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94|回复: 9

[名家精品] 经典文学上海作家吕华青先生散文专辑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2 15: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经典文学上海作家吕华青先生散文专辑

吕华青.png



名家简介

    吕华青,男,上海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文学作品散见中央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西藏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家》《海外文摘》《大地文学》《散文选刊》《奔流文学》《齐鲁文学》《海河文学》《华夏散文》、香港《中华时报》、美国《伊利华报》、意大利《世界中国》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及作家网。收入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林出版社、长征出版社等20余家机构出版的《中国最美的散文》《绿色的爱》《海的脊梁》《中国新诗百年精选》等多种文选。曾获《人民海军》报征文比赛一等奖、《新民晚报》广告语评比第2名、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一等奖、第三届华夏散文奖最佳创作奖、“经典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特等奖等多种奖励。主编及参与编辑各类书籍20余本。出版报告文学《蓝色的崛起》、作品集《走过春秋》。报刊杂志特约作家、签约作家。
    曾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写作700余篇,分别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行业数十家媒体采用。

作品欣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想与她说再见
   
    年轻时,我曾在军中从事宣传工作。
    春暖花开的那年,我奉命去南京郊外的一所军医学校,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宣传干部培训。为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培训班的领导决定,利用这50天培训期的夜晚,找一批军医学校的女学员配合,在部队宣传干部中传授交谊舞知识。
    老师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曾获省交谊舞比赛冠军。老师将培训班的宣传干部和军校女学员分列在小礼堂的两侧,从高到低各排成一行。然后,他喊着口令,命两边队列面对面前进,直至相距一米多远才发出停止的口令。他告诉大家:“从现在起,你对面的那个人,就是你50天学习期间的固定舞伴。”
    接着,又说:“给你们2分钟时间,相互认识一下”。
    我面前站着一位年轻姑娘,中等个子,短发齐耳,白皙的脸庞上忽闪着两只迷人的大眼睛,微笑时浅浅的酒窝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她姓唐,来自北京某部总医院,是一名来此进修的军医。
    学舞很枯燥,尤其是开始,男子昂头、抬手展肩的基本姿势,一站立就是半个多小时。小唐也按女子身姿的要求陪在一旁,不过,她站立的样子好像很标准,也很好看。
    接下来的日子,老师开始教授四步、三步的基本知识。也许是小唐悟性高,常常受到表扬,老师还请她走进舞池中间,做示范给大家看。受益最多的人当然是我,有这样一个漂亮聪颖的舞伴,心中常常暗暗窃喜。时间久了才知道,小唐原来就有较好的跳舞基础,在原单位还参加过一些接待客人的联欢活动呢。
    每个练舞的晚上,首先由老师教课一小时,然后是大家随着舞曲自由活动的时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师教授了慢三、四步、伦巴等多个舞种的基本舞步,每节课后,小唐都不厌其烦地配合我做巩固练习,还向我讲述相关的跳舞技巧和要领。比如:基本舞姿如何重要;男女舞者的上半身要“打开”;“慢三步”的步子跨度要分大、中、小,随着跨度不同身姿要表现为低、中、高等等。渐渐地,我们成为了这个舞场上的“明星组合”,耳边不断传来大家的赞扬声。
    培训班的日子是在兴奋之中度过的。在校园的小路上,在操场或是食堂里,我和小唐偶尔会遇见,两人往往同时留下一个会意的眼神和微笑,彼此都明白那是一种无声的问候,都在期待着下一个“舞蹈之夜”的到来。
    日子过得很快,培训班就要结业了。礼堂里,有人正在搬着桌椅,布置晚上联欢舞会的会场,披红挂绿,有些过节的感觉。这天上午两节课后有一次休息,几个宣传干部相约到操场上散步。操场的另一边,有一栋绿树环抱的5层小楼,学校称之医教楼,曾听小唐说过,她们上课的主要地点就在那里。不知是什么力量吸引着我,不知不觉间独自步入了医教楼。楼道里静悄悄的,经过了两扇关闭的教室门,就在第三个房间的门口,我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一间不大的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窄窄的小床,小床上摊着一具尸体,那尸体的胸膛和腹部已经完全打开。三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眼睛望着房间一侧墙上的人体解剖挂图,正在用手扒拉着尸体的内脏,其中那个弯腰前倾、手伸得最长的人,竟然是我的舞伴小唐……
    脑海里,霎时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医教楼里奔跑出来的。从小就害怕见到的死人场景,今天在我的面前展示到了极致,绝对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用手扒拉尸体内脏的那个人就是常常与我手拉手身贴身跳舞的舞伴……
    联欢晚会即将开始的时候,透过舞厅淡淡的灯光,我看见小唐微笑着径直朝我走来。这个夜晚,小唐打扮的格外漂亮,白色紧胸露肩上衣,粉红束腰大摆舞裙,一下子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显然她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想要在这个初夏学期最后夜晚的舞会上尽情展示“舞后”的风姿与优雅。
    几支舞曲过后,我还是没有勇气邀请小唐跳舞。一想到要接触她的那双手,我心里就发怵。她静静地坐在我的身旁,看着别人起舞。开始我们之间还有交谈,后来便没有了声音。有两次,她主动站起身来,伸手邀我入池,而我却怎么也伸不出手去接应她……不知什么时候,她走了,旋转的彩色灯光,忽闪在我身边空旷的座椅上。
    第二天上午,我要离开南京返回自己的部队。不知为什么,此时很想见到小唐。双眼寻遍了医校的各个角落,始终没有发现她的身影。
    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现在有时还会想起。记得那天走出医校大门很远了,我还在不断地回头张望。
    很想与她说声再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想起了黄黄和黑黑

