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早接触的这个字眼是小时候课本上讲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和它雄伟的图片。后来才知道南京是六朝古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那里自然景观很少,人文景观很多。早有想法去游历这座文化古都的名胜古迹。
1986年的12月3日,我在化工企业从事设备技术和项目工程管理的时候,第一次跟随厂领导刘向东同志去江苏泰兴化肥厂考察锅炉清华炉蓖使用和热电偶传感技术,顺道来到了南京,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踏上了南京这片文化热土,享受了金陵那细细的秋风,感受了这个大都市的风采。
南京火车站不大,周边相对比较杂乱,出站后要走5分钟路才能乘到公交车。从火车站出来,安顿好领导中午休息后,我利用中午时光乘公交车踏上了南京长江大桥,在桥上感受了新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在我眼里,那是一个标志,南京的标志,我们可以不知道有栖霞山,可以不知道有灵谷寺,甚至可以不知道有中山陵。可是,南京长江大桥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对南京长江大桥的所有记忆来自小学课本里有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这篇课文。老师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就象那些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一样,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建设我们的国家。多少豪情壮志,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种植。你说,这有机会来到南京,能不去南京长江大桥上走走吗?那不是一种看看的心情,而是把自己童年的心灵感受走一遍。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教育,使得我们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愫。
在车上,司机告诉我,你要看南京长江大桥,最好在桥北下,然后走到桥南,再乘公交车返回。这样才算是走过长江大桥。司机的这个提议是好,可是,由于时间上不够充足,我只有站上桥上,真真实实地站在了长江大桥上,感受大桥的此刻。望着远处滚滚的长江水,一股动力油然而生,鞭策我前进,激励着我思考。
南京长江大桥有些陈旧,相对简陋。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桥头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具有典型的文革文艺风格。在桥头堡堡身周围刻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等浮雕。三面红旗的桥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而且在60-80年代成为南京的城市标志之一,至今南京长江代大桥桥头堡仍然是著名旅游景点。
大桥南北两岸的桥下,有面积约20公顷的大桥公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这使南京长江大桥更加雄伟壮丽。桥上车来车往,从桥上凭吊长江,江面非常宽阔,船在河道上“突突突”地奔忙着。站在一条母亲河上,感受着长江的源远流长,那种幸福的感受,犹如被母亲的手亲昵地抚摸一般,心头烫烫贴贴的舒爽。
夕阳在天边,追赶着落日,落日终于不胜娇羞,躲入远方。自个儿在桥上欣赏长河天际流,长江落日圆的美景。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实现了我国南北交通,而且成为古城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桥上风很大,向晚了,天气开始变凉,我快要打道回府了。此时,铁路桥上有列火车轰隆隆地驶过,那是南来北往的客。在桥上,看着飞驰的列车,我目送着列车远去。我一个人或望江兴叹,或莫言无语,所有的表情不外乎是想把更多的记忆藏于心底深处,埋得更深更久些。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般,把来到长江边,当成一种荣耀,并永远铭记在心。南京长江大桥上,夕阳,江水,芦苇,列车和我,构成了一段往事。可谓是短暂的旅行,温暖的回忆。
第二天,正好逢上单位休息,我们决定去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走走。按计划先是去参观了东郊风景区中山陵,然后经明孝陵,再到夫子庙。
穿过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法国梧桐,我们来到了中山陵。
中山陵,坐北朝南,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陵园。左边灵谷景区,右边是明孝陵。如今,他的陵墓就在我们眼前,周围是苍松翠柏怀抱。尽管园内游人如织,但肃穆和宁静。祭堂位于高处,仰望之中,除了赞叹它雄伟之外,更多的是充满了对伟人的崇敬。沿着392级台阶拾级而上,却发现石阶越发陡峭,不知不觉中便弯下腰来,或许这就是当我们接近这位伟人时所应有的姿态吧。放眼望去,中山陵高大壮丽,仿佛可望而不可及。但中山陵却总给你一种快到终点的感觉,使你终于能坚持到最后。原来人,只要有一点希望,便可以坚持向上,向上……虽说高处不胜寒,但若能得见如此美景,倒也值得了。然而中山陵带给我的启示却远不止这些。中山陵上埋葬着伟人孙中山,这里不仅葬着他的肉体,更寄托了他的精神。
明间檐下悬挂着孙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人生,是两个永恒间的间隙”,这是黎巴嫩莱哈尼的名言,他想告诉世人生命的短暂。这么多年来,中山陵能够吸引着一批一批的游人,恰恰是在汗水中体味那“博爱”与“天下为公”六个大字。孙中山为此辛劳一生,留给了后人永远的思索。
