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58|回复: 5

[学习工具] 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近体诗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9-22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了了/马林 于 2018-9-22 17:05 编辑

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近体诗



了  了



       对于众多的近体诗爱好者而言,除了曾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名人名篇外,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读不懂!即使许多具有普通高校文科学历水平的,也基本如此。最近,通过聆听经典文学网陶士凯老师讲授,自己对这个问题更多了些感悟,本文就试着把这个难题给捋一下,看能不能起点作用。若有些许帮助,俺动这番心思也算是没有白费。文章虽罗嗦了些,但关键的也就九个字:读不懂、怎么读、读什么。下面就依序先说:
       读不懂——
       朋友,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您懂吗?您写过诗吗?您有过理论上的探讨或对诗较过真吗?看似多余的问其实并不多余,因这些都不关键。也就是,既然都是文化人,文理同宗,本不应该读不懂近体诗的,但为什么会有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对“古人”的敬畏之心。对古代尤其是千年来文言文语境下的产物——文字高度凝炼严谨的近体诗,读起来之乎者也的如同隔世,这样就无形中在心理上有了障碍,未读先畏是必然的。再加上那些个格律框框,哇呀,也太那个“高雅”了吧,一看就打“寒颤”,真乃“高处不胜寒”是也,懵然便没了底气。次之是,拘泥于茫然不知所以的“格和律”中解脱不出来,这本是不应该的,但正是这不应该变为了应该,应该的懂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不懂。这听着像绕口令似的。这么说吧,读近体诗要有一颗平常心,只要形式上的规范不加考虑,就无不懂的道理。再者,就是身边某些“高人”的忽悠。不故弄玄虚好像就显不出他们的能耐似的,这也情有可原,人生时艰,理解万岁!再再是,有些诗本身就晦涩难懂,而且生僻字和用典较多,加上大量非牛非马的所谓“诗”充斥其间,就连创作者都不知所云,朋友们读不懂岂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最后是,不得要领,这点至为关键,下面就重点啦啦这事,也就是从技术层面上怎么读就能读懂的问题。即是:
       怎么读——
       以律绝为例。绝句就四句,最好懂,除个别不十分明白的外,多数能懂得基本意思,这也就是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喜欢绝句不喜欢律诗的原因之一。再者,古诗素来讲究“诗无达诂”,在理解上不可太为较真。五律、七律及排律,可先读题目和首尾两联,把律诗当绝句读。不论中间还有多少联句,都先不要管它,只要抓住头尾(尤其是题目和最后的联句),就是抓住了纲。待读了“论点”(起)和“结论”(合),也就明白了一首诗想说什么和表达什么了。然后再读中间的铺垫部分(承、转),以进一步品味给出的结论的合理性,加深对整首诗辩证关系的理解,这就行了。业外读者不用管它格律平仄什么的合不合规矩,创作手法是不是严谨科学,只要读起来顺溜就行。尤其是对那些文字功底不是很深,对诗没有研究的朋友,这点更为重要。进一步讲,只要抓住了以下三点,“读不懂”的问题就解决了。
       一是读题目。这是解读近体诗的首要因素。许多作品不读题目根本就无法读懂,而这也恰恰是许多朋友所忽略的。譬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标题本身就告诉了我们所写的事件。陆游的《书愤》,标题则告诉我们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即愤懑之情。愤懑为何?对比诗中的“世事艰”和“塞上长城空自许”可知,乃是国土沦陷,朝廷偏安一隅,而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自己抗金御敌、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如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果只读正文,还真以为是新婚妻子要去拜见公婆,精心梳洗化妆之后问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深浅,与现时流行的式样合不合?”只有深味标题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首比体诗。诗人以“闺意”隐喻,用诗向张籍询问自己的考试情况,征求他的意见。再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标题“观书有感”也是理解诗的结构或思想内容的切入口。如若无视标题,还以为只是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呢?一联系标题才知道表现的是读书后豁然开朗的心头畅快、清澈、活泼的感觉。
       不过,有的朋友可能要问,如果上述逻辑成立的话,那么,许多无题诗应作何解释?之所以称为“无题”,并非真的无题,而是“无题胜有题”,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示主旨之故。这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和执着的追求等。譬如大家都熟悉的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诗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所以,诗和所有形式的文体是一样的,题目就是主旨,只有读懂了题目,才可明白一首诗的大概。尤其是对惜字如金的近体诗而言,忽视题目,怎么可能读懂正文?!真正意义上的无题诗,“无题”就是最好的题目,万不可把无题诗真的当作“无题”哟!
       二是读尾联(句)。也就是读正文“主意”。绝句往往有一个特点:前两句或三句写景状物或叙事,后两句或末句抒情或议论。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 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二句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月下景色,第三句写声,末句写情,抒发了征人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感情,这即是主意所在。又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二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三四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这两句作者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这也正是这首诗的主意所在。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前两句描写当时西北边境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后两句直接抒情,尤其是末句以口号式的誓言,道出了本诗的主意,把戍边将士们不畏艰苦,杀敌卫国的意志和豪情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律诗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议论抒情的特点更见明显。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写远望之景,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颈联议论,追述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尾联生发感想,表达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其中也暗含了对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苦痛。这首诗的主意即是表达对诸葛亮的景仰和惋惜之情。这个主意尽管从写景议论中都可见出,但尾联表现得更明显。另首《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首联叙登楼,颔联写登楼所见洞庭景观,颈联叙个人景况,尾联抒爱国之情。诗人在生活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的艰难,甚至为之流涕,这种境况下的爱国感情尤显得难能可贵。这首诗的主意也是从尾联得到了突出的表现。“初唐四杰”之一的文诗大家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首联起兴,以蝉声引出客思。颔联和尾联是比,既咏蝉,也自喻,意思表达的都比较含蓄。直到尾联,诗人才不顾一切地将满腔忠愤一泻而出:没有人相信你居高饮洁的纯正,又有谁肯替我表白这耿耿心迹。诗人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人所了解,反而被诬下狱,只有蝉能理解自己,为自己高歌。洞悉了近体诗这种特点,在读懂了题目主旨后,可重点关注尾句或尾联,从中参透主意。
       三是读注释。这是破解难点必须要考虑的。如:介绍写作背景,以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以示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以示写作风格,从中可揣摩出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的评价,以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等。
       读懂近体诗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从题材入手解读、抓诗眼或其他关键词句、从题干获得启示等等,但我觉得,上述三点应该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各位,读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鉴别的过程。不懂得所要求的诗意诗味或孬好,所谓读懂就是一句空话。也就是:
       读什么——

