扫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
上联合“弓”、“长”为“张”,合“文”、“武”成“斌”,“张斌”为“元帅”之名;又拆分“琴”、“瑟”、“琵”、“琶”四字部分形体而成“八大王”,“单”、“戈”为战(战的繁体字),表示对明朝大兵压境的威胁。下联合“一”、“人”为“大”字,合“日”、“月”为“明”字,“大明”为“天子”国号;又拆“魑”、“魅”、“魍”、“魉”部分形体而成“四小鬼”,“合”、“手”为拿,表示了轻视来犯者、战必能胜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嵌字
嵌字联也叫嵌名联。就是将人名、地名、事物名或有特定含义的字嵌入联中,使其暗寓褒贬,主题显明。
嵌字联用途很广,名胜园林、婚寿贺赠、商业店堂都经常使用嵌字嵌名这种技巧。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嵌字联用途日益广泛,倍受青睐。
嵌字联的难度在于:将有关名字按照联格嵌入相应的位置,而且做到镶嵌自然,文通意畅,不露痕迹;还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使所嵌之联切人、切事、切时、切情、切景,不牵强附会。
嵌字联的形式可分为整嵌和分嵌。分嵌又分为竖嵌、横嵌、散嵌等。
(一)整嵌:将要嵌入的名词完整地嵌入联中。
如岳阳楼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叶继熊应对联:
齐桓、晋文、宋襄、秦穆和楚庄,黩武穷兵称五霸;
吴起、王翁、廉颇、李牧并诸葛,出奇制胜展大韬。
黄维善嵌六县市名联:
景泰,惠来,富裕;
民勤,保定,兴隆。
将几个地名串在一起自然成联也叫串组。
(二)散嵌:将要嵌入的词语拆开分嵌在上下联中,所嵌的字可以是顺序,也可以是倒序,按顺序嵌称顺嵌,按倒序嵌称倒嵌。
飞来峰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上下联倒嵌“飞来峰冷泉”。
长沙天心阁联:
四面云天都到眼,
万家烟火最关心。
上、下联竖嵌“天心”二字。
(三)竖嵌:将要嵌入的词语,嵌入上联或下联中。因对联一般竖写,故称竖嵌。
桃园县桃花园联:
流水当年怀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下联竖嵌“桃花”两字,以突出园名。
叶剑英题山东蓬莱阁联:
蓬莱仕女勤劳动,
繁荣生活即神仙。
上联竖嵌“蓬莱”,此二字按顺序嵌入,为顺嵌。
(四)横嵌:将被嵌词语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相应位置中。因对联一般竖写,故称横嵌。
郭沫若题桂湖公园联:
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
张绍诚赠笔者联:
刘向校书传百世,
欧阳主试荐千贤。
诗钟似诗亦似联,自成一体。嵌字联和嵌字诗钟相似之处是,一般多为七字句,只有极少例外。嵌字的格式很多,不下五十多种。常见的七字嵌字联,从第一个字到第七个字,也有十多种,每种都有一个形象化名称。
1.凤顶格:也称鹤顶格、凤头格、虎头格、藏头格、并头格。是将两字分别嵌于上、下联第一字位置。
笔者应邀为乔石撰嵌名联:
乔木有缘撑大厦,
石磐无意拄长天。
2.燕颔格:又称凫颈格、叶底格。将两字嵌入上、下联第二字位置。
咏桂林联:
丹桂虬枝欺鬼斧,
琼林洞府仗神工。
3.凫肩格:别称鹿颈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三字位置。
胡静怡赠石中才联:
联苑中原争逐鹿,
笔端才气直吞牛。
4.蜂腰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四字位置上。
施子江题杭州灵隐寺飞来峰联:
泉水通灵先起冷,
仙山息隐不思飞。
5.鹤膝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五字位置上。
郭殿崇赠历史教师徐士君联:
执鞭不辍士人志,
修史犹崇君子风。
6.雁翎格:别称凫胫格、长凫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六字位置上。
张定才赠王晓冰联:
漫步东山迎晓日,
畅游北国赏冰原。
7.雁足格:别称凤尾格、并蒂格、藏尾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七字位置上。
王翘松题凤城联:
铿锵金玉鸣雏凤,
锦绣河山耀古城。
以上七种格式为正格,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别格。
1.魁斗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句首(第一字)和下联联尾(第七字)位置上。
陈华峰赠常江联:
常涌文思潮卷岸,
静临意境月涵江。
2.蝉联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之末和下联之首的位置。
魏启鹏自题嵌名联:
马啸常思千嶂启,
鹏飞总望九霄开。
3.云泥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二字和下联第六字位置,寓云为天之下、泥为地之上之意。
魏启鹏赠吕选忠联:
遴选对章成鉴赏,
弘扬联道报忠贞。
4.辘轳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一位,下联第二位;或上联第二位,下联第三位……以此类推。也可以分嵌于下联第一位,上联第二位;或下联第二位,上联第三位……以此类推。若辘轳汲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顺序可见。
刘一平嵌“花水”联:
句咏锦花春赠意,
诗题红叶水传情。
5.卷帘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中,其位置,上联的字总比下联的字低一位。即如上七下六,上六下五,上五下四……以此类推。若竹帘由下而上卷起。
刘一平嵌“秀壑”联:
霞辉桃雨千峰秀,
鹤舞松林万壑春。
6.鸿爪格:将三字分嵌上下联中,一个嵌于上联中央,两个嵌于下联首尾;或一个嵌于下联中央,两个嵌于上联首尾。
夏汝冰赠钟泉华联:
情有独钟兴教苑,
泉流大地发春华。
于海洲自嵌笔名“梅雪生”联:
梅魂敢傲三冬雪,
萍水能生万里风。