进了墓室,可以瞻仰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他的卧像就放置在灵柩上方。墓室的顶呈半圆形,各种声音都能在墓室中久久停留,挥之不去,像是从远方传来的耳语声。我们绕着圆形的走道环视灵柩一周后便离开了,生怕对先生再有过多的打扰。从殿堂放眼山下,气势磅礴,风水无比。音乐台处有这么多的鸽子,鸽子与游人和睦相处。
当我们拾级而下时,我们不由地又低下了头,是因为石阶太陡,抑或是因为我们真是若有所思?孙中山先生用一生为三民而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而如此丰功伟绩的建立凭借的则是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博爱的人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一路上隐隐在我头脑中轰鸣。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是的,南京古朴、典雅;天下为公甘于淡泊、宁静致远。
下午,我们参观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我们沿路观赏,同时听讲这位赫赫有名的帝王及其明孝陵故事。朱元璋1328年出生在濠州今天的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1352年参加了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红巾军,1356年攻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定都南京。朱元璋于1381年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第二年马皇后病逝入葬于此、封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在修建陵墓时动用了大量的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很多寺庙,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孙权陵墓时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吧’因此才没被迁走。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葬于孝陵东,称为东陵。1413年朱棣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工程才告建成,从1376年筹建至立碑历时38年之久!
进入明孝陵的园林区首先看到的碑坊便是下马坊,上面写着‘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对孝陵的尊重!过了下马坊便是大金门,当年也是气势非凡的。从大金门穿过陵园路我们便来到了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朱棣为弘扬其父朱元璋功德所立的,碑上刻有2476个拳头大小的字。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冒组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型动物名叫‘赑屃’是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九子,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市内最大的一块古碑。出了四方城过了御河桥我们走上了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东西向的石像路,石像路长615米、路两侧依次排列着石兽有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每种2对、4只、共24只、2蹲2立。石像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低明孝陵,冬天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后,用粗大的竹、木当作滚轴,用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我们现在进入了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首先看到的这一对有云祥纹饰的望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表。它在这里作为指示道路的标志。大家发现现在走向是南北向,孝陵神道的平面布局不取统一的南北中轴线原因是为了遵守朱元璋不牵走孙权陵墓让他看守大门的诺言,这也是朱元璋突破传统的一个创新。在翁仲路中间有4对高3米的石翁仲,两对文臣两对武将,武将身披甲胄、手持金吾、一老一少、雄壮威武,文臣身着朝服、手持笏板、一老一少、形象生动。穿过棂星门过了御河桥,正北便是明孝陵的主题建筑,其中包括文武方门—碑殿—享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都是按中轴线配置的,体现了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中轴对称。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孝陵的正门。进门不远就是碑殿,因为殿中树有康熙、乾隆题字的碑刻得名。中间一块‘治隆唐宋’是康熙三十八年既1699年第三次南巡所提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唐宋两代。碑的左右各有乾隆诗碑一块。碑后东西还有卧碑两块是乾隆谒(叶)陵记事,背面是当时两江总督陶岱等人的题名。过了碑殿就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享殿,原名孝陵殿。