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张世亮 于 2020-8-23 15:23 编辑
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初七,许多有关七夕节的回忆就会在我脑海中泛起。 儿时七夕节的回忆是甜蜜的。我小时候随祖父母在百里洲刘巷街上生活。我们这里把祖母喊婆婆,把祖父喊老爹。刘巷是一个小集镇。那时没有水泥,也没有铺石板。为了防止雨天道路烂泥,街道都嵌满了大小“马光”(没有棱角的光滑石头)。夏秋旁晚,为了避暑,在地上先洒水散去热气,晚上各家各户都把竹凉床搬到街道上乘凉。我躺在竹床上,祖父用巴扇给我驱蚊,婆婆就会给我讲很多美好的故事。 仰望蓝天,婆婆告诉我那一字排开的三颗星,是扁担星,扁担星中间那颗最亮的星是牛郎星,两头两个小星是牛郎挑着两个孩子。蓝天中间横着长无边际的宽带是天河。河对岸有四颗星摆成织布的梭子形,(我们现在说的菱形),那是织女星。他们隔河相望,每年只有农历七月初七见一次面。这一天,有鸦鹊子(喜鹊)给他们搭桥,他们才能相会,织女才能见到牛郎挑着的他们的小孩。婆婆还告诉我,那一天鸦鹊子都不见了,是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本来我们在街上就很少看到喜鹊,所以婆婆说看不到喜鹊,我是绝对相信是真实的。 那时候我是喜欢过七夕节的,当然希望牛郎织女相会。实际上,七夕节还可以改善生活,因为那一天家中有人过生日,过生日是有长寿面吃的。我小时候身体瘦弱,对吃米饭缺乏兴趣,却喜欢吃面食。而且更喜欢面条,可能是因为有汤汤水水。不过早晨的锅块、糖饼子我也是很喜爱的。银汉无际,繁星闪烁,男耕女织,天上人间,七夕节在我心中流下美好的印记。 后来随姑妈到了乡下,从曾姓改为张姓,过七夕节有另外一套礼节。这里过七夕节叫“过月半”,我先前想,一个月三十天,每个月的十五才是月半,怎么初七就是月半?后来才想到,这个月半,不是十五日是每个月的一半,可能是因为月亮在天上只看得到一半。 “过月半”就是祭祀死去的亲人,要请家中逝去的“亡人”回家团聚。中午吃饭要弄一点好菜办招待,要举行“仪式”:给逝去的亲人敬酒,就是将小杯酒撒在地上;随后要“叫饭”,就是把筷子斜撘在盛有米饭的碗上,稍后,放下筷子,把每碗饭收集少量,各样菜也拈一点,准备焚化“码纸”时应用;同时给亡人烧纸钱,一边“敬酒叫饭送钱”,一边叫他们的称呼,请逝去的亲人回来过月半节日。这样的礼节在刘巷街上,只有农历腊月三十团年时才有。“过月半”还要把出嫁在外的女亲人接回来过节。张家住在鲜家渡河边的幺姑妈要去接,住在远处向家湖的二姑妈,我们不接也会回来过月半的。 “过月半”还有更隆重的礼节,叫“烧码纸”,就是给逝去的亲人“寄钱”。本来一叠叠、一梱梱的黄色粗糙火纸,那是阴间冥府用的“纸钱”,过月半就要给他们一封封的封好“寄”去。“码纸”的封纸,是大约一尺见方的白纸,上面有用木刻板专门印出来的图案:除了“车夫力士”的雕像,还有固定的格式。为了防止车夫力士把这些“钱”投送错了地方,前面要填写收“钱”人的地址,正中间填收“钱”人的称呼、姓名,左上角填写寄了多少钱,以便查收。最后填写寄“钱”人的称呼和姓名。写这些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亡人”之间关系的称呼,可能是一门学问,我小时候写的时候,专门记录在一个本子上,防止写错。 每年“过月半”填写“码纸”是一个细致活,除了这些称呼、关系复杂,还有“亡人”逝去的时间长短、亲缘远近,写的’“码纸”数量都不一样。其认真、严格,和我们在银行取款或在邮局寄钱时填写单据差不了多少。写好了封皮,还要将火纸(冥府专用币),叠成对折,大约五寸来长,约三、四寸宽,用封纸封粘整齐。在张家一般有几十封,一个人要忙碌半天。下午约四点钟以后,将封好并且按规矩写好的一封封“码纸”拿到荒地集中焚化,这就是“烧码纸”。此外还要烧一些零星“纸钱”,一边烧化一边念叨,要那些没有后人“寄钱”的孤魂野鬼也来拿钱,不要去抢写了地址姓名的寄给自己亲人的码纸钱。同时把中午“叫饭”后准备的饭菜,撒在地上,让逝去的亲人和孤魂野鬼都有饭吃。过月半是怀念逝去亲人,有的就叫“鬼节”,心情是抑郁沉重的。那时候就没有了在刘巷街上过七夕节想着牛郎织女难得相会的愉悦心情。 虽然后来听有人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才是鬼节,但是我们家还是认定七月初七才是“过月半”。特别是近十来年,我的大嫂、大哥、二哥、三哥先后辞世,他们都是“新亡子”(死后未满三年),我有时要去悼念,去和侄子、侄孙们一起“过月半”。写的“码纸”,都是用箩筐抬到荒郊去焚化的。过去写码纸都是三哥,用毛笔小楷填写。现在三哥走了,侄子、侄孙们都是用中性笔,写起来就快多了。当然称呼不一样,他们都要记在本子上,不能写错,不然自己的亲人在阴间冥府收不到钱,那就要在地府遭孽受罪了。 这几年,各种各样的节日多起来了,中国节日、外国节日名目繁多,有人想到牛郎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把七月初七说是中国人的情人节,我觉得还不错。牛郎织女相会在情人节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投票的话,我投一票。就把农历七月十五拿来过月半,怀念逝去的亲人,与七夕情人节互不干扰,两全其美。让七夕节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完美、更加靓丽。 (2020年8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