    进藏第一天,夜宿芒康的一家民宿。
    三层小楼虽干净整洁,但是没有电梯。站在楼梯口,面对沉重的箱子,我有些发怵。
    客栈的主人是一个30出头的帅小伙,中等身材,性情豪爽。他见状赶过来,二话不说,拎起箱子就一步一拐地向楼上走去。我跟在后边,心中充满感激。
    刚迈上几步楼梯,冷不防一条大黄狗猛地从背后冲上来,着实吓了我一跳。从小就怕狗,面对这样的情景,我赶忙停下脚步缩在一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狗冲上来,便俯身将头伸进了主人拎着的箱子下边,两只后腿趴得很开,还不时地调整头的位置和角度,使劲将箱子向上顶,有时,四肢都在颤抖……
    狗竟在帮着主人扛箱子!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真是令人感动。主人一边用力蹬着楼梯,一边大声吆喝:“黄黄,走开!”“黄黄,走开!”而那条狗却象什么也没听见似的,一个劲地用头顶着箱子,直至到达三楼。我一路跟着,激动着,看得目瞪口呆。
    进入房间,主人向我介绍房间设施的情况。黄黄喘着粗气,摇着尾巴,骄傲地来回跑着,有时高高地仰起头望着我们,仿佛等待着主人的夸奖。我很遗憾,当时只知道感动,竟忘了用相机拍下那美妙的瞬间。
    碰到黑黑是在云遮雾罩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大峡谷附近的一条小路边,树木掩映着一些高高低低的平房,这就是索松村。虽说这是一个村庄,但是始终见不到一个人影,宁静得让人听得见心跳。我徜徉在梦一样的山水中,偶尔发现一条狗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身边。那狗一身黑毛,脸皮耷拉着,看上去有些年纪了,不过从那敏捷的样子里,还能看到它年轻时的凶悍。
    我呼唤它黑黑,是因为我想起了黄黄。而黑黑似乎也理解我的意思,每次呼唤,它总是有着某种回应。
    我寂寞地行走在地球最深的大峡谷里,阳光透过云层和迷雾,撒落在远山、近林之上。黑黑跟随在我左右。每当我停下脚步拍摄照片的时候,黑黑也停下来,呆呆地望着我,有时也躺在地上打滚,玩着自己的游戏。有一段路,它独自跑进了被密密的木桩围起来的菜地,怎么也钻不出来,看它那着急的样子,让人觉得可爱和好笑。出来之后,它立刻跑到我的身边,尾巴一个劲地欢快摇摆。
    伫立在雅鲁藏布江边,我感受着一种深邃、恢宏与壮美。黑黑站在我的身旁,一会儿望着远方的深谷,一会儿抬起头看着我,仿佛在与我作着无言的交流。我架起相机,对着镜头坐在大江边,想与峡谷留个影,黑黑似乎明白了我的意图,急忙跑过来站在我的身边,相机的“咔嚓”声,成就了我珍贵的纪念。
    回到大峡谷索松客栈用午餐,我发现黑黑把我送到客栈的门口,便转身默默离去了。也许,这里不是它的家。午餐剩下了很多回锅肉,我准备带给黑黑吃。突然想到菜里有辣味,便用清水冲洗后 再装进袋子里。遗憾的是,整个下午我在大峡谷转悠,始终没有见到黑黑。我只能把袋子打开,将肉放在村前老树下,不知后来黑黑吃了没有。
    离开西藏以后,只要回忆起那些日子,我就会想到黄黄和黑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秋的诗意边缘寻找

