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心程之旅 于 2019-6-14 14:04 编辑
雨夜,城市郊外的殡仪馆 —— 鼓乐声声,歌唱不断;明亮的大厅,涌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从一阵接一阵的巴山夜唱中知道,又一个高龄老者,在飘零的风雨中,奔向通往冥府中的“奈河桥”而去了。 “沉甸甸的谷穗,点头召唤,庄稼人快快打扫晒场;田野上,拌桶与脱粒共享,蓝天下,人工与机器同忙 ......”
伴着追思亡灵的劳动歌声,歌者 蔡 灵,接过一双青筋突兀的老手递上的热茶,他大喝一口,清清嗓子,开始了随心所欲地即兴歌唱。 “春天 播种绿的希望,秋天 收获金色的海洋;双抢 的日子汗如泉涌,忙碌的空气中,飘溢着欢笑的声浪。 这唱歌的蔡 灵, 是殡仪馆的常客。但是,每次比蔡灵更准时,逢场必到是给他递送热茶、满脸核桃纹的老者。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老人的名字,也不知他家住何处,从老人一身发黄的装束和他上衣口袋里那本《抗美援朝参战纪念》小册子知道,老人现年84岁;是参加过1950年 “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位伤残军人。
老人十分喜欢殡仪馆的氛围,他感觉到一个个死者,在歌舞升平里、在人们的守望中离去非常幸福。这位宁河之滨的老者,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与他毫无半点瓜葛,但是,作为对生命的钟爱,对亡者的送别,他谢绝了家人的劝诫,一遇到这种“白事”,老人都坚持坐夜三更,并且做到了风雨无阻、不请自来。 六十九年前,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恶梦般的经历穿越时空,在老人的心中久久回荡。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心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美军调动320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6发的火力密度 —— 打响了抗美朝战争中有名的“上甘岭”战役。 老人是后续部队通讯班班长, 因为战场流弹炮的呼啸,老人的耳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直到今天,他几乎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只有十分微弱的模糊听力。老人在无声的世界恬静、安逸地生活,因他早年上过私塾,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饱学之士。他与亲人交流,常常用钢笔在纸上写来写去。
如今,一些年轻后生不解老人风情,以为他贪图夜间的茶饭。可他认为:自己风烛残年,也是要走的人啦;能活一天,就想多听听、多看看,多陪陪那些认识或不认识即将入土的亡灵。饿了,就在殡仪馆顺便吃点,每当风雨夜冷人少之时,他更想来这里悄然无声地陪陪、坐坐,凑凑热闹。 老人在外打拚的女儿知道他的心思,每次回家,都要护送老人到殡仪馆陪夜、并暗自神伤地陪老人流泪。
清新淡雅的绿色军营,养成了老人克勤克俭的品格和凡事亲力亲为的习惯。战争血与火的洗礼,部队生与死的考验,铸就了老人崇高的理想和铁一般的毅力。 老人崇尚节俭,喜欢读书。晨光中,他总是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坐在睡房窗前的桌旁 —— 看书、写字。他的桌上,总是放着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字典旁边还有一个小本本。他将不认识或弄不明白的陌生字,写在小本上面,作为学习掌握字形字义、查找字典了解读音的依据。 生活中,他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衣服破了,他总要戴上老花眼镜,自己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地缝补,如果哪里不合适就自己改,一件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穿在身上十分熨贴。
老人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素质。无论他是上街行走,还是回家休息,总是收腹挺胸,像年轻时那样做得有模有样。 他常在夕阳的余辉中,拉起那支跟随了他多年的二胡,情到深处,放声高歌:
“我们的队伍象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雄浑有力的歌声,从老人沙哑、颤动的口里飘出传遍山林,越过宁河,在小城的夜空久久回荡。 “烈烈的阳光, 把赤裸的臂膀烤得黑里透亮;红红的炉火,把新鲜的饭菜,烹得满屋飘香......”
致敬可亲可爱的老人,感谢您一如既往对亡者告别生命时的歌唱和陪伴。 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老人年轻时矫健的身影,读懂了老人骨子里那份永远不老的军魂。那是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美的底色,他包含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