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难以忘怀的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火盆里面盛上未燃尽的火炭,端到土炕上,顿时热浪扑面,寒气锐减,给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不小的暖意。
过去,东北人取暖都是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烫人,也抵不住室外零下30多度的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用火盆取暖。
过去东北人烧火炕用的都是玉米秸秆、茬子、蒿草等,当然烧炕最好的燃料是木柴了,但那是山里人和有钱人才享受得起的,生活在倭肯河附近平原上的老百姓,一般人家是烧不到的。烧炕时,在柴火燃烧完,只剩下火炭了,人们就把火炭从灶坑里铲出来,放到火盆里,供一家人取暖。
火盆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大的比锅还大,小的比盆还小。做火盆的原材料也不一样,有用黄泥参猪毛或乱麻等材料做的,有用铜铁翻制的。那时候每年秋天都有和黄泥打(做)火盆的。
用铜铁翻制的火盆是工匠所为,需要技术,得去商店买,这里就不说了。最有意思的是老百姓用土法自己打制的泥火盆。
过去,每年到了秋天的时候,都有人用泥土做火盆。人们把黄泥、猪毛按比例和好,找一个盆当模具,把黄泥涂抹在模具盆的外面,厚度自己定,一般大约都在一指厚,太薄了容易坏,太厚了笨重,又不好看。火盆做好后得在适当的时候把模具盆拿出来,如果模具拿出得太早了,火盆不成型,活就白干了。如果模具拿出得过晚,模具就拿不出来了,也是白干。因此,打火盆是个技术活,一般人还真做不好。当模具盆取出后,火盆的生坯就做好了,再用抹布沾水在表面来回擦拭,进一步加工,使表面光滑耐看,讲究的还要雕刻上图案,涂抹上色彩,然后放到阴凉处干燥,干透了,火盆就大功告成了。但要注意,生坯绝对不能见风,生坯被风一吹就裂了。第一次装炭火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一下子装满,也不能装过旺的炭火,要先装温度比较低的,待一两天后再装旺火,否则都有可能使火盆爆裂。 奶奶就是个打火盆的高手,她打的火盆薄厚适宜,光滑受用,仿佛就是一件艺术品,村子里许多人家的火盆都是她打的。 每到冬天,母亲还没有做完饭,奶奶就用扒火锹从灶坑里扒出一盆火放到火盆里,端到炕头,拖鞋盘腿端坐在火盆旁,伸手拿过戳在炕墙子上的长杆烟袋,捞过烟笸箩,捏上一袋烟伸到火盆里,找块旺一点的火炭点着,接着就抽了起来。奶奶的一袋烟最少也得一个小时才能抽完。然后就是伸着手烤火,一烤就是一整天。我们这些孩子从外边疯够了,回到家中也是围着奶奶的火盆转,有时候火盆里的火过旺,把我们的头发都燎着了,一个冬天过去,个个像外国人一样,打起了卷,跟烫了发似的,黑中带黄。 烤火是东北人的一种独特乐趣。严冬时节,当户外风雪呼啸, 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听着老人们讲着鬼神故事,一边在火盆里烧着土豆,一边嗑着瓜子,其中乐趣,是现在孩子不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