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23|回复: 5

从“人民的名义”看高育良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11-30 1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年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着实火了一把,不仅仅是因为剧情跌宕起伏的精彩,演员的精湛演技,还有电视剧所直视的当今官场文化,所展示的社会矛盾,以及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群众对主旋律信念的期盼,道出了老百姓心中的期待和焦虑,批驳了当今社会下所谓官场圈子文化、派系权利争夺的现状,也揭示了职位腐败产生的根源。故事中虽有一些小缺憾,但一些情节的确让人震撼。

       剧中对政法系统的腐败的揭示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高育良以及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一干人等,不仅仅是利用职务的便利,还利用其错综复杂的官场圈子和社会关系网络为便利通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甚至不惜动用杀手害命,来维护圈子和关系网络的利益。精彩演绎了腐败分子对权利的执着追捧,对利益的非法占有和巧取豪夺,而最终落入法网的故事。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圈子和关系网,有的相互交集,有的相对独立,有的互为因果。可谓是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精彩纷呈。
       在这些人物关系网或者圈子派系的纠结中,“高育良”到底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洞煮以为,用道貌岸然来形容他,也许已不能尽然。
       在高育良的心目中,所谓的官场,却似战场一般,俨然是权利的博弈过程,要想在这场博弈对垒中夺得优势,获得官位和权利,必须要上下有人!必须的!这是他在官场上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官场上,必须要有自己信任的人来支撑自己,维护自己,他才能获得永久的升迁机会。只要上面有自己人,才会在关键的时候扶持自己,提携自己;有了忠于自己的下属,才会尽心替自己办事。所以,除了上面,在下面培植自己的亲信,并把他们放在关键的位置上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要想上下有人,自己必须要有付出,而这种付出,就只能是自己在职权范围内的利益输送。只要上下有了人,做事才有底气,才能无后顾之忧。他从低位做到高官,一直有意识地培植自己的亲信,并慢慢地建立起了由利益输送链条而构成的关系网。
       但他从不承认自己的这种关系网络和圈子的存在,也是不敢承认的,因为这是违背我党的原则宗旨的。但他又不得不这样去做。他游刃有余地斡旋其中,又若即若离地把握着尺度,总是能算计得恰到好处,把握得相当精准。从他对祁同伟的言谈举止中就可以看出,他既要利用关系又要显得对其排斥,既受益其中又试图掩盖,而且还要显得厌恶和鄙视。作者和演员把他在这种心理矛盾中的沉沦和起伏描绘得十分到位,把他在党性理智和个人欲望之间的那种犹豫和徘徊情结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从整体上来看,高育良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腐败分子,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既反对和厌恶搞派系,搞小团体动作,自己却又为了仕途而不得不深陷其中。因为他感觉,圈子和关系的价值就在于,对自己的仕途发展和稳定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上层关系,对自己的前途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由此,要想立足官场,夺取权利,打赢这场战争,当党性原则和个人欲望发生矛盾交织的时候,他的个人欲望总是占据了上风。不得不说,演员对这个大人物的个性把握,也是十分到位的。
      身为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的高育良,的确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不但地位显赫,行事手法也极其诡秘。他个性温和,待人宽厚,平易近人。他不但深居简出,私生活也是极为严谨,甚至是影藏极深。如果没有发现高小凤,他几乎和腐败两个字划清了界限,俨然就是个两袖清风的学者、光明磊落的高级干部。他是个复杂的矛盾体。身处高位的他韬光养晦而频频露面,谨言慎行而侃侃雄辩,个性随和而城府极深,处变不惊而又锋芒毕露。对于来自身边的人和事的干扰,面对时隐时现的诱惑,他几乎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地置身事外。但是,身处高位的他,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掌控事物的变数,所以就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实际生活中,他深知有些人事并不一定需要自己亲历亲为的,自己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身边的人和事情。有时候对某些人事的处置方式并不一定就代表着自己的真实意图,但却会被身边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夸大或者误读。在一定的情况下,他的学生、下属、系统内人员,可以私下里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形下,利用他省政法委书记的号召力和知名度,去影响,去诱导,从而轻而易举地就能对一些人和事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在组织、落实的人事的过程中故意出现一定偏差的目的。事实上,有些事情,也的确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的,这也是他根本无法预料的风险。
       在光天化日之下,身为省政法委书记的他是个理论功底扎实,学业老成的学者。他常常宣讲党性国法,往往坚持原则,每每批驳腐败恶行,一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语重心长的长者风范。在背后,他也不是一个恣意妄为,贪得无厌,作威作福的霸道主管领导形象。他包养小三也和一般干部绝然不同,即使包养小三也不忘首先要摆脱婚姻的枷锁,让自己和违法违规撇清关系。妻子吴老师的悲剧就在于对权利的欲望,对名利的欲望。如果没有后来剧情里高小凤的浮现,吴惠芬的悲愤阐述,他几乎就要滑过去。如果那样的话,在观众的眼里,只留下个他顶多就是一个违纪的省委高级干部的印象而已。足见其心机之深,用心之良苦。
       不过,说实在的,高育良不是个彻底的坏人,起码电视剧里是这么说的。在祁同伟要紧急处置侯亮平的时候,他否定了祁同伟的杀人计划,只是要把侯亮平赶回北京,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而已。可见他虽然虚伪,但却并没有失去理智和人性,也没有失去对法律的敬畏。
       他就像是一颗已经成熟而外表毫无瑕疵的新鲜玉米棒,如果你揪掉鲜艳的玉米须,一层层地剥去它的绿色外衣,最后就会显露出一颗黄灿灿的老玉米棒。而遗憾的是,在不起眼的角落,这颗老玉米棒的根部已经生了蛀虫,一只害虫正在贪婪地啃噬着珍珠般的玉米粒。
       谅某愚钝,知识浅陋,领会不深,不当之处望智者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11-30 19: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育良的心目中,所谓的官场,却似战场一般,俨然是权利的博弈过程,要想在这场博弈对垒中夺得优势,获得官位和权利,必须要上下有人!必须的!这是他在官场上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官场上,必须要有自己信任的人来支撑自己,维护自己,他才能获得永久的升迁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11-30 19: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的高育良,的确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不但地位显赫,行事手法也极其诡秘。他个性温和,待人宽厚,平易近人。他不但深居简出,私生活也是极为严谨,甚至是影藏极深。如果没有发现高小凤,他几乎和腐败两个字划清了界限,俨然就是个两袖清风的学者、光明磊落的高级干部。他是个复杂的矛盾体。身处高位的他韬光养晦而频频露面,谨言慎行而侃侃雄辩,个性随和而城府极深,处变不惊而又锋芒毕露。

