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井冈山
传 丰
初上井冈山,我不禁惊诧于它满山的红了,红得好像燃烧的火,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两年前的5月份,我们一行20多人,作为党性教育培训班的一员,踏上了这块神圣的土地,在这里接受了为期5天的红色教育。
当时正值杜鹃花盛开,我们下午抵达井冈山,透过大巴车的车窗,晚霞映红了天,在绿色的掩映中,一簇簇或红色,或粉色,红者欲燃,粉者如霞,都如待嫁的少女,涂抹了红色的唇,含羞欲滴,惹人爱怜。在晚霞的光辉里,更显得色泽绚丽,妩媚多姿。大型红旗雕塑映入眼帘,雄伟壮美的旗帜,高高飘扬,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而在它的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到处是红旗招展,迎风飘扬。红色的标语更是应接不暇。然后,我们又看到了穿红军服的学员,一路高唱着红军歌,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大道上。
到达的当晚,我们在农家饭店品尝了南瓜汤、红米饭。之后到旅馆休息,呼吸着她湿润的空气,嗅闻着她红土的芳香,兴奋代替了旅途的劳顿,曾经无处安放的灵魂,似乎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寄托。
第二天一早,我们也穿上了红军服,在这里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穿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尽管衣服都洗得发白了,不知有多少个学员穿过,但是好奇感、新鲜感、荣誉感还是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们组编列队,开始了一天的现场教学。
这一天,我们先后到了黄洋界、八角楼、小井医院、革命博物馆、烈士墓等。黄洋界上,那妖娆的迷雾,氤氲的湿气,翻滚的云朵,一眼望去,如奔腾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呈现出群峰奔涌,白云填谷的气象,让人真正体会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雄伟险峻,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漫。趴在卧壕当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仿佛听到了隆隆的炮声。八角楼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现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走进八角楼,眼前浮现出微弱的油灯下,毛泽东同志批阅文章的画面,无比的敬仰之情涌上心头。那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仿佛在耳边响起,“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闪银光,井冈山的人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 ······”。
在小井医院,眼前又浮现出医护人员茫茫绿绿的身影,进进出出的担架,伤病院缠着绷带,满脸鲜血的样子,眼睛不禁湿润了。烈士墓前,庄严肃穆,我们静心聆听,解说员轻声诉说着烈士的故事,我轻轻地拭去了眼角的泪滴,不让它渗入那方圣土,唯恐炙伤了英灵的心。因为他们并不渴望我们的软弱与眼泪;因为他们更加希冀我们的坚强与振奋。
晚上,我们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井冈山》,气势恢宏,场面壮观,令人震撼,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朱毛红军的胜利会师让人热血沸腾,农民支前的场面激情澎湃,送子参军的场景感人至深,特别是红军送子的情节催人泪下,当红军即将离开井冈山,小桥上留守的乡亲接过战士手中的襁褓,襁褓之中的婴儿嘶声裂肺的哭声响彻夜空的时候,强忍的泪水终于变成哭声一片。
第三天,我们体验了挑梁小道上走一遭。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原名五里横排,是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当年的朱德军长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在朱毛亲自带头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给养问题,保障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劲头十足,走在空气清新、凉爽湿润的林荫小道,一路欢声笑语。渐渐地,大家的脚步沉重起来,开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队伍越拉越长,而小路蜿蜒曲折,好像看不到尽头。路越来越陡,衣服早已湿透,走在这承载着历史的斑驳小道上,遥想当年革命先辈们打江山的艰苦奉献和壮志胸怀,咬牙坚持。最终,我们走完了既定路途,尽管大汗淋漓,却都带着胜利的笑容。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第四天在专题教学里,我们与烈士后代进行了亲密接触。曾志的孙子时金龙讲述奶奶为了革命工作,先后将三个孩子送人,毅然坚持在革命斗争第一线。后来去北京找奶奶要求安排工作,都被奶奶婉言拒绝,她说你们是井冈山的子孙,要靠自己的双手为井冈山人民做贡献,继续开展新的革命。今天的时金龙弟兄终于理解了奶奶,曾经的抱怨变成了对奶奶的敬仰,奶奶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 ,小心路上就有石头 ”。江满凤的歌声,在龙潭的山谷涧水、高树修竹之中随处可闻。她用山里妹子特有的纯朴亲切的客家腔调,唱出一曲情真意切、荡气回肠,自己爷爷编写的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我们在满凤酒楼里见到了姜满凤本人,并亲耳聆听了她纯真质朴的原生态。她谢绝了导演丰厚的报酬,谢绝了政府安排的工作,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保洁员的岗位,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后一天的激情教学,是唱红军哥。“一送里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我们第一次接触了这么多的红色歌曲,第一次感受到了红色歌曲的魅力,会唱的不会唱的,跑调的不跑调的,大家克服了紧张害羞的情绪,你唱我和,慷慨激昂,纵情高歌,原来的同志情、同学情,在这一刻,变成了浓浓的战友情,每个人眼里都噙满了激动的泪水。活动结束了,大家仍余犹未尽,久久不肯离去。回到宿舍,还在哼唱着,眼角挂着泪,微笑着进入梦乡。
生活越充实,似乎时间过得越快。很快,我们就要与井冈山说再见了。穿在身上的旧军装,虽然那么热,却舍不得脱;喝了几天的红米饭南瓜汤,虽然吃不饱,却还没喝够;挑粱小道那么累,却还想再走上一遭。我们这期学员是市委委托党校举办的一期培训班,都是乡镇和市直部门的领导干部。说实话,之前也没受过多少苦,出差至少是坐高铁的,而这次去的时候坐卧铺,长达14个小时,有的上铺还爬不上去,吃饭是大碗面火腿肠,有的同志受不了牢顿之苦,少不了牢骚满腹。而经过几天的教育,回程时同样是十几个小时的卧铺,同样是简单的餐饭,大家却是一路欢歌,躺在卧铺上觉得是一种享受,没有丝毫怨言,有的只是对井冈山的留恋。翠绿的百里竹林还在眼前晃动,峰峦叠障的岩石不时闪现,更有潺潺的溪流还回响在耳边,满山的红杜鹃绚丽灿烂。
巍巍井冈山,天下第一山。在这个红色的摇篮里,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重返工作岗位,劲头倍增,真想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无限的为党的工作和事业当中。如今,两年过去了,井冈山的影子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她那漫山遍野的红色,常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我还常常梦见自己身穿红军服的样子,和我的战友们一块,走在挑梁小道上。井冈山的神,井冈山的魂,已经牢牢印在了我的心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