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回复: 4

[记叙散文] 《寻访龙头尖山庄:一次与自然对话的朝圣之旅》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5-3-12 1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寻访龙头尖山庄:一次与自然对话的朝圣之旅》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924/wps9.png
仲夏的龙华山脉犹带着睡痕,素绢般的晨雾垂落山涧。山里,水库的卵石滩浸在朦胧天光里,碎银跃动处,白鹭振翅点破水墨——翅尖弹落的泠泠清响,惊起三两点露珠坠入蕨丛。愈发衬托出山色的宁静。岸边白蝶轻盈地舞动,薄翼掀起的微澜漫过草甸,将蛰伏的虫鸣次第唤醒,宛如天地间最纯净的晨曲。
这座海拔645米的生态庄园,恰似自然设置的时光缓释胶囊。夯土墙民宿的檐角垂着蛛网露帘,有机茶园的石径中曲折蜿蜒,勾勒出记忆的轮廓。我们这些退休知青选择在此小住,与其说是逃离都市的喧嚣,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迟到的精神洄游。用一杯松针茶,冲淡地铁的轰鸣;借萤火虫的微光,修复被霓虹灯灼伤的视网膜。看蜻蜓振翅的轻响,为蟋蟀的琴弦、树蛙的鼓点打着节拍。驻足凝望,蜗牛在蕨叶上镌刻银色的轨迹,工蜂用复眼丈量花萼的几何之美,农家小院里公鸡的争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置身于郊外农家乐的古朴自然之中,不禁让人领悟到亨利・戴维・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传达的“生态智慧和人生哲学”。那种对原野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本能的呼唤,在长沙县金井镇龙头尖山庄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早有耳闻的世外之境,经查询,果然是梭罗笔下“诗意栖居”的现实版。龙头尖山庄位于长沙县金井镇,创建于 2009 年,隐匿在距城九十八公里的龙华山脉怀抱中。海拔六百余米的天然屏障,隔绝了工业文明的侵扰,成为都市人追寻的精神原乡。
我们几个鬓角染霜的同龄人自驾而来,不仅为逃离钢筋森林的束缚,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朝圣。退休金虽不丰厚,却足够支撑我们以AA制的方式,在有机农庄的木屋里小住。清晨推开窗,山岚裹挟着松脂的清香涌入肺腑;暮色降临时,围炉而坐,品味自采的时蔬,看火星在夜色中绽放成璀璨的星群。
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们这一代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历经磨难:知青岁月的集体记忆、返城后的迷茫、下岗潮中的困境,这些经历逐渐融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挣扎中失去自我,甚至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活成了世俗期待的模样。如今漫步在有机茶园的石径上,目睹采茶人指尖如蝶般的翻飞,忽然领悟——那些被生活重压破碎的自我,或许需要这样的山水来重新拼凑完整。
当城里的老友笑言这是“老年疗愈之旅”时,我们更愿称之为“生命的二次觉醒”。在亲手采摘翡翠色蔬菜的劳作中,在见证雏鸟破壳的生命奇迹时,《瓦尔登湖》的字句仿佛有了温度:真正的文明,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与之和谐共生。那日午后,山雨突至,万千雨丝将天地编织成青灰色的茧,我静立山庄廊下,聆听群山深处传来的生命脉动。
晨起推窗的刹那,山岚正以水墨技法晕染天地。雾脚拂过水库时,将粼粼波光调成柔和的灰调;掠过稻田便化作工笔细描,在稻穗尖上凝成珍珠。这流动的宣纸漫过面庞时,野菊的清苦混着腐殖土的腥甜沁入肺腑,竟比任何禅香更令人通明彻悟。则身,我又偶见民宿主人修补鸡笼的篾条穿梭声,这种韵律的动作让我怔忡—这分明是母亲当年编织毛线衣的手势,也是我曾经工作台流水线上永远失传的肢体语言。廊下静立,雾霭濡湿睫毛的瞬间,忽觉梭罗笔下的"黎明代谢论"有了具象——自然总以朝雾为匙,为守候者开启重生门扉。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924/wps10.jpg最妙是向晚凭栏。我站在木制观景台上,看最后几缕炊烟与山雾相融,暮色将龙华山染作青黛,归鸟的剪影掠过层层茶田。忽有山风挟裹金银花香穿堂而过,惊起荷塘蛙声一片。此刻方知梭罗所言不虚:隐居之日,竟让半生积郁的心茧层层剥落——都市焦虑如晨雾消散后,那些被车鸣人声遮蔽的生命原声,忽然在耳畔清晰可辨。
向晚观景台远眺,暮色将龙华山染作青黛。纺织娘的金梭穿过蟋蟀的银弦,猫头鹰的低音衬托蛙鸣的急板,月光则将整部乐章誊写在荷叶的留声纹路上。我们围坐篝火煨茶,火光在每道皱纹里跳跃,恍惚看见四十年前在东山峰老职工家的火塘边围炉夜话的青春剪影。当年的拓荒者与如今的归乡人,终于在时空折叠处完成对视。只有黑暗处的智能手机的蓝光偶尔刺破黑暗,知青刘总会嘟囔:"这玩意比当年部场的电灯还亮"。
夜宿木制阁楼,松涛在窗棂外翻涌。月光如水银泻地,照亮墙角的竹编农具。恍惚间,儿时乡下老屋的气息漫上鼻尖。六十载光阴流转,从知青茅屋到退休公寓,再到这悬着艾草的山居,竟构成某种宿
命般的闭环。