精彩的剖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11-30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像是一颗已经成熟而外表毫无瑕疵的新鲜玉米棒,如果你揪掉鲜艳的玉米须,一层层地剥去它的绿色外衣,最后就会显露出一颗黄灿灿的老玉米棒。而遗憾的是,在不起眼的角落,这颗老玉米棒的根部已经生了蛀虫,一只害虫正在贪婪地啃噬着珍珠般的玉米粒。


欣赏老师分析透彻而不乏犀利的文笔,遥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11-30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电视剧认真看过。老师这篇文字分析的很透彻。对演员的出色表演,和老师的感觉一致,因为在自己的身边见过这样的高人,虽知他是人民的罪人,但他们的手腕不得不佩服!记得有一位著名评论家说过一句话:许多自诩高人者,在政治家面前就是一个屁!话虽丑,但有几分道理。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12-1 15: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像是一颗已经成熟而外表毫无瑕疵的新鲜玉米棒,如果你揪掉鲜艳的玉米须,一层层地剥去它的绿色外衣,最后就会显露出一颗黄灿灿的老玉米棒。而遗憾的是,在不起眼的角落,这颗老玉米棒的根部已经生了蛀虫,一只害虫正在贪婪地啃噬着珍珠般的玉米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18 14:15 , Processed in 0.1420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