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10|回复: 1

[散文随笔] 试述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关系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2-9 21: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试述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关系
以长征和遵义会议为例

曹瑞冬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 南京 10307)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通用手段是“+”,比如“互联网+”。由矛盾来看是从对立中把握同一,由经济来看是合作共赢,由政治来看是统一结合。民主是民主,团结是团结,而党的先驱创造性地提出“民主团结”,让党的整体与个人共同优化。它们的统一结合也是要人民选择和历史检验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造就了有革命前途的中国共产党,以党内民主和党的团结统一的名义,而当今时代要求任何政党变得更强大,势必又将面临生死攸关的抉择,甚至还要重走一回“长征路”。《试述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关系——以长征和遵义会议为例》旨在总结党在长征和遵义会议中如何靠民主与团结的统一走向成熟的经验。生命的终点或许不是死灭,而是化繁为简、归整为一。
关键词:党内民主;党的团结;长征;遵义会议


Describe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the party's solidarity and unity
In the long march and the zunyi meeting, for example

Ruidong Cao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ineering College,Jiangsu Nanjing 10307,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such as "Internet +". From contradiction to see from opposite to grasp the same, from economic perspective is a win-win cooperation, from the political view is unified. Democracy is a democracy, unity is unity, and the party's pioneer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democratic unity", let the whole and the individual is collective optimization. Their unified combination are to be of the people's choice and the historical inspection, the long march and the zunyi meeting has created a future of revol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solidarity and unity, but in modern times require any party become stronger, and will face a life and death choice, even to retrace one "long march". Try to say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the party's solidarity and unity, in the long march and the zunyi meeting, for example, aims to summarize the party in the long march and the zunyi meeting how to rely on the unity of democracy and unity of mature experience. The end of your life may not die out, but change numerous for brief, attribute to one.
Key words: inner-party democracy; The party's unity. The long march; The zunyi meeting

一、评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关系
中国不是小国寡民的国家,偌大的地域、庞大的人口等复杂关系构成网罗,再渺小的生命也会掀起浩荡的波澜。中国要想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就必须舍弃很多自由,错过很多权利,退而求其次,以团结求进。中国式集体在各行业、各阶级以及在广大人民心中扎根,  中国由此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领袖,融汇所有自由意志沦为集体主义。
任何国家的团结都难与中国匹敌,此精神品质发轫于传统,发扬于近代,积淀于改革。十四亿人民一条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我们必须战胜妨碍梦想的一切敌人,然而谁也没有力量实现,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唯一契机也就是尽一切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中国也用实践和历史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箴言。
团结是高贵的精神品质,而它发挥作用的途径往往是依靠团队来的。个人由家庭走入社会,由小团队步入大团队,更彻彻底底地融于国家。我们向同一个目标奋斗,用坚赢得最后的胜利。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成全民族共同奋斗的力量,同样地,中国共产党势必也会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团结起来。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寻觅最伟大的团结,他们坚持不懈地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光完成了全民族团结这一伟大的革命,中国也因此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与此同时,党也以同样的坚持完成了党内部的团结。他们视分裂如寇仇,待异类为草芥。党充分掌握了维护和加强内部团结的一系列途径、规则与模式,使广大党员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一致及行动上的统一。
