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589|回复: 62

[记叙散文] 三秋(三)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20-7-11 1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风萧^易水 于 2020-7-11 12:18 编辑

【散文连载】(三)

文/四面八方



    小时候老家的地瓜是分两次种植,也分两次收获。5月份种的地瓜叫春地瓜,种植面积小,收获在种麦之前。而6月份种植的地瓜才是大面积,是在种完小麦后收获,这是秋收的重头戏。
  现在是10月下旬,小麦种完了。社员们刚想休整一下忙于种麦的疲惫,队长就下达任务:“明天下洼刨地瓜!”
  下洼,就是去远处的地里。我们公社有个小村庄,名曰刘王寺。此庄处在我村东南方向约六里。咱队的地瓜地,需要经过刘王寺再继续向东南二里,一路走去八里只多不少。
  为何说走去呢?因为那时候什么交通工具也没有,只能步行。别不知足,等收地瓜时就知道每次下洼是个啥滋味了。这片地积还不少呢:三十多亩。
  为何在洼里种成地瓜?理由很多:一是好种,只要插秧活了,中间的管理比较简单,只有除草、翻苗两样活,等待收获。二是地瓜与小麦、玉米相比不值钱,一斤晒好的地瓜干也就五分钱,可是一斤玉米一毛左右,而一斤小麦一毛五六。路途那么远,如果种了玉米、小麦,一旦看护不过来,嘿嘿,会有人替你收获的。
  路途遥远嘛,每次下洼都比在本村早起大半个时辰。
  今天星期天,鸡叫两遍后,队长的哨子就在街上接上了“吱——,吱——”
  妈妈催促我赶快穿衣裳。一连串的动作:穿衣服,开屋门闩,找草帽、镰刀、条䦆,推小车捆上篓子,开大门。
  我出来算是晚的,那些长辈,哥、姐们已经来的差不多了,人人手里都按队长的布置带好了农具。
  我看到只有那几个“老病秧子”带个凉开水瓶子,大多数不带。因为下洼路远,队长早就安排好了负责集体送饭送水的人,早晨、中午各一次。
  经过“十一号”一个小时的奔波,到地瓜地了。屁股未着地,那几根旱烟杆子就在烟布袋里拱开了,抽出来,含在嘴上,顺手取出火石、火镰、火引子。左手把火引子捏在火石上,摁住一半火引子,右手持火镰,抬起右胳膊,从左上角经胸前急速右下划,“嚓——嚓”在火镰与火石碰撞的一瞬间,闪出一簇火花。火花溅到引子上,点着了!左手赶快把点着的引子放进烟袋锅里,粗糙的拇指也不怕烫,快速摁一下。嘴巴不断地“吧唧、吧唧”吸气,终于一口浓浓的烟雾从鼻孔里变成两股喷了出来:“真过瘾!”
  可是,那几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就坐在下风口,也不敢嗤声,只得捂住鼻子躲走。
  地头烟刚抽完,队长就咋呼干活了。
  队长把我们喊到面前,先是强调安全,然后教给我们右手持镰刀,横一字安排好顺序。大孩子可以同时削四列地瓜秧,小点的削两三列。
  我们听好后,开始了,一边削一边向后倒退。倒退的方向,就是收割地瓜前进的方向。
  当削出一片地瓜秧后,被埋藏了四个月的地瓜见世面了。你看吧,每墩地瓜根部的土壤鼓鼓的,有的地处土都顶裂了,也有的地瓜顶破裂痕暴露出来。我猜想:带裂痕土堆下面的地瓜肯定长得即大又多。
  割去秧子不少了,有了空地。社员们也是横一字排好顺序,每人一列,面对着我们,边刨边向前移动。
  地瓜不得乱刨,尽量不要出“伤角”,有技术,基本要领是“左一䦆,右一䦆,中间一䦆”。
  “左一䦆,右一䦆”是为了把两侧的土刨开,先暴露出地瓜的分布情况,估摸出“中间一䦆”需要的深度、角度和力度,以保证既不浪费气力,又使抛出的地瓜“完好无损”。
  不排除有时对这墩地瓜大小、位置估计不足,结果,一䦆头下来“滋——啦”,地瓜受伤了。啧啧,你看那块本来挺大的地瓜,却被“一切为二”了,还留着乳白的“血”,疼人!
  刨到半截地了,忽听地头上有人呼喊:“送饭来了,吃饭了!”
  社员们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不等队长开口,就放下农具,齐呼啦的来到地头,团团围住饭车,寻找自家的饭“兜兜”。
  我看见了那个系着搪瓷缸子的绒布兜了,缸子独一无二,是爸爸从泰安带家来的,上面有红漆写的“先进工作者”字样。解开一看,奶奶给我娘俩送了两个窝窝头,窝窝头是用地瓜、玉米二比一和面,还有两段胡萝卜咸菜,窝窝桶里塞上了两个腌鸡蛋。
  我用这个缸子去饭车的大水缸里舀满热开水,随妈妈找个空地吃将起来,真香!
  吃完了饭,爷爷们抽过地头烟,紧张的劳动又开始了。
  下午酉时,队长发话了:“今天不刨地瓜了,各人都先把家什集中起来存放个地方,再把地头的地瓜向地里堆堆。今晚留两个看坡的,轮着睡觉,别让人家摸了岗。”
  今傍晚的太阳血红血红的,不知何时开始,西天的鱼鳞云已经形成。这些鱼鳞,斑斑点点,瓦蓝中透出乳白;如瓦块,似波纹;即成行,又成群;夕阳恰好处于鱼鳞云的中心,半遮半透,或橙或红的光辉向着广饶的田野发射过来,好美呀!
  这场雨真好,没把我们浇在路上,第二天再起床下洼时又放晴天。(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5.7%

