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fnb21341 于 2023-9-3 16:22 编辑
说话, 性急就输了
两个人争吵,先开口的不一定赢,滔滔不绝的话也不一定好听,往往那些说话不紧不慢、条理清晰的人,会一针见血,廖廖数语便命中七寸。 小时候看人吵架,呼天抢地的样子,气势汹汹的场面,却抵不过别人的三言两语。样子再好,气势再足,讲不到点子上,就是无用。 有些人,嘴巴里的话太多,脑子里的东西太少,容易得罪人,容易讲错话。其实,这与一个人的习惯有关,与一个的性子有关。没有想清楚,或者没有作好准备,急于表达,而又长篇大论,很容易出错,即使再会讲话的人,如果脑壳里面没有货,大致上也是讲的一堆废语,漫无边际的话,对解决事情并没有用。 做演讲前,做报告前,每一个人都会熟悉稿子和讲话的内容,他们的滔滔不绝,并不是无中生有。那些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人,即使临场发挥,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但说紧扣主线,重点突出,思想性强,也就不见得了。 与人交流, 抢着说话的人,在别人还没有说完就插嘴的人,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张冠李戴,就是肤浅无语,苍白无力,两个人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儿去,或者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扯得无边无际。 几个人在一块儿说话,始终谈不拢,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他说他的,最终等于是啥也没有说,浪费口舌而已。 与人争论,先开口的人,不一定占了优,抢着讲话的人,往往会首先出错,被人抓住了,揪出不放,也会很难解释,很难自圆其说,错了就意味着失败,解释就意味着掩饰,而且越解释越出乱,越不清楚,甚至会扯出更多的问题出来。 说人巧舌如簧,并不是褒义词,说得快也就意味着说不准,就会出现表达错误,所以我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少说话,想好了再说,没想好不要说。 曾经看到一个观点,那就是,说话之前先问自已,这个话可以说吗?一定要说的话可不可以少说几句,怎么说才好?我很赞同,而且努力地向这个观点靠拢,但直到有一天,我才真正的明白,很多时候是可以不说话的或者不用先说话的。 僻如,领导要你推荐一个人,你如果没有想清楚领导的意图,说了是白说,说不定还会让领导批评一顿,讲你说话不靠谱。这样的情况,还不如让领导先说,你如果不同意,只要找出这个人几个缺点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表态是支持还是反对。 再如,上级安排工作之前征求意见,你也没必要说,这件工作如果让你去做,你不想做的话推掉就是了,让别人去做,你也不用操那份闲心。 对于那种不要脸的人,目的不纯的人,争论没有任何意义,按章办事或者直接无视,等机会成熟了再痛打落水狗,没有必要心慈手软。 不说话,并不是哑巴,并不意味着地位降低,相反,一言九鼎才更显示不凡。 皇帝老儿也是不多话的,俗称君子天戏言。军队中讲话也不会乱讲,有军中无戏言之说,需立军令状的。真正的君子也不随便讲话,可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单位的领导也不会随便表达,不可随意允诺,说话不算数,或者没有弄清来龙去脉,话说出去了,会收不了场,也不能朝令夕改。 长者也不会多说话,但他说出的话相当于命令,不容更改,不容拒绝。 智慧的人也不会多说话,他们惜字如金,却又字字珠玑,字字如金。 俗话说:一口唾沫一口钉。意思是说,讲话是要负责任的,不能够乱讲话,做不了主的事不能讲,讲了不算数的也不能讲。少说话,少打几口钉,岂不更好。讲了不做,不如不说。即使是家里头,也不能讲假话,说多了,对不了现,就没有人相信。 我认为,讲话必须要深思熟虑,三思而行。说话要有条理,符合逻辑,不能东扯一句,西一棒槌,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更不能满嘴跑火车,没有一句有用的。说话要抓住重点,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一下子抓住听众的心。说话要有文采,可以引经据典,多利用排比句。千难万难,不能让职工为难。千险万险,不能让安全犯险。这样的话,别人一听就懂,而且也容易记住。 沉默寡言的人,往往会一鸣惊人,他们不说则已,一说就是地动山摇,高屋建瓴。有一句话总结得十分到位。我们那儿的老人常讲:喜欢叫的狗不咬人,只有那些不声不响的冷狗子,才会突然向你下口,所以你一定要小心那些下冷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