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春云百香果 于 2020-6-27 20:44 编辑
我是一个平民百姓,一生都在社会的最底层挣饭吃,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自己辛勤的汗水,每一步都必须消耗自身的能量方能前行。历经漫长岁月的磨砺和现实生活的锤炼,我的外壳看似越磨越强硬,可我的内心依旧十分脆弱。我就像一条茧,脆脆的外壳里包裹着千丝万缕的情丝与沧桑,不待到适当的时机倾吐出来,人们哪知灰褐色的茧蛹里居然蕴藏着千缕洁白的茧丝? 2015年回到故乡后,我便用我笨拙的秃笔,一节节释放自己心中的茧丝,把她分享在论坛里,并将她汇编成册,便有了《闯深圳》这本小集子的面世。仓促出版这本23万字的小集子,对一个初学写作者来说的确过于盲目,的确是有些胆大妄为。她本可以完美些,至少可以少一些瑕疵,但我没给自己这样的机会。时间倥偬,一挥而就,来不及梳理,来不及推敲,来不及校对,从动笔到排版到铅印出来,仅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让许多不足和硬伤,永远留在了字里行间,暴露在读者和行家们的面前。如今,每每想来,除了惋惜还有几分憎恨自己。 自小书出版后,我就开始懊悔,它不仅没给我带来任何喜悦,反倒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只因我渐渐明白:文学是圣洁的,文字是应该敬畏的,文学作品是应该给人以艺术享受和语言美感的。 我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常常怯懦于自身的单薄及草根,有时又过于冲动与率真。在未拿笔之前总认为自己多少有一些文学天赋,相信只要不停地写,不停地练,自会熟悉驾驭那些方块字的技巧,自会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地堆码那些长短句子。岂知,随着阅读面的增大和写作的深入,我反而变得彷徨与惶恐起来,我像一个偷了人家东西的小偷一样,终日怕见熟人,怕见那些大家。 正因为心中存有诸多羁绊,加之一些不便解释的原因,我再次选择了辍笔,干起了老本行,企图通过劳碌从心底把自己彻底驱赶于文学之外。然而,越强迫自己不想她,梦里却处处都是她,她就像一位深深暗恋的姑娘,心里、脑里、眸里,时时刻刻都盈满了她的影子。 一本小书自然承载不了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她只是我逝去岁月印迹的收录,肯定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真实的。我也清楚,我的拙作不空洞,不扭捏,不无病呻吟,不鹦鹉学舌,完全是以自身的亲身经历、真实情感、真切感悟来记录自己心路的轨迹,对人对事对物的真实体察和思考,她是我灵魂量度对人间真善美的一次诚实的丈量与诠释。尽管她没有任何学术上的价值,也谈不上美文,但她是我思想与情感的真实写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倍加珍惜我的劳动,分外珍爱我的成果。 历经两年多的蛰伏与思念,如今,我又穿行在各类文字里洞察世事春秋和人情冷暧,又开始拿起自己的秃笔写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字。散文集《永远的故乡》就是近三年来我对人生感悟和创作感悟的一次集合。这本散文集《永远的故乡》和三年前出版的《闯深圳》一样,依然没有走出“我”的圈圈,这是创作的局限,也是创作的必经之路。我相信,每一位创作者首先都是从“我”写起,从熟悉的人和事写起的。 我始终认为: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好的文学作品应像山间流淌的清泉,不仅清澈灵动、纯净自然,也能在为读者解渴的同时予人以沁人心脾的甘冽与清香。 因此,文学需要耕耘、需要孕育、需要营养、需要痴迷、需要孤独、需要激情、需要胸襟……就像晨露需要凝聚,就像明月需要等待,就像花果需要阳光,就像成功需要付出…… 今后的写作,我将逐渐从“我”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把更多的笔墨投注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自然中去。 我相信,这是写作者的使命,更是思想者的使命。 重新上路吧,我听到远方梦想和恋人的呼声!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