发表于 2020-7-11 11: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创作愉快

点评

谢谢版主首赏,周末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2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1: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途那么远,如果种了玉米、小麦,一旦看护不过来,嘿嘿,会有人替你收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屁股未着地,那几根旱烟杆子就在烟布袋里拱开了,抽出来,含在嘴上,顺手取出火石、火镰、火引子。左手把火引子捏在火石上,摁住一半火引子,右手持火镰,抬起右胳膊,从左上角经胸前急速右下划,“嚓——嚓”在火镰与火石碰撞的一瞬间,闪出一簇火花。火花溅到引子上,点着了!左手赶快把点着的引子放进烟袋锅里,粗糙的拇指也不怕烫,快速摁一下。嘴巴不断地“吧唧、吧唧”吸气,终于一口浓浓的烟雾从鼻孔里变成两股喷了出来:“真过瘾!”
描写细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削出一片地瓜秧后,被埋藏了四个月的地瓜见世面了。你看吧,每墩地瓜根部的土壤鼓鼓的,有的地处土都顶裂了,也有的地瓜顶破裂痕暴露出来。
画面感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见了那个系着搪瓷缸子的绒布兜了,缸子独一无二,是爸爸从泰安带家来的,上面有红漆写的“先进工作者”字样。解开一看,奶奶给我娘俩送了两个窝窝头,窝窝头是用地瓜、玉米二比一和面,还有两段胡萝卜咸菜,窝窝桶里塞上了两个腌鸡蛋。
      我用这个缸子去饭车的大水缸里舀满热开水,随妈妈找个空地吃将起来,真香!
真实展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1: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傍晚的太阳血红血红的,不知何时开始,西天的鱼鳞云已经形成。这些鱼鳞,斑斑点点,瓦蓝中透出乳白;如瓦块,似波纹;即成行,又成群;夕阳恰好处于鱼鳞云的中心,半遮半透,或橙或红的光辉向着广饶的田野发射过来,好美呀!
形象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叙述生动,颇具画面感。欣赏佳作,精彩待续。

点评

谢谢香儿老师细赏雅赞,问好周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2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老家的地瓜是分两次种植,也分两次收获。5月份种的地瓜叫春地瓜,种植面积小,收获在种麦之前。而6月份种植的地瓜才是大面积,是在种完小麦后收获,这是秋收的重头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10月下旬,小麦种完了。社员们刚想休整一下忙于种麦的疲惫,队长就下达任务:“明天下洼刨地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洼,就是去远处的地里。我们公社有个小村庄,名曰刘王寺。此庄处在我村东南方向约六里。咱队的地瓜地,需要经过刘王寺再继续向东南二里,一路走去八里只多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说走去呢?因为那时候什么交通工具也没有,只能步行。别不知足,等收地瓜时就知道每次下洼是个啥滋味了。这片地积还不少呢:三十多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途遥远嘛,每次下洼都比在本村早起大半个时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星期天,鸡叫两遍后,队长的哨子就在街上接上了“吱——,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催促我赶快穿衣裳。一连串的动作:穿衣服,开屋门闩,找草帽、镰刀、条䦆,推小车捆上篓子,开大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出来算是晚的,那些长辈,哥、姐们已经来的差不多了,人人手里都按队长的布置带好了农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只有那几个“老病秧子”带个凉开水瓶子,大多数不带。因为下洼路远,队长早就安排好了负责集体送饭送水的人,早晨、中午各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十一号”一个小时的奔波,到地瓜地了。屁股未着地,那几根旱烟杆子就在烟布袋里拱开了,抽出来,含在嘴上,顺手取出火石、火镰、火引子。左手把火引子捏在火石上,摁住一半火引子,右手持火镰,抬起右胳膊,从左上角经胸前急速右下划,“嚓——嚓”在火镰与火石碰撞的一瞬间,闪出一簇火花。火花溅到引子上,点着了!左手赶快把点着的引子放进烟袋锅里,粗糙的拇指也不怕烫,快速摁一下。嘴巴不断地“吧唧、吧唧”吸气,终于一口浓浓的烟雾从鼻孔里变成两股喷了出来:“真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那几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就坐在下风口,也不敢嗤声,只得捂住鼻子躲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1 12: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头烟刚抽完,队长就咋呼干活了。
      队长把我们喊到面前,先是强调安全,然后教给我们右手持镰刀,横一字安排好顺序。大孩子可以同时削四列地瓜秧,小点的削两三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3 15:50 , Processed in 0.1885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