7.鼎峙格:将三字分嵌于上下联,一个嵌在上联正中,两个分嵌在下联正中之上下;或一个嵌在下联正中,两个分嵌在上联正中之上下。
刘一平嵌“海南岛”联:
霞辉隅海椰林美,
雾霭南疆岛景奇。
8.曲尺格:将三字一个嵌于上联首位,两个嵌于下联一、二位;或一个嵌于下联首位,两上嵌于上联一、二位。
嵌“石钟山”联:
石骨耸峰余,百战河山增感慨;
钟山听浪击,千秋名士有文章。
9.汤网格:将三字一个嵌于上联之首,两个嵌于下联首尾;或一个嵌于下联之首,两个嵌于上联首尾。所嵌字占据四角之三,取“网开一角”之意。
胡静怡赠杜杏花联:
杜门春色难关,出南国一枝红杏;
联社风骚可振,胜江城五月梅花。
10.双钩格:将四字分别嵌于上下联首尾。
陈华峰赠《中华对联》:
中国文字孕奇花,词坛自古多佳对;
华夏江山呈异彩,楹苑于今尽妙联。
11.碎锦格:又称杂锦格、碎流格。将若干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中,其位置、顺序不限。
北京“酒仙桥”联:
跨鹤酒仙应入座,
骑驴诗客或题桥。
除此还有重台格、押尾格、折枝格、交柯格、秋千格、合璧格、比翼格等等,因不常用,此不赘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镶字
为使联句中文字郑重,语气舒缓,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镶到紧要的字中,以使紧要字词得到突出和加强。
有的镶数字:
银幕五光十色,催人向上;
舞台万紫千红,跃马奔腾。
联中镶入两个数字,且是成双成对镶入,这也是构成成语的一种方法。只镶入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只是数字联而不是镶字联。
镶字联中多镶入文言虚字。如某商厦联:
经之营之,财源足矣;
悠也久也,利莫大焉。
上下联中“之”、“矣”、“也”、“焉”均系镶字。
又如山东高密县明伦学堂联: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也,齐家也,治国也。
上下联中“之”、“也”均为镶字。
再如某生应考,成绩名次甚低,人询之,难于启齿,乃作一联作答:
颠之倒之,乃在诸公上;
止矣尽矣,方知小子名。
联中镶“之”、“矣”二虚字,颇具情趣。
四、同旁
同旁联就是利用汉字字形中相同的偏旁部首字组成的对联。这种联因具有整齐的形式美而引起人们的特殊兴趣。
1.全同旁:上下联字的偏旁完全相同,即全联用同一个偏旁的字组成对联。如
远近送迎通达道,
遨遊进退遍逍遥。
上下联所有的字都是“走之”偏旁。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全联所有字皆是“水”旁。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宏。
上下联所有字都是“宝盖”。
2.竖同偏旁:上下联各用一个偏旁,竖写时同偏旁字同在一边,为竖偏旁联。如:
相传一位文人怀才不遇,流落湘江之滨,端午节时凭吊屈原投水处而泣哭,遂得一联:
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严士方庆祝港澳回归联:
澎湃潮流沸海江,汤池添港澳;
芬芳藉荫蕃花草,蔗苑慕荆莲。
3.横同偏旁:即竖写时横向同位同旁。
王继宏对“古绝”联:
烟锁池塘柳,
灯镶港埠楼。
4.部分同旁:
何绰如应对建党七十周年征联获奖联:
钢铁铸锤镰,开天辟地;
峰峦崇岱岳,戴德归心。
粤剧艺术家薛觉先联:
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 脸;
止戈方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5.叠架:把部分相同的字按其多少依次排列成联:
贵州安龙县德卧庙门联:
日昌晶 通天下,
月朋 朤正乾坤。
德卧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晶”通明, 通“圆”;“ ”通“辽”,“朤”通朗。
五、置换
置换就是将一合体字拆开后的独体字与别的独体字组合成新的合成字,并表示新的意思。
邱国相巧联:
鳥翔風里,食虫化鳳;
人到峪边,辟谷成仙。
“鳥”飞进“風”里,吃掉“虫”即化为“鳳”;“人”到“峪”边,除去“谷”与“山”结合则成了“仙”。构思巧妙,对仗工稳,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黄维善巧联:
岘上凿山,取石作砚;
地中挖土,积水成池。
上联“岘”字凿去“山”剩下“见”,与“石”合成“砚”;下联“地”挖去“土”为“也”,“也”加三点水成“池”。置换切实,顺理成章。
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此趣联斥责袁世凯,上联传为维新派人物梁启超所出,时在袁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际,久未成对。袁死后,曾为袁之羽翼后转向革命的杨度,因一度感到前途渺茫,于彷徨之际对出了下联。上联让“或”字进入“園”中,同时把“袁”拖出便成“國”字。下联说,余(我)走在迷茫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道”字去“首”添“余”便成“途”字。上下联均构思奇特,置换巧妙,令人击掌叹绝。
有人还对出下联:“人游圉中,可怜不幸便成囚”。
六、缺隐
缺隐,即有意不说出要说的全部,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藏起来,让读者去体悟。缺隐联包括缺字联、隐字联、藏字联。
1.缺字:故意把字缺起来,让读者去品味,它无需补,或无法补好。因为缺字意义不确指或所指甚多。
1949年4月1日,南京国民党政府镇压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游行队伍,打死学生二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事件。几天后各校学生在中央大学礼堂举行追悼会。会上挽联很多,有一副挽联只有疑问号和感叹号:
?? ? ? ? ?
! ! ! ! ! !
挽联不着一字,但无字胜有字,无声胜有声。
旧时,一知府和一童子对句,下联最后一字童子未说出来:
童子六七人,毋如你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尔□
所缺何字?“廉”乎?“贪”乎?
