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圣风 于 2025-3-11 15:12 编辑
求真、向善、寻美
圣风
“真”与幻相对,从化从目从乚从八,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与真关联的词语有,真理、真心,真诚、真正、求真、真假等等。“真”就是存真心、讲真话、做真事。“真”就是要求人们要真诚待人,不要虚心假意,更不能存心不良;“存真心”:对学习、对家人、对他人存真诚的心,就是爱心,善心、慈悲心;“讲真话”:就是讲出来的话不虚假,不骗人,不说别人坏话,更不会用言语伤人。真话就是讲真诚的话,关心的话,真实的话。“做真事”:就是认认真真做事,学习不马虎,干事不应付,把每一件事情尽心做好。这样才能达到“求真务实”。 做真人。要有真心真行。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做真人不容易。求真指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善”会意字,从羊从言, 本义:像羊一样说话。像羊一样说话,才不会吵架、打架,才会有进一步产生合作的可能。与善关联词语有,善心、善良、积善、行善、友善,完善、向善、善恶等等。“善”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要有善心,要有善行;善行善事,指助人为乐,做对他人、社会有益的事。我们学习、做事、对人都要有善心,有爱心,希望别人好,希望大家都好。“善良、正直”都是做人的好品质。苏格拉底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 “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 ”。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美”,金文字形,从羊,从大,本义:肥美。古人养羊肥大为美。与美关联的词语有,美好、美景、美人、美味、美术、美育、美丑等等。 “美”是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人或事物。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追寻美,人既要追求美的生活,更要寻求美的事物。“寻”,我以为,重在发现美,无论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生活在社会中,尽量摒弃烦躁的情绪,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少记烦恼事,多忆开心事。在大自然中,善于在平平淡淡的山川景物中发现赏心悦目的亮点,享受大自然赏赐的美与快乐,生活就丰富多彩,人生就绚丽多姿。做人做事,大道同行,真心修德,上善若水,尽善尽美,美意延年!
真善美,是中国传统文化做人处事观物的最高境界,是三个知行合一的词。如文学艺术艺术的美学标准也追求真善美。真,即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善,即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美,即艺术的完美性,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真假,善恶,美丑,真善美的反面即假丑恶。社会上亦不乏假丑恶现象。假货,恶人,丑行,因为有暴利可图,社会上有不小的市场。假货,暴力、色情,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我们要扺制,要打击,要摒弃。真正弘扬真善美,标引社会道德新风尚。
人的理念、行为、视觉三个项度的内容正是求真、向善、寻美的三个本质规定。用一双慧眼发掘美,在寻常细致中,抒写人们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真与善打动人,用无限的美唤醒人,始终葆有“求真、向善、寻美”的理想追求,去揭示生活元素和人生的真谛和体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理想的,是善、美和真”。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善美的道德良心承载着引领世风求真、向善、寻美的天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