   
    记不清是先知道剑桥,还是先知道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的。
    在很多年里,我一直在想象着传说中的美丽温馨的康河、庄严多样的学院建筑、独具风情的克莱亚三环桥洞、令人向往的康河之春……;想象着,是什么样的环境或意境,触发了诗人的灵感,写下了如此优美缠绵的诗句。


    从伦敦出发,驱车不足两个小时,便到达了著名的剑桥大学。也曾到过牛津,牛津被誉为“大学中有城市”,而剑桥则不同,这里是一个“城市中有大学”的地方。
    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开始为人所知,渐渐发展成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英格兰小城。
    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剑桥,这个地方好像是历史长河的结晶。到处是密密的绿树浓荫,随处可见宛如绒毡的草地。精致的小商铺,散落在街道两边,如同油画中线条拖出的点缀。几百年前建造的中世纪风格的教堂和各式建筑保存完好,高大的染色玻璃窗格,掐着金丝,或深绿,或紫红,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与山墙上爬满的鲜花和青色、褐色的藤蔓一起,成为小镇靓丽的风景。
    剑桥大学的教室与校舍,融合在小镇的建筑之中。许多学校的门廊或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曾经的印记。漫步在一所所学院、图书馆、研究所和实验室的门口,面对各式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我双手抚摸墙壁上那些已经古老得发黑的石砖,仿佛在翻阅着剑桥昨天的历史。

    脚下的石子路,从一片绿草的怀抱中延续过来,连接着一座短短的公路桥。剑河从桥下横穿公路,流向剑桥大学的花园里。
    站在桥上顺着河流的方向望去,河岸左边的坡地上,一片开阔的青草地连着一大片婆娑的垂柳和枫树。右边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草坪,以及安装着白色窗格的红色或灰色砖墙的楼房。有些校舍虽然略显陈旧,但饱经风霜的历史痕迹,使得这些建筑显得更加厚重与庄严。
    我是一路吟着徐志摩的那首诗歌走来的。凭栏桥边,望着清清的河面和河上的木桥、石桥,《再别康桥》的诗句又在耳边响起:“……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桥下,剑河的水顺着窄窄的河床静静地流淌着。时而有撑杆的小船从河上走过,像是要故意将游人的思路,带进诗人再别康桥的那个时光。

    喜欢剑桥的幽美。
    在树林或者草地,随便找个地方,面对蓝天翻阅诗人的华章,遥想当年诗人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澄怀静听的样子,空灵中仿佛有一种人心渴望的回响。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进诗行的,思绪久久徘徊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我从书本中读到的那年夏日,生活给了诗人自然真实的欢畅。他有绝对单独的闲暇,独自在校园里徘徊,寻找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他说,竟像是第一次,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不曾知道过能有更大的愉快。
    我沉浸在诗人记忆的那个金秋。校园处处金黄,大地气爽。他有整整一学年的时间独处,一个人去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他觉得,那是甜蜜的单独,那是甜蜜的闲暇。于是,慢慢的“发现”了康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又一幅画面:一个又一个清晨,诗人冒着寒冷,独自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一个又一个黄昏,他坐在康河边,面对流水静思;一晚又一晚的,出神似的倚在桥阑上,向西天凝望……
    记得诗人说过: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疑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他甚至把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当作是一服灵魂的补剂那样享受。
    在诗人的世界里,一个人的单独与寂寞,竟是如此美好!