有一副贺婚喜联:
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风味几番。
下联到底缺何字?是否可以补上去?不能,只有亲临喜庆婚礼之境的人,才能有自己各自感受。故所缺的字无论补哪个都不恰当。
2.隐字:隐字在联外,一般可以补上去,可补的字正是本意所在。
有一庸医叫“吉生”者,医术实在不高明,经他诊治的病人多不能医好。有人故赠联讽之: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将庸医姓名嵌入联而不露文字,利用“逢凶化吉”、“起死回生”前三字,将“吉”、“生”隐去,便是一副隐字讽刺妙联。
相传北宋宰相吕蒙正早年家贫如洗,除夕曾贴一春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上联隐去“一”,下联隐去“十”,横批隐去“东西”,整个对联意为“缺一少十没东西”(缺衣少食没东西)。
清初一侠士以一联讥讽投降清廷的洪承畴: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从一到七,故意去“八”,成为“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是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事父母曰“孝”,事兄弟曰“悌”,事君主曰“忠”,处事守诚曰“信”,尊敬别人曰“礼”,好为善事曰“义”,清正不贪日廉,错而知羞曰“耻”。而下联故意隐去“耻”字,成为骂人的“无耻”。
明代江盈科《雪涛谐史》载,一士人家贫,无酒招待友人,便以水代替,出一上联,友人即对下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借谚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将末字“水”隐去;下联借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将末字“酒”隐去。主人意为:以水代酒不成敬意,客人则表示君子之交贵在友谊。幽默文雅,自有妙趣。
3.藏字:字藏在字里行间,毋须补出。
乾隆年间,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贺百岁老人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竟逢。
上联藏“百岁”,下联藏“百岁人”。
一旅店贴有这样的对联:
未晚先投二十八,
鸡鸣早看三十三。
天文星座中有二十八宿,“二十八”暗藏一个“宿”字。佛经有“三十三天”说,“三十三”暗藏一个“天”字。形藏实露,妙趣横生。
旧社会四川各地酒楼、茶馆、旅店等场所贴有这样的藏字联:
各照衣物,此日国中君子少;
休谈国事,当今世上鬼狐多。
上联暗藏“小偷”,下联暗藏“特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重字
重字又称复辞、复字。一字或几字在楹联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上下联重复的字数,次数不限,但须同位对应。
1.一字反复
林太钦对古单联:
白水漈头,白屋白鸡啼白昼;
黄泥垅口,黄家黄犬吠黄昏。
“白”、“黄”二字分别四次反复出现。
当阳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未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赤”、“青”二字分别四次反复出现。
2.多字反复:
塾师与学生戏对: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一节”、“三分”分别二次反复出现。
关帝庙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兄”、“德”、“弟”、“友”、“龙”、“师”六字反复出现。名曰关公庙,却只字未提关公;但从人物的称谓中可知,句句说的是关公。构思奇巧,妙不可言。
八、端形
端形联即对称字联,运用某些左右两边形体结构相互对称的字撰成对联。这种运用笔划左右均衡的字撰成的对联,正反一致,不论从正面还是从反面看都有一种别具风味的对称美。
如丁戊君在江西进贤时为友作玻璃篆字联:
幽兰空谷,
大木崇山。
李文郑端形联:
山中日出,
水里风来。
自束百金非富贵,
申言大义真文章。
清代吴山尊题“幽兰小宝”联:
金简玉册自上古,
青山白云同素心。
刘一平端形联:
青云业自苦心出,
白玉文由亘志来。
清末陈小翠联:
北固云山开画本,
东里丝竹共文章。
施子江题缙云仙都联:
青云带雨出山,算量十里景;
黄帝登天回首,立赏三春图。
九、顶针
顶针又名顶真、联珠、连环、连锁。顶针联是由顶针诗启发而来。上下联的分句中,下句首一字或首二字或首一词顶上句之尾,使相邻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顺连而下,环环相扣,以突出事物的因果与事物的衔接关系。
1.单顶:下句首一字顶上句尾一字。
相传御史韩毅雍巡抚江南时,审死囚得一出句,久不得对,死囚欲请对,韩说:“对出免死”。该死囚果然对出:
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出句)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对句)
吴邦泰应宗师对:
蚕结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
狼生毫,毫扎笔,笔写锦绣文章。
2.复顶:联文分句中,下句首二字或首一词顶上句之尾。
聂必荣联上下联各有一双音节顶针:
切忌空谈,空谈误国;
务须实干,实干兴邦。
明代解缙八岁时游南京金水河,文人胡子琪出对,解缙对句: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上下联各以三音节词“金线柳”和“玉簪花”顶针。
3.混顶:在上下联中既有单顶,又有复顶。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困国危。
上下联中的顶针为复顶——单顶——单顶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词汇修辞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我国汉语语言词汇极其丰富多采,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为楹联词汇修辞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词汇修辞是运用词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含义等特征来进行的,其手段千变万化,巧妙神奇。修辞手段的运用多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各种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在一副楹联中同时出现。
一、拆词
拆词是将联中的一个词拆开成为不同词性的几个词。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樊孔周在成都遭枪杀,疑为军阀刘存厚所为,有人作一联讽之:
樊孔周周身是孔,
刘存厚厚面犹存。
上联“孔周”拆成“周身”、“是孔”;下联“存厚”拆开成“厚面”、“犹存”。且词性均发生了变化。
解缙应某尚书对: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
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上联前一“和尚”是名词,后一“和尚”中,“和”是动词,“尚”与“书”组成“尚书”是名词;下联前一“上将”是名词,后之“上将”中,“上”是动词,“将”与军连接成“将军”是名词。
二、迭词
迭词又称连珠、迭字、迭音,即将上下联相应位置的部分或全部音节相同的字或词重迭起来使用,以增加状写物的形象立体感和声律的紧凑和谐感,还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渲染不同的感情色彩。
迭字联所重迭的字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后缀等。
迭字联有全部迭字和部分迭字。所重迭的字数有一字的、两字的、三字的、多字的。其重迭的次数有两次的、三次的、四次的、多次的。
