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864|回复: 83

[议论散文] 放松随意平静的写作是诗人的追求和走向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正秀 于 2019-6-11 09:08 编辑

      放松随意平静的写作是诗人的追求和走向



                   齐凤池


  从诗歌、小说转向散文、随笔写作是很多诗人、作家写作的走向,从诗歌小说创作向散文随笔转变,其实也是一个成熟诗人和作家从激情、亢奋后的一种放松、冷静的变化。有人说诗歌写作是一种慢,小说则是速度和乘法。我认为:散文随笔写作则是诗人心灵和精神的冷静后的随意放松或者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平静。
  我始终认为,当一个诗人不再有激情的时候,他的诗歌生命已经开始走向精神的枯萎和激情的死亡。这是我给诗人下的定论。如果一个诗人的写作生命还要存在还需要延续下去的话,诗人的诗歌创作向散文随笔转轨,其实是等于一个诗人生命的复活和再生。尽管诗人不再创作诗歌,但从他们的散文随笔中仍然流露和彰显出诗人的才气和灵气。我在很多报纸上读过诗人开辟的散文随笔专栏,他们那些象珠玑或美玉的小美文,其实就是一种诗歌的展开形式或是诗人的诗歌另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细读他们散文随笔不论是构思还是语言都是一个诗人本质的思想和情感的流露。前几年在《南方周末》读过女诗人赵丽华和翟咏明开辟的作家专栏。读了诗人的散文随笔,感觉品位和其他文人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档次就是高一筹。她们的作品完全区分和区别于那些着力于时尚写作的美女散文家。我读过她们的作品之后再和那些时尚文体比较一下,就分出高低和档次了。俗话说,不是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舒婷、王小妮、马丽华、赵丽华、翟咏明等优秀的女诗人的散文随笔可以看出,她们不仅在诗歌领域是高手,同样在散文随笔领域也同样是出类拔萃。她们的诗歌不仅影响了许多年轻诗人,至尽有许多年轻人还在摹仿和借鉴她们的风格,准确地说在传承和延续她们的优秀精髓和基因。她们的作品是心灵的放松,智慧的随意,心态的平静。她们不加雕琢和粉饰,却给人的感受是轻松和舒服。而那些美女作家时尚的作品,完全是靠雕琢粉饰和美丽辞藻堆砌出来的。单看一篇还是可以的,就象走街串巷吹糖人的民间艺人的小把戏。如果从文学的高度来衡量,那些美女作家时尚的东西就暴露出手法陈旧、传统、单一、套路等毛病。我记得杨朔的散文风格,单看一篇,在当时可以说是美文精品,如果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读了,马上感觉是一个模子里出炉的小玩意。或者说是加工、制作、复制出来的,完全缺少创新的感观。我认为,写作也是一门手艺,作家就是手艺人。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瓦在《手艺》中说:“我知道维纳斯是手的产物,我是手艺人--------我懂手艺。”她说:“诗人从职业和手艺转向科学。从已知世界向尚待认知的世界。这样从海员、护林员、铁匠、钳工、炉匠、求教到向历史学家、地质学家、物理学家和几何学家请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没有哪位诗人生来就懂得土壤层构造和历史年表。”诗歌、散文、随笔中加入手工的味道,才有亲和力。
  尽管那些美女作家已经成为很多畅销杂志的签约作家,她们的名字比她们的作品名气还大。但从文本和文学的高度上看,她们只能算是一个特殊时代产物。她们的写作生命也许就风光几年。过了这段特殊时期,她们也就成了这段时期文化的充填物或者说是文化集贸市场的畅销垃圾。
  古人云:文无定法。散文、随笔作为文学队伍中的一支轻骑兵,它的队伍不仅一天天壮大,而且散文随笔的灵性翅膀越飞越高,它飞翔的高度已跃过时代的定位高度。并与时代和读者的审美合拍,甚至超越了时代和人们预测的高度。散文作家把握散文的技能也越来越娴熟,散文随笔的一张一弛都被散文作家的心灵所控制。对读者的阅读也能有机的情感遥控。散文作家在这个时代成了与读者情感沟通最好的朋友。而其它门类的作家与读者的距离相距越来越远。首先是诗歌,其次是长篇和中篇小说。诗歌和小说远离读者的原因,这个责任一方面是受社会和市场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是作家自身的原因。散文的市场为什么如此火热,关键是作家和读者的情感需要合拍。因此,一大批小说家加入了散文写作的行列,一批年轻散文作家又壮大了这支队伍。使散文这支文学轻骑兵,成为文学队伍中最有活力、最有战力的一支强大的队伍。现在已经不能再叫轻骑兵了,它是一支散文的大部队了。
  纵观我国散文发展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二三十年代的那些优秀的散文大家。如朱自清、碧野、柯蓝、柯灵,刘白羽、秦牧、孙犁、峻青、杨朔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背影》至今还朗朗校园。《荷塘月色》那柔美的月光像梵阿铃流淌的声音,从上个世纪一直传送到今天。人们把它始终定位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典之作。其实,《荷塘月色》的写作脉络是很清晰很简单的。作者在写这篇散文时的心态也是非常轻松、随意、平静的,但在轻松随意中又多了许多空灵、唯美和大气。
  分析《荷塘月色》的散文脉络是这样的:作者晚上披上长衫走向日日走过的荷塘-----荷塘的月色美景打动了作者-----作者对荷塘的联想-----江南的采莲女---最后又回到原地。