       有的人把近体诗的优劣划分为三个等级,以我看称三个类别更合适一些。所谓诗意诗味,在一首诗中体现的无非就是它的状物、状事和状理三种情况,能够言近旨远、发人深思的应该就是好诗。南宋诗人包恢曾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情: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当然,“理趣美”在诗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这自不待言。所谓“理趣”,是指诗中用巧妙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把“理”形象化、诗意化,使之趣味盎然,从而让受众在诗情感染下不知不觉地得到“理”的启迪。而在这种诗情感染中释放出的艺术表现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我们称之为诗的“理趣美”或“哲理美”。
       各位朋友读诗,鉴别其优劣或有无诗意诗味,主要的就是上述提到的三方面。有人总结出来的“金字塔”理论虽成定论,即把诗的境界从低到高、从下到上分成三个层面:最下一层为“技术层面”;中间为“艺术层面”;最高部分是“哲理层面”。也就是说,诗的上乘之作,必然是由“情”的汽化而凝成“理”的结晶,即具有“理趣美”。但从另一角度看并不尽然,也就是表现手法和形式上的差异,不能作为判断优劣的唯一标准。因这三个类别对于不同的读者而言,诠释上都不可能那么泾渭分明。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三首同题《四季》诗:(1)“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晋·顾恺之)“(2)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北宋汪洙编《神童诗》)“(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和尚)都应该算得上是好诗,也分别写出了四季的特点,色彩鲜明,令人陶醉。“技术”、“艺术”两个层面都很圆满。当然,只有第三首,在写景的基础上,即景抒怀,强调人生应该乐观,恬淡豁达,实现了艺术对生活的超越,富有理趣。但很难说哪首最好,“文无第一”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鉴别一首诗是不是成功的作品,只要看它是否表达出了“物理、事理或哲理”就可,不必苛求。反之,那些不成功的作品,读得懂与读不懂也没什么区别。
       有人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其实,人更是“理智”的动物。这一点正是人类从生物界分离出来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所在。那些富有“理趣美”的哲理诗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一首诗应体现的“哲理美”意义之所在。其创作的艺术手法是多方面的,无必要细说,仅点点题以助理解。窃以为至关重要的也就两点:
       一是小中见大。这其实不光是个手法问题,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审美法则,即现代美学所谓“个别表现一般,有限显示无限”。亦即中国古代诗家说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唐·刘禹锡语)。这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的:“大”与“小”是对立统一的。只小不大,则细碎猥琐,风格卑弱;相反,只大不小,则又流于空泛、粗疏。所以老子《道德经》中倡言“为大于其细”。哲理诗作者最懂得“小中见大”的道理。他们往往抓住世间小小的事物,从中生发深湛的哲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唐代崔道融的绝句《鸡》:“买得晨鸡共鸡语,时常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报晓鸡虽然每到天亮总会啼叫(既已天亮,鸡不啼叫,人亦知之),但真正需要啼叫的只是深山月黑风雨夜。这时晦明难辨,报晓鸡啼叫一声,人们才会明白:暗夜即将结束,曙光立马降临。这样报晓才起到应有的作用。诗作选材细小,语气平和,采用“与鸡共语”的幻想形式,巧妙而委婉地表明了一种哲思:“一般例行公事总觉于事无补,满足特殊需要才是雪中送炭。”不管作者主观意图如何,“形象大于思想”,作为读者,我们从诗的形象意境中自然而然会感悟到上述道理,并且进而觉得它是对“官样文章”、“形式主义”的一种揶揄和否定。同样是写鸡,清代袁枚的《鸡》则具有更深的意蕴:“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自佳,不可使鸡知。”此诗着眼于“鸡”与“主人”关系上构思立意,表层意义很浅显:主人“养鸡纵鸡食”,但并非对鸡的优待,其目的很明确:“鸡肥乃烹之”。自然,这一目的却“不可使鸡知”。可见“主人计自佳”。语含讽刺,“佳”也者,实为“阴险毒辣”的代名词。袁枚认为,“咏物诗若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他强调咏物诗不能单纯为某物写照而应寄寓某种深意,力求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反复吟咏,觉得《鸡》中这种“主人”与“鸡”的关系会使人悟出一种人生哲理,从中窥见封建社会中君与臣、主与奴之间欺骗与被欺骗、利用与被利用的险恶关系。就中也积淀了诗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与教训,真可谓“意深词浅,思苦言甘。”1930年代诗人刘大白读到此诗,赞叹声中进一步开掘《鸡》的社会内涵:“一切资本家豢养劳动者、男性豢养女性、军阀豢养兵士……的阶级豢养的背景,都被这几句诗道破了,不料旧诗中竟有这样的象征文字。”细小题材,简短文字、蕴蓄着深厚的社会内容。不能不惊服于诗人思想之深邃和笔力的劲健。
