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三十多年前,我出于对文字满怀热忱,用二百多个“心”的词组写成一篇《心心相印,相映成趣》的文章,发表在校刊之后,反响颇佳。读者们惊叹于“心”词丰富,内容包罗万象,纷纷称为佳作。我亦得意了好一阵子。只是时光匆匆,历经数次搬家,那篇文章的手稿早已不见踪影,曾经承载着青春文学梦想的社刊,也在岁月流转中遗落,令人惋惜。 近来,我对说文解字兴趣渐浓,往昔撰写的文章也时常在脑海中浮现。其中,那些关于“心”的篇章,尤为令我感慨万千,思绪翻涌,也萌生出重新书写“心”的强烈欲望。然而,奇怪的是,每次下笔,写上寥寥数行后,思路便如干涸的溪流,戛然而止。当然,我并未就此放弃,一旦脑海中闪过灵感,或是读到精妙的语句,总会随手记录几笔,也算是对写“心”这件事念念不忘,心有所系。 “心”字,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便已出现。说解“心”字,要剖析其结构,追溯其形义的演变。首先,从结构上看,“心”字不过简单四笔,三点一勾,但其内涵之复杂,实难参透,正所谓“人心难测”,其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制造原子弹。再看“心”的外形,一点在外,两点内敛,且被一个钩子稳稳钩住。这仿佛在警示我们,人心必须坚守,否则便容易肆意妄为,迷失方向。其次,“心”的字形酷似人或鸟兽的心脏,古人将思想、感情皆归之于“心”,并引申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含义。由此可见,“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与人生走向。 年轻时,人应当拥有雄心壮志,亦或是怀揣适度的进取之心,渴望通过拼搏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一番成就。然而,人到中年之后,行事变得小心翼翼,思想也趋于保守。常常会告诫自己,切不可贪心不足,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内心的欲望过度膨胀,“心”便会失控,不再是原本沉稳的模样,而变得四分五裂,如同猛兽的利爪与獠牙,狰狞可怖,不成体统。所以,人到中年,务必收回放纵的心,守住心的形态,坚守心的灵魂,这才是人生的根本。倘若心变得狂野不羁,肆意飞扬,最终破碎流血,不仅会迷失自我,找不到回归本真的道路,还可能变得如石头般坚硬冷漠,如刀剑般伤人伤己。 守初心,践使命,首先要明晰自己的初心,方能知晓前行的方向与肩负的使命。“心”字的三个点和一个勾,究竟各自代表着什么?是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忙碌,还是人际交往的复杂、学习的探索、创业的艰辛?其实,这初心,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以婚姻为例,我们寻觅伴侣,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其初心与目的,不正是为了追寻幸福与快乐吗?再看学习,其初心看似是获取知识,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实则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前途以及一份体面的工作。又如出门旅游,我们踏上旅程,欣赏世间美景,其最终目的,依旧是为了收获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心,可分为内心与外心。若将“心”比作人的身体,那勾便是躯干,被躯干包裹的部分就是内心,与躯干之外的外心相互区别。通常情况下,内心不应轻易外露,更不可远离躯干。书写“心”字时,若想字形美观,便不能让笔画过于飘逸。从心的内外结构与形状来看,内心总是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与岁月的磨砺中,内心更是难以保持一成不变。因此,修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修心究竟要修些什么呢?关键在于修炼内心,使其宁静平和、健康纯粹,不被利欲蒙蔽双眼,不被情绪左右,避免陷入多愁善感、犹豫不决的泥沼。 人之初,性本善。修心,应当修炼善良之心,培养为民情怀。人生之路,难免会遭遇诸多挫折与磨难,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丧失远大的志向,不能忘却善良的本性,更不能踏上邪恶的歧途。然而,有些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逐渐迷失了方向,从正义的一方走向了邪恶的反面,沦为唯利是图的小人,成为口是心非的伪君子,甚至变成冷血无情的恶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人到中年之后的修心,更要去伪存真,摒弃邪恶,回归善良,删繁就简,看淡功名利禄。无论身处江湖之远,还是位居庙堂之高,都应心怀国家与百姓。 哀莫大于心死,当心灵受到外界的干扰与伤害时,修心与守心就显得更为关键。一个人,应当始终保持本心,以善良之心待人,以进取之心做事。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无论遭遇怎样的风霜雨雪,都要不断修正自己的内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人活于世,若无法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不妨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让自己开心快乐,坚定从容。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不因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也不因暂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 虽说人们常讲随心所欲,但真正做到随心所欲谈何容易,它必然要在一定的规则与框架内才能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人都不能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不能违背法律与道德的准则。修心养性,就是要约束自己的内心,使其不越雷池一步,始终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道德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倘若忘却了初心,丧失了本性,许多事情便会变得面目全非,混乱不堪,令人无所适从,这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守住初心并非易事。有些人甚至忘却了曾经的誓言,忘记了做人做事的初衷,在人生的道路上盲目前行,走着走着,便将那些幸福美好的东西统统遗失。生活中变得冷漠无情,工作中选择逃避责任,整日争吵不休,这样的人生必然惨淡无光。而对于那些肆意践踏规则、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人来说,等待他们的,将是众叛亲离的悲惨结局,人生也将陷入一片狼藉。 如今,有不少人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这也是一件好事情,是一件有利于净化心灵、获取幸福快乐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