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42|回复: 2

[散文随笔] 我的良师益友张树森

[复制链接]

升级   14%

发表于 2016-2-4 0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的良师益友张树森
陈宝林
一个人,能在人生旅途中知遇一个或者几个恩人并能干事成是,是大幸、万幸。张树森是我业余新闻的启蒙老师, 也是我30多年关系最为密切, 感情最为真挚的好朋友。这些年来,他让我走过严寒的冬、温暖的春、炙热的夏,终于,迎来了今天的收获! 这几天《吉林日报》以勤者的新闻梦、《白城日报》以情系鹤乡写华章对我从事业余新闻工作30多年经历进行了全面报道,在感谢媒体的同时,我更应感谢我的良师益友张树森老师。
我想,在漫漫人生路中,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遇见不同的人。这些人或是你生命道路沿途的过客,或是你情同手足的挚友,或是那个要与你共度此生的人。这大概就印证了那句俗语吧——“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么“多久修得师生缘” 呢?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认识张树森老师的。那时20几岁的我高中毕业刚迈出校门,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我踌躇满志回到故乡通榆县最边远、交通最闭塞,经济和文化最落后的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回乡以后我被安排到乡文化站工作,从那时起注定了我和张树森老师的今生一世师生缘。
包拉温都文化站是全县最晚成立的,在这之前没有文化站。尽管当时的文化站是无经费、无阵地、无人员的背包文化站,但我在当地领导的鼎力支持下,从春节办秧开始到后来创建少数民族歌舞,一步一个腳印开展起工作。当时创建歌舞队,没有队员,没有导演,没有经费,没有演出乐器服装,也没有演出节目内容,那艰难是可想而知了。但我并沒有灰心,更没退却,我采取发动当地文艺爱好者,从毗邻內蒙借服装,请导演等办法把队伍组建起来,可最大难题沒有演出节目内容。这时有人给我出主意,让我到中学找张树森老师。我怀着试探的心里找到张老师,张树森老师非常热情,不仅满口答应,并且谈了许多他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认识张老师给我感觉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那时起,他一边帮我编创具有乡土气息的演出节目内容,一边把我们活动情况写成一篇篇新闻,发表在省市县以及毗邻内蒙的媒体上,一时间我们小小歌舞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最令我难忘的是我们的歌舞队一名队员被邀参加省国庆观礼团。尔后我又在张树森老师的指点下,以当地万亩山杏林命名成立了“杏花”民族文学社,办起了散发浓郁山野气息的铅印《杏花》小报,当时,《杏花》小报飞进千家万户,飞向祖国大江南北。《杏花》不仅成为偏远闭塞民族小乡村的热点,而且引起许多关心民族事业发展人士的关注。令我难忘的是时任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金荣俊亲笔为小报题写报名,时任省文化厅厅长吴景春给《杏花》写来贺信,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韶华也为《杏花》题词。全国20多个省、市文学社团及长城内外的文学爱好者都与《杏花》结下了难忘的“缘”。 那时我和张树森老师如醉如痴地拆阅和编辑来自四面八方的稿件。那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来稿,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都使我们激动不已。还记得延边朝鲜族一位少女给我寄来的信,她说:“朋友为我送来《杏花》小报,就像送来了喷香的手把肉,芬芳的香奶茶……”。 后来在创办文学社基础上我又跟着张树森老师搞文学创作,又写新闻稿。很快我的《我爱家乡杏树林》以及《不罚一分钱,良种推广开》等文学作品和新闻稿件在媒体上陆续发表。我在文化站工作了8年,后来张树森老师从教育改行到了文化站接替我工作。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从此高天的旷远和心中那份责任的凝重,又赋予了张树森遐思无尽的跋涉,他更加加倍努力,忘我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贡献着力量。
后来我从包拉温都调到县计生局,从计生局到向海乡,从向海乡回宣传部,从宣传部到白城人社局、白城医高专。应该说我自认识张树森老师伊始至今,32年弹指一挥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但这流逝的岁月中我和张树森老师的往来从没间断过,我不论是工作中取得成绩,还是生活中遇到挫折,我都和张树森老师都如实叙说,无论是电话里交谈,还是面对面交流,他从不厌烦,更多的鼓励和鞭策,教会我胜不骄,败不馁,踏踏实实干事,真心实心处人。我虽然离开包拉温都已经20多年了,我和张树森老师一样,对那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里的父老乡亲都怀有深厚感情。我经常受张树森老师之邀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利用节假日,用手中的笔,胸前的照相机,宣传我的家乡。闲遐之时,当我和张树森老师坐在一起,把酒临风,共同回想过去一起战斗岁月的那一幕幕情形时,那一刻是那样的温馨美丽,那样的刻骨铭心,那样的难以忘怀。
张老师对我的关心不仅仅是在创作和新闻上,更多的是在事业上,在做人上。他本人不仅仅是言传,更多的是身教。张树森老师退休后,他怀着感恩的心,凭着在乡文化站和乡政府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顺应农牧民求安、求知、求富、求乐和求健康的需求,开办了一间免费开放的书报屋,放弃了当时每年7000多元的房租收入,用家里两间150平方米的门市房,自掏腰包3万余元,订购了60多种报刊,购买了3000多册各类图书,还购置了桌椅和书柜,办起了享誉省内外的“报吧”,免费向当地群众开放。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全乡每年有4000多人次到“报吧” 读书看报,那里成为了当地各族群众,掌握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学习科技文化、学习法律知识的阵地。正是这“报吧”, 让蒙汉群众找到了思绪飞扬的草原和天空后,象骏马一样扬蹄,象雄鹰一样展翅飞翔。他工资虽然不高,可每年都自掏腰包帮助有困难的人。迷子荒村村年孙长义与他无亲无故,2008年初突发急症,需去省城就诊,但家中无钱。张树森老师得知后,送去3000元,并主动送他去治疗,使他转危为安。蒙古族老党员包风格因患癌症,欠外债3万多元,病逝时家里无钱安葬,张树森老师知道后送去2000元钱安排后事。这样感人的好事,张树森老师每年都做很多件。当地的群众都把张树森老师当成亲人,有什么大事小情儿都愿意找他帮忙。 他还利用空闲时间搜集有关资料,从法治、德治和孝治三方面入手,编写了《青少年行为鉴言》。《鉴言》受到全乡青少年的欢迎,广为传唱,起到了鉴言劝世、春风化雨的作用。蒙古族民间故事随着信息时代的猛烈冲击和蒙汉文化的演化与交融,正面临着被遗忘、消失,在这关健之时。张树森老师把整理、挖掘、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故事、英雄史诗等做为头等大事,成为《杏树林的传说》和蒙古族民间故事传承人,他坚持了传讲40年痴心不改,从不拒绝使命。近两年他还写下了近20多万字的《包拉温都乡志》,他要用毕生精力记载和传承草原文化,地域风情,民族精神。他以自己的桑榆晚景、大爱情怀,传播正能量,温暖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模范个人”等称号并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今天我擎起了手中这支笔,决心写出我的良师益友张树森老师,但笔还是迟迟难落到纸上,我担心手拙钝笔难以尽述他的情怀和他那满腔质朴,难以让人们领略到他那闪烁时代的风采,难以品味他为蒙汉民族团结所付出的厚重情意。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     白城市棉纺路27号   邮编137000  电话:158446815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2-4 12: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师益友,一世情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2-4 12: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在人生旅途中知遇一个或者几个恩人并能干事成是---成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4 03:15 , Processed in 1.0155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