       二是反常合道。这是宋朝一代词宗苏轼提出的诗学主张。他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何谓“反常合道”,说得通俗点,就是以违背常识的意象,表述合情合理的内涵。从哲学眼光看,“反常”就是矛盾对立;“合道”就是和谐统一。“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本是世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一规律运用在艺术领域就是“艺术辩证法”,而“反常合道”正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用美学眼光审视,“反常”就是受众在阅读中的“出人意料之外”,“合道”则是阅读后的“又在情理之中”。唐代杜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人漫步风景奇丽的安徽泾溪,无意流连光景,却着意宣示一个发人深思的事情:泾溪上游怪石险礁水流湍急,倒是一年到头没听说出过事故;相反,下游平流无险,却时常据说有人沉沦丧生。乍一听来,甚觉“反常”;反复思忖,又觉得并不奇怪。因为诗人在诗中就给出了答案:这是由于“人兢慎”。就是由于当事人处于险境中而能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这样自可转危为安。这样看来,又非常“合道”。这一事实充分显示出一种哲理:人与自然斗争,人的一方是决定因素。人在处事中一旦能做到“兢慎”(兢兢业业宛如战备状态)就能最大限度激发潜能,从而战而胜之。中外历史上以弱胜强、小国打败大国都是适例。《泾溪》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启示人们:生命的长河中难有“平流”,而是随处可以遇到险境。只要我们时时“兢慎”,遇险不惊,便不会“倾覆”和“沉沦”;相反,定能稳操胜券,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再如诗坛泰斗臧克家的新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也应是“反常合道”成功的典范。类似富含哲理、发人深思的诗,是三类中的一类,状物与状事道理也是一样,只是艺术手法和落脚点不同罢了。只要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即诗的本质),“读懂”也就在其中了。
       综上,要读懂近体诗并不难,难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读不懂,除已述几个原因外,特别重要的是当今社会近体诗“功用”方面的弱化,没有动力促使您读懂,仅作为消遣品而悠哉然也。这恐怕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与其若然,倒不如一杯酒、一盏茶、一支烟、一顿肯德基来得痛快!真想读懂,只要了解了为什么读不懂(高中甚或初中文化程度就可),能不能读懂题目(应都不在话下)和近体诗这一文体的特性,岂有不懂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9-24 09: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德,很不错,这几点是作者认真读诗的体会,辛苦了,中秋快乐。

点评

向老师学习。这只是个人读诗的点滴体会,偏颇之处多多,望多加批评帮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4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9-24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香百合 发表于 2018-9-24 09:43
能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德,很不错,这几点是作者认真读诗的体会,辛苦了,中秋快乐。

向老师学习。这只是个人读诗的点滴体会,偏颇之处多多,望多加批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63%

发表于 2018-9-24 1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大作立论显豁,针对性强,可以说抓住了一个世界性的学术问题。读来很受启发。
能读懂诗,尤其是读懂古典诗词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读不懂诗,这是一个极其普遍而又自然的社会现象。这个论题很有趣,也很复杂,讨论起来可能不简单。

点评

老朋友说得极是,赞同。我也是有感而发,不一定有什么参考价值。谢谢临帖,祝中秋节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4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9-24 1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湖渔翁 发表于 2018-9-24 11:16
先生大作立论显豁,针对性强,可以说抓住了一个世界性的学术问题。读来很受启发。
能读懂诗,尤其是读懂古 ...

老朋友说得极是,赞同。我也是有感而发,不一定有什么参考价值。谢谢临帖,祝中秋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9-24 13: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诗友们特别是版主同行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共同促进经典文学网更上台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3 00:45 , Processed in 0.2038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