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37|回复: 5

[作品展示] 经典文学每周一诗《诗歌创作谈》精选7

[复制链接]

升级   36.29%

发表于 2020-11-21 2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蓝雪花 于 2020-11-21 23:23 编辑

经典文学每周一诗《诗歌创作谈》精选7


垂钓者
文/周俊


晨曦在棕榈叶间,斑斓
初冬的江面,鸥鸟
撒下一片白

江水若时光的褶皱
持长长钓杆。我把自己植入江岸
与水奔腾。淘尽
胸腔里的流沙

轻风中,百年水塔如钓者
守望,乡音和鸥影点点


千山辞
文/周俊


烟火。墨色的山脊
冬有重叠轻霜

一弯细弱的乡愁
让山的脊梁挺而又挺

我是他的一根肋骨
加深夜色

一波松开旧事,一波赶往大海
凭栏处,军号声里层峦万丈


一片诗心,填补远方的海
——诗歌创作浅谈

文/周俊

    岁月如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也有一片向往的诗和远方。轻捻岁月的晨辉,如在远方向心灵倾诉,在诗行里点亮岁月的灯芯。我更应该感谢诗歌,成为了我生活的调节剂和催化剂。我与诗歌的缘,始于读初中时期,那个懵懂的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十分宽裕。当第一次读到席慕蓉的诗歌时,真正如醉如痴,也与诗歌结下了深厚的缘。后来求学路上,我走入了蓝色方阵,成为了一名与蓝天、白云、大海相伴的海军战士。二十岁的我,思绪如大海上的浪花,点燃了我学诗、写诗的激情,从自己有限的军校学员津贴中节俭,到北京参加诗刊社组织的诗歌创作培训,有幸结识到了我的第一位诗歌老师——诗人洪烛,让我在奔放的年代充满写诗的激情,创作和发表了部分诗歌。

    后来走入工作岗位,在蓝色方阵和文山会海中,迷失了学写诗歌的初衷,侧重于写论文和公文,十多年没有再写过诗歌。
    当生活得以沉淀,感受到光阴在岁月的琴弦上弹奏时,再一次看到海上扬起的帆——有缘结识了诗歌经典学院,让我再次拿起写诗歌的笔。

    诗歌,是我奋斗时期盼的明灯。回首岁月,点燃激情,把生活的磨励和战斗方阵中的爱,融入在一首首诗歌里。工作之余,一有空闲我就阅读大量的诗歌文本,岁月的烟火里,缠绕着永恒的诗意美。我知道,只有大量阅读中外经典诗歌,打牢自身的诗写基础,学会营造诗意的美,才能产生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诗意的境界。
    我认为,创作诗歌要有“三境”,要有向往美的心境。生活处处都有美,诗者要有深入细致观察和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要有端正的品性境界,永葆写诗人的初衷,勇于在冰雪中励剑。要有诗者的大爱,保持一颗纯粹的诗心,在摘取物象、打造意象时,要有能力营造积极奋斗的心境和向上的激情。要打造诗意的语境。写诗,有时是一气呵成,但更多时候要反复揣摩和打磨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形成自己独有的诗的语境。

    我以敬畏心写诗。在敬畏的路上,潜心练剑,让写诗成为生命海洋中的一道风景。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日




垂钓者
文/大漠箫寒


风波已经平息
救援还在继续

最先突围的义士最先转身
将长枪改装成自动探测仪
任四季闪烁,守候一线转机

水中的战友盔甲苍白
沉浸在硝烟和硝烟熬成的粥里
跟云影周旋
需要一两颗玉米的牵挂
唤醒记忆,重返人间

偶尔拱动的浮标
虚弱得像个告别
也许三秒,也许二秒
就撒手隐入寂静的深渊


千山辞
文/大漠箫寒


经历过多少风化
那些山们才瘦成无主的土丘
在沙盘上,任凭摆弄

你看:雄壮的大山践踏着小山
自高处跌落
又悄声裂成零散的几座
南山自从迎娶阳光
就期盼着,灿烂千年
浑然不觉斗柄旋转
北山满蕴露水和失意
用阴影,着手掩埋南山的大梦

浩瀚里,看它们
互为项背,互为仇敌
轮流顶着锥尖上的苍天


词语的三度中毒
——诗歌创作谈

文/大漠箫寒

    写字其实只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直指证照,有人戏称为书法式的临摹或纸上的物理运动,有用而乏味;另一种因为情思的介入和词语的复活而让文字有了被反复咀嚼的可能,无用而能带来愉悦,叫做写作。

    写作是件很平凡的事,上至庙堂,下至江湖,每个人都可以写,只是并非每个人都在写,换句话说,潜在的写手还缺少一个写作的契机,还没到非写不可的时候,还安居在词语的安全地带。

    我的契机始于父亲的辞世。遗憾的契机。噩耗本身便是一针麻醉剂,强行扎在一个毫无防备的游子身上,会让人在一瞬间失去知觉;又如一滴浓墨,看似团结,一点水的离间,就能在日后宽阔的湖面扩散开来,方式可以是沉默,可以是酒杯,可以是词语的轻度中毒,我选择了后者。

