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65|回复: 5

[散文随笔] 我和邹叔的今生缘

[复制链接]

升级   14%

发表于 2016-1-25 07: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陈宝林

    我记不起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缘分到了,自然有人向你走来。缘不问因果,有些人遇见只是一场烟花易逝,有些人遇见注定改变一生,有些人遇见注定要终其一生来遗忘,”我想这一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我的邹叔叫邹仕民,我和邹叔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我认识邹叔是1981年,刚刚走出校门的我,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安排在公社文化站工作,当时邹叔是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在我记忆中邹叔是公社抓社办企业的。谈到公社、社办企业,现代很多人都不了解,人民公社是从1958起建立到1982年取消,存在了近25个春秋。后来人民公社变为乡人民政府。那时的社办企业顾名思义归公社管理。社办企业规模一般很小,只有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不等。邹叔是城里人,那时是下派到包拉温都蒙古族乡人民公社的,邹叔个不高,走路步幅小,但节奏特别快,总像要赶到什么地方去似的,从来没见过他悠闲地踱方步。与人交谈时,他总是带着微笑,给人亲近、和善的感觉。刚刚步入社会的我,那时什么都不懂,来公社报到那天,公社党委书记盖云亭和邹叔一起接待我这个回乡青年,他们当时交待一些事情也没跟我说那些官话,只是盖书记给我介绍邹叔时说,邹主任是公社最年轻领导干部,是从县城来这里工作的,是有文化的人,让我好好象邹主任学习。
   我的家乡包拉温都距通榆县城200华里、不仅交通闭塞、而且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又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那时文化站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而成立的,在这之前没有文化站,据说包拉温都文化站是全县最晚成立的。尽管当时的文化站是无经费、无阵地、无人员的背包文化站,但公社领导是高度重视的,特别是我邹叔,为了支持我工作,那时他把社企的照相设备给了文化站,为了让我学会照相,洗象,他亲手操做。那个年代没有彩照,都是洗黑白,冲洗一张照片需要很多程序,为了教会我这门技术,他把自己办公室当成照相馆,把被窝当成暗室,我俩一起砧进他被窩里冲胶卷,洗相片,他教会了我如何曝光,显影、定影,烘干。他还和公社主要领导商量从社办企业管理费中拿出400多元钱,让我征订了《吉林日报》、《红色社员报》、《白城报》、《民族画报》、《参花》、《故事会》等百佘种报刊杂志。后来又到跑到省城,从省民委要来24英寸彩色电视机,因当时接收不到电视信号,他又从县广播局请来技术人员,立起32米高的铁架电视天线,让身居穷乡辟壤的农牧民看上了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彩色电视。当时把公社会议室当做收看电视室,并交我管理。我不知他的用意,现在想起来,他全力支持我工作是想用文化站这块阵地,用传播媒体、文学和艺术,让当地干部群众在潜默移化中治愚治贫。有一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说人们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教育思想一旦解放、方法一旦更新,即使是身居僻壤的干部群众同样会迸发出智慧的光芒。我这一生对邹叔十分敬仰, 我坦诚说,我敬仰的不是邹叔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也不是他对同事以及下属的关心关爱,而是他那超越自我,努力探索,勇力潮头,敢于笫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在我眼里邹叔无论做什么事他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细。他主抓社企时,在沒有技术,没有人员,没有设备,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想千法,设百计,在那么偏远、落后的公社竞能办起奶粉厂,酒厂,机械化砖厂,联合厂,能在左的思想还根深蒂固的形势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干起轰轰烈烈事业,能奏响起更新观念,踏浪前行的乐章,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胆识和魄力。后来很多人从他亲手创办企业产品、香飘千里的“百合牌” 奶粉,醇厚甘甜的“黄花坨”白酒读懂了邹仕民这个人,那时他是用他社办企业品牌、国家注册产品把包拉温都推向省内外,是他用自己聪明才智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是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包拉温都。关于我邹叔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人们都知道,包拉温都有座万亩山杏林,山杏林盛产杏仁,毎年七八月份男女老幼采集杏核,据现代医学研究,杏仁不仅有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杏仁还含有维生素B17,具有杀灭癌细胞的作用。为了让这一宝贵资源造福当地农牧民,造福人类,邹叔和同事们经过多方考证,翻阅大量资料,淮备筹建社企杏仁灌头厂。在试验产品过程中,邹叔吃了自已埯制的杏仁灌头而引起上吐下泻,直至送到医院住院,后来听说办杏仁灌头厂之事因此泡汤了。到目前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也不敢当邹叔面问起此事,我不想去体会当年邹叔壮志末酬而发出的感慨,更不想抚摸邹叔在包拉温都留下终生遗撼的伤痛。我只知道那时杏仁灌头厂没建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上把邹叔调回县城后委以重任。在包拉温都文化站工作期间, 我受邹叔影响,创建通榆县第一个乡级少数民族歌舞队,组建全省第一个乡级少数民族文学社并创办了独具乡土民情的文学小报《杏花》。 当时《杏花》带着墨香,走进了当地广大农民的家中,又带有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走出了通榆、走出了吉林,走向了全国各地,与全国20余个省、市文学社团和千余名文学爱好者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我学着邹叔跑到省里, 让省民委主任为《杏花》题写报名,让省文化厅厅长为《杏花》写序,又让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邵华为《杏花》题写贺词。后来我又当上乡政府秘书, 计生助理,甴于我表现出色, 我被组织批准同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6月的一天, 调回县城许久没回来的邹叔带领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的同志来到包拉温都,考察我入党。当时我真的很紧张, 谈话时尽管我对党章以及党的基础知识背的滚瓜烂熟, 但看邹叔他们开始谈话的严肃表情我真的很紧张,  后来谈话令邹叔他们对我非常满意,临走时邹叔叮嘱我的话至今仍在耳边回想。
