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27|回复: 4

[叙事散文] 走进大西北(新疆之旅二)

[复制链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4-11-25 12: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海天一色 于 2014-12-4 18:40 编辑

走进大西北(二)敦煌,嘉峪关,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文/海天一色

    八月十四日二十一点四十五分,我们坐上了由兰州发车的K9661次列车卧铺去往嘉峪关。这一夜在火车上度过,早八点多到达嘉峪关站。由当地地陪接站,早餐之后参观万里长城西起点,攀登“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站在这高高的城楼上,南望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北观连绵起伏的黑山;在这里可以体验古代军旅生活,纵观昔日古战场的悲壮与苍凉,感受嘉峪关之雄伟气魄!
   

        为感受击鼓督战的豪迈气氛,我花了十元钱,做激鼓状,让阿姐为我在此拍照,以作留念。看、昔日的辉煌依然存在。走出城门,便是关外,即塞外风情,这里成了骆驼主人们赚钱的地方,骑上骆驼走一圈30元,我也花钱骑上骆驼,感受英姿飒爽的风采。

         嘉峪关游览结束,午餐后随车赶往敦煌,行程约400公里,5小时左右才能到达敦煌,真是长途跋涉。这是一位女导游,自称有着哈萨克民族的血统,扁圆脸、瘪嘴、皮肤白净。虽然坐了一夜的火车,没有充足的睡眠,又攀登了天下第一雄关,大部分人都昏昏欲睡。然而做导游的个个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被她的介绍所吸引,倒也常常笑声不断。
    途中远眺汉长城烽火台遗址,神奇的布隆吉喀斯特丹雅地貌群;茫茫的西北大戈壁,左边是祁连山脉,右边河西走廊;一路行去渺无人烟,连只鸟都看不见;真可谓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起朋友问我:“对大西北有何印象?”说实话在这个地方根本无法生存,唯有蓝天白云陪伴着茫茫大漠戈壁滩,似乎并不寂寞,还有一种苍凉之美。但是到了景区就完全是另一种景象了。

         导游一路介绍,谈起瓜州县,据说还有一个典故。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2006年2月8日前称安西县,不看字面会误读为安息县。所以据说那里的政府就很不服气,说从河西走廊一路走来敦煌,嘉峪关,莫高窟等名称都很好听,为何到了我们这就叫安息了?在历史上因其生产蜜瓜独具特色,所以后来就改叫瓜州了。虽然只是笑话,博人一笑,但是瓜州的瓜却是一流的甜。这里也是难得一见的绿地,我们在此下车品尝免费瓜果,有甜到腻味的感觉,哈密瓜,西瓜。还有新鲜的枸杞,可以自己去采。很多朋友都买了瓜上车吃,可因为都已吃饱,只能放着,最后都浪费了。

         买好东西,唱好歌,继续行程。一路看见哈密瓜堆满地头,有的搭起凉棚晒起哈密瓜条,想象味道一定不错。车窗外的景色同样美丽,蓝天白云伴随左右。
    离敦煌还有一段路程,导游开始做起生意来,先是介绍敦煌当晚的歌舞晚会,据说还会表演千手观音,这些都是自费项目,明知那是导游赚钱的手段,但即来之则玩之,歌舞票价200元一人,我们毫不犹豫就参加了,车上一大半人都参加了。随即又是介绍吃大漠风情宴,或全羊宴,100元一人。虽然来时朋友一再关照,到了新疆一定要去吃全羊宴(手抓羊肉)但在这里我们不想尝试。我队两位女士参加了大漠风情宴,但是过后很是后悔,说那驼峰腥的让人作呕,一点也不好吃。奉劝下次去的旅客别再上当。
    大约六点左右终于到达敦煌。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东邻安西,南接阿克塞,西北接新疆,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这块茫茫戈壁沙漠中,有数片小绿洲,敦煌就是其中之一。
   

          时间已不早,导游安排晚餐,我们不参加自费项目的便吃团餐,却是非常丰盛,有吃酒宴的感觉。然后入住酒店,稍作休整,看戏时间已到,便去到剧院看戏。以杂技歌舞为主,讲述敦煌的故事,倒也精彩纷呈;最后才是表演千手观音,非常壮观,算是看到了真人表演了。我光顾着拍录像,没有留下照片。
     回到旅馆匆匆洗漱,倒头便睡。明天的行程安排是游“鸣沙上月牙泉”。早上五点半就出发,早饭是每人一包点心。天还刚蒙蒙亮,为这么早出发,我们对导游的安排不甚理解;但是到了旅游点却发现有比我们更早的。因为晚了,当太阳出来,中午时候的热会让人受不了,而且还要回旅店洗漱,理解了导游的用意。这次活动就是穿上沙漠鞋,骑上骆驼翻越一座山,行程一个多小时。