苏州网狮园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燕燕莺莺,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全副楹联所有音节全用了迭字,从时间、空间上渲染了网狮园的美景,倒读还是一副很好的回文联。
济南趵突泉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上下联分别一字迭字,连迭五次,前四迭描写清泉流动及活水冒出的形态,“飘”、“冒”本为动词,前四迭作形容词使用,第五迭作动词用,引发出“两条玉带”、“一串珍珠”的联想。
民国初军阀混战,时人作联: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斗斗争争,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通过全迭联,将军阀混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生活情景描摹得生动真切,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迭字联通常只在联中部分音节迭字。如:
祝枝山应周文宾对:
四壁山峰,淡淡浓浓图画;
满天星斗,图图点点文章。
只在第二分句中第一、第二音节迭韵。
迭字联往往与重字或顶真在联中结合运用,以增加趣味性。如魏寅联:
礼貌待人,人人满意;
公平处事,事事称心。
联中的三个“人”字和三个“事”字即是迭字顶真,第一、二两“人”,第一、二两“事”在相邻音节同字相接属于顶真,而第二、三“人”和第二、三“事”则是同一音节相接,属迭字。这也是迭字与顶真的区别。
三、联绵
联绵词即双音的单纯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如仿佛、伶俐、剥削等。联绵为修辞中的一格。
小说《花月痕》中韦痴珠赠刘秋痕联:
灼若芙蕖,赠之芍药;
化为蝴蝶,窃比鸳鸯。
此联由四个联绵名词组成,还有动词联绵的,如:
刘东文撰新都桂湖联:
呼吸湖光餐桂露,
徘徊秋月潄荷香。
上下联嵌入两个联绵动词。
还有形容词联绵的。如郑板桥联:
篷破船装零碎月,
墙崩屋进整齐风。
四、回文
回文又称回环,即利用语序的回环往复来表达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回文联可顺读,也可倒读,多具情趣。
1.本句回文:指上下联本身都可各自倒读,语序一致。
桂林斗鸡山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上下联回文:即出句调过头来又可作对句。
北京天然居酒楼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讥讽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此联是讽刺明末大臣钱谦益的。清兵南下时其妾柳如是劝钱殉节报国,但他竟然率先降清。上联赞柳如是乃人中弱女子,尚有“如是”报国大义。下联鄙视钱谦益奴颜屈膝变节投敌,“是如柳中”之人。
3.倒换回文:上下联倒读后互换成新联:
禽鸣听耳悦,
鲤跃视神怡。
倒换后成为:
怡神视跃鲤,
悦耳听鸣禽。
武汉龟山联: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上下联颠倒后倒读成为: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
4.谐音回文:顺读倒读只同音不同字,不能构成完整明确的意义。
李调元对唐伯虎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
“尚”谐“上”,“和”谐“荷”;“林”谐“临”,“翰”谐“汉”。上下联顺读倒读声调相同,听起来一样,但倒读文理不通。
5.变序回文:即将联中词、句顺序变换。
某县令欲娶美尼为妾遭拒,恼羞成怒,令人密伺之。一日见尼姑扶一醉汉入自己卧房,县令密扣尼姑,责其有伤风化,尼姑乃出联示县令:
醉汉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汉妻。
县令见此联,乃释其返庵。
挽闻一多烈士联: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上联“倒下去”指闻一多牺牲,下联“倒下去”指独裁者灭亡。
6.部分回文:部分字或部分词回环。
杭州西泠印社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山西隰县千佛庵联: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串组
串组就是把几个本来没有逻辑关系的同类事物名称串组成为有意义的联语。串组时可以加组连词,也可以不加组连词。串组联须以同类事物名称相对,并具有特定意义。可串组的事物名称很广,常见的有人名、地名、戏剧名、词牌名、药名等。
1.以人名串组:
文山可染六如画,
贾岛审言三影诗。
上联串组三人:宋代文天祥(字文山),当代画家李可染,明代书画家唐寅(字伯虎,号六如);下联串组三人:唐代诗人贾岛,杜甫之祖父、诗人杜审言,宋代词人张先(因有三句带“影”的词句最著名,人称“三影”)。
桃源渔父思慕神州旧主,
樱岛女士景仰台湾旅客。
上下联分别串组宋教仁(笔名为桃源渔父)、于右任(笔名神州旧主)、邱韵铎(笔名樱岛女士)、章太炎(笔名台湾旅客)。
2.以地名串组:
郭殿崇串组江苏省地名联:
常州常熟太仓满,
大有大丰六合欢。
串组六个市、县名。
串组四川巴县地名联:
拿铜罐,煨鸡心,馋滴猫儿涎;
提金剑,斩龙脑,惊飞虾子魂。
铜罐驿、龙脑山、鸡心石、虾子石、金剑山、猫儿山皆巴县地名。
3.以影剧名串组:
陈显远串组剧名联:
黛玉葬花蜈蚣岭,
钟馗嫁妹鸳鸯楼。
串组六个影视名联:
西子姑娘追悼羊城暗哨;
东陵大盗抉择虎穴追踪。
4.以药名串组:
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
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术救人。
上下联串组六种药名。
5.以花名串组:
张定才串组花名联:
桃李迎春到,
梅兰含笑开。
上下联串组六种花名。
清广州按察使许宾衢作乞巧节联: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上下联串组八种花名。
6.以数目串组:
赵云与武侯合庙联: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坡中战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数字串组教育联: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雨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书,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径,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诚育英才泽神州。
上下联将十个数字分别顺逆,便错开了同数字的恢谩A?杏么誓谌荻嘤虢逃?泄兀?涯芸晒?/span>
7.以词牌串组:
施子江串组词牌联:
花娇女出塞探春翻翠袖;
美少年倾权酹月诉衷情。
苏小妹应苏东坡串组词牌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六、转性
楹联中的词由一种词性转变为另一种词性称转品,也称转性。转化词性后其意义也发生变化。
联中的字原属甲类词性却变为乙类词性来用,这种活用的词既保留甲类词性的意义又增加乙类词性的意义。如某酒店联: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软”本为形容词,在本联中却变为动词。
又如:
鱼钓钓鱼鱼骇钓,
马鞭鞭马马惊鞭。
“钓”、“鞭”由名词转变为动词,再转为名词。
望江楼公园吟诗楼联: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香”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活”从名词变为动词。
再如济南珍珠泉联:
襟带七十二泉源,到处皆马蹄秋水;
管领一百八州县,无时不虎尾春冰。
“襟带”、“管领”本皆名词,联中全变为动词。
联中有前后同字的词,前者为甲类词,后者转为乙类词。如:
投水屈原真是屈,
杀人曾子有何曾。
上联“屈”由名词变为形容词,下联“曾”由名词变为副词。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上联一、三、四“车”字为名词,第二“车”字为动词;下联一、三、四“扇”字为名词,第二“扇”字为动词。
济南某塾师知某客辛未年出游,出句调趣,客应对亦多谐趣:
辛未出游,问君尝得甘辛未?
