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jaxluoyz 于 2018-7-25 00:37 编辑
点赞永和家乡 寄思现代发展
文/01一线 我的家乡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中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江,南邻凤凰,西连县城敦厚,紧邻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吉安中心城隔河相望。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有1700多年的市镇史。永和老屋建筑是骑墙黛瓦、画檐跷角、门窗雕刻、古色古香。她是一帧古老文明的画卷,灿烂辉映在历史星河。 一条赣河阔水宽,风吹稻花波似海。我家住在西南岸,习惯了这里的山丘田地清风,听惯山上栉木林风的鸟叫,看惯了山下的满目的庄稼,住惯了庄上的砖瓦平房,喝惯了家乡的涓涓清水,吃惯了这里的美味佳肴。这里的大人耕读持家,童子活泼乱跳,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曾经,这里天演传奇,神话美丽 传说远古时代大地的一次洪荒,然奉天承运,构成了今天永和的地貌。演化成了《七姑岭和雷公榭的传说》,相传这里有猪婆精和牛魔王两只畜牲,明争暗斗,一个扬言要拱过河。一个夸口要长上天。倘若它们得逞,天下哪有太平,人间岂不遭殃?而终被七姑仙和雷神削灭。家乡人不忘天恩,曾经在猪婆岭上建造一座庙宇,取名“七姑岭”,表示对小尼姑的怀念;又在牛姑岭上建造一个凉亭,取名“雷公榭”,表示对雷公的感谢。如今,“庵”和“亭”虽然不复存在,但七姑岭的山势和雷公榭的山洞依然如故。 这里的天气变化也很神奇。每年的清明时节,家乡人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清明节前3后4一周内,午时三刻,必有一场风云突变,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之后,便是晴天。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缺臂龙的传说》。 还有,这里的物化出“瑰宝”,也就是在这河谷平原尽显曲美突起,有着柔力之气的古窑堡,出产了我国陶瓷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黑釉木叶天目纹盏和青花瓷的陶瓷。 这里的窑迹曾经演化成一个个有关文天祥的故事。传说文天祥父母家住永和石窟村期间,向附近的窑厂借火而发生龙飞凤舞现象。从此,吉州龙凤窑遗址驰名中外。又有传说文天祥举兵抗元失利,急回永和招募窑工东进抗元的时,摔跤而感天动地,出现了连小草也不敢再次发生的火烧坪。另外,这里还有传说中池水开花的金钱池。有飞来飞去用链条才锁住的本觉寺飞来塔等等。 先人的智慧造就了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的神秘故事,启发了后人对于家乡山水的无限思考。我可爱的家乡,她给了我成长中的无比丰富的想象。 曾经,这里物华天宝,瓷业鼎盛 吉安古称庐陵,再有吉州、吉安路、吉安府、庐陵道之称。吉安是江南粮仓。“金庐陵”是对吉安古代农耕和陶土文明的赞誉。“金”是比喻金灿灿的稻谷和金碧辉煌的陶瓷。 吉安三面环山,北向开阔,遍布丘陵溪流沃野,水沛林茂,四季分明,适合稻豆油薯车前瓜果棉麻耕种和人类居住。 吉安古庐陵以“江南粮仓”闻名,至宋代朝廷每年调运贡粮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农耕的发达促进了漕运粮船的制作和槎滩陂等筑陂修渠业的兴起。金灿灿的稻谷,孕育了富庶与安康,滋养着浓郁的农耕民俗。 在水映蓝天、鸟鸣花香的明媚春色里“开秧门”;在阳光灿烂、稻谷浅黄的夏日,邀亲朋“吃新”,祭祀谷神土地,洋溢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庐陵永和画栋江南,鱼米陶瓷之乡。由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析西昌置庐陵郡永和为东昌县。由于经济作物的大片种植,东晋时形成柴草交易市场,经五代十国(南唐)、隋唐时期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镇市民间交易市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领域内商品化倾向的加强和农村中民营小手工业的发展,民间迎来了农器铁器铸造业的发展机遇。此外,陶瓷器的主要器皿,如碗、勺、盆、罐、钵等,虽有精粗之分,高低级之分,但都是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故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代吉州窑盛产褐瓷,器物以日用的碗类居多,唐未五代有畅销国内外的优质产品。至晚唐、五代时期,中国陶瓷不仅输往东亚、东南亚各国,甚至更远的西亚和东北非各国。 隋唐时期,家乡的吉州窑等许多民窑脱颖而出。这些手工业品多是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其面向的市场也主要是农村,这就为农村草市镇的繁荣注入了活力。然而农业领域内商品化倾向的加强和手工业的发展仅是草市镇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统治者正确的市场和商业政策,它们不会自发导致草市镇的繁荣。 五代时期的立国者,大多起子草莽,有的还亲自从事过商业活动。他们对地方财源的所在和经济的作用比从小久居深宫的统治者有更清楚的认识。当他们建立割据政权后,面对满目疮痍的景象和来自邻国的压力,不得不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以期在竞争的态势下获得生存并谋求发展,因而在政策的制定上,跟唐代相比,显得灵活而实用。