邹叔工作调动离开包拉温都以后,我们便有书信往来,偶尔我去县城开会,每次都要去拜访他,他总是那么样热情,每次都把我们请到家,准备丰盛家宴款待我们。邹叔为人真诚友善,包拉温都凡是与他交往的人都有一份感慨,他是有情有义, 重情重义之人,他把乡情看做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据说有一次,包拉温都乡庆,邹叔和曾经在包拉温都工作过的老同志与县主要领导一起前去庆贺,当晚当地按照蒙古族礼节举行盛大招待睌宴。献哈达,敬美酒,处处洋溢节日欢乐。晚宴上许多老同志频频向他招手,邹叔也许没想很多,看到朝夕相处8年的乡亲,他没有抑制住自己感情,无意拋开同来的领导,给久别的乡亲们去敬酒,他这一举动,使一同前来的领导十分不悦,据说当时场面显得很尴尬。后来当地领导将邹叔的情况详细做了介绍后压住了县领导心中升腾起的那股火,据说当时桌上所有人为邹叔挰把汗。但后来也有人讲,邹叔从组织部门调走和包拉温都之行给领导留下的深刻印象有关。这事己经过去几十年了,我也不想去考证传说的真假,只知道邹叔是个把乡情视为高于自己一人呀。邹叔在包拉温都工作了8年,好象老天故意安排似的,我在包拉温都文化站工作了8年,后来调到县计生局又干了8年,从计生局到向海乡,从向海乡回宣传部,从宣传部到白城人社局又是8年,现在从通榆到白城工作又过去了整整8年。应该说32年弹指一挥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但这流逝的岁月中我和邹叔的往来从没间断过,这期间我,尽管我们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我们个人之间的感情没与日倶增。特别我调到通榆县城,在邹叔身边工作,邹叔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我。那时我不论是工作中取得成绩,还是生活中遇到挫折,我都和邹叔如实叙说,他从不厌烦,教会我胜不骄,败不馁,踏实干事,真心教人。记得組织上调任我去向海乡任职时,邹叔笫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祝贺,赴任前还召集几位老领导一起聚饏为我送行,他最大希望我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屈指算来,我离开包拉温都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和邹叔一样,忘不了那里一草一木,忘不了那里的父老乡亲。我经常利用节假,跑回那里,用手中的笔,胸前的照相机,宣传我的家乡。我和邹叔有同感,尽管我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方热土,但包拉温都给予我们的是生命的美丽,给予我们的是草原情怀,包拉温都铸就了我们人生的辉煌。
邹叔退休后来到儿子身边广东湛江,世上竞有这么巧的事情,他儿子邹鹏与我姑娘陈丽娜同住一栋楼,一个门栋,上下楼,只是一楼之隔。每次来到湛江,我放下行包,笫一眼就急急忙忙去拜见他老人家。尽管岁月染白了他双鬓,额头加深了几道皱纹,但邹叔满面红光,精神饱满,依然那么和蔼可亲,依然那么真挚热情,现在儿孙们的快乐和幸福已成为我邹叔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当我和邹叔坐在一起,把酒临风,共同回想起过去岁月那一幕幕情形时,那一刻是那样的温馨美丽,那样的刻骨铭心,那样的难以忘怀。当提及我们之间纯朴,真挚的情谊还将延续到邹鹏和陈丽娜他们下一代时,邹叔脸上更是荡漾起灿烂的笑容,此时此刻,谁能想到人世间还有这般情缘。现在邹叔在湛江过起无忧无虑的生活,尽享人世间的天伦之乐。我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学会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懂得隐忍,懂得原谅,让自己在宽容中壮大,让自己在平凡中见伟大。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
陈宝 林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棉纺路27号   邮编137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1-25 1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5 13: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不起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缘分到了,自然有人向你走来。缘不问因果,有些人遇见只是一场烟花易逝,有些人遇见注定改变一生,有些人遇见注定要终其一生来遗忘,”我想这一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确有点道理,有点天命不可违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5 13: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公社是从1958起建立到1982年取消,存在了近25个春秋。后来人民公社变为乡人民政府。



我出生那年正好有了人们公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5 13: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说人们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教育思想一旦解放、方法一旦更新,即使是身居僻壤的干部群众同样会迸发出智慧的光芒。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1-25 13: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熟练,平实,以传纪式的文字记录一位在你心中值得敬仰的人,让读者了解了许多他的事迹。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3 23:42 , Processed in 0.1479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