  清楚的脉络为什么能打动几代人?关键是作家把感情融于景中,景中融化了作家的感情。说到这里,我想讲一下朱自清先生当时写作《荷塘月色》的初衷和产生写作冲动而不为人知的一些故事。
  作为作家教授的朱自清,他每天要读书写作。晚上在家里读书写作时,他的孩子在身边玩耍,扰乱了作家的心境,脾气很不好的朱自清一气之下打了孩子两个耳光。已是三个孩子母亲的朱自清妻子。哄着啼哭的孩子也默默地流了眼泪。为了离开这乱糟糟的环境,朱自清披上了长衫,漫不经心地向洒满煤屑的荷塘小路走去。
  现实生活中的荷塘并不象作家文中的写的那样优美恬静。但对江南采莲女的精神寄托与想往却是作家心灵中最真实的写照。朱自清的夫人是位传统的中国女人。她对作家的心灵感知只是传统或道义上的理想。至于朱自清先生对江南采莲女的想往,和她的身世人们很少知晓。
  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是听清华大学蓝棣之教授讲述的。
  到了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散文家的作品,带着浓浓的时代气味,亮相文坛。他们的作品大多数带着红色的烙印,甚至带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像“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茶花赋”都伫立在那个时代最醒目的环节。碧野、柯蓝、柯灵,刘白羽、秦牧、孙犁、峻青、杨朔等一批老革命散文家的作品,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教科书的重要读物。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孙犁的《荷花淀》、峻青的《秋色赋》、秦牧的《艺海拾贝》、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杨朔的《荔枝蜜》、《茶花赋》成了文学青年的必读文本。
  分析杨朔散文的特点,开头比较新颖,主体部分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尾与开头呼应。这种写作方式就显得套路化了,单看一篇非常好,看多了就像复制了。就象民间吹糖人的手艺人,吹出来的小玩意基本上一样,但又不失精彩。
  杨朔散文的开头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也是最精彩的。如《茶花赋》的开头:“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时常我想,如果能画张画,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该多好……”但是,他的写作不是随意轻松的,他是精心谋篇的。所以这样写出来的散文就拘谨格式化,似乎是套路。
  看一下《荔枝蜜》的开头:“花草鸟虫,凡是上得画的,都是画家的爱物。蜜蜂就是画家的爱物。可我却不大喜欢……”
  这些优秀的散文至今我还能背诵下来。可见杨朔散文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和教育是多么深厚啊。
  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似乎给散文带来了生命的春天。散文作为文学的轻骑兵,它以轻捷,敏锐的的优点,很快跟上了时代的快节奏的步伐。并成为文学队伍里的佼佼者。散文的读者不仅广泛,散文的写作者也越来越多。一批学者,作家纷纷加盟散文的队伍。小说家贾平凹最先写出了《丑石》接着《坐佛》集子出版。有学者作家之称的余秋雨在《布老虎》丛书中出版了《文明的碎片》之后又相续出版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八十年代著名的诗人周涛也出版了自己的散文《游牧长城》。
  时代的复苏激活了一大批写作者的禁锢思维,一批有实力的年轻作家脱颖而出。周晓枫,周国平,祝勇,余华,黑陶,敬文东,瘦谷和一批美女散文家等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而一些成熟知名的作家也加了散文写作的行列,在报纸开辟了作家专栏。不仅给报纸增加了发行量,而且给作家带来了双赢。
  散文期刊质量更多,编辑的水准和眼光成了衡量一个作家的尺子,一般写手想登《散文》、《美文》、《中华散文》、《散文百家》这些杂志,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象牙之塔。同时,网络给一些无名作者提供了亮相的舞台。但他们不满足网络刷新的速度。他们的作品有时还没有被读者阅读,就被收藏到精华旧帖里了。
  散文百年,散文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令人乐观和刮目相看的。好的散文,好的散文作家成了时代的宠儿和时尚。但过杂,过热,过烂也给一些滥竽充数凑热闹的混混提供生存繁衍的空间和温床。因此,孵化出许多浅显、低俗、情调低下、情感软绵绵的重复复制的作品。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点,每个时代都能造就有时代特征的作家。散文百年最辉煌的时代,应该算从上个时代末到今天。这段散文的繁荣辉煌时代,必将载入文学史,成为耀眼的一页。
  散文评论家说:优美的散文是作家心里流淌出的清泉,只要心灵的闸门一打开。清澈的泉水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心里流淌出来,滋润大面积干涸的心田。其实,这就是一种轻松随意流淌的心灵的泉水。散文家的作品,是生活的写真不粉饰的美丽。而小说家的散文,不管写得多么动人,但是总摆脱不了编故事的痕迹。而小女子的散文家的作品,常带着浓浓的香粉和花露水的味道,出现在报纸的副刊。她们象坐台小姐一样,一坐就是半年或一年。在宝贵的版面上,她们大量地复制自己,用涂满香水的文字,诱惑稚气清纯的读者。一事一议,一个小故事讲一个小道理,象电视台于丹讲故事。那直白、肤浅的哲理,绘声绘色的娓娓诉说,津津有味的自我陶醉,这种传教士一样的重复复制,其实是对读者的一种欺骗一种美丽的伤害,特别是对初学写作者更是一种诱惑和误导。
