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萧^易水 于 2020-7-25 17:36 编辑
张老师好,看到张老师的留言很高兴也很佩服张老师对学术的认真专研,
关于记叙散文和记叙文的根本区别在于:记叙文是以纪实记叙,以故事为主,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以故事感人。
记叙散文则不然,记叙散文是以“情”为主,对所叙述的故事中的某一感人片段进行抒情,以抒情感人。
从写作方法来说:记叙文的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事件指的就是故事,故事要求是完整的,即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
对于散文来说它的主要写作方法着重点放在抒情上,
现代的散文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新闻类文章从散文中也分离出来,正如高等学校现在就设有新闻专业。而记叙文因其纪实性,完整性应属于新闻类。散文主要划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游记散文,
在这么多散文种类里有两类散文最容易和别的文体混淆,即记叙文和记叙散文,议论文和议论散文。
但不管怎么混淆,其最大的区别就是散文的“情”字,散文是“情”字为重,以情感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对故事展开联想想象,故事不需要完整性,形散而神不散。
所以:故事和抒情便成了记叙文和记叙散文的主要区分标志。
可以说,如果从文章本身来看,老师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从散文角度来说,文章缺少抒情。
具体分析:
1:一是今年的夏天是从疫情灾难开始的。从元月新冠肺炎出现(国外情况不论),二月发展到高峰,月底全国累计确诊病例近八万人;三月取得阶段性战果,月底全国现存确诊病例余3200多人;四月春暖花开出家门,进入五月初全国现存病例近千人,带着疫情进入夏天。虽然复工复产,人民生活恢复正常,但是还是要兢兢业业,外防输入,内防复发,不可懈怠。到五月初,全国境外输入病例累计已经超过1600多人。到国际劳动节,全球确诊病例318万人,死亡22万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疫情环境下开始夏天生活,经过三个月的发展,国内虽然有局部聚集疫情,好在有惊无险,迅速得到控制。但是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50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60万人。(以纪实的手法真实的数据记叙了新冠肺炎,无抒情)
2:二是今年夏天晴天少,平均温度低。今年夏天晴日少,网上出现广播高音喇叭喊找“太阳巴巴”寻人启事的幽默段子。万物生长靠太阳,往年灸烤得人们不敢出门的火辣辣的太阳,今年想寻也找不到几个。今年夏天气候凉爽,没有作家笔下的“苦夏”,却苦了庄稼。农作物生长没有太阳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冷不热,五谷不结”,种了瓜豆开花少,开的花,公花多,母花少,着果率低,结的果实小,结了果见不了太阳,地下潮湿,很多瓜果都烂掉了。况且,没有“苦夏”,人们虽然凉爽,但是身体内的汗水不能正常挥发出来,对于人们来说未必是好事。自己听见有的中医讲,正常排汗就是排除毒素,减少了排毒机会,难怪今年夏天总是感到心胸郁闷。(以纪实的手法真实的记录了今年夏天晴天少,平均温度低,无抒情)
3:三是今年雨水不正常,主要是雨水太多。初夏南宁、广州南方的洪水还在眼前流淌,随即雨带北移,久久停留在长江流域。笔者所在的湖北宜昌地区表现就比较明显。狂风暴雨摧垮房屋,毁坏庄稼,淹没道路、鱼塘,乡村城市一片汪洋,有的地方还有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无数。很多农户的土地被淹没,造成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以纪实的手法真实的记录了今年夏天的降水情况,以及对人民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无抒情)
4:雨水多造成全国两百多条河流超过预警水位,今年在长江流域表现更加突出。六月份以后,各主要站点不断出现超过警戒水位,很多地方接近1998年的历史最高水位,个别地方甚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长江中下游的三大湖泊均有险情出现,突出的鄱阳湖水位突破了历史记录,险情累累发生,多处溃口、溃堤。超警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是近几年少有的。三峡大坝在今年的防洪抗洪中发挥了积极的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江堤和湖泊的压力。但是在下游条件允许时,为了给上游来洪准备库容,及时开放了七孔泄洪闸,这在前几年也是少有的,这既是为了检测两岸堤防的安全状况,也说明今年洪水不同于往年。
淮河流域雨水今年也非同往年,为了减轻下游洪水压力,王家闸开闸泄洪,蓄洪区数千人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安全转移,这在近年也是少有的。 虽然今年是一个灾难的夏天,但是在灾难面前,我们并没有屈服。常言道:多难兴邦。面对灾难,我们勇往直前,人民子弟兵冲在最前面。他们放弃了假期,推迟了婚期,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线,用他们的血肉身躯,筑成了我们新的钢铁长城。共产党员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抗洪救灾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对全国的水灾进行纪实性的阐述以及各界抗洪救灾的情况,无抒情)