东西历过,到此才逢这东西。
上联前一“辛”是干支,后一“辛”是饮食类名词,前一“未”是干支,后一“未”是副词;下联前“东西”是方位词,后“东西”是名词。
又如河北定县宝塔联,为乾隆所题:
城内宝塔,好比玉钻钻天;
野外黄花,犹似金钉钉地。
上联中“玉钻”之“钻”为名词,读去声;“钻天”之“钻”为动词,读平声。下联中“金钉”之“钉”为名词,读平声;“钉地”之“钉”为动词,读去声。
再如一集句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上集集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下联集自《说苑·贵德》。上联中“解衣”之“衣”为名词,“衣我”之“衣”为动词,意为“给我穿”;“推食”之“食”为名词,“食我”之“食”为动词,意为“给我吃”。下联中“风风”、“雨雨”,其前一个“风”、“雨”均为名词,后一“风”、“雨”均为动词。“风人”意为吹到人身上,“雨人”意为落到人身上。上下联中各有两组单音词的词性都由名词转为动词。
安徽李吉应电影杂志征对:
谢谢谢添添酒,
陈陈陈述述情。
谢添、陈述均为影界名人,联中前二“谢”与“陈”为动词,后之“谢”与“陈”为姓氏;前之“添”与“述”为名词,后之“添”与“述”转为动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成语
成语词型固定,简洁精辟,寓义深刻。巧用成语,可使楹联言简义赅,生动形象,词约义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出处,据清人邓文滨《醒睡录》记载,是明代孝廉胡寄垣因“试下等”而“愤甚”之作。联中巧用二个成语。上联“破釜沉舟”,意为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战斗到底决不回头的决心。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下联“卧薪尝胆”语出《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句践返国,乃苦身焦虑,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越经长期准备,终于灭吴。后来就以“卧薪尝胆”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刘少奇为抗美援朝书画义展题联: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披发缨冠,众志成城。
上下联各用两成语,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中韩两国人民唇齿相依的关系和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战胜敌寇的决心。
郭沫若题东北图书馆联:
宋人方守株待兔,
大道以多歧亡羊。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寓意为情况多变,不可墨守成规;“多歧亡羊”出自《列子·说符》,寓意为做事见异思迁,为学泛而不专,就不会有成就。作者以此两成语嵌入图书馆用联中,寓意更加宽泛而深刻。
以上几联都是正用成语,还有成语反用的。如讽刺国民党政府法院联:
有条有理,
无法无天。
反其意而用成语,“有条有理”,指有金条就有理;“无法无天”指无法币(当时发行的货币)就无青天。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揭露无遗。
清末皇族那桐之府第邻近各国大使馆,见八国联军进犯京津,那桐书联于门:
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
“望洋兴叹”原为仰望天边的大海,感到惭愧。而此之“洋”暗指洋鬼子;将“与德为邻”改德为“鬼”,暗指外国人。这样此联变得寓意深刻,面临八国联军的进犯,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忧愤之情。
今人亦多用成语制联,如王翘松题牙刷店联:
一毛不拔,
有口皆碑。
此联中成语是反其意而用之,以昭示牙刷的质量好,颇有妙趣。
八、用典
把历史典故巧化入联称为用典。用典贴切,可使作品典雅庄重、凝炼警策、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有的明用典,从字面上可以看出。
如岳阳周瑜墓联:
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
饮醇原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
“顾曲”意为欣赏音乐。《三国·吴志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矣,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偏嫌生亮”:周瑜心地狭窄,忌恨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死前叹曰:“既生瑜,何生亮。”
又如李振军题安庆大观亭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上联“与客泛舟”语出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下联“举杯邀月”出李白(号青莲居士)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再如康有为挽戊戌变法死难六君子联: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忧,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淡,振古无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镜看越寇飞来。
此联多处用典,殷干酷刑:比干被商纣王剜心。宋岳枉戮:岳飞被秦桧陷害。正学先生:明朝的方孝儒,明初燕王朱棣起兵扫北,方问:“成王何在?”朱棣说:“彼自焚死。”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朱大怒,将方孝儒车裂,一同处死者八百余人。汉室党锢:指东汉李膺等二百余人抨击宦官被捕解职。晋代空谈:魏晋文人因避司马氏降祸而空谈玄理。子胥相国:吴相国伍员子胥谏吴王不听,被吴王逼死,临死时说:“以吾目悬于东门,以见越人,吴之亡也”。
有的暗用典故,从联中的字面上看不出用典,经分析会意方能明白典在其中。
有朱、项二姓同里而居,朱姓欲炫耀家世,作一祠堂联:
曾是两朝天子,
又为一代圣人。
上联指朱温、朱元璋,下联指朱熹。项姓不甘示弱,亦作一祠堂联:
曾烹天子父,
又作圣人师。
上联指项羽欲烹刘邦父,下联指项棠,为孔子之师。各引经典,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九、数示
数示联即以数字入联,用数字来表现事物和景物,既能艺术地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又能增强楹联的表现力,使联语更加生动活泼,凭添妙趣。
1.数事  即以数字与人事结合成联。
马萧萧自况联:
四爱诗文书画,
一生苦辣酸甜。
此联和郑板桥的“三绝诗书画,一生归去来”一样的巧妙,都以数字入联,内容贴切。马萧萧1921年生,是著名的诗联书画家,曾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短短十二字联文,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他爱好广泛,诗文书画俱佳,堪称四绝,然而作者自谦,不称“四绝”说“四爱”;他历经时代风云,饱尝了战乱和贫困之苦,又经受了十年浩劫关“牛栅”的考验,“苦辣酸甜”恰是他人生况味的浓缩。
宋代吕蒙正早年贫困时曾作一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全以数字成联,但十个数字中无“一”、“十”两数字,意为“缺衣(一)少食(十)”。
2.数景  即以数字与景点事物结合成联。