  她们千八百字象豆腐块一样的文字,就象北方的商人从南方购买的布头,每块都很鲜艳,常常吸引一些会过日子,而且喜欢虚荣打扮的家庭妇女。不管怎么华丽,效果有多好,但功能都是一样的。用完了到处乱扔,这些作品的出台上市,不仅工艺落后,手法简单,而且粗织乱造,重复复制的痕迹更加明显。但很廉价地被一些小报的副刊购买,然后再出售给读者。
  有一位虚荣心极强,表现欲极高的小女子散文家,在一家晚报的副刊上,开辟了一个栏目她连续写了“河流、天空、田野”和“关爱、良心、责任”等随笔,其内容的核心就是倡导人们保护环境,人的道德的提升,在写作手法上“天空”是“河流”的翻版,“田野”是“河流”的复制,只是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倒叙、插叙和对比的陈旧手段。譬如:《童年的小河》“小的时候,家乡的南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我在河里捕鱼捉虾,渴了掬一捧河水就喝,或象《南征北战》里的小胖子嘴对着河水饮喝,“啊,又喝到家乡的水了”!然而,事过境迁,河的两岸成了城里的垃圾场,白色的垃圾挂满枝头,象招魂的幡和投降的旗,让人心寒。……文笔流畅,题目优美,道理肤浅,要是一个中学生写的作文,应该给高分,但一个作家写出这样小儿科的“大作”真让人不敢恭维。再看下一篇《天空的遐想》“有一天孩子问妈妈,老师让我们写白云,可天空看不见白云怎么写呀,于是,妈妈让孩子想象,突然,天空飘来白色的物体,但不是白云,是白色的塑料袋……”作家对环境的关注采取孩子与妈妈的对话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这真是用心良苦啊。一个作家的视野应该更开阔,看问题应该更刁钻,对现实的描写应该是虚幻的真实而不是真实的虚幻。华丽的辞藻只能构建虚伪的殿堂,只有朴素的文字砖瓦才能建造坚实的生活居所。
  再说副刊的小编辑,这些“大作”的出笼与他们的传销有很大关系。小报的编辑,当年就是读这些文章起家的,她也是写这样的文章走进报社的。她的文本,她的阅读,还停留在琼瑶、席慕蓉作品和小女子散文的水平档次上。这家报社的一个资深编辑对我说:“我们的报纸所有的版面我都不看,不信,我随便用手一指,指的地方肯定有问题。”结果,他指了报纸的一个地方,一看,果然有错别字。
  小女子作家与小报的编辑在某种成度构成了一种销售渠道,一个生产一个销售,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又起到了诱惑误导读者的作用。
  在近几年散文热的氛围中,出现了很多散文大家和好的作品,象余秋雨的学者散文,周涛的民族根源厚重的散文,以及祝勇、余华、黑陶、敬文东、瘦谷等作家的散文大作,读后久久不忘。
  而一些小女子作家,凭着她们性别的优势,粉饰刷新的姿态和速度,常常在鲜花和掌声中享受幸福。在报纸副刊开辟专栏,成了她们炫耀的场所和最大的满足。
  当年汪国真大量、肤浅、幼稚象白开水一样的汉字引分排列,不仅影响误导了一大批青年读者,而且,使一些中学生和青年作者误认为这就是诗了。同样如此,报纸上的小女子作家的作品象精美名片一样大量地赠送。对读者同样起到了一种诱惑误导作用。她们的作品不但没有起到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而且起到了降低读者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的标准。许多年轻读者和作者也模仿她们的写作手法和风格,结果都遭到了失败。有的询问这是什么原因,其实问题很明确,关键是你们没有名气,如果你们名气大于她们了,你们就写在擦屁股纸上的文字也能发表在最醒目的版面上。
  小女子作家的散文停滞不前的原因还有一些来自自身的影响。她们一直陶醉在当年一炮打响时的荣誉里,始终摘不下那副虚荣的面具。每天在掌声和鲜花中幸福,在虚荣里度日。因此,束缚了她们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是来自报刊编辑的约稿的压力,签约的稿子必须按时完成,这就造成了文字的凑数,内容肤浅的文章一篇篇出笼。像豆腐片一样一沓沓的出售。尽管销售了很多,收入颇丰,但降低了自己的威望和名气。
  我曾经用过一个很不恰当的比喻,有的作家每天都分娩出大量的弱智婴儿或小儿麻痹症一样的作品,这样的繁殖,成活率和健康率是很少的,不如象冠军母亲一辈子就生一个110米栏冠军就足够幸福一生了。
  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只写了几首诗,而他的《春江花月夜》至今还朗朗上口几代人。
  当代音乐家陈钢,何占豪一辈子就写了一部《梁祝》,但是,在中国的音乐殿堂每天都在演奏和放飞蝴蝶灵魂。
  作品不在多少,篇幅不在长短,关键在精。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大量的复制,反复地重复,与脱了衣服穿上和穿上再脱了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个程序问题。
  当代散文刊物质量上乘的,天津的《散文》、陕西的《美文》以及《中华散文》、《散文百家》很少看到小女子作家的散文。偶尔看到,也只是充添版面而已。
  而散文论坛更加活跃,作品质量极高,作家水平出类拔萃。全国一大批知名作家纷纷登陆,这里没有栏目作家,这里水平界限分明,不好的作品不管是谁写的同样被评得一文不值。
  我崇尚这种论坛的平台作用,它没有高贵低贱之分,以作品说话,杂志也同样如此,只要是好作品同样受到读者的亲睐和欢迎,作为一名优秀散文家应该放松随意用平静的心态写作,摘掉虚荣的面具吧,露出原版面孔,人们才能感到你外在漂亮和内心的美丽。

