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四面八方 于 2018-4-25 09:22 编辑
我家小院 文/山东 四面八方
㈠ 小院,是一个地盘,有称二维空间,虽不大,却可舒展主人的身心。 小院,是一种情结,中国人更浓。你去农村看看,家家户户都有,代代继承下来的老院落多达几亩地,就现在统一划定的标准院,盖完主房以后还能剩百十来个平方米。 一次上网,我随意输入“小院”这么一搜,哇塞,美文一大串: 《如果你家有个小庭院》;《如果有个院子》;《我想有个庭院》;《假如我有个院子》;《特想有个小院》;《等老了,有个小院》;…… 都是美篇,不妨摘来几段共赏: 如果有个院子,我会种上小雏菊,沿着墙角,五颜六色,不是那么绚烂,也不是那么耀眼,很随和的将房屋交还给自然。 如果有个院子,我会摆上祖父留下来的那把藤条摇椅,我要躺在上面,晒太阳,看飞鸟,看星星,顺便读一本诗集。 如果有个院子,我会为我的孩子开一块儿地,教他领养植物,教他春种秋收。 如果有个院子,我想在里面放两个秋千,夜深人静,和我爱的人一起荡秋千,数天上星星。 如果有个院子,我会定期举办party,沏一壶茶,约个三五知己在这里晒晒太阳,聊聊当年,聊聊孩子及孩子那些事儿。 如果有个院子,我什么都不想,静静待着就好。 …… 这么好的文采,再配上下载来的彩照或彩画,可谓笔下生辉,美妙绝伦,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令人陶醉。 呵呵,都是一些想象而作。我就住在城里,却有个小院,要说感受,与之不同。
㈡ 1986年,我从济南教育学院又一次升学毕业,取得大专文凭,通过二次分配进了城,来到了教师进修学校。 当时校址在城区的西郊,周遭庄稼地。学校院落很大,家属们住的是成排的平房,平房与平房之间很宽阔。凡是双职工的家属都享受两间或三间教室宿舍,还有学校作为福利盖在门前的小伙房。我们单职工和单身汉一样,每两人住一间,去集体食堂持票打饭,几个青年单身戏称我是“假光棍”! 1992年,由于培训中小学教师任务剧增,教师进修学校又盖了新校,新址位于县城的东郊。来新址办公不久,随即盖了一座教师宿舍楼,由于“僧多粥少”,分房依然是在双职工之间竞争,单职工们只能“望洋兴叹”,“雄猫干瞪眼”! 按照当时的政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老师可以把农村户口的家属,分名额、分批次转为城市户口。我当年的月工资只有三百多元,经过一年的“紧腰带”,攒了两千多元先把妻子转了城市户口。 1994年,在变卖了家里老房子基础上,再向亲朋好友借钱,终于有条件参加了第二座宿舍楼的集资盖房。大约一年的时间该竣工,选房了,按资排辈我第三,有挑选的余地。挑几层好呢?有的老同学对我说:“别选一层,至少找不到住楼的感觉。” 记过反复斟酌,我还是选取了一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楼带个小院。 诚然,我选一楼可不同于文章开头笔友们的这些浪漫,而是另有“企图”。 那时候,中小学教师、校长的学历绝大部分不达标。他们必须来我校接受学历达标培训,方能满足晋升职称或提校干的硬杠杠要求。培训班一期紧接一期,学校公寓每期都有住宿的。只要住宿,总得需要抽烟打火,日常消费吧。我的家院靠近通道的最东侧,离公寓最近,想在日后从小院的外墙上掏个侧门,让妻子开个小卖部,弄俩钱贴补生活。
