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皖平

[抒情散文] 浓浓的年味 / 杨平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飞扬 发表于 2020-12-19 09:14
到了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舞龙耍狮,踩高翘,扭花鼓灯,放烟火,逛花灯。人们从屋内走出来,把喜 ...

谢谢老师细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6: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飞扬 发表于 2020-12-19 09:15
传统的年文化,就是这样凝聚着家庭,凝聚着人心,凝聚着社会,凝聚着民族。

谢谢老师细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6: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飞扬 发表于 2020-12-19 09:23
一年一度,年轮流转。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始,新的生机。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从古到今,打上了祖 ...

谢谢风飞扬老师精彩点评,过誉,给予大力鼓励!遥祝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平凡的二零二零庚子年,转瞬间到了岁末,元旦就在眼前。按照传统习俗,阳历新年主要是官方庆祝。民间过的是阴历新年——春节。两节共存,更增添了年味。说起来,还有一些趣话。
告别多事之年!

点评

谢谢诺斯尼老师临帖指导,精当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普通百姓,跨过了元旦,又继续为过新年做准备。或者积极的筹办年货,或者做着回老家过年的打算。尤其南方人,一到立冬,就早早地把腌熏的腊肉、腊肠、腊鱼、腊鹅,挂在了阳台上,看得你,眼馋,口馋;北方人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买,大鱼大肉,放到屋顶一冻就得,山货青菜则要放到地窖中储存好,保证足不出户就有吃的。年味也就这样,一天浓似一天。

点评

谢谢老师摘句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父亲买的新衣裳,吃上母亲做的好吃的佳肴。那时,大家都不富裕,平时难得吃到荤腥。
同感!

点评

谢谢老师共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对于百姓家庭来说,是亲情,是团圆,是凝聚。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老家习俗,三天新年是要在自己家里过,年初四以后就可以串门子,走亲戚,联络邻里和亲朋的感情,在更大范围凝聚亲情、感情、友情。在淮河岸边的家乡,乡邻四舍有互请年饭的习惯,一吃就吃到正月十五,甚至出正月。年前农村杀猪宰羊,家家腌鱼腌肉,年货丰富。这时,都想气气派派做一次东,把最好的东西端给客人享用,既感谢乡亲乡邻平日的关照,又展现热情好客的品行。若有外地来探亲的客人,就奉为上宾,更增添热闹热情氛围,一家一家轮流请,走都走不了。
过年,是亲情、友情一次大荟萃!

点评

谢谢谢老师圈点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年文化,就是这样凝聚着家庭,凝聚着人心,凝聚着社会,凝聚着民族。
过年也是民族传统的集中展示!

点评

谢谢老师提升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二年,国人又闻到新的年味。铁道部门,为了解决百姓回家过年难、买票难的问题,实行了网络实名定票的措施。但是,短时间内,三十多亿人流的大迁徙,并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情。有农民工抱怨,没有条件上网定票,不公平;上网订票的,点击500次,才能买到一张票,没有实现秒杀订票的快感,舆论一片哗然,使年味变酸。看来,好事办好也很难啊。
这是令世界震惊的人口大迁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点评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8: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度,年轮流转。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始,新的生机。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从古到今,打上了祖宗的烙印,形成了特色;年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力量,不是谁能主导和改变的,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年文化,点点滴滴,凝聚着亿万人的心,孕育着春天的花朵,孕育着商机,孕育着生机,孕育着民族新的希望。
欣赏皖平老师迎年佳作,似乎听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老师文章朴实厚重,充满人情味,烟火气,读来亲切走心!
预祝老师新年愉快,冬祺笔丰!

