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66|回复: 6

[散文随笔] “编外名记”陈宝林

[复制链接]

升级   14%

发表于 2016-1-26 0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编外名记”陈宝林
●本报记者 李文斗


            无论在白城新闻界还是省级媒体,陈宝林的名字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因为与其联系起来的是一篇篇、一幅幅带着乡土气息的农村新闻稿件、新闻图片,是一个上稿量超过专业记者的业余新闻工作者,一个敦厚朴实、热情豪爽、视新闻写作如生命的蒙古族汉子。    曾经有业内同行和一些摆弄文字的朋友在一起议论,说宝林又不是专业记者,自己有一摊工作要做,干嘛要花费那么多精力去采写农村新闻,而且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年竟能在省市级媒体发稿三四百篇,别说一般通讯员做不到,就是专业记者也做不到。真不知道宝林图的是什么。    同行读不懂也好,朋友不理解也罢,有一个事实是确凿的:无论《白城日报》还是《吉林日报》,在所有通讯员中,陈宝林是写稿最多、拍片最多、发稿也最多的一个,其敬业精神和上稿量远超过报社专业记者;节假日缺稿时,《白城日报》几个版的主编和《吉林日报》摄影部主任都给陈宝林打过电话约稿,宝林也因此被戏称为本报的“编外名记”。他同时还是《中国劳动保障报》、《吉林农村报》等报纸的特约记者。日前,笔者以一个老记者的身份走近陈宝林,和他促膝长谈,因此得以了解他能被多家媒体聘为骨干通讯员乃至特约记者的秘密及其鲜为人知的故事。        对新闻写作的热爱和勤奋坚持,使宝林从偏远的包拉温都一路走到了今天        宝林最初是从偏远的老家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起步的。在这里,他当过乡文化站长、乡政府秘书和计生助理;在这里,他创办了全省第一家乡级少数民族文学社和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杏花》文学小报;也是在这里,他开始尝试写新闻、学摄影,一路写到了县里和市里。宝林虽然没进过高等学府,但他勤奋好学,坚持笔耕不辍,在稿件被县电台、电视台采用后,他又大胆地向《白城日报》、《吉林农村报》甚至《吉林日报》投稿,并且每篇稿件见报后,他都认真阅读,和自己的原稿对照,看看编辑老师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润色,从中领悟新闻写作技巧,同时学习借鉴知名记者采写的稿件。这种长期参照领悟使宝林的新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上稿率也大大提高,不仅成为《白城日报》、《吉林日报》的骨干通讯员,还被《吉林农村报》、《吉林经济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报纸聘为特约记者。    没事的时候,宝林经常把自己的稿件剪贴本拿出来翻翻,检阅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看自己最近有没有进步。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工作之余的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于他已不再是简单的热爱,它已经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写点东西,不拍点什么,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被漏掉了。    随着宝林在县市省各级媒体发稿量的增加,陈宝林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这种新闻效应使他在县内外有了一定名气,在一些领导的心里也有了一定位置。于是,他先后被调到通榆县计生局、向海乡、县委宣传部和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论他在哪个单位工作,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不忘新闻写作,随身带着相机和笔,把他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业绩乃至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各级报纸和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出去,既提高了这些单位和部门的知名度,也促进了这些单位和部门的工作。    担任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计生助理和县计生局宣传科长期间,他深入各村屯,采写了大量短小鲜活的计生新闻,拍摄了上千幅计生新闻图片,其中大部分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发表,仅《白城日报》就刊发1000多篇(幅),成为全省写稿发稿最多的基层计生干部。此外,他还在《中国人口报》上发表了《鸿兴镇建立计生细胞工程》、《通榆县对计生户实行优惠政策》等新闻,被该报聘为特约记者。    1999年,陈宝林被破格提拔为向海乡党委副书记后,仍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到各村屯采访、调研,宣传向海的资源优势,反映农牧民的心声,为省市县有关部门帮扶该乡贫困村屯、参与少数民族乡新农村建设架起了“金桥”,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和县领导的好评。这期间,他撰写的比较有影响的稿件有《向海村民的心声》、《足迹深深印草原》等,这些稿件先后被《白城日报》、《吉林日报》采用,刊发在重要版面上。    2007年调到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后,宝林的新闻写作天地更大了,新闻视野更开阔了,写稿也更勤奋了。短短两年多,他就在《白城日报》发稿400多篇(幅),在《吉林日报》发稿350多篇(幅),在《吉林农村报》和《吉林经济报》发稿500多篇(幅),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发稿40多篇(幅),同时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发稿300多篇(幅),在吉林劳动保障网站发信息200多条,上报政府信息200多条。    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的是陈宝林作为一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和艰苦付出,同时也说明宝林已成为媒体离不开的编外记者。    为了抓新闻,他经常下乡采访,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为了抢新闻,他经常半夜爬起来写稿传稿,力争第一时间见报。    或许是出于对新闻的热爱和理解,或许是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10多年来,无论在通榆还是在白城,只要单位工作不忙,宝林就抽时间下乡采访,了解社情民意,从中寻找新闻线索。    