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为了赢得一缕阳光 尚贵中
看到山坡上那片绿油油的人工林了吗?那是二十多年前二叔家栽植的落叶松。记得当年栽上的小树苗仅有筷子那么粗,而现在大部分直径已超过二十厘米了。 望着一颗颗挺直参天的大树,回想着当年我帮着栽树时的热闹场景,不知不觉中一、二、三、四……开始数起树来,猛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树的株数不对!现存的株数比当年栽植时少了许多。二叔家的堂弟告诉我,株数减少的原因很简单,刚栽植时是一米五乘一米五的株行距,现在大部分株行距都超过三米了。当年所以要密植,一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成活率,二是为了使树能迅速拔高生长且又主干挺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有的是由于密度嫌大抚育间伐了,有的则是长得慢个头矮抢不上光被“欺”死了。 我忽然想起了书本上说的:水、空气、阳光是维系生命的三大要素。又想起了那首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为了使树木更好的生长,把密度大的进行合理间伐容易理解,而抢不上光的树能被其他的树“欺”死,未免令人惊恐。 人活在世上各自的身份、地位多有不同,夺利、争权世之常态。虽然存在着贫富差别、贵贱之分,但却大多可以安然地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而树呢?它们的根虽然扎在同一块土地上,却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而拼命地将身躯拔高往上窜,极力地去争那“肩膀一般齐”,哪个要是比身边的同伴矮了一点儿,其生存权就会慢慢地自行结束了。 在深林世界里,并没有弱肉强食,也没有特权腐化,有的、也可说是最主要的就是对阳光的追求。尽管阳光对每一棵树都是公平的,而竞争却断送了那么多同类的生命。 我似乎有点儿明白了“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那句话的真髓,同时也更羡慕那些与树无争的小草,品尝着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韵味。 树的成长过程尽管充满着艰辛,若确实理想将来要成为有用之材,那就当仁不让地去争那阳光吧。 若是看透了世态炎凉,或者是某些条件不尽人意,心甘情愿的做一棵小草也不失为是一种自知自明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