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89|回复: 7

[律诗] 七律(平一)·咏史其九·上古篇·大禹治水(新韵)

[复制链接]

升级   75.44%

发表于 2023-2-26 14: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序 阅《山海经·海内经》篇,感大禹伟业而作此律。七律平一,平起平收,首句入韵,新韵八寒。
烟开鳌背数十年,
禹凿龙门万重山。
尧用鲧时堤掩水,
舜招禹后水成川。
英明九鼎留青史,
功绩千秋登夏銮。
非是禹王分水术,
怎得江海久安澜。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癸卯年2月(2023年2月26日)。阅《山海经·海内经》篇,感慨良多。“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圣贤功绩,荫及吾辈,遂成此律。此律为七律平一,平起平收,首句入韵,新韵八寒。
    词句注释:
    1.烟开:首创开辟。
    2.鳌背:借指大海。
    3.数十年:此处概指大禹治水13年。
    4.禹凿龙门万重山: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5.尧用鲧时堤掩水:尧对鲧不大信任。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6.舜招禹后水成川: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7.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8.留青史:古代在青竹片上记事,因称记载史迹的书为“青史”,此处谓大禹青史留名。
    9.登夏銮: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10.安澜:指河流平静,没有泛滥现象。
    白话译文:
    大禹开山分流十三年,
    开凿龙门山等很多阻挡水流的山岭。
    尧在启用鲧的时候用筑堤掩水的办法,
    舜在使用禹后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使水流入大海并川流不息。
    大禹铸九鼎其英明永留青史。
    大禹的千秋功绩足以使他登上夏朝的銮舆。
    如果没有禹王发明的分水之术,
    怎么能够得到江海永久的安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6 18: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6 19: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佩情怀,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6 2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6 21: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7 04: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7 08: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是禹王分水术,
怎得江海久安澜。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3-2-27 09: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愉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9-30 04:31 , Processed in 0.1122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