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映象台北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春雨淋漓的夜,最适合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地,竟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远远地,似乎能看到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在台北的雨巷中孑然独行,“从金门街到厦门街,从金门到厦门”。 初识台北,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大陆刚刚放开对台政策,有阔别数十年的亲戚从台北回来探亲,给亲朋好友带来诸多珍贵的礼物,这对于当时物质匮乏的大陆来说,是难得一见的。时值幼年的我,远远地站在大人外围观望着,细细聆听那位远房大伯用字正腔圆又略带些嗲音的语调谈论着当地的趣闻轶事,看着他那有别于庄户人家的丰润圆满、白暂微红的皮肤,我隐约看到了台北的丰饶富足。在他了解到父亲擅长书画之时,还慷慨提出要将父亲带去台湾一展鸿图,父亲思虑再三而婉言谢绝后,他脸上竟露出英雄扼腕的遗憾神情。大伯回台后,我唯有透过电视节目《海峡两岸》来窥探那个遥远的未知世界了。 虽然两岸关系一再反复、发展缓慢,但却阻止不了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和互通。小学课本里《日月潭》早已烂熟于心,台湾流行歌曲温兆伦的《台北的机场》、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可谓街头巷尾、童叟妇孺皆在传唱。台北著名作家刘塘的温馨诙谐,三毛的自由浪漫,李敖的犀利尖锐,在大陆也称得上众口铄金。曾影响一代人的琼瑶言情剧,虽故事情节浪漫艳俗,却难掩其正规科班出身、广读国学经典的痕迹,《在水一方》便是出自《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原句。就连她的笔名,最早也见于《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其文化底蕴,比大陆某些半道出家、以蹊径猎奇取胜的所谓作家要厚实得多,可见台北重视传统文化、崇尚国学精粹的文风比大陆略胜一筹的传闻着实不虚。 近期读到驴岛的《浮生四记》(2004-2005年“QQ作家杯”获奖小说)中关于老街的描述,脑海里总浮现出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的意境,分明是不同的历史背景,却似乎有着某种隐约存在的联系。再次细细品味余光中的文字,才知那若有若无的联系,便是“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韵味,是植根于华人血肉里的风骨、气质。时时沐浴于杏花春雨江南、方块字和中国古老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对诗画意境的理解和诸多似曾相识的现实感受,汇集在一起,就缠绕成浓浓的乡土情节,只要有类似的场景相契合,内心熟悉的画面就会再现,一如余老所言:“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慧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 有友人旅游回来,捎来了台北的讯息。说台北果真如歌中唱的一般,总有雨的缠绵;说台北老城古朴,新市繁华;说台北果蔬丰沛,物产富饶;说台北多党派交锋共存,你方唱罢我登场,游行无罪,言论自由;说台北社会公共设施完善,福利制度也齐备;说台北国宝珍藏诸多,崇尚佛学礼教,普及国学知识,人人能文善辩;说台北民风朴素,文明孝老,尊重礼仪;说台商精明机巧,工于事业,精于生活…… 诸多意象构筑起我心目中台北的形象,更激起了我对海峡另一岸深入探究、感受的欲望。毕竟,此诸相仅仅是一些侧面折射的“映”象,而非经历过后的“印”象。想要窥得台北深邃博广的精妙所在,还真得身赴实地去探望、去亲历才是! 细听雨打窗棂之声,不知不觉将我再次带入了文中的境域:“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扣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贺丽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