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mfⅹ007 于 2022-4-16 03:39 编辑
最后一刻,项羽为什么要乌江自刎 文/木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为项羽惋惜,认为项羽应该过江。过江后,或许可以继续江东称王,或许可以东山再起,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从项羽的逃跑路线看,他最初的目的也是这样。 在四面楚歌中,楚军军心散了,老婆虞姬也自杀了。项羽知道一切已经不可挽回,这一次非常果断,抛下十万楚军,仅带八百江东子弟,连夜突围逃走。这事让刘邦等人都很意外,这不是英雄盖世项羽的作风。虽然项羽在层层包围中,身边的人越拼越少,但是突围很成功,逃出了汉军包围。仅有灌婴发现,率五千骑兵追赶。为什么到了最后一刻,到了乌江渡口,成功在即,千难万险突围,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这时候的项羽,突然不走了,要战死在战场。项羽的思想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三国演义》的 场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大佬,在遭遇失败逃跑的路上,会有一支支队伍出现,告诉自己的老板:"主公,你先走,我来断后。""我来挡住他们。″项羽从垓下到乌江渡口,大概500里的逃跑路上,没享受过一次这种待遇。一直是,项羽及手下江东子弟,与汉军灌婴的五千先头骑兵部队,一个逃,一个追,没有阻挡项羽的部队,(刘邦大军都落在后面),也没有支援项羽的部队。没有阻挡项羽的部队,说明项羽的逃跑路线是安全的,一直在他的控制区,在梁楚九郡,在他的封地内。可是在项羽的封地内,没有一支援助项羽的力量,这就有问题了。 命运对项羽还是仁慈的。边战边退中,最后把几千汉军甩掉了,成功逃走的机会更大了;同时,项羽也迷路了。命运为他打开一扇窗,也为他关上了一扇门。这时候发现一位老农,刚刚好,去问一下路。这个老农是他治下的百姓,是楚人;可是,这个老农欺骗愚弄了项羽,把项羽他们引入了沼泽地,把这一扇打开的窗给项羽关上了。九死一生,获取的一点先机,被老农给抹去了,项羽找回正确的路时,汉军再一次追了上来。有人说这个老农是汉军伪装的,是刘邦派的奸细,这一可能性,几乎为0。因为刘邦这么做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项羽和手下还有很多人,必须要在自己的地盘上迷路,必须要在这一时间,这一地点迷路。汉军要有这本事,这闲功夫,应该派支部队在这里打伏击;应该在整条逃跑路上,处处设伏,百万大军,人手绰绰有余。说老农不认识项羽,也是不可能的,项羽这个人很好认,地球人都知道;是不是楚军,服饰、语言上也很好分辨;那就只剩下一种解释:坑的就是你一一项羽。 项羽这个时候,还有百余人,和汉军骑兵继续一个追,一个跑,继续重复着单调的场景,来到了东城,在东城绕城而过。为什么不选择进城,穿城而过,绕城要多走冤枉路。项羽一直在与汉军赛跑,与时间赛跑,也可以依靠城池抵挡一下汉军。进城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搞些水来喝,顺手再搞几个包子补充一下体力。问题来了,城门紧闭,不让项羽进入。他的城池,他治下的或官、或兵、或民抛弃了他;也可能是害怕汉军以后报复。但是这一落井下石,明哲保身的做法,必定要对项羽心理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项羽又逃了,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于是逃到了最后一站,乌江渡口。天无绝人之路,他遇到了好心的乌江亭长,还有为项羽准备的一条小船。小船是项羽逃出生天的法宝,同时也是害死项羽性命的毒药。为什么要这么讲呢?楚汉形势逆转,项羽去谈判,去乞和,他一定会做两手准备,退路一定会留下。从他逃跑路线看,目的很明确,直奔乌江渡囗。如果没有人、没有船接应,这是条死路,逃与不逃没有什么两样。英雄末路的项羽已经众叛亲离,在这逃亡的路上,所见所闻,很好的痊释了这一点,墙倒众人推。茫茫大江上,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没有驶向江东,却先驶向了项羽心底最深处。这一刻,项羽幡然醒悟了,他的思想涅盘了,天地再大,已经没有项羽的容身之地,包括江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项羽沽名钓誉,自恃武力刚復自用;不知变通,一手好牌打的稀烂。项羽另一方面又为人残暴,干了许多出格的事情。逃亡路上,看到的只有楚人对他的失望,对他的恨,楚人已经完全抛弃了他。回到江东,江东父老会心甘情愿,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吗?项羽真的能够翻身,江东称王,东山再起吗?项羽的江东父老,并没有人接应他渡江。 江东地小人少,却有几股势力,共同起势时,打的是楚国王室的旗号,拥立的是义帝熊心。虽然项羽很有能力,义帝基本上算是一个傀儡;但是项羽能够迅速在楚人中崛起,在义军中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借了义帝的名,借了义帝的势;义帝还是各义军名义上的共主。项羽成功后,马上以臣弑君,害死了义帝;刘邦对于这件事大做文章,让天下人皆知。现在失败了,大势已去,楚军将士全部拼光,一个人灰溜溜的跑回江东,让江东父老再次拥护他、支持他,太难了。 这一刻,项羽再不是振臂一挥,云集四起的义军首领;再不是意气风发,前呼后拥的诸侯盟主。这一刻,再没有人为他迎来,再没有人为他送往,有的只是茫茫大江上孤零零的一条小船。属于项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项羽拥有的一切,已经全部化为乌有。 刘邦一定会杀项羽,不会像鸿门宴上的项羽一样,沽名钓誉,妇人之仁。刘邦为了杀项羽,封官许愿,封赏极厚。汉军会一直追下去,不死不休。项羽即便过江,刘邦也不会望江兴叹,也不会给项羽喘息翻身的机会。百万大军,先组织几百上千人渡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最多三天时间,刘邦的大军,会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涌入江东。三天时间,作为孤家寡人的项羽,又能干出什么呢?只是把战火引向了江东。 茫茫江面上,一叶孤舟,无依无靠,正是此刻项羽处境的写照。这条小船或许能给项羽活命的机会,但是不能给他江东称王,东山再起的机会。面对大江孤舟的项羽,一切愿景,如梦幻泡影破灭了。能够留给项羽的选项:一是跪着生,隐姓埋名,如这孤舟,在江湖中随波飘摇,这不符合项羽的性格。二是站着死,战死沙场,保留一份尊严。当然还有最后一个选项,江也过了,还是没能够逃掉,跪着死。哀莫哀于心死,项羽选择了第二条,乌江自刎。 也有人说乌江渡口自刎,或许是杜撰,因为《史记》本身对于项羽死亡的地点有出入。项羽自刎时,汉军有几千人看到,五将为了争封赏,分尸了项羽。项羽的死是一个大事件,当时一定会有文字记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定会广泛流传,在当地居民中,也一定会流传很长时间。司马迁写《史记》,对事件的考证非常认真严谨。写《史记》时,离项羽自刎仅百余年时间,出错可能性很小。当时地域划分,乌江亭隶属于东城管辖,说项羽身死东城也不能算错误。 乌江亭 武功盖世霸名留,可恨刘邦比智谋。 即使江东能再战,千秋大业与谁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