五代十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对城市商业和市场的发展大多采取了一种宽松和吸纳的政策。这个时期草市镇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唐代。这一时期草市镇的发展,还开启了宋朝市镇大发展的新局面。 明《东昌志称》这里的柴草市,指的是吉州窑一带柴草交易市场。永和至北宋真宗景德(1004年)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至北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成为吉安四大镇之一。 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明《东昌志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 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辅、茶楼酒肆等。“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歌舞”便是时称“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历史写照。 永和镇吉州窑陶瓷的兴盛,印证了古吉安“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 曾经,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永和是个2230多年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息繁衍。秦于公元前221年置庐陵县,永和归属庐陵。建于唐开元年间的永和镇本觉寺塔依然耸立,塔高36米,砖木结构,八面九层,第一至第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拾级而上。1984年省拨款整修,塔顶发现铜钱、佛像,佐证建塔年代无误。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遗址的重要标志之一,收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永和古镇的标志。 目前,镇内尚存在唐代本觉寺塔(飞来塔),清都观等;宋代有吉州窑遗址、东昌井、金钱池、莲池街、东坡井、凤风精舍、周必大遗址、绿野坊、智度寺、秀水沟等。一些名胜古迹历数千年,天灾兵祸,多已湮没,有的仅存遗迹,现有24个如冈似阜的古窑包错落有致相嵌在镇上的田野上,以万古不化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辉煌。 千百年来,永和家乡因地处古代中原至岭南交通要道赣江水道之畔,为江南重要商埠。素有“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的盛誉。 瓷器是我国古代智慧与伟大发明之一。千百看来,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与独特智能创造了历史悠久而又盛誉卓著的我国制瓷工艺文化。 永和一带的农耕文化助长了这里的制瓷工业。尤其是北宋以来,有耕读知行之风的农学家邻居泰和人曾安止后半生对当时永和周边各地农业生产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潜心研究水稻栽培,搜集大量有关水稻品种及栽培技术的资料,去世前完成 《禾谱》5卷。此书详细介绍北宋江南地区50多种水稻品种名称、特征、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后又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禾谱》一书,对本地、对江南仍至对全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使广大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安民止乱”正是曾公清正为民的品格。南宋嘉泰六年(1206),益国公周必大为《禾谱》作序,称赞此书:“皆考之经传,参合古今,制无不备,是可补伯视之书,成苏公之美。” 宋时苏东坡曾与曾安止进行学术交流,吉州窑所在地永和镇“东坡井”表苏东坡农学家曾安止,曾为其所著《禾谱》补写了农具图,并写下流传千古的《秧马歌》。 而古吉安庐陵县境内的永和镇之吉州窑陶瓷业,起于隋唐、兴于晚唐,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明初,名闻遐迩,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千年窑火的庐陵永和吉州窑自唐代中期到明末600余年间,是江南陶瓷大型生产基地,盛时3万多窑工,窑场延绵2公里,辟瓷窑24座,集镇有六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木叶天目、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的制作工艺,是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深受皇室贵族、平民百姓喜爱。无数的陶瓷沿赣江北下南上,流向海外,至今仍被南亚、欧美等国家视作稀世珍品珍藏。这些陶瓷是庐陵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出口外销,把庐陵人的创造精神,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吉安古庐陵这里山连水、水连山,峰回路转、彩云飞驰,处处有引人寻趣的景色, 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还使吉安自古享有“金庐陵”的美誉,被称为江南大地上的彩色明珠。