如陕西华山玉泉院联: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青岛崂山太清池钓鱼台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支长芉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全联“一”字十次嵌入,构成一幅精美的渔翁垂钓图。
“人境庐”联也很巧妙: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3.数算  即以加减乘除法组成语句成联,这种运用数学作联,使联意含蓄深邃,形式多变,避免重复。
如乾隆为一百四十一岁老人作寿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度春秋。
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上下联均用乘法与加法运算。
北斗七星,天上水中十四点;
南山孤雁,花前月下一双飞。
上下联均用乘法。
宋湘应嫂对:
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
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
上下联分别用加法、乘法。
明宰相叶向高应状元翁正春对: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尺蛇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上下联分别用加法、乘法。
苏轼应其弟苏子由对:
棒长八尺,随身四尺,离身四尺;
课演六爻,内卦三爻,外卦三爻。
上下联均用减法。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一个佳人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上下联均用乘法,“千”是五百之倍,“两”是一之倍。
彭元瑞应乾隆对:
窃比于我老彭,十分已得一分;
曰若稽古帝舜,八旬还有三旬。
乾隆八十寿,自制上联,命彭元瑞对,彭叩首曰:“陛下万岁,臣岂敢妄论。”乾隆笑曰:“万岁不过形容而已,人生能百岁则不易了。”彭即答下联。上联“窃比于我老彭”语出《四书》。下联“曰若稽古帝舜”语出《五经》。联中“老彭”,姓篯名铿,舜时生于彭城,故称“老彭”,传说寿八百岁。“舜”姓姚名重华,传说寿一百一十岁。上联用除法,下联用减法。
十、方位词
在撰联中,突出地运用方位词,使联语结构严整,活脱灵动,饶有风趣。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载:观察使鲁之裕,性粗豪而屋陋,署门曰: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徐渭《青藤书屋图》中亦有此联,只有“两”与“几”一字之别。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载,杨大年对寇准句: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兄弟二人攻书于林下,差人买西瓜消暑,兄即兴出上联,弟即对之: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撂;
自上而下读左传,书向右翻。
金府小姐阿梅出句招婿,书生张仲杰对出佳句,结成良缘。出句对句是: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手?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我是探花郎。
上联巧嵌四个方位词和四种星宿,尾句“谁是摘星手”语意双关:明觅“摘星手”,暗寻如意郎;下联“我是探花郎”亦语意双关。
又如清代湖广督署联:
北起荆山,南包衡岳,中更九江含流,形胜称雄,楚尾湖头一都会;
内修吏治,外肄戍兵,旁兼四商交涉,师资不远,林前胡后两文忠。
下联中“林”指林则徐,“胡”指胡林翼,均为前任湖广总督。
十一、助词
助词是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虚词。助词入联,若匠心独运,可收到别开生面的效果。历来联家很重视助词,尤其是语助词的巧妙运用。
如一家酒楼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把常用的“之、乎、者、也”全用于联中,巧妙地发挥了虚字的表述功能,把酒客酒后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虚字不虚,生动有趣。
王士桢应祖叔王象咸对:
醉爱羲之迹,
狂吟白也诗。
不称李白称“白也”,自生妙趣。
某秀才赴京赶考,途中遇盗,身无分文。好心者荐一旅社,姑且栖身。秀才自撰一联:
盖亦未尝不可,
总之莫奈其何。
多用助词虚字,把秀才的书生气表现得淋漓尽至。
再如苏轼题广州真武庙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尔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上下联句尾各连用三个助词,拉长了语气,渲染了气氛,强化了感情色彩。
十二、颜色词
以一系列颜色词入联,可以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工整的对仗,给人以美的情趣。如染坊店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采受以白,青出于蓝。
联中不仅嵌入颜色词,以宣传染坊生意,而且通过颜色对比推出哲理,以昭世人。
青黄赤白黑,
紫绿朱蓝橙。
这是一家颜料店联,联文全用颜色词组成。
俪翠骈红,名高十样;
硬黄匀碧,价重三都。
这是纸墨店联,利用颜色词对纸墨极尽渲染。
一九二七年黄安起义成功,参加起义的吴兰阶为庆祝黄安县劳动政府成立题联: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暗沉沉埋赤子;
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运用颜色的渲染,突出增强了联文的爱憎效果。
抗美援朝时期,在中朝两军祝捷会上,朝鲜人民军一指挥员出了上联,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文书对下联:
穿紫云金霞,双双银翼高飞,白鹞鹰抛下碧眼佬;
保蓝天绿海,尊尊土炮发射,黑老鸦翘起红尾巴。
上下联各用五种颜色,热情歌颂了中朝人民军队协同作战的胜利,也生动鲜明地勾画出侵略者惨败的丑态。
嘉禾媪应李宗昉对:
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了北方正气;
崖称红崖,水称赤水,寨称丹寨,只因人怀古国,就留为今代佳名。
联中地名均在贵州。上联“黔、乌、黑”均表黑色。据五行学说,北方属水,色则黑;下联中“红、赤、丹”都表红色。上下联各只有一种颜色,这种各用一种颜色词上下入联的成联法称“一色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语法修辞
语法修辞是按照语法本身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在成句、成联上加以修辞。它既包括成句法,又包括成联法,因此,语法修辞是一种综合修辞。成句法重在遣词造句,成联法重在谋篇成联,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辞格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各异,但无论哪种修辞手段都是为了强化主题,加强表现力,故强化修辞中的种种辞格也归入语法修辞中。
一、设问
设问就是以疑问的方式代替直接的陈述,即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加深印象。设问联一般有问有答:或他人问,自己答;或自己问,他人答;或他人问,他人答;还有只问而不答。
1.有问无答:
有的上下联全设问而不作答,其实也无须回答。如江苏一关帝庙联:
此吴地焉,试问孙郎有庙否?
今帝号矣,何须曹相封侯乎?