人民和党员一齐统一步调,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在此演绎下,世界和人民都将看到一个有纪律、有制度、有秩序、有保障、有力量的中国执政党,但丑陋的腐败事实惊醒中国,党的团结有可能成为上行下效的官员相互模仿贪污的理由。而且我们几近一致的步调也会阻碍中国创新的源泉。中国从来不缺模仿者和服从者,中国人可以继续容忍党以国家的形态统治,但此团结愈演愈烈的最终结局是腐败与独裁。
任何事过则不及,中国率先实现了空前的团结,然而,无论是党还是人民,都正在经历着无法适应的屈从。被团结左右的人民视梦想与集体为神话,党员的纯洁性也开始蒙尘。也许只有民主的力量才能将中国拉回实实在在的人世间。
或许,民主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变得可有可无,但是,活在当下的人民还是要用民主的盾捍卫梦想。民主表征自由,它指示所有人都能以平等的生命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它在赋予人民权利的同时更教会人民一种质疑的思想。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于人而言,任何阻滞追求的事物都可视作不合理、不公正,人民向妨害自由的一切质疑,由此开始了对更广泛、更充分民主的探索。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报告同时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这意味着人民民主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系统的一项内容,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与灵魂。[1]中国的民主属于人民,但中国的民主和专制一同属于党。权力泛滥往往会使权利运行变得虚弱,所以,中国必须在领导的核心部位——中国共产党身上实现高水平的民主——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以相似的途径、规则与模式,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促使我们的党有能力、有资格、有水平、有方向、有责任来领导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一部分,党内民主寓于人民民主之中。党内民主要的是党员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在党的集体中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其权利,表达思想。少数服从多数仍将为民主的范本,但人与人只以生命区分,不论其他,所有人都按照自由秉持理想,抗拒“人云亦云”的服从,着力改变中国。
   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1949年《共同纲领》颁布,中国出现了名正言顺的执政党。可党员也是人,党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在苛求保持党性纯洁的同时,也必须看清党性早晚会被人性的瑕疵给污染,可倘若被拥有的力量误伤,那不仅是得不偿失,对党本身也缺乏砥砺能力的否定。
  这世道仍不公平,但确实是在趋向公平。在人民得到公平前,团结与民主都是能为人民利用的。可当下形势恶劣,团结与民主一齐滥用,尤其是党内民主和党的团结,此消彼长,进退失度。它们都不能离开对方,但党正有意或无意地割裂彼此联系,从此后,民主团结会演变成民主与团结。
  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谁都不可以走极端,分裂是可耻的的,众口铄金下的服从更是可恨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共产党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能实行党内分派制。[2]可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用鲜血、生命和教训形成的民主团结在当下竟面临危机,或许,只有当我们看清党和人民为民主团结所付出的代价,才会珍惜先驱们为民主团结所出过的力,才能善用。
  所以说,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缺少一条统一的线。




二、统一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于长征和遵义会议探讨
1、长征和遵义会议——党的成熟标志
   任何政党的成长与壮大都自有其故事。而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故事是用时间陪着苦难慢慢熬下来的,暴风雨似的灾难困厄降临在党身上,他们用信念和生命战胜一切。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作出事关生死的抉择,并用长征践行此抉择。在生与死的转角,转过去,或许路就不一样了。自其成立以来,党始终在跌宕浮沉中寻觅中国的未来,在稍取得小小成就后,很快又濒临绝境,然后又飞快地振作起来。党迎接一个时代的完结,又开始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在中原大地上用浩荡的气势与坚韧的毅力扭转地域与实力的差距,并由此凭借独立武装的路线打响了解放中国的战争。党认清农村这片土地可以利用和广大农民可以团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土地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对世界、中国、人民以及自身开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他们从失败与成功的对比中明晰何为党建、何为斗争、何为路线、何为转变。
   然而,中国共产党是否真正成熟则会由历史安排靠灾难来检验。换句话说,党史也就是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内针对频繁暴露的新矛盾而采取的解决措施。红军将中原大地染得赤红,却看不见隐藏在党内部的危机。在经历过陈独秀右倾投降机会主义的错误后,党在畏惧之下迷失于愈演愈烈的“左”倾。党的领导人在错误判断,认为其有能力与国民党军队正面交锋。结果红军用惨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最珍贵的思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吗,实事求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让情感占领理智的高地。
  “左”倾 和“右”倾是人生必犯的主观错误,退缩与激进乃是人性的瑕疵。红军的领导核心由人组成,在缺乏客观与深刻思考下,党组织对错误的认知肤浅、孤立。而遵义会议中摒弃主观思维,以实际眼光看待得与失是一个明显且有重大意义的跨越。我们党逐步成熟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知与模仿,并最终使其与中国革命实际融合。