  2019-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6: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7: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诗歌、小说转向散文、随笔写作是很多诗人、作家写作的走向,从诗歌小说创作向散文随笔转变,其实也是一个成熟诗人和作家从激情、亢奋后的一种放松、冷静的变化。有人说诗歌写作是一种慢,小说则是速度和乘法。我认为:散文随笔写作则是诗人心灵和精神的冷静后的随意放松或者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7: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很多报纸上读过诗人开辟的散文随笔专栏,他们那些象珠玑或美玉的小美文,其实就是一种诗歌的展开形式或是诗人的诗歌另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细读他们散文随笔不论是构思还是语言都是一个诗人本质的思想和情感的流露。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7: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她们千八百字象豆腐块一样的文字,就象北方的商人从南方购买的布头,每块都很鲜艳,常常吸引一些会过日子,而且喜欢虚荣打扮的家庭妇女。不管怎么华丽,效果有多好,但功能都是一样的。用完了到处乱扔,这些作品的出台上市,不仅工艺落后,手法简单,而且粗织乱造,重复复制的痕迹更加明显。但很廉价地被一些小报的副刊购买,然后再出售给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7: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崇尚这种论坛的平台作用,它没有高贵低贱之分,以作品说话,杂志也同样如此,只要是好作品同样受到读者的亲睐和欢迎,作为一名优秀散文家应该放松随意用平静的心态写作,摘掉虚荣的面具吧,露出原版面孔,人们才能感到你外在漂亮和内心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7: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邯郸陈勇 于 2019-6-10 07:58 编辑