1917年毛泽东在安化农村搞调查,夏黙庵出上联,连作两个设问,毛泽东对下联,亦作两个设问,皆不作答:
杨柳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青草池边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有的上联设问而不作答,如济南千佛山联:
笑到几时方合口?
生来无日不开怀。
云南景东石云寺联:
是谁垒石为山,留斯画本?
莫使密云封径,正好清游。
还有的下联设问而不作答。如,山西晋祠朝阳洞待凤轩联:
桐叶自当年剪得,
凤凰于何日飞来?
于海洲题“古鼎龙潭”联:
金鼎当年留胜迹,
玉龙何日出深潭?
2.有问有答:一联发问,一联作答。
海南倒坐观音庙联: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郭沫若幼时偷桃应塾师对: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3.前问后答:上下联中,分别前句设问,后句作答。
一酒馆兼营伞铺,有人为之撰联: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上联言雨伞功能,下联言酒馆兴隆,并劝谕世人,幽默诙谐。
清大学士彭元瑞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二、反诘
反诘即反问,是不需回答的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其答案本身包含在反问的句子中。这种反问修辞能突出主题,加强语气,增强说服力。
1.肯定句反问:这种形式表达否定的内容。
明末大臣洪承畴自命“忠节”,堂上悬有自题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兵败被俘降清,有人在他的上下联末分别加“矣”、“乎”二字,成了反问联: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明知故问,实际上对他的“臣节重如山”作了否定。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上联用一反问句:当年用人民的血肉之躯修筑长城的秦始皇如今还在吗?下联感叹而语:只有那位千里寻夫,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孟姜女仍然活在后人心中。
2.否定句反问:这种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
吴作人题蒲松龄故居联: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上联的反问,说明世上没有真鬼狐,作者的用意在于醒世;下联的反问是警告:玩弄心术者,任其如何乔装,画皮终会被剥掉。
潮州韩文公祠联: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三、排比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节奏一致的平行短句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或相关联意的修辞手法。排比可起到增强语势、加深情感、强调事理的作用。排比联中的排比相数至少有三相,其形式整齐,结构严谨,联意贯连,节奏鲜明,有一气呵成之势。
排比联的形式有前段排比、中段排比、后段排比和全联排比。
1.前段排比:
挽周恩来联:
有德才,有伟略,有奇勋,洵为有德;
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
邓石如题碧山书屋联: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2.中段排比:
颜怀臻警世格言联:
私欲诱人,名欲、利欲、权欲、色欲,欲壑难填满;
公心安我,信心、良心、善心、爱心,心诚不可摧。
昆明西山飞云阁联: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雨,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3.后段排比:
山东日照鱼骨庙戏台联:
无多地方,可以国,可以家,可以江山社稷;
几许时间,忽而秦,忽而汉,忽而唐宋元明。
福建邵武县熙春山憩亭联:
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
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4.全部排比:
修身格言联:
好学近智,力行近仁,知耻近勇;
在官惟明, 事惟平,立身惟清。
小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容人却侮,谨身却病;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省用补贪,为善补过,寡言补烦,息忿补心。
制作排比联语,要注意各相排列顺序,可按时空顺序、年龄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排列,要有层次和规律;在排比联中领字可总搅部分或全局,要充分发挥其总揽的功能。
四、反复
反复就是为强调某种感情,突出某种意思,故意连续或间隔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楹联中运用反复的修辞,可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联语的层次性和节奏感,常见的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同一字、词或句子紧紧连接反复出现。
大连庄河仙人洞联:
仙乘黄鹤去,知否?知否?
客伴春风来,乐哉!乐哉!
湖南邵阳南天门酒楼联:
来吧!来吧!都道是此间乐;
轻点!轻点!莫惊了天上人。
1923年陈毅曾写有春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年难过”、“事无成”属连续反复。而“年年难过”、“事事无成”则不属反复,因为它与前面的句子文字不完全相同。在连续反复中中间不能有任何字将反复的词语隔开。
2.间隔反复:相同的词或句子相隔出现,即有其他词或句子在他们中间隔开。
湖北汉阳古琴台联: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
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层递
层递联是把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具有逻辑关系的语句,按照语意轻重、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以客观事物的层递性,层层推进,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增强效果。
1.递升:
阮元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近人易宗夔《新世说·宠礼》载,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方丈初不识阮元,冷笑说声“坐”,又吩咐下人:“茶”;及至交谈,见阮元出语不凡,便改腔调:“请坐!”再嘱下人:“泡茶!”当知来人是大学士阮元时,立改口气:“请上坐”,“泡好茶”,并请赐墨宝,阮元即兴书此联,活脱脱刻画出方丈势利之徒前倨后恭的丑态。
四川灌县青城山天师洞石刻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联既是顶针又是层递,依数量多少顺序依次排列,使内容层层深化。
又如镇江金山寺小和尚应镇江知府对:
史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卢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此联按时间先后层层递进。史君子即史君子花,是药名,又暗指刘备;卢美人是草花名,是药名,又暗指卢姬。
2.递降:
如华运升春联:
万户千家百姓十分热闹,
五湖四海三江一起欢歌。
按数量多少依递降的方式排列。
又如清代一讽刺联: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困国危。
此联以顶针和递降兼用结合,依内容的分量、程度逐层递降的方式排列。
3.一升一降:
某生游十佛寺应僧对: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上联递降,下联递升。
又如清学者俞樾为其孙俞陛云得中探花作联:
叹老夫毕世居稽,藏书数万卷,读书数千卷,著书数百卷;
喜子孙连番侥幸,院试第一人,省试第二人,殿试第三人。
上下联一降一升。俞陛云为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之父。
再如明代徐渭联:
一叶扁舟,坐二三个墨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完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
上联递升,下联递降。
六、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或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要表达的意思恰好是字面的反义。反语多运用于讽刺,比正面说更有力量,更有效果。
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使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一春联对军阀的揭露和讽刺入木三分:
许多豪杰,
如此江山。
这是反话正说,“豪杰”指祸国殃民的军阀们,“江山”指千疮百孔的破碎山河。
清代初年,北京一街上住了不少亲王和太监,欺凌百姓,又多秽闻丑事。因此有人在此街土地庙上贴出对联:
这一街许多笑话,
我二老从不作声。
“从不作声”是反语,此一联所公诸于世的正是他们的劣迹和丑行。
七、对比
把两种事物或者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使事物的特征、状态、性质等更加突出,这种对比的方法运用到楹联制作中,往往使语言色彩更加显明,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1.两物对比:把相反、相对两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平直中坚能作栋,
质虚表美不成材。
以两种不同的材质相比较,使两种不同的做人标准更加显明。
臧克家格言联:
凌霄羽毛原无力,
坠地金石自有声。
警示人们,要做坠地有声的金石,而不做飘浮无力的羽毛,两物相对比,容易鉴别客观事物的真伪高下。
有人撰联讽豪绅借做寿搜刮民财:
大老爷做生,金要也,银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弟子该死,谷不熟,麦不熟,青黄两不接,哪有东西?