今年7月,吉林西部地区接连20天没下雨,宝林坐车路过通榆边昭时,发现道两旁的庄稼叶子都打蔫了,立刻意识到这是发生严重旱情的征兆,他判断全市乃至全省很快将展开抗旱工作,便立即到附近的村屯,抓拍了几张通榆农村提前抗旱的新闻图片,分别传给《吉林日报》和《白城日报》,两报很快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此时全省抗旱尚未启动。    今年11月初,通榆县委统战部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宝林,说兴隆山镇有一对年轻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养野鸡、办养殖场,很值得宣传。于是,他利用周六赶到兴隆山镇采访了这对大学生,拍了几张图片,回家后又写了一篇新闻稿,当晚发给了《白城日报》和《中国劳动保障报》,两报都很快刊发在一二版显著位置。紧接着,宝林又把这对大学生夫妇推荐给通榆县人才办,帮他们争取到2万元人才创业项目资金。养殖场没有上电,宝林又协调县农电局拉来20kv变压器1台,还建议他们到县工商局注册了兴隆山镇长发村天源养殖合作社,联合当地几十户农民共同养殖野鸡、锦绣鸡,并帮助争取到了县供销社的政策扶持。    前不久,宝林又促成了市劳动就业部门与白城电视台的合作,拍摄了6集系列专题片《劳务经济别样红》。协调联系拍片之余,宝林也没忘了采访,他见缝插针,抓拍了30多张反映当地农民从事劳务输出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图片,分别刊发在《白城日报》、《吉林农村报》、《吉林日报》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报刊上。    12月3日,宝林和电视台的朋友到洮北区采访劳务超市组织农村富余劳力与域外企业对接,使这些农民成功实现转移就业的新闻,顺便拍了一些新闻图片,当天下午,他把数码图片和相关说明传给了《中国劳动保障报》,第二天就在该报二版显著位置见报。    “这些年,无论酷暑严寒,不管采访当晚喝了多少酒,半夜一两点钟我都要爬起来,把没写完的新闻稿和照片说明写完,然后通过网络信箱传给有关报刊和网站,争取在第一时间见报。”宝林如是说。    他经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家乡父老,帮助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文化站干部张树森是宝林的忘年朋友,也是宝林业余新闻写作的引路人,他退休后自费在临街办了一个报吧,免费供农村青年阅读。宝林听说后专程赶回老家采写了一篇配图片的新闻稿,《白城日报》、《吉林农村报》、《吉林日报》都刊发了。稿件见报后产生很大反响,通榆新华书店和长春一汽团委先后派车送去一批介绍农村科技养殖知识的书籍,白城市政府领导、省市民委主任也都到包拉温都看望过张树森。今年,张树森还被省民委推荐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前不久进京参加全国表彰大会,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按说,一个业余记者、通讯员没有采访写稿任务压着,没有上司催着,完全没有必要在节假日和公休时间下乡采访写稿,可是陈宝林却偏偏不愿在家享受生活,每年春节、国庆放长假,别人都忙着和亲朋好友一起喝酒打麻将,宝林却拿起相机,为报社的朋友准备节后的“礼物”——紧缺的新闻稿件和图片。因为他知道,每年这时候报纸都缺新闻稿。    有一年,宝林回老家包拉温都过年,得知正月初二安玉亭一家要用家庭演唱会慰问乡福利院老人,立即赶过去拍了一组新闻图片,写了一篇通讯,随后寄给《白城日报》和《吉林日报》,节后两报都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第二天,他听说省民委领导扶持五道营子村农牧民养牛,便赶到该村拍了两张新闻图片,节后刊发在《白城日报》一版。    这几年有不少新闻写作爱好者向宝林求教,并请他推荐稿件在报纸上发表。在宝林的热情帮助下,先后有几十人在他的扶持下走上业余新闻写作道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年过花甲的向海乡卫生院副院长包永林。包永林退休后闲着没事儿,试写了几篇新闻稿,想投给报社又怕编辑相不中,便给宝林打电话请他帮忙。宝林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之后,推荐到《白城日报》发表。一年多来,包永林已经在《白城日报》发稿近10篇,《吉林日报》也采用了他的两幅新闻图片。    “我什么东西都丢过,唯独宝贝相机从来没丢”    出身蒙古族的陈宝林像他的大多数同胞一样,性格豪爽,爱喝酒,爱交朋友,这些朋友有政界的、新闻界的,有企事业单位的,也有普通百姓。朋友多了,宝林少不了要参加一些酒局,有时免不了要多喝几杯,喝多了之后免不了要丢三落四。宝林说,我这个人大大咧咧,酒喝多时还真丢过不少东西,像衣服、围脖、手套什么的都丢过,唯独相机从来没丢过。    那是宝林在县计生局当宣传科长时的事。有一次他到新发乡采访,晚上在县城一家饭店喝了很多酒,回家后躺在床上就睡着了,连衣服都没脱,第二天醒酒后发现相机不见了,急得到处找,家里翻遍了也没有,到头天晚上喝酒的饭店去找,老板和服务员都说没看见。就在宝林懊悔不迭时,他媳妇在被格子里发现了相机,才想起是她从宝林身上摘下来的,随手放进被格子里忘了。媳妇说:“你这人大大呼呼心都能丢了,就是宝贝相机丢不了,它都赶上你命根子了。”    采访快结束时,笔者问宝林这些年总共发了多少稿,宝林说粗略统计大约4000篇(幅)吧,其中仅2007年以来就在各级媒体发表1600多篇(幅),如此高的发稿量不能不令人赞叹、佩服。    问宝林业余干了这么多工作,发了这么多稿,累不累?宝林说,累是累,但同时也幸福并快乐着。问宝林自豪不?宝林说自豪,但还不满足。问宝林快奔50了,今后还会这么拼吗?宝林说,只要一天没累趴下,我就会不停地写下去,不停地拍下去。    这就是朴实无华的蒙古族红脸汉子陈宝林,这就是永不满足、永不停歇的“编外名记”陈宝林。    愿宝林一路顺畅,一直写到须发皆白。 作者:李文斗 吉林省白城市<<白城曰报>>记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1-26 09: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5.11%

发表于 2016-1-26 14: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冬祺笔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6 15: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陈宝林。不过这个不是你自己的文章,所以不做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雪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1-27 1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雪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1-27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4 03:08 , Processed in 0.1347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