          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辽阔的沙漠一览无余,非常壮美。在发骆驼票的时候,我发现导游抽了一张下面的给我,原来这是一头头驼,一般头驼后面牵五六头骆驼。我这头高大威猛,后面的小姐妹笑我:“你那头怎么那么大呀,哈哈”我说:“不知道这是头驼吗,不大能带领你们吗?哈哈”。刚上去时有点害怕,主人一声令下,骆驼两只前腿先站起来,你的身体就跟着后倾,然后骆驼两条后腿站起,你就跟着摇晃,大呼小叫喊声一片。当坐稳之后,感觉就很惬意了。他们的口诀就是,骆驼摇你也摇,骆驼不摇你不摇,掌握了之后真的非常舒服。

         第一次领略沙漠风情,从没想过电视里看到的镜头,如今亲临现场;骑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中,那种感觉真的很棒!也很酷!上山时风往下面刮,但到了山上就看见风夹着沙子呼呼的吹,下山时你就必须全副武装,只能露出眼睛,沙子还会钻入眼中,可又不敢闭眼。

         几路驼队同时前进,非常壮观。我的牵驼人也会做生意,我们自己不敢拍照,因为风沙大,一不小心东西掉落就找不到了。牵驼人掌握我们这些游客的心里,便自告奋勇为我们拍照,十元一人,虽然照的不是很好,也算留下纪念了。可是牵驼人拍照时,骆驼就不走了,后面的骆驼也跟着停下来,牵驼人对我喊:“你用脚叩脚蹬”,怎奈我使了好大的劲,总算有点挪动了,后面的姐妹笑的咯咯响。坐骆驼时间长了,慢慢胆大起来,开始拿起相机自己拍摄。到达山上稍作休息,很多人还参加滑沙活动,可最后一个个都用屁股慢慢挪下来的,因为前夜下了点小雨,沙子湿了。

          从骆驼上下来,来到沙漠中的绿洲,这里照样鲜花遍地,绿意盎然。沙漠干燥,必须补充水分,自己带的水差不多喝完了,拿出早上发的早餐,里面有一根黄瓜开始啃起来。
         月牙泉:是沙漠中仅有的水源,有着“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的奇妙景观。沙山上一条条的痕印就是人爬过的痕迹。商贩们不失时机的赚钱,招揽游客在沙漠绿洲中拍照。我想既然来了不妨就照几张,他们的摄影技术一定不错。不拍则以,一拍就拍了十几张,十元一张。
          传说中的沙漠中的一棵树独自在风中摇曳,不过它却成了主角,几乎人人走过都要摄影留念。经过人类的开凿,很多地方都有点南方春天的感觉!这里的游玩让人回味无穷!   

         下午参观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世界著名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莫高窟,便感觉有种圣神庄严的气氛,这里不允许拍照,摄像。每人一只耳机跟随专业讲解员,开启一扇扇石窟门。精彩的壁画,千佛千像,栩栩如生,形象十分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对我们的祖先从设计到开凿,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此浩大的工程,无法想象的艰难

     因为这里不允许拍照,所以我只能拍了一张外面的广告画,我们曾在此窟亲眼见过了。看看里面的图案,每一尊佛像都不一样,很多镶嵌真金的佛像被盗。光这里是不是就让你看的有种震撼的感觉!

    外面的建筑也很雄伟。每个团队参观七八个石窟。我们主要参观了藏经洞,17窟,此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时开凿 ,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

    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期,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战争的灾难,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然后外筑补壁,并绘壁画掩人耳目。后因僧徒也逃战争之难未归,洞窟颓废,年久日深

     此地给我的印象就是震撼!如果想看整个石窟恐怕要花两周的时间。此次游览又将告一段落,我们将乘车赶往柳园。晚上乘火车卧铺前往新疆唯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至此甘肃,青海两省的旅程就此结束。

注:2014-11-15日发表于中华文艺网【叙事散文】知乐老师加入精华



DSC05354_副本.jpg
DSC05355_副本.jpg
DSC05437.jpg
DSC05457.jpg
DSC05526.jpg
DSC05556.jpg
DSC05559_副本_副本.jpg
DSC055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4-12-3 1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称有着哈萨克民族的血统,扁圆脸、瘪嘴、皮肤白净。几句话一个人便描写的出来,一个笑脸神也摄入其中。听说过鸣沙山,但没去过,这次可算上“亲临”了,拖老师的福。看过关于莫高窟的记载,去不知道原来那里是不允许拍照的。如果住在老师家附近,一定请老师带几个瓜给我吃。

点评

哈哈,朋友很幽默,如若那样,瓜是必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 1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朋友很幽默,如若那样,瓜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4-12-5 15: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西域风情。

点评

是的,这辈子也就去一回了,估计不会再去了,值得留念!谢谢老师赏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5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14-12-5 15:02
感受西域风情。

是的,这辈子也就去一回了,估计不会再去了,值得留念!谢谢老师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2 05:53 , Processed in 0.12802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