把富者、贫者放在一起对比,把“做生”者的贪婪表现得入木三分。
2.一物两面相比:将一事物相对、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霍元甲手书联:
同外国民族争强,方为好汉;
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英雄。
将对内、对外两种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表现人的民族气节。
曹复坤挽何老太联:
忆生前,儿孙满室,缺衣少食,常哭常哀成疾病,冷冷清清,生不如死好;
看死后,戚友盈门,车水马龙,大操大办讲排场,热热闹闹,死总比生强。
将一个人的生、死作强烈对比,得出了“死总比生强”的超乎寻常的结论,鞭挞了弃养老人的不孝者!
八、断句
联中的文字因不同断句而产生不同的意思。断句不同可产生歧义。
祝枝山为某财主撰联: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可断句为: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祝枝山为某酒家撰联: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盆盆酸。
可断句为: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盆盆酸。
也可断句为: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盆盆酸。
九、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两种事物的类似处加以比较说明,用具体比抽象,用浅显比深奥,用熟悉比陌生,从而使事物更生动、更具体,给人的印象更显明、更深刻。比喻中被比较的对象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对象叫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词叫喻词。
1.明喻:又称直喻,因设喻比较明显。联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常用如、似、若、犹、像、比等。
贵州黄果树观瀑亭联: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杭州云栖寺联: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在楹联创作中,明喻也可不用喻词,使本体和喻体直接组合成有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结构显得紧凑,语言显得简炼,表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如燕王朱棣应朱无璋对句: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2.暗喻:也称隐喻,直接指出本体就是喻体。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直接连接而省去喻词,或用“是”、“乃”、“作”等喻词连接。如:
阳朔画山联: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清陈元龙格言联: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云归大海龙千丈,
雪满长空鹤一群。
这是广润灵雨祠联,本体和喻体之间省去了喻词而直接连接。
3.借喻:借喻中本体和喻体关系密切,把本体省去,只说喻体,也不用喻词,实际上把喻体直接当成本体来说。
如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以“周郎”、“李靖”代蔡锷。
十、总分
总分,也称分总。根据联意表达的需要,在结构上总述和分述。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总述部分常用数字来概括。
1.先总后分:
华罗庚赠钱三强、赵九章二位科学家联: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孔门传道诸贤:曾子、子思、孟子;
周室开基列圣:太王、王季、文王。
2.先分后总:
无锡东林书院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北京一道士羽化,有人作联: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唤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足朝天莫怪天尊。
十一、比拟
在想象中把人当物,或把物为人,或把此物当彼物的修辞手法称为比拟。在楹联创作中正确运用比拟,可使读者开扩思路,增强联语的艺术感染力。
1.以物拟人:
以无生物拟人化。如沈义甫幼时应塾师对: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以有生物拟人化。如: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荷呈水面,朱笔点天文。
2.以人拟物。如北大教师联:
甘当教授因传道,
愿化春泥犹护花。
把人当作春泥(物)来描写。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把尚空谈、无实学的人比拟成“墙上芦苇”、“山间竹笋”。
3.以物拟物:以甲物当乙物来写。
兽云吞落日,
弓月弹流星。
以云拟兽,以月拟弓。
4.人、物混拟:拟人、拟物两种修辞兼用。
苍松翠竹为三友,
月地云阶漫一尊。
上联拟人,下联拟物。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上联拟物:把风月比拟为无价之宝;下联拟人:把山、水比拟为有情义之人。
十二、夸张
夸张就是有意将主客观事物的局部特征夸大或者缩小,以鲜明地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强表达的效果和艺术的感染力。
1.扩大夸张:将所写对象的特征、性质、作用、程度,尽量往大处、深处、重处、好处加以扩大。
徐悲鸿言志联:
直上青天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志使用了十分夸张的手法,事实上人不可能上天“揽日月”、倾海“洗乾坤”的。
泰山南天门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九霄”即九重天。玉清、太清、上清谓之“三天”,言极高之境,通过夸张,表现泰山巍峨,高耸入云。
2.缩小夸张: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尽量往小处、少处、弱处、浅处、轻处加以缩小。
解缙对秀才棋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为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镇江甘露寺联:
六朝山色收杯底,
千里江声到枕边。
峨眉山顶宫殿灶房联: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
大千世界藏于一粒米中,巍巍乾坤置于半边锅内。这种缩小的夸张,意在说“米”、“锅”之大。
3.一扩一缩:
华山陈希夷庙联:
天下太平无一事,
山中高卧有千秋。
上联缩小夸张,下联扩大夸张。
山西应县木塔联:
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
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层霄。
上联缩小夸张,下联扩大夸张。一扩一缩,展示木塔之高。
运用夸张手法要尽量把握分寸,不可无限扩大或缩小,应当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具体环境为依托,令人感到夸张得体,真实自然。
十三、双关
联文意义有两重层次,字面是一层意思,而内在隐藏更深一层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山人 于 2015-9-26 08:50 编辑

本系列帖,为转达帖作品.
谨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6 05:49 , Processed in 0.2012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