   遵义会议使错误浮出水面,对错误进行剖析,而更正它们则通过长征来完成。人生犯下的错误,有的时候只有生命才能改正。长征长、长征难、长征苦,既要担心敌人的围追堵截,又要克服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更要时时刻刻解决党内部的分裂问题。红军是靠长征精神和革命觉悟坚持走到终点的,这使红军对人主观意志又有了更高的觉悟。红军是靠艰苦奋斗的实践完成的,他们用生命走过千山万水、生死劫难,是因为他们怀抱着改变中国的决心。
   认错、改错以及发现并预防错误,中国共产党在付出极大代价的条件下独立判断,修正历史。 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坚持集体领导,贯彻民主集中;摆脱外来干预,实行独立自主;拥有核心领导,班子成员稳定等方面。[3]而从本质上来看,共产党走中国的路,饱含独立自主的精神,就像民主是无产阶级的追求目标,而团结是中国人固有的精神传统,它们之统一,是法律与道德、权利与责任的统一。
2、从遵义会议看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惯用手段是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迅速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有时解决问题的党员会亲手引发更大的问题。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共产党意识到党内部缺失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缺乏的是团结一致的斗争,党员从此中诉诸解决方案,却在曾经的错误中渐行渐远。“家长制”、“一言堂”等集中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全党广泛推及,在苏联共产国际的扶持下,王明、林达控制全党,任由“左”倾错误思想在全党和红军广泛传播,并对妨害此思想的党员进行迫害打击。
党内民主最大的敌人是党内独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却并不代表某一种思想情感在全党独占鳌头,更不意味某几个党员控制全党的一切行动。党内民主是独立自主的,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又怎么会因为苏联在外部的推动而倾覆。说到底,那时的共产党还不够成熟,对共产国际保持高度团结,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绝对服从,共产党用狂热充斥冷静,被成功冲昏理智,让任性代替民主。就算有党员对党内现行民主提出质疑,因为没有权利赋予的力量,那些不同的声音也很快会融入团结中消失。
党内民主的衰落折射出政党各方面水平的下降,而政党逐渐会被时代和人民抛弃。但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样的乱世中,此衰落是致命的。国民党以独裁为目标一心建立一党专政,共产党以团结为标榜却步入独裁的歧途。但它们不一样,正如恩格斯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来得快。”[4]遵义会议能实现拨乱反正,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和善于从自己错误的后果中汲取深刻教训得到结果。由于端正了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终止了个人专权,坚持了民主决策,这一切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重要条件。
革命和人生一样,总以不完满呈现,但是革命和人生都不能一错再错。遵义会议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拐点,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阻滞党建的问题。遵义会议通过组织上和军事上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也确立实事求是作为全党的思想路线,更明确了挽救红军危亡的长征战略转移。自此开始,党内各项建设以民主为核心,而红军的目标是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民主乃是情感与理智的结合,也是道德与法律的统一,它由人所提出,为人所诉求,但不管怎样,都必须满足“主观符合客观”的条件。遵义会议战胜了党内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思想路线,让全党与红军彻底摒弃以主观思维指导革命的思想。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少数服从多数,是所有成员各抒己见的权利,也是理性判断的逻辑思维。
民主高扬在全党与全红军心中,党内由此开始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当党中央确立了正确的组织领导后,这些领导者们以实际行动在红军与党中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大局为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风气,让党的民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让党的民主作风逐步发扬,让党的民主制度逐步健全。
于是乎,党内在制度、思想、组织建、行为规范等各方面开始走上民主与团结相统一的建设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开始在党和红军心中逐步建立威望,并在抗战时期得以深化,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强有力的能加强党的团结的领导者,而这些领导者也能以身作则,以实事求是的民主思想引领全党不断提高革命觉悟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党内民主。
遵义会议是党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的关键一步,此后,中国共产党在领袖们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沿此方向深化,为中国式民主输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髓,让共产党充分掌握建设人民民主的路径。其实,党、红军和人民是一样的,他们在共谋一个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后,又将梦想聚焦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下中国的发展仍旧是允许不公平存在的整体发展,但就因为这样的不公平,才使得任何人都有资格凭借劳动使自己活得比别人好,也更使追寻民主不是空话。