    窄窄的剑河,呈“几”字形弯曲在这片土地上。剑桥大学一些著名的学院沿着剑河铺展开来。踏着小镇街边的石板,在城内可以看到这些学院古朴深邃的正门;顺着河边行走,可以浏览河边青青的草木,各个学院后院宽阔的草坪和高耸的典雅的建筑。
    我发现,剑桥的美在于一种意境。这种意境,需要人性的安宁和心的平和来感受。如同在诗人的眼里,静谧的日子总是美好得让人憧憬。他会顺着带草味的和风,随心所欲地前行,把自己交给自然,放飞半天的逍遥。或是,在满是清荫与美草的道上,随地休憩,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闭上一会儿眼睛,寻梦去……
    夕阳里,我仿佛看到诗人又一次将平地的晚霞当作一种神奇,努力地骑车追赶天边日头的影子,直至激情万丈地跪倒在晚霞绽放的万缕金辉中的样子。
    他的情感是虔诚的。他爱写他心爱的对象,但是,又怕描坏了它,说过分会脑了它,说不谨慎辜负了它……于是,诗人便沉静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的晚钟声,听河畔倦牛轻轻的嚼草声。他认为,那是另外一种美感的体验,是他在康桥生活的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感受——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人的性灵。


    秋叶,被季节的时令染红。黄昏的剑桥,风光清幽而恬静。
    宽阔的草坪上,飘洒着点点落叶。站在河边,面对青草环抱着的那块用中文铭刻着《再别康桥》诗句的石头,我的心仿佛游走在半梦半醒之间。
    不远处,在克莱亚后背隐约可辨的是康桥规模最大的三一学院。我见过学院城堡般的大门正面,矗立着的亨利八世的雕像。古老的建筑与辉煌,如同这片土地的灵魂,彰显着剑桥大学崇高的英名。剑桥的自然科学成就,如同知道牛顿、培根、达尔文一样,家喻户晓。剑桥在英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坚实地位,使许多从未接近校园的人,都熟知她的历史和风情。当然,这里也走出过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弥尔顿、萨克雷、福斯特、拜伦……
    剑桥沉淀着一种隽美与厚重。
    我觉得,《再别康桥》是一朵梦幻般的云彩,那是对剑桥一次又一次情感的堆积。就像英文的“剑河之桥”被诗人加上意译,成为“康桥”一样,更具美感。记得徐志摩曾经这样描述过在剑桥生活的感受:“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暝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
    我想,品味《再别康桥》的诗意,也许应该走进这样的意境。在自然里,去寻找那晚钟撼动的黄昏、去寻找那秋意边缘孤独的宁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撒哈拉笔记

一、金色的狂野
   
    我是从突尼斯的托泽尔地区进入撒哈拉大沙漠的。
    天空高远,大地无垠。看不见的微风裹着细沙漫天飞扬,有时,扬尘还会肆无忌惮地飞旋,将太阳抹成晕红。
    汽车行驶在浩瀚的沙漠里,有如一只小船在无边的大海里颠簸摇晃。路边,常常会有干瘦的单峰野骆驼停下脚步,盯着汽车看个不停。
    第一次看到撒哈拉的名字,是在童年的课本中。几十年后,当真实的撒哈拉突然出现在面前,人并没有激情澎湃的感觉,反而觉得头脑中有些迷茫,面对一望无际的荒原,心里有些惊悚……
    汽车喘着粗气,艰难地攀越一个个沙坡。有时,沙坡很陡,车子爬到半坡中,从高高翘起的车头窗户往外望,根本看不到脚下的路和前面的坡,满眼尽是天空的蔚蓝或是阳光照耀的灿烂,人仿佛就要腾起飞上宇宙一样。那种感觉,让人联想起航天员坐在舱内飞船升空的那个瞬间。而当车头俯首冲下沙坡的时候,人的心里又是将要一头扎进沙漠怀抱的恍惚。
    极目远眺,撒哈拉起伏的身姿和远处山栾浅浅的脊线,铺展着大漠梦幻般的苍凉,那苍凉里,有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述的迷人与诱惑。

二、沙漠绿洲

    汽车向着沙漠深处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了一片沙漠围绕的荒滩。
    一个陈旧的小村庄,散落在沙漠中一座杂乱的小山坡上。说是村庄,这里没见着几间土房。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在房前平坦的地方搭起小木板,板上摊着菌菇等一些山货,还有山上采集的花样石头,等游人来买。
    这里是沙漠远近闻名的歇比卡绿洲。
    山脚下,一股细长的清泉潺潺流淌着,不知源头来自什么地方。水沟边,几棵一人高、类似芭蕉一样的小树,伸展着宽阔的绿叶,一些色彩深红或粉红不知名的野花,散落在沟边,这也许是沙漠中最美丽的风景了。我走近一朵小花,看了又看,想带它回家做一个纪念的标本,不知为什么,怎么也不忍心去摘。或许,它就是为撒哈拉而生的,它只有在这里才最可爱。
    村后是杂土堆积的山坡。绕过几间土胚搭起的房子,踩着一路碎石渣往山上走,接近海拔900米的地方,是一个叫作达马赫扎的山头。在一处赭石与碎石堆积的山崖旁,站立着一头栩栩如生的小山羊雕像,很远的地方都能望见。这里是沙漠的绿洲,小山羊是生命的象征,也是沙漠的辉煌。
蔚蓝的天空下,古老的沙漠里有这样一块绿洲,让生命充满希望。