点评

遥祝老师周日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13
谢谢诺斯尼老师细心评析,过誉高赞,给予大力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2.85%

发表于 2020-12-19 1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平凡的二零二零庚子年,转瞬间到了岁末,元旦就在眼前。按照传统习俗,阳历新年主要是官方庆祝。民间过的是阴历新年——春节。两节共存,更增添了年味。说起来,还有一些趣话。

点评

谢谢秋枫老师临帖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2.85%

发表于 2020-12-19 1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父亲买的新衣裳,吃上母亲做的好吃的佳肴。那时,大家都不富裕,平时难得吃到荤腥。大多数家庭,一般没有多余的钱,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得到肉类副食。所以,我们一年到头,都很馋,就等着过年,好开荤打牙祭。记得有一次,家中偶尔买肉,我恨不得生的就尝上一口。有一年,做年夜饭,煮肉,扑鼻的香味,引得我们兄妹几人,围绕锅台团团转。当母亲让我们尝尝熟了没有时,捞出一只腊鹅,你一快,我一块,顷刻间,化为乌有。

点评

谢谢老师圈点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2.85%

发表于 2020-12-19 1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情大如天,团年大如天。每个人,每个家,都会有和我家一样的经历和故事吧。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慢慢长大。现在,我也是老辈了,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到过年,我都盼着她早点回来。火车票不好买,就让她买飞机票,不怕多花钱;再不行,就开车去接。大有女儿不回来,年就过不去的味道。

点评

谢谢老师雅赏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2.85%

发表于 2020-12-19 1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舞龙耍狮,踩高翘,扭花鼓灯,放烟火,逛花灯。人们从屋内走出来,把喜庆的心情和春天的气息融为一体,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和文化交流,把年味推到高潮。

点评

谢谢老师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2.85%

发表于 2020-12-19 19: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度,年轮流转。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始,新的生机。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从古到今,打上了祖宗的烙印,形成了特色;年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力量,不是谁能主导和改变的,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年文化,点点滴滴,凝聚着亿万人的心,孕育着春天的花朵,孕育着商机,孕育着生机,孕育着民族新的希望。

点评

谢谢老师雅赏细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2.85%

发表于 2020-12-19 1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杨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点评

谢谢秋枫老师辛苦评析,给予大力鼓励!周日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9: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父亲买的新衣裳,吃上母亲做的好吃的佳肴。那时,大家都不富裕,平时难得吃到荤腥。大多数家庭,一般没有多余的钱,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得到肉类副食。所以,我们一年到头,都很馋,就等着过年,好开荤打牙祭。记得有一次,家中偶尔买肉,我恨不得生的就尝上一口。有一年,做年夜饭,煮肉,扑鼻的香味,引得我们兄妹几人,围绕锅台团团转。当母亲让我们尝尝熟了没有时,捞出一只腊鹅,你一快,我一块,顷刻间,化为乌有。

形象立体、年味十足

点评

谢谢陈勇老师临帖指导,提升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9: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老家习俗,三天新年是要在自己家里过,年初四以后就可以串门子,走亲戚,联络邻里和亲朋的感情,在更大范围凝聚亲情、感情、友情。在淮河岸边的家乡,乡邻四舍有互请年饭的习惯,一吃就吃到正月十五,甚至出正月。年前农村杀猪宰羊,家家腌鱼腌肉,年货丰富。这时,都想气气派派做一次东,把最好的东西端给客人享用,既感谢乡亲乡邻平日的关照,又展现热情好客的品行。若有外地来探亲的客人,就奉为上宾,更增添热闹热情氛围,一家一家轮流请,走都走不了。

十里一乡俗,果然不错,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习惯!

点评

谢谢老师细致贴切评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2-19 1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一二年,国人又闻到新的年味。铁道部门,为了解决百姓回家过年难、买票难的问题,实行了网络实名定票的措施。但是,短时间内,三十多亿人流的大迁徙,并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情。有农民工抱怨,没有条件上网定票,不公平;上网订票的,点击500次,才能买到一张票,没有实现秒杀订票的快感,舆论一片哗然,使年味变酸。看来,好事办好也很难啊。

此处(三十多亿人流的大迁徙,)数字有误。三亿多流动大军差不多了。

点评

谢谢陈勇老师认真负责指正,已改为:成万上亿的人流。可以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26 15:33 , Processed in 0.17333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