    怎么写呢?实物条件其实简单,一张纸、一支笔和半个夜晚就够了。但我想,应该加上向浮云告别的果断,加上袒露襟怀的勇敢,加上梳理往事如麻的耐心。

    写年少轻狂,写天折的爱与恨,写恰在飞翔的时分,风刀斩断了修长的翅膀,但这些还不够,这有限的资料总有断供的某天,源源不断的,只有源源不断的起与落。

    有必要将目光移到他人身上,移到草木身上,移到阳光照耀着的背面;有必要将目光磨得明亮一些,锐利一些,以陌生的眼神重新打量这个原以为熟悉的世界,让伪装的世界露出让人排斥却又得无条件接纳的本真,从而完成自己的精神版图。

    除此之外,还应加上对写作的信义承诺,强忍着词语的中度中毒。

    写给谁看呢?自己是第一任读者。从自发到自觉,当写作由可有可无过渡到几日不写若有所失,剔除成色的高低,或许能由业余过渡到专业,学着跟过去握手,向今天提问,并以逝去的生命为参照,修改一个按部就班地成长、繁荣和枯落的浮生,尽管只需一捧零碎的时间,一点也不妨碍迟到的觉醒和信仰的重新构筑,去换取卸下铅袋凌空一跃的轻松。

    如果还能给路过屏幕的目击者一分启迪,一寸安慰,一丝喜悦,那么即便词语深度中毒到双目失眠,筋骨松软,也算是半筐捡来的幸福。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日




千山辞
文/砚小鱼


翻过去,山的那边还是山
落日余晖浩大
人影,跌进苍茫

怀抱甘甜的露水,踩在
冰冷碎石之上。甜蜜和疼痛
逝若飞梭

日落后更适合昏睡
偏偏清醒。黑夜无限漫长
更鼓一声一声,敲打在心坎上

山色重重,隔绝眺望
脚尖失去指向
转了半生,又画下一个圈

天地之大,处处是容身之地
处处无法安身
孤雁的悲啼落入荒草
等不到下雪,头发就白了


柴米油盐之外,诗歌是灵魂的栖息之地
——浅谈诗歌创作

文/砚小鱼

    中年的苦,是说不出来的。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的艰难都得默默地扛起来。生活是工作、家庭、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问题迎面袭来的组合大军。我们不能退后,还得拿出自己所有的本领战斗。有人问我,你这么忙哪有空作诗呀?生活确实忙碌,可诗歌创作于我而言不是负担,而是柴米油盐之外,灵魂的栖息之地。在每一个夜晚,城市都睡了,白天因为各种事情被忽略的灵魂会活跃过来,我用诗歌与自已的灵魂对话,追溯情感,叩问人生。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做学问有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众生碌碌,写诗是一件小众的事情,在这条路上,我们要不害怕孤独,并学会享受孤独,才能让诗歌与自己的灵魂更加贴近。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管有多少人应和与赞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切,用文字还原自己的初心。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要有执着的追求,为此投入自己的热情和精力。有人寒窗苦读,有人深夜苦思,灵感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然而前提是你在这个状态里。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什么是真爱,真爱是不计较回报的付出。对于我来说,对所爱的事物,付出往往比收获更让我愉悦。在我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之后,我们从中获得的已经太多了,反而不用在意结果了,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追求一个爱的人,可能没有结果。可是勤奋学诗,勤奋创作的人,是一定会有提升和收获的。

    很多人说,我不知道怎么写诗。我们从小被套上条条框框,还被迫输入了很多的观念,形成了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而诗歌是什么?是把社会加给我们的观念都抛掉,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事物,去看待事物,像一个孩子一样纯净,像一个老人一样通透。正所谓不破不立。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诗人的潜质,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初心,还原生活的本质,你就是诗人。

    在诗歌的创作中,我主要关注两点,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共鸣。一首诗,优美的意境和词汇固然重要,它们能让我们的诗读起来更具有美感。诗歌的创作手法也很多,从诗经开始,就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兴,是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切入自已的感情,还有移觉、留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运用的,但是根本是要有表达。一首没有作者立意和表达的诗,写得再美,也不过是一个银样镴枪头。创作之前,你首先要想的是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所有的造境和铺陈,所有的创作手法,都必须是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的,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漫步。有的人说,我为什么写不好?因为你自己都没有想好自己在要表达什么。

    情感的共鸣在我看来,也是尤为重要。你写出来的诗,首先要能打动自己。陌生化是现代诗的重要理念。但是有些人过度追求陌生化,用一些自己都不懂的生僻字,搞一些奇怪的组合,用李白的夸张,李商隐的朦胧来看,都不符合逻辑,没有人能读得懂,这算是好诗吗?好诗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一首诗写出来,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如何期待读者的共鸣?一首诗,读者看了,感觉心上的某一个点被触碰了一下,引起了哪怕是一瞬间的激荡,这就是好诗。诗歌要精炼,每一个重复一定都有它的意义,而不是喃喃自语;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分行,都不是盲目和随意的,而是为情感和节奏进行铺陈和控制。

    最后,我想说下文人的担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正是要担当起拯救民族觉醒和民众麻木的历史重任。一个诗人,或多或少,都要有这种使命感。诗歌不仅仅是个人的小情怀,也要有大爱,诗歌要从个人,走向社会。在这条道路上,少部分人已经抵达了,而我,正在努力。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1-21 23: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印痕。“间歇性努力和持久坚持只有一步之遥,但结果却可能相差万里。”为你们骄傲!
微信图片_202009171943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1-22 0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再赏,问候作者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1-22 07: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11-22 08: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20-11-25 16: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给周俊、大漠箫寒、砚小鱼三位诗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9 07:16 , Processed in 0.2690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