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完白潮人 于 2018-10-30 22:54 编辑
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教育感悟
完白潮人(郭奕明)
前言 金庸武侠小说,影响甚广,据说是“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人津津乐道。”(陈墨之语),仿佛当年的“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实际上,下至我等凡夫俗子,中至马云李开复等成功人士,上至邓小平杨振宁华罗庚等政界学界高人,均不乏对其十分喜爱者。推崇者称其意蕴丰厚,以至于呼吁要建立“金学”,将所谓“金学”与“红学”、“选学”、“许学”相提并论。 在某些铁杆“金粉”的心目中,金庸武侠小说,似乎已经不逊于《水浒传》,比肩于《红楼梦》。 本人并不认同将金庸武侠小说捧上巅峰的说法,但觉得从金庸武侠小说中,确能获得刺激与愉悦之外的很多东西。 鲁迅先生对《红楼梦》有一段著名的评论——从一部《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本人自然不是什么“家”,但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却也在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获得了教育方面的点滴感悟。 一 《雪山飞狐》之中,有一宝树和尚,他的武功极高,名门大派弟子、黑白两道高手,全然不是他的敌手,在苗人凤与胡斐出场之前,他是该书中的第一高手。 他的骇人武功,来源于胡家的拳经刀谱,而且,只是其中的前两页而已。 两页的功夫指引,胜于他人数十年的勤学苦练。 恐怕每一个学武之人,都会渴求这样的武功秘笈吧! 武功秘笈、名师指点,这是武林人士得以练成绝世武功的重要依靠。 金庸的这一构思,确有道理。 这一道理,也适用于其它领域。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先进的理论指导,不仅使教育事半功倍,而且能创造惊人的奇迹。 二 《天龙八部》之中,“四大恶人”之南海鳄神岳老三,遇见段誉喜不自禁,认为段誉是学习本门武功的最佳人选,于是硬逼着段誉拜他为师,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岳老三凶狠蛮横头脑简单,在这件事上却是颇有眼光的。他懂得这个道理:光大本门,须得有好的传人。 的确如此。试看武林中各家各派,能够在江湖上威名远扬的,无不是其中拥有武功高强的人物。武功的威力,要体现在它的使用者身上。 教育亦是如此。理论的成功,要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由受教育者的成长实践来检验。 三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学艺历程是很有意思的。 他学武缓慢,被视为资质驽钝,很长一段时间也的确远逊于和他大致同时习武的尹志平、杨康等人。但是,在名师指点下,最终是他的武功成就最高,成为顶尖高手。 他的拿手功夫是威猛的“降龙十八掌”,这很适合他。难以想象,他会以弹指神通、蛤蟆功或是“小李飞刀”之类行走于江湖。 人是有各种各样类型的,因材施教,至关重要。 责短舍长,天下无可用之士。 取长避短,天下皆可造之才。 四 《白马啸西风》一书中,有一个叫华辉的悲剧人物。 他是哈萨克人,原名瓦耳拉齐,到中原学习汉人武功,成了“一指震江南”华辉,轰动大江南北。回到回疆后,他被徒弟马家骏射了三枚毒针入要穴,虽然靠内力、解药而保住了性命,却是武功全失。 这么苦熬了十二年,他已是一个瘦弱枯槁的老人。 谁会想到,这么一个虚弱无力的老人,竟然是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呢? 当李文秀为他去除了这三枚毒针后,恢复了几个月,他便又是一个可怕的绝顶高手了。 制约着这样一个绝顶高手的,竟然只是他体内的三枚小小的毒针。 武侠故事中不乏这样的情节:拿住了要穴,武林高手也会不敌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解开要穴,原本无法动弹任人宰割的弱者又会展现惊人的功夫。 找出症结,把握要害,其重要性竟然达到这样的地步。 一个看似顽劣不堪令人头痛的受教育者,或许正只是要穴受制呢! 谁又能排除,他们会令人刮目相看啊! 关键,是能够对症下药,为他们“拔除毒针”。 五 《书剑恩仇录》中,武当弟子李沅芷初遇师叔张召重,就是一番打斗。 书中写道,张召重使出的是武当长拳的“高四平”,一招便将李沅芷和霍青桐同时震得倒退数步。而这武当长拳是武当派的入门功夫,平平常常一招“高四平”,在张召重手下使出来竟有如此威力,令李沅芷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与此相类的,还有《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他在游氏山庄用以击败天下英雄的,也只是武林中普普通通的一套“太祖长拳”。 细细想来,这是很有可能的。在武林高手施展开来,普通的招式也会有巨大的威力,极厉害的武功,拆解开来也是简单的基本动作。 只是,同样的招式,却有不同的功力,同样的招法,却有不同的领悟。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个道理,自然也适用于教育。 教育的秘诀,可以说归根到底并不复杂,很多道理其实人们并不陌生,只是,运用之妙,各有不同罢了。 六 《神雕侠侣》之中,主人公杨过有过不少奇遇,终于练成绝世武功。 在剑魔独孤求败生前所在之处练功,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段。 独孤求败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在书中,写到他的剑冢,其中放有三柄长剑,在第一、第二把剑之间,另有一长条石片。三柄剑和石片并列于一块大青石之上。 第一柄利剑,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剑下石上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长条石片代替的是一柄软剑,其下石上刻的字为:“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第二柄是黑黝黝的重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剑下石上刻的字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三柄是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剑下石刻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前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不同的几柄剑,代表着剑魔神乎其技的几种武功境界,读之颇令人向往。 其实,做很多其它事情(比如教育)时,也同样是有着这样的不同境界。 利剑、软剑可谓第一境界: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势如破竹,令人赞叹。 重剑可谓第二种境界: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人难知其妙,却能感受到其巨大的力量。 木剑又是一种境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最微妙神奇的,应该是第三种了。 七 《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阵前授艺的精妙描述。 那是在赵敏率众高手袭击武当山之时,张三丰受暗算,身负重伤,张无忌挺身而出,迎战三大高手。 第三个高手是剑术一代宗师,而且用的是锋利无比的倚天剑。 就在这种情况下,张三丰将新创的太极剑法传给了张无忌。 这次临敌授艺,奇在当着敌手之面传授,奇在两次的演示剑招迥然不同,奇在需要习剑者忘记了全部剑招方算学习圆满。 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传授,重在“剑意”而非“剑招”。 掌握了剑意,自可威力无穷,招式无尽。 教育亦是如此,很多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后语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本人最早阅读也最喜爱的一部,该书的近结尾处写到“华山论剑”的情节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郭靖与丘处机)两人来到华山南口的山荪亭,只见亭旁生着十二株大龙藤,夭矫多节,枝干中空,就如飞龙相似。郭靖见了这古藤枝干腾空之势,猛然想起了“飞龙在天”那一招来,只觉依据《九阴真经》的总纲,大可从这十二株大龙藤的姿态之中,创出十二路古拙雄伟的拳招出来。正自出神,忽然惊觉:“我只盼忘去已学的武功,如何又去另想新招、钻研伤人杀人之法?我陷溺如此之深,实是不可救药。” 从教日久,阅读着金庸的武侠小说,竟然也在想着教育方面的事情,由此看来,惊觉本人似乎也是“陷溺”颇深、“不可救药”了。呵呵。
甲申年初稿 丙申年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