老师说出了一些人知道却不敢说的话,您的文章论点深刻,现在文坛就缺少老师这样的人才,文坛就应来一剂猛药,把那些所谓的文人隐病治愈,欣赏老师精彩,赞同老师观点,读了老师文章,受益匪浅,遥祝老师夏祺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0 07: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好!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背景》至今还朗朗校园。—— 《背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百年,散文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令人乐观和刮目相看的。好的散文,好的散文作家成了时代的宠儿和时尚。但过杂,过热,过烂也给一些滥竽充数凑热闹的混混提供生存繁衍的空间和温床。因此,孵化出许多浅显、低俗、情调低下、情感软绵绵的重复复制的作品。
的确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汪国真大量、肤浅、幼稚象白开水一样的汉字引分排列,不仅影响误导了一大批青年读者,而且,使一些中学生和青年作者误认为这就是诗了。
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不在多少,篇幅不在长短,关键在精。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笔锋有力,入木三分。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16%

发表于 2019-6-10 1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诗歌、小说转向散文、随笔写作是很多诗人、作家写作的走向,从诗歌小说创作向散文随笔转变,其实也是一个成熟诗人和作家从激情、亢奋后的一种放松、冷静的变化。有人说诗歌写作是一种慢,小说则是速度和乘法。我认为:散文随笔写作则是诗人心灵和精神的冷静后的随意放松或者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16%

发表于 2019-6-10 1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当一个诗人不再有激情的时候,他的诗歌生命已经开始走向精神的枯萎和激情的死亡。这是我给诗人下的定论。如果一个诗人的写作生命还要存在还需要延续下去的话,诗人的诗歌创作向散文随笔转轨,其实是等于一个诗人生命的复活和再生。尽管诗人不再创作诗歌,但从他们的散文随笔中仍然流露和彰显出诗人的才气和灵气。我在很多报纸上读过诗人开辟的散文随笔专栏,他们那些象珠玑或美玉的小美文,其实就是一种诗歌的展开形式或是诗人的诗歌另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细读他们散文随笔不论是构思还是语言都是一个诗人本质的思想和情感的流露。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16%

发表于 2019-6-10 1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当一个诗人不再有激情的时候,他的诗歌生命已经开始走向精神的枯萎和激情的死亡。这是我给诗人下的定论。如果一个诗人的写作生命还要存在还需要延续下去的话,诗人的诗歌创作向散文随笔转轨,其实是等于一个诗人生命的复活和再生。尽管诗人不再创作诗歌,但从他们的散文随笔中仍然流露和彰显出诗人的才气和灵气。我在很多报纸上读过诗人开辟的散文随笔专栏,他们那些象珠玑或美玉的小美文,其实就是一种诗歌的展开形式或是诗人的诗歌另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细读他们散文随笔不论是构思还是语言都是一个诗人本质的思想和情感的流露。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16%

发表于 2019-6-10 1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文无定法。散文、随笔作为文学队伍中的一支轻骑兵,它的队伍不仅一天天壮大,而且散文随笔的灵性翅膀越飞越高,它飞翔的高度已跃过时代的定位高度。并与时代和读者的审美合拍,甚至超越了时代和人们预测的高度。散文作家把握散文的技能也越来越娴熟,散文随笔的一张一弛都被散文作家的心灵所控制。对读者的阅读也能有机的情感遥控。散文作家在这个时代成了与读者情感沟通最好的朋友。而其它门类的作家与读者的距离相距越来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16%

发表于 2019-6-10 1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评论家说:优美的散文是作家心里流淌出的清泉,只要心灵的闸门一打开。清澈的泉水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心里流淌出来,滋润大面积干涸的心田。其实,这就是一种轻松随意流淌的心灵的泉水。散文家的作品,是生活的写真不粉饰的美丽。而小说家的散文,不管写得多么动人,但是总摆脱不了编故事的痕迹。而小女子的散文家的作品,常带着浓浓的香粉和花露水的味道,出现在报纸的副刊。她们象坐台小姐一样,一坐就是半年或一年。在宝贵的版面上,她们大量地复制自己,用涂满香水的文字,诱惑稚气清纯的读者。一事一议,一个小故事讲一个小道理,象电视台于丹讲故事。那直白、肤浅的哲理,绘声绘色的娓娓诉说,津津有味的自我陶醉,这种传教士一样的重复复制,其实是对读者的一种欺骗一种美丽的伤害,特别是对初学写作者更是一种诱惑和误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4.16%

发表于 2019-6-10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难得的好文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3 22:42 , Processed in 0.1499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