三、梦幻城堡

    早有耳闻,一些国际电影导演喜爱选择撒哈拉作为外景拍摄地。《星球大战》的外景地设在一片沙堆下的开阔地区。粘土垒砌的简易平房,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高高低低粗糙地排列在一起,整体象一个不规则的“U”字行状。一堆人聚集在房子中间的空地上,象集市一般。有人兜售着以撒哈拉名义标榜的纪念品,有人守着一块块土堆小摊,卖帽子和防风沙眼镜,还有几个孩子牵着骆驼,忙着左右招揽着游人……
    站在这片意念中的梦幻天际,满眼飘忽着惊喜的迷茫。
    不远处,沙丘缓缓地堆积着,如同月球环形山一般的模样。沙漠上风平浪静,沙丘顶尖上那一道锐利的锋芒,象刀削的杰作,线条整齐流畅,不知是谁的鬼斧神工。撒哈拉敞开宽广的胸膛,让星球大战在地球上进行得如火如荼,任人想象。制片的足迹,直到今天都难以收场。我常常忘记昂克日迈勒这个地名,而这里美丽的沙堆,用黄土堆积垒砌成的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城堡和房屋、洞穴,一直植入在我的脑海中,让人很难走出沉浸的梦境。
    广袤的大漠,蕴藏着多变的色彩,是任人筑梦的地方。乘坐沙漠吉普车,驰骋于无垠的旷野,远处凸起的骆驼山,曾是电影《英国病人》的外景拍摄地。连绵的沙漠,弥漫着苍凉的气氛。我不曾看过那部电影,但听到过它独揽奥斯卡多项大奖的信息。

四、杰瑞特盐湖

    从杜兹休息区出发不久,大巴车便进入了著名的杰瑞特盐湖。
    层层叠叠的白云,动也不动,低低地悬挂在广阔的盐湖上,像一幅巨大的艺术摄影杰作。置身其中,人的心灵都通透了许多。
    为什么在撒哈拉沙漠中会出现一片盐湖,杰瑞特盐湖形成的年代以及地理原因,我一时无从考察。站在这里,我感觉世界上最诱人的色彩就是眼前的那一片纯净了,只想为这美丽的洁白喝彩。
    由于常年烈日的喷灼以及旷野强风吹袭,这片盐湖已经渐渐枯竭,白花花的一片,宛如严冬大河的残冰。但透过一片风干的洁白,还是能想象到盐湖早先兴旺的摸样。据说,阳光灿烂的时候,湖上常常能看到让人琢磨不透的海市蜃楼。那海市蜃楼,是不是在重现着昨日的某些梦境呢?
    盐湖边,两个小孩挎着藤条编织的篮子,叫卖着沙漠里特有的干花。我不知道那篮子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曾听说过,沙漠里有一种被日月风干的玫瑰,如果用心呵护浇灌,日后还会重新绽放出花朵……

五、牵骆驼的孩子

    落日带着一抹嫣红,悄悄停歇在沙漠尽头的地平线上。
    一个人和一峰骆驼相依偎,面向夕阳坐在沙漠里。
    那人是在静静的等待出游的驼队归来,还是独自默默享受着荒漠落日的时分?我手捧相机,一步步走向他。
    ——在那里,我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看到了人与动物的亲近,同时,还看到荒凉竟然也是一种美……
    这是一位突尼斯的小伙子,大约14、15岁的样子,中等身材,浓密的乌发下一张黑红的脸,眼睛不大却清澈明亮,满头满脸的沙尘挡不住稚气而英俊的模样。
    我们面对面的站在沙漠中,语言不通,一时间不知所措。小伙子看着我,面部平静的没有任何表情。忽然,他用手指了指我的相机,同时他将自己的身体与骆驼靠的更近了一些……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拉着骆驼站起身来是为了配合我的拍摄,我感动得不断地向他点头微笑。
    拍摄结束后,我收拾着相机,小伙子又默默地牵着骆驼,重新坐卧在夕阳下的沙漠里,仿佛任何事情都不曾发生……
    大巴车开出了很久,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心里感到内疚与不安——我欠撒哈拉一份小费。