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纷至沓来,或游山玩水,或探奇访古,或讲学授徒,或读书励志。唐代诗人杜审言、大书法家颜真卿;宋代农学家曾安止,大诗人苏轼、黄庭坚、杨万里,宰相李纲、学士胡铨、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地理学家罗洪先、徐霞客,大学士解缙、杨士奇,理学家王阳明、邹元标;清代学者方以智、施闰章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也曾令一些文人志士常临游赏、赋诗作画,为“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域;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增添了不少光彩,为后人津津乐道,流芳百世。 曾经,这里人杰辈出,文章节义 永和隶属庐陵儒林乡(原名文霸乡),辖一、二、十、十一、十二都。庐陵“文章节义”盛于书院私塾。唐代庐陵的教育已起步,并初见成效,到了两宋,则进入了快车道,不仅处于江西一流的处置,在全国也居上游,到了明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道光《吉安府志》中云:庐陵地区“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并非溢美之辞。宋时,江西的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华林书院、鹅湖书院和吉州的白鹭洲书院,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而白鹭洲书院创建之初所取得的成就,得力于山长庐陵永和人进士出身欧阳守道治学有方。他的学生文天祥在《巽斋先生像赞》中称他为“横经论道,一世宗师”,“先生之风,可使懦夫立也”,说他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影响:“后生从政,未知向风,惟先生终教之耳”。这位名师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十分注重培育学生的品格和务实的学风。欧阳守道坚持用家乡先贤事迹来教育学生爱乡爱民,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欧阳守道十余年来倡导的良好学风延续下来,不仅使白鹭洲书院享誉天下,为庐陵的各类书院学馆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还影响和促进了庐陵人忠直不屈的品格的形成。 山上无直树,庐陵有直人!这里的人很正直。说话直爽,一言九鼎;办事正道,一诺千金!庐陵文化有着独特的源头、类似的发展过程与演化法则。那就是跟着北民的南迁,输入了中原的进步文化,传布了正统的儒家精力。 “文章节义并重”是庐陵永和文人的主体形象。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构成了彼此影响,互相依存的整体,以一种比拟稳固的状态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史册。庐陵文化有两个顶峰期,一是宋代,二是明代。在2000多年的悠久岁月里,美丽的赣江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永和人,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一代一代的永和人接天地灵气,做天地文章。 文章节义,最是吉安庐陵文化的精髓。忠烈、血性,铁骨,刚直,讲节义,不怕死,有才华,有豪气,这些也是同属永和人的生命密码,并代代相传。也就是在吉安这片渊远深厚的人文土壤中延续着庐陵人的血脉。这里先后诞生了宋代欧阳珣、周必大、欧阳守道、文天祥等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清代有习孔教,民国有易毅、曾昭深、廖若谷等历史名人,当代有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罗文坊等名人。永和也是井冈山下的革命根据地,全镇革命烈士252人,诞生了5名共和国将军。这些都是永和人的骄傲。 这片土地上庐陵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周必大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远见卓识,历来主张强兵,并制订“诸军点试法”,整肃军纪;富国,主张大力发展商贸业,以增加收入;安民,以民为本,减赋赈灾;政修,且终其一生,始终秉持刚正不阿,清廉执政,爱国爱民的作风。一生功绩显赫,名誉远播,是一位极富才干的政治家。无论辅佐朝廷或主政地方,他“立朝刚正”,言事不避权贵,处事有谋,治政勤奋。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他是一位“九流七略,靡不究通”的文学家。诗词歌赋“皆奥博词雄”。其书法“浑厚刚劲,自成一体”。他不但是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还是试验胶泥活字印刷成功第一人。 舒翁作为吉州窑当时瓷塑技艺的一代高手和出类拔萃的制瓷大师、宋代著名的民间陶瓷家,舒娇从父学艺,瓷塑技术一亚其父。父女为中国瓷塑工艺一代名家。当时永和各窑品种繁复,有青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等诸多名品,其中白釉、黑釉以舒氏父女所制最佳。青花瓷是“中国的瑰宝”享誉全世界,木叶天目盏属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舒翁、舒娇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父女俩名重一时,遐尔并闻。 