5:中国人民在灾害面前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我们看清楚了东西方文明的差距。看到了真正具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华文明的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面对疫情,在核心正确领导下,我们统一步调,顾全大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无数精英逆向前行,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秩序。在灾害面前我们也看清楚了西方文明的本质,就是极端的利己主义。在疫情面前,那个自称有多少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家,一天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7万人,已经接近我们国家几个月发展的最高累计确诊人数八万多人。我们不否认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超过我们,但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最基本的东西他们永远是学不到的。 在灾害面前,我们没有停止脚步。我们不久前完成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全球布局,昨天我国的天问一号已经成功发射升空奔向火星,要知道这是在敌人的层层封锁,不断打压之下,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取得的伟大成绩。 在灾害面前,敌人也没有放松对我们的进攻。他们的疫情还在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他们的股市历史上少有的四次融断,他们的社会经常有枪声,时常有骚乱。但是他们没有忘记不断的对我们进行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不断在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不断的在造谣、污蔑、抹黑中国,不断地打港独牌、藏独牌挑战中国底线,不断地在中国南海、台海进行军事演习,进行军事挑衅,最近甚至违背历史上对中国南海主权的一贯主张,否定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他们还会不断扩大进攻的战线,不断增强进攻的力度。 夏天从时间意义上即将结束,但是灾害远远没有结束。灾害给我们造成的灾难教育了我们,人类历史就是不断的和灾害进行斗争并且取得进步的历史。更严重的灾害可能正在向我们袭来,我们必须作好随时与各种灾害作斗争的准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战胜各种灾害。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对今年的各种灾害展开简单的议论,无抒情)
同时请张老师参看梁老师出题中所附的范文:《苦 夏》作者:冯骥才
另附上贾平凹先生的叙事散文《天上的星星》和张老师共赏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但我们也乐意;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闲的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我们伤心了,垂下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地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个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的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 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亮,变成了弱弱的光。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月亮出来了。”我说。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他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快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它们虽然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快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盆儿、碟缸儿都拿了出来,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面吧。
赏析:“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并没有记叙孩子们看星星的整个过程,而是截取了某些看星星的片段。文本中,作者把天上的星星在不同的时间内构出数幅图画,其中小说化的布局谋篇与转承起合,让这一大家都司空见惯的星星变得更耐读。“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这些星星又像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大量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把夜空中群星璀灿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好景不长,随着月亮的出现,星星突然“少了”“淡了”“弱弱的”起来了,有月亮的时候,星星们是“没精打采”,没有月亮的时候,星星们充满了“精光灵气”,就让作者都“不忍心”看。然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低头一看,发现星星藏在了水底里。于是,“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这篇散文用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来思考,通过孩子化的动作、语言、思维,情感表现了孩子眼中世界的丰富多彩,当星星又多又亮时,我们“快活”;当星星变少时,我们“大吃一惊”“不忍心”;当发现星星藏在水里时,我们“不再声张”……童心童趣跃然纸上,与星空的美丽相互辉映。抒发的孩童心里对天上星星的那种好奇快活的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为了更精准地把握文章,我又在网上找来了《天上的星星》原文,通过对照阅读,我发现,西师大版《天上的星星》与原文相比有较大改动,这种改动分为开头,中间与结尾。开头由孩子对大人行为的不满所用的比兴用法,在课文中基本上删除了,这样的目的,可能是编者出于让文本更专注于描写星星,而不得不对文本所隐喻的大人与孩子的关系“忍痛割爱”。文中还有许多好的句子,可惜 也删除了,像“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以至于后来的“藏星星”的内容也遭了殃,“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它们虽然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改动,无论从表现夜空的美丽或者一个孩子的情怀来说,都是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