六、柏柏人家

    地处沙漠的玛特玛他酒店,客房由山体下的一孔孔洞穴组成。房间呈半圆形,面积虽不大,但分设有土堆的大小床铺,还有土垒的小桌,宁静且温馨。那个夜晚,让我兴奋得难以入眠。
    酒店附近是一片起伏的山头,山头之下,散布着几户当地的原住民柏柏人的穴居。太阳还未露头,我去探访一户柏柏人家。沙漠的清晨气温很低,一条类似战壕的通道口,点着一堆火。顺着地下通道朝前走出30米左右,便来到了柏柏人家。穴居是个以院子为中心的方正整体,有些像北京四合院的模样,院子的东边和南北是三个洞穴,结构虽简单,但是柏柏人在这里生活得有条有理,有滋有味。
    小院独特的地理景观吸引着我,柏柏人的随意与热情也让我感到温馨。可能是习俗吧,任何行人都可以在柏柏人家参与活动,也可随意品尝主人餐厨的手艺。最激动人心的要数那个舞蹈了,录音机里传送着叫不出曲名的欢快音乐,柏柏家人纷纷在院子里随着音乐节奏扭动着身子。女主人还特地给我扎上淡黄色的头巾,披上宽松的褂子,一个劲地拉着我一起跳舞……
    我在地球最空旷的荒原底下,感受着不同地域的古老文明,在一片欢乐之中,走进了柏柏人家温暖的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塞纳河上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与江河交织相伴,江河孕育着城市,城市在发展中改造着江河,它们唇齿相依,一起闻名于世……我面前的巴黎与塞纳河,就是如此。
    塞纳河是法国的第二大河流,她以一个美丽的弧形,把巴黎这座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人们通常面向河流入海的方向,把河的北岸称为“右岸”,把南岸称为“左岸”,城市中,许多著名的建筑就分布在塞纳河两岸。人们都说巴黎这座城市很美,巴黎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在城区缓缓流过的塞纳河。
    码头的位置在埃菲尔铁塔对面。登上游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高耸立的铁塔的雄姿。望着它,我想起有关埃菲尔铁塔的故事。这座铁塔究竟是一个建筑结构的奇迹,还是爱情的见证,传说很多。也许,正是这些传说赋予了埃菲尔铁塔鲜活的生命。我曾在一个冬天的夜晚,迎着寒风,漫步在铁塔巨大的塔基旁,透过层层令人眼花缭乱的钢梁中折射的辉煌灯火,遥望穿入夜空300米高的塔顶。不知在那离天堂更近的地方,伟大的钢铁结构师埃菲尔的心,是否像传说那样,让他如愿以偿,接近了离世的妻子……
    游船沿着塞纳河,缓缓地向着西岱岛航行。船上播放着轻柔的音乐,不时响起的包括汉语在内的多种语言的解说,加深了游人对塞纳河的了解,以及对这座城市的认识。河的两岸,繁茂的梧桐树的后边,高高低低地排列着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坐在游船上,感觉塞纳河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把巴黎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以及风土人情全都洋洋洒洒地串连在一起,让人尽情的欣赏与品味……在塞纳河上环顾四周,巴黎像是一块多棱角的宝石,随着游船的航行,不断地变换着角度,展现着各种形象组合,游人从不同的位置观赏它,看到的都是别样的风景。
    乘船在塞纳河上游览,一座座桥梁迎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塞纳河穿越巴黎城区,蜿蜒十余公里,巴黎城区的南北之间,全靠一座座桥梁相连接。这些桥梁造型各异,桥梁的围栏边,大都雕刻着当地民族喜爱的各式装饰图案,成为令人瞩目的风景线。几百年来,塞纳河上先后建起了三十六座桥梁,最长的桥梁当选新桥。名曰新桥,它却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新桥的桥身共有12个拱,排列在桥拱之上的一个个壮士雕像,有的翘首远望、有的凝神沉思,还有的怒目圆睁,仿佛一个个都在诉说风风雨雨的历史境遇,凸显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塞纳河上最壮观的桥,要数亚历山大三世桥了。这座桥历经四年的建造,于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前竣工。大桥上钢结构桥拱压得很低,以优美的弧线将香榭丽舍大街与河另一边的巴黎荣军院广场相连接。这座雍容华贵的大桥,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作为亲善的礼物,捐赠给法国的,并以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为大桥命名……塞纳河上,许多桥梁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的故事还与河畔某个建筑或文人墨客的行踪联系在一起,被世人口口相传……在这里,桥与河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游船每穿过一座桥孔,都会让满船的游客发出阵阵赞叹。
    游船驶近巴黎圣母院。由于水面明显低于地面,站在游船上,无法目睹巴黎圣母院正面门厅的墙上各式精美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的雕像,只能看到这座庄严的哥特式建筑的侧面。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了解巴黎圣母院是始于雨果的一本书,还有之后看到的一部同名电影,在那里,人们认识了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也记住了敲钟人卡西莫多。见到巴黎圣母院,会让人肃然起敬。我曾在这座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弘的殿堂前久久伫立,聆听她数百年来衰落与重生的述说,感受她风雨沧桑的历史韵味;我也曾和众多的游客一起,缓缓步入亮着柔和灯光的殿堂,仔细观望墙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轻轻抚摸一根根高耸的柱樑,然后,在一排椅子的尽头悄悄坐下,在宁静的环境氛围中,默默感受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笔下的种种神秘……