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踏垛甬道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原来供奉着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享殿是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巨大建筑,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在我们看见的三间小殿是同治年间重新修复的比原先的规模小的多,殿内挂的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品。穿过内红门,越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巨大建筑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5米。沿方城正中的拱门入隧道,隧道由54级台阶组成。出了隧道为方城于宝顶的夹道,正面横刻的‘此山明太祖之墓’是民国初年所刻的。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明楼原先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的后面便是宝城宝顶,宝城是一座环绕宝顶周围约1000米多长的砖墙,宝城内的宝顶就是独龙阜,坟丘利用独龙阜山岗,依山就势而筑,后又经过人工修缮和填补,所以显得高大丰圆,气势不凡。宝顶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据陵墓地面建筑的规模估计,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灵谷寺也是显眼的景点。灵谷寺不大,里面供奉唐僧玄奘的顶骨。走进灵谷寺,仿佛走入了禅境,灵谷寺格外清静,心也变得一片空明。寺中一隅一个精致的瓷罐便是玄奘头盖骨舍利的供奉处。细细回顾玄奘的一生,或许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经和翻译佛教经典。取经用了十七年,译经用了十九年。玄奘超常的悟性和极端的认真使他在佛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所翻译的佛经,在质和量上均空前绝后,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超越。我不信佛,但玄奘的功绩和他与世无争的为人,以及他多年甘于寂寞、坚忍跋涉的品格感动了我;而眼前这种与他的伟绩看似毫不相称的平静更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灵谷寺真的是个香火鼎盛的地方,望着那一尊尊大佛,威严中似乎也透着温和,我想,那些信佛的人定能从中看出希望,看见光明。信仰便是这样,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却可以救赎整个灵魂。“心诚则灵”,苏轼说,人生如旅途,我亦是行人,我们付出的每一份真诚都是生命中弥足珍贵的记忆,每一颗真心都是画下的美丽篇章。生活也是如此,从来只有用心,才能体味得最真。
回到夫子庙时,天色已晚,四周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与地方小吃吸引着我们驻足,在此,仿佛是接触到了南京的平凡生活,这座古城瞬间变得平易近人起来,时而疏离时而亲近,时而神秘时而自然,时而高贵时而平凡。南京,正是因此才愈加可爱。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未能探及里面的繁华。
晚上,我们匆匆离开南京,坐汽车赶往扬州。在车上,回溯这一天经历。路过的地方,还有紫霞湖,无梁殿,鸡鸣寺,燕子矶几个显眼的景点。听旁边有朋友讲,紫霞湖是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的人工蓄水湖泊,因紫霞洞而得名,紫霞洞原名朱湖洞,即道书中所说的“第三十一洞天”。元末道士周巅隐居洞中,朱元璋做皇帝后,封他为紫霞真人,紫霞湖也因此得名。无梁殿是祭祀北伐阵亡将士的地方,里面有国父遗嘱,今天看来依然有生命力,我们深深被国父的话语感动。
南京,山环水抱,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景久负盛名。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秦淮河畔经久流传。南京,又是令人悲痛的寺方。至今仍然记忆着雨花台先烈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许许多多惨烈的画面。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是个有着厚重底蕴的城市。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抚今追昔,想到此处虎踞龙盘,有帝王气象,而朝代却“更换千年如走马”,不禁感慨万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这里我们目睹了凝聚着我们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夫子庙的夜游,匆匆欣赏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夜景。而最令我难忘,引我深思的却是灵谷寺和中山陵。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无需离别的悲伤,记住一段历史,怀念几个人物,这便够了。别了,我的南京,也许他年我们还会再相逢……
两天的南京之旅便如梦般过去了。有时候,两天可以像头发丝一样拉得又细又长,让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位,母亲河长江的壮阔,大桥的雄伟,中山陵的巍峨庄严,夫子庙的热闹,灵谷寺的虔诚。任意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视角都做了一次短暂的停留,也算是真正的纵情山水。南京之行恰是告诉了我:有一种感动。
南京是座古朴的城市,文化韵味很浓。第一次短暂的南京之行,行程是远远不够的,但令我流连忘返。
(2010.12.3于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