㈢ 计划不如变化,我刚住进新家院,承包食堂的老板要我妻子去搭把手,一干就是两年多。后来食堂换了老板,妻子又干上了学校的临时工,这些虽然挣钱不多,比干小卖部好多了。真的,当年为了集资盖房,借了很多外债,连买卖的压货钱都难以挤出! 院落按图纸要求,交工时只盖了个小配套房,空地近五十个平方米。刚住上那阵,建筑垃圾不少,土壤却不多,很不适合种植。院墙外侧沿着墙根还有长七米、宽一米宽的空地,也是可以“开荒”的。于是,我用手推车从正在挖地槽的工地上倒腾了好多的红土来,把整个地面和墙外空地硬是填了起来,足有半米多深。 既然咱有个小院,又加上是从农村搬来的,想到了开发小院。种什么呢?没笔友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浪漫,也没有悬念:就种蔬菜。几年下来,院内种植总是在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之间切换;院外总是在韭菜,菠菜油菜之间换茬;墙头是丝瓜,扁豆,吊南瓜等藤蔓植物间循环。平平常常,忙忙碌碌;不亦乐乎,乐不此疲;没有惊奇,不在话下。
㈣ 时光荏苒,流水似年。孩子们也在催着你,改变着你。我携妻扯女,跨入了新世纪。 有一天,大女儿忽然对我的种植提出了建议,也有批评的味道:“爸爸,你看人家院里种的花儿,五颜六色,色彩缤纷,多么美丽,为啥你就不种点花儿呢?咱就这么缺菜吃!” 啊啊,可不是吗,真有愧于邻居们对我“养了两朵花儿”的“赞美”! 那个时代,虽然市场上有了卖花的,我还是舍不得花这个钱,于是每到亲朋好友家走动时,免不了先礼貌地夸口他家的花如何如何的好看、芳香云云,或干脆直接向人家求花。“要饭的不嫌糠”,无论观花还是观叶,木本或草本,只要姓“花”,一概不拒。嘿嘿,求来的品种还不少哩! 当然,院里和墙外道也分工明确:院里养花;墙外种菜。 而且,每到夏季,又去郊外捉来几只蝈蝈,挂在小院里,蝶飞虫鸣,蛮有生机。
㈤ 大女儿亭亭玉立,小女儿也进了初中,建筑面积只有七十平方的居室显得那么拥挤。幸亏自家有个小院,想来个主意:“加长阳台!”这么一来,室内的面积一下子增加了三个多平方。当然,院里养花的的面积肯定缩小了。 随着生活条件的步步好转,养花的兴趣逐年增加。花的品种也随之增多,开始“上档次”。过去只是养“肢体”小的,现在还想养高大的,甚至藤蔓的。于是,一改只种草本变为草本木本兼备;墙外也用香椿、石榴树、蔷薇等,取代了丝瓜扁豆。 为了浇水方便,又把自来水龙头延长至院内,还买来十多米软管。呵呵,鸟枪换炮了!
㈥ 俩女儿都成家了。大女住在同院;小女外地安家。生活好了吗,大女又买了小汽车。 大女不住一楼,汽车没处存放,嘿,竟盯上了老爹的小院,说可以扒开小院的一段南墙改为车库,这样风刮不着雨淋不着,能多开几年。经过一家人的“反复论证”,还是采纳了大女的意见。 过日子就是这样,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或着还未解决彻底,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孙子(外孙)的天天长大,对活动范围的需求也在增大。吃的穿的不愁,紧张的是房子,孙子从小长在身边,不但需要书房,还要自己单住一间。 又是一番斟酌。为了进一步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决定再把原来一米宽的阳台开拓到三米,缓解卧室摆床、写字台、书橱之压力。 说干就干,居室又一次“欺负”了我的花园,到头来仅留下十多个平方米,再留出人行道和停放电动车的地方,可以种花的地盘少得可怜,哀家只能在心里偷偷“抹泪!”
㈦ 其实,女儿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也在积极想些养花的办法。 去年临近过冬的时候,我与女儿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起:购置花架,搁板安排多层,可以根据花的高矮,适当调节距离。并且减少地养,增多盆养。冬天搬进室里,春天一直到秋天再移在院内,此乃“立体养花”,也曰“移动养花”。 我当然知道,立体养花也好,移动养花也罢,只是一种天真浪漫的称呼来罢了!能够多摆出的也不过十几盆。 老朽,满意吧!至少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喂,请别把我与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