    船上坐着一对从美国来巴黎观光的华裔老夫妇,闲谈中,他们得知我来自上海,便自豪地告诉我,几年前他们曾到过上海,还乘船游览了黄浦江……同塞纳河一样,黄浦江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一座座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中西糅合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在我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一条气势非凡的天际线。想起黄浦江,自然会联想到苏州河的。这条上海的母亲河,见证着城市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曾乘船游览苏州河,一路穿过近十座桥梁,经过长风生态商务区、华东政法学院、上海造币厂大楼、上海邮政博物馆……每到一处,船上都会播放景点介绍,为游客述说一段这里曾经的故事。河上的桥梁多姿多彩,沿途建筑装点的灯光也很漂亮,折射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多次整治的苏州河,游览的人还是甚少。
    塞纳河中的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公元508年,法兰克人科洛维在巴黎建立墨洛温王朝时,西岱岛曾经是封建时代王权和宗教的中心。四百多年以后,卡佩王朝将巴黎定为法兰西首都,促进了城市的繁荣。1789年的7月14日,巴黎人民摧毁了巴士底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从那以后,巴黎的城市建设和商业经济不断得到发展。拿破仑兴建凯旋门、修建卢浮宫,疏浚塞纳河道,并在河的两岸建起大批古典式宫殿和楼房。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迎接世博会,巴黎又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城市的建设,一直围绕在塞纳河的两岸,塞纳河见证着巴黎的每一步发展。
    游船驶抵西岱岛后调头返回,游客从不同的角度再次观赏着塞纳河两岸的旖旎风光。市政厅、巴黎大法院、法国议会大厦、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又一次先后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游人如同穿行在变幻的时空隧道里,追寻着法兰西民族的历史足迹,用相机记录着塞纳河的每一处瞬间。曾经目睹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多姿,也体验过新加坡河周边的繁荣与风采,但是总觉得塞纳河是独特的。世界上,也许没有一个城市的河流比她更神秘,更富于浪漫的气息。海明威曾经说过:“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的时候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筵席。”我想,海明威笔下“流动的筵席”一定是包括了塞纳河的。在这里,河水与两岸的景色相互辉映,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永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5: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精湛,情感深重。欣赏上海作家吕华青先生的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7-12 16: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吕华青老师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41%

发表于 2018-7-12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吕华青先生佳作。遥祝文思泉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2 16: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质朴中深涵优雅,流动中洞见凝注。赞赏上海作家吕华青先生的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2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上海作家吕华青先生的文采!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2 17: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好!欣赏佳作!祝工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2 1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精湛,行文开阔,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2 2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精湛。欣赏上海作家吕华青先生的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7-13 21: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入7月13日经典文学微信平台发布,公众号:QQ228220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1008号 )

GMT+8, 2025-1-5 12:45 , Processed in 0.2685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