今夜的寂静是对平日纷扰的警示,也是对生活质量的提醒。在山庄里,人声退去,回忆与审视随之而来。我们几个好友孤独地蜗居在此,隔绝儿孙,放下忙碌,与城市保持距离,享受这缓慢的山里日子。
让城市里稀缺的宁静,在这旷野中得以寻觅。
楼下棋牌室的麻将声、小买部的笑谈声、米酒在粗瓷碗里的晃荡声,交织成温馨的人间烟火,远比广场舞的喧闹更熨帖人心。这种场景,特别适合乡村旅游、亲子游、同学聚会、战友聚会、户外团建活动等也契合中国的国情。这种模式,让我懂得乡村振兴的深意——不是城乡取代,而是让不同文明基因在交融中孕育新芽。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田野映照我们灵魂的底色。看着山庄里外休闲的人群,中午餐厅的喧闹,黄昏后散步的人群,感受到龙头尖山庄以“乐”为魂,将农事活动、田园风光、乡土文化与现代旅游、休闲娱乐完美融合,做到极致。
归程前的晨曦,我起个大早,倚着褪色的朱漆门框仰望穹顶。靛青与月白在天际晕染出氤氲水墨,晨雾裹着柴灶气息漫过篱墙。丝瓜藤、豆角在竹架上织就翡翠帘幕;茄子、辣椒、挂着沉甸甸的果实,
三两只芦花鸡正踱着官步巡视它们的领土。篱外青石径上飘来采茶女的俚曲,山雀啁啾着在野板栗树上应和,竟谱成山庄独特的晨光奏鸣曲。
蹲踞在苔痕斑驳的沟渠边,看游鱼曳尾搅碎满渠星子。指尖浸在沁凉山泉中的刹那,某尾胆大的鳑鲏竟轻啄皮肤褶皱,痒意顺着血脉漫上心头——这野趣横生的触碰,远比都市社交礼仪来得真切。渠底卵石纹路在粼粼波光中游移,恍惚重现童年溪畔拾石的旧影。此景乍觉乍喜。往日焦虑的心情,被此地彰显的生活情趣揉拨出人与环境的自然平衡
木格窗棂将夏日揉碎成斑驳的光影,恍惚间竟生出归家的错觉。竹帘轻晃的刹那,某种醍醐灌顶的顿悟推着我推开柴扉。水泥小径如绶带蜿蜒入翠,脚步比思绪更早认领了方向——前方层层叠叠的茶园正以碧浪的韵律摇晃,恍若大地精心布置的绿色磁石,牵引着漫游者向更深的碧色踱去。
回家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婉拒了所有的娱乐邀约,只愿在这如潮虫鸣的氛围中,静谧地沉思。我独坐在夯土地坪上。流萤在苦楝树梢织就星图。新稻穗里,某种未被驯化的黑暗正在丰饶。蟋蟀琴师在狗尾草丛调试弦音,晚风送来晒场新麦的醇香,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当城市霓虹仍在切割夜空时,这里的夜色饱含原始灵气,让"诗意栖居"不再停留在纸面。一种富有实践意义的幸福观穿过岁月的屏障,依然掷地有声。
“归去来兮”,漫长的夜晚后,是一夜深睡。清晨,鸟鸣声带来生命的轻松与愉悦,这种独特的体验,只有夜宿农家乐才能拥有。
临别的晨光里,白鹭振翅惊破水面,恍见母亲临终时不舍的眼波。采茶大娘相赠的明前绿蜷缩如婴,将在沸水中舒展——恰似我们这代人被时代烫伤的灵魂,终在山水浸润里寻回本真。
车载导航重新响起,摇下车窗。山风送来最后一缕茶香,后视镜里的山庄渐渐隐入苍翠。忽然懂得,我们寻找的从来不是某个具体坐标,而是让灵魂驻足的某种可能。就像此刻掌心残留的松脂气息,已悄然渗入生命褶皱,成为抵御城市喧嚣的隐秘结界。
搁笔望窗外霓虹,恍惚又见山庄月色如霜。原来梭罗的木屋从来不在他处,当我们俯身触碰晨露浸润的泥土时,瓦尔登湖的涟漪便在心潭荡漾开来。
2020.荷月于城南寓所灯下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5-3-12 2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格窗棂将夏日揉碎成斑驳的光影,恍惚间竟生出归家的错觉。竹帘轻晃的刹那,某种醍醐灌顶的顿悟推着我推开柴扉。水泥小径如绶带蜿蜒入翠,脚步比思绪更早认领了方向——前方层层叠叠的茶园正以碧浪的韵律摇晃,恍若大地精心布置的绿色磁石,牵引着漫游者向更深的碧色踱去。
回家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婉拒了所有的娱乐邀约,只愿在这如潮虫鸣的氛围中,静谧地沉思。我独坐在夯土地坪上。流萤在苦楝树梢织就星图。新稻穗里,某种未被驯化的黑暗正在丰饶。蟋蟀琴师在狗尾草丛调试弦音,晚风送来晒场新麦的醇香,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当城市霓虹仍在切割夜空时,这里的夜色饱含原始灵气,让"诗意栖居"不再停留在纸面。一种富有实践意义的幸福观穿过岁月的屏障,依然掷地有声。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5-3-13 0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祝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5-3-13 0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美文。问好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5-3-14 07: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黛,归鸟的剪影掠过层层茶田。忽有山风挟裹金银花香穿堂而过,惊起荷塘蛙声一片。此刻方知梭罗所言不虚:隐居之日,竟让半生积郁的心茧层层剥落——都市焦虑如晨雾消散后,那些被车鸣人声遮蔽的生命原声,忽然在耳畔清晰可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1008号 )

GMT+8, 2025-4-6 17:33 , Processed in 1.1332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