从党内到党外,从党员到人民,任何人,不论贵贱、贫富,都有他活着的理由和说话的权利,尽管我们在民主这件事都会犯“左倾”或“右倾”的错误,但总好过于我们像傀儡一样成为他人的服从者,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纯粹是为了让不公平扩张成危机。党内的党和党外的人民都要明白,民主是为了不让一个人霸道的声音盖过所有人的话语。
3、从长征看党的团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团结是生存的事,没有团结就没有新中国,而民主是发展的事,没有民主新中国一天都活不下去。因为生命过于珍贵,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宁愿舍弃民主,也要捍卫团结。
  团结能为集体筑造不可攻占的铜墙铁壁,分裂会从内部摧毁集体的一切,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组合,个人要想拥有更大的造诣,就必须把个人融于集体,以团结求最优。我们都不敢想象中国人失却中国这个大家庭是怎样的光景,而历史也证明,中国共产党紧紧相互依靠,与广大人民形成最坚实的阵线,才战胜了最不可能战胜的敌人。在一个需要生存的中国社会,任何人的荣辱尚可不计,唯所有中国人的自由不可辜负!
  一个特殊的时代需要党和人民像军人一样服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尤其是革命生死存亡的关头更不例外。党在遵义会议上看到和指出了错误,而修正错误远不是豪言壮语所能解决的。党内民主缺失的积弊由来已久,战胜它们仍要用党的团结来检验。
  红军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行战略转移的,长征的艰苦卓绝让无数生命走向死亡。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但它也让中国革命力量蒙难,党被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逼走长征路,而红军的步伐也可能会因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而退却,更会面临从未消除的内部危机——自己打败自己。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其内部也必将比以前更复杂,党所提倡的党内民主会为极端个人主义提供借口,张国焘等人以分裂的罪恶行径使长征面临空前危机。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克服张国焘等人“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错误而采取一系列的斗争,为求党的团结而努力。
  首先,巴西脱险,避免“同室操戈”。其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始终没有放弃对张国焘的挽救。最后,组建二方面军,成立西北局,加强同张国焘的斗争力量,最终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5]这场危机的解决又为毛泽东挣得了新的政治威望,红军上下敬佩毛泽东的超人胆识与魄力,不仅仅因为他指示了一条正确且光明的大道,更因为他奇伟的人格魅力。一个集体的团结往往与一个富于领导能力的领袖密切相关,历史上大一统的皇帝同做一件事——团结统一。
  我们姑且可以视长征的胜利为一次挽救,而它的胜利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因此,中国人都不可以忘记为中华民族之自强独立先辈们所出过的力。党的团结是红军用生命换来的,而完成这场伟业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高举团结的旗帜,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得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各路红军之间和红军同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6]万众一心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光耀千秋的辉煌篇章。
  我们尽管无法无视此试炼所带来的苦难,但它的确深刻地改变了党的团结,也深刻地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途径是全民族团结。党的团结不仅成为党争取胜利的精神坐标,也为胜利指亮了正确的道路。以党的团结为核心,逐步发展为全民族的统一战线。
  合则生,分则死。共产党的胜利与国民党的失败无疑是印证了这两句箴言。中国共产党自建设党内民主后又实现了加强党的团结又一伟大跨越。一个人的力量尽管很渺小,可当所有人的力量团结起来时,这可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此力量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人都有义务为人类的未来谋福祉,开伟业。
  但也许,长征的团结乃至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团结是在苦难与危机面前的抉择,可当生活重归安逸,团结所造就的集体会成为有的人寻求懒散的避风港,而民主是绝对不允许此类得过且过的人生。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在人类贪心的本能中又将面临新的决裂。






三、论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统一
  民主是民主,团结是团结,但它们为人民所创造,又服务于人民,必然有机会按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造就“民主团结”。
  中国共产党曾经完结了一个时代,但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做到使这个时代与当下彻底决裂。曾经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这两个令党头疼的难题在此时此刻依旧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当党和中国到了新的位置时,很多事情都变了。这个时代并不上一个时代幸运,同样是乱世,但所有人都在用着无形的刃“杀人”。
  人的本能是欲望与占有,这意味着人可以同甘苦,却不能共富贵。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迫使党召开遵义会议,展开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并由此开始了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统一建设过程,最终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臻于完善。可当中国人结束了一个世纪的灾难后,面临新时代的种种诱惑,又将民主团结的大好局面断送。中国发展太快,不断涌现更复杂更艰深的矛盾,妨害着民主与团结的统一。但怎么可以这样,党和广大人民用生命换取的民主团结竟被如此糟蹋!