南宋一代名儒教育家欧阳守道,从永和苏黄清都观讲经台走出,后任白鹭洲书院首任山长,并驰教于长沙岳麓书院。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也就是创立书院15年后的科举考试,吉州考中进士43名,文天祥中状元,宋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以示褒奖。于是,书院名声大振,享誉遐迩,被称作与白鹿洞、鹅湖齐名的江西三大书院之一。与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 欧阳守道于学无所不讲,尤注重前代治乱兴废。在他的领导下,书院越办越好,不仅吉州的青年踊跃入学,邻近州县的学生也慕名而来。欧阳守道任山长达十几年,为培养吉州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白鹭洲书院的崛起,推动了庐陵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重教崇文的民风蔓延,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据光绪《吉安府志》载,从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南宋最后一届科举的咸淳十年(1274年),37年来共科考13届,有12届是白鹭洲书院创立后进行的,吉州共考取进士378名,居江西之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后600余年,白鹭洲书院历经沧桑,屡遭兵祸水患,毁而复修,几经周折,但这里一直是庐陵人民心中的教育圣殿,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几百年来,许多的名儒大师曾前来讲学传道,主持院务的也多是庐陵名士。 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铸就了一代代吉安人的风骨。 当代永和名人刘亨莹从吉安白鹭洲中学辞去教导主任职务,邀请同仁毅然决然大张旗鼓地在家乡办起了永和五七中学这座学校,凭着他多年的办校经验,推行半工半读师生共建校园理念,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荣升成为江西省吉安地区重点中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梁材,成为了当时吉安地区的教育标杆! 曾经,这里神秘预言,改变天地。 我的老家西坑是永和的一个大村庄。村落三面环山,濒临赣江,是永和临江往西南的天然屏障,是保护永和生态的一片腹地。村子小溪环绕,古樟荫护。山上滿眼松树,山下点缀着几座水庫和从多的池塘,可谓山水形胜。东西北向二三里,近处都是良田,周边远处小山丘陵拔层罗列,姿态各异,十分秀美。自古如谢易庵、刘司寇、谢司训、邓太常、王铨谏等历代名人,无不夸此为真胜境地。 据清光绪18年修的永和西坑罗氏谱牒记载,明洪武年间,我的先祖子凤公同长兄子仁一道徙居在西坑上村庄老屋。此间,子凤公一心想择另一块地方定居。一日,在庄上安歇,忽然梦见一位白发山神对他说:“近地田垅大井坛上是家宅地,可徙居此地,我奉天命守护了数百年。”醒来后,他便往山处详细寻找,果然找到了如神仙说的地方,便让子仁兄约定共同创居于此。 我族既是且耕且读,所以历代先人都具有农村社会中诚实慈祥的美德,先人乐善好施,广积阴德,为子孙祈福,因而颇为乡里所称道,历代可说是积善之家。 从前赣江这条小河,南面的西坑延绵的小山峦呵护着永和历代子民繁衍生息。可如今,为改变的贫穷小镇,而把离赣江边上的永和市镇南面不到5公里的大片村庄归划给了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举移山填洼开办工厂之事。西南山悲泣,永和水哀怜,千年的古镇说是在打造旅游胜地,实则生态正在慢慢转向恶化。这难道是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沉睡的山叠的做法?是想让那河流改变模样重蹈古训覆辙,还是想颠覆这美丽的河山?那可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多么期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我生于斯,长于斯,从小热爱这片故土。虽说身居城里,但故乡依旧萦绕心头,每年春节和平时假日我都要返乡探亲访友。 我在走亲访友,共话乡谊之余,时常去逛了逛昔日劳作的田野和儿时嬉戏的天地与水源。所见所闻让我触目惊心。故乡的变化超乎我的想象,乡村生态的破坏令人堪忧。 老家吉安县永和镇是当今中国乡村一幅色彩斑斓的现实图景。我们更为赣江母亲河担忧!今是非“漫漫海水淹一人,树梢之上来站稳。栉木漂浮流远去,决心以下点点分。泺郎擦泪拜亲人。” 时光离我们渐行渐远,心中的故乡依然难以割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今日农村的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之路上的必经关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种种喜与忧、笑与泪背后, 农村正进行着产业的重建、环境的重塑、心灵的重构,回答着“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时代课题,乡土中国正不可阻挡地迈向现代中国。 迈向新时代,我们感受到了心系乡土的情感“引力波”,更感受到全面小康梦想的强劲脉搏。用决心和行动去改变,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我们必将共同开拓更有希望的原野,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