  中国太大,大到可以将很多问题掩盖。但我们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就像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思想在全党泛滥,只是等到问题彻底激化时,中国已经不会再有毛泽东来应付再一次的生死存亡。所以,与其被动等待,不如提早预防,及早整治。
  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未曾因一个时代的完结而消失,它们在新时代中仍要扮演着的陌生且相似的角色。中国是否还需要共产党领导,还要再来一次时代的检验。这还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人类依旧还在寻觅光明。而当下的党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广大人民幸福的重担,这使他们一秒都不敢松懈。中国当不忘自己是人民公仆,力求党的民主法治与团结统一。
  但是,党内民主与的党的团结的问题是民主与团结的问题。独立自由的民主与服从统一的团结相悖相伤,总会让人面临取舍。但或许,民主与团结和计划与市场是一样的,都是可为人利用的有效工具,既然计划与市场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也也必然可以统一于党的伟大建设中。
   民主与团结的统一符合中国建立和谐社会“求同存异”的本质要求。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实现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要在自由批评与讨论的基础上实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高度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对缩小党内意见分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作用;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基础上保障少数,促进党的团结统一。 [7]相似地,党的团结统一也是实现党的民主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是依靠全党的民主与团结的相统一完成的,谁也不能否认两者,更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为什么党能在濒危的关头实现统一,当下反倒做不到了?对经过漫长岁月的党来说,长征和遵义会议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只剩下一堆它们的历史遗迹和中国人人云亦云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人重拾精神和历史的方式不应局限在缅怀上,而是把精神和模式充分应用到中国发展的实际中。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统一仍将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伟大的力量。
  用团结的话来说,合则生,分则死。民主与团结互彼此无法代替彼此,但彼此却能为彼此保驾护航。但是,生死的问题是旧中国的主题,这个时代的主题是生存与发展,而发展则是更为突出的主题。
  民主与团结需要统一,但在特殊的时代里,中国不会舍弃它们,但中国人总应也总会有所侧重。中国在这件事上的实际是团结在前,民主在后。而中国比生存更重要的发展要求我们民主在前,团结在后。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适应这个时代大势的抉择。
  这个中国本来就有很多人,而中国人也很痴迷于自己造就的热闹喧嚣,但此热闹喧嚣并不差你一人,你大可不凑此热闹。








参考文献:
  [1] 唐土红著 《和谐社会与权力道德生态》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96 2012.10;
   [2] 颜杰峰 《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团结统一》 [J]. 学术论坛 , Academic Forum 2015年02期;
   [3] 姜建芳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开始成熟的标志》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2015年02期;
   [4] 童贤东 《试论遵义会议党内民主精神的历史地位》  [J]. 红广角 2014年08期;
   [5] 王拥贤 《浅谈长征中党中央对张国焘的斗争策略》 [J].党史博采(理论) 2011年04期;
   [6] 侯丰田 《团结精神在长征中的作用及其时代意义》  [J].政工学刊 2006年12期;
   [7] 李东明《党内民主: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列宁早期党内民主思想初探》[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12年0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雪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2-10 1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4 04:58 , Processed in 0.1741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