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91|回复: 14

[抒情散文] 愿秦腔传承发展奇葩再现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9-28 06:3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在水之湄 于 2016-9-30 19:18 编辑

愿秦腔传承发展奇葩再现

作者:李自立

    秦腔,这个三秦大地的文化瑰宝,发展到今天,历史悠久,佳话频传,让人真可谓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从三五岁孩童。到年近耄耋老人,真是耳目濡染,百听不厌。偶尔闲暇,我也喜欢吼上几声,体会体会秦腔的悲壮、沧桑、韵味、幽怨和激昂,这也只有陕西关中独有,生活情趣为之一绝。因此就为这秦腔,三秦儿女应该骄傲,更应该感到自豪。遗憾的是,在秦腔的传承和发展历史长河中,偶尔,也会目睹耳听些许的污浊与不协调,或是拙见,但是,不妨说说,或许值得秦人深思,值得三秦人为这乡音而远虑。
    少年记忆中的秦腔,最早偶见于电影,听父辈们的言谈,大致也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毕竟只是银幕,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剧情和唱腔,没有演员的台前幕后,没有一招一式的分解,更没有亲身的体会,加上自己幼小,孤陋寡闻,所以,还不敢枉言乱语。近几年随着科技发展,通过电视、电影、网络、传媒、微信、微博,方方面面,一直在追随着秦腔的足迹,酷爱陶醉于秦腔艺术,徜徉于秦腔领域的悲喜忧乐。看到了许多优秀作品和成绩卓著的优秀演员。改革开放,也亲眼目睹了秦腔艺术发展与传承的历史的三十年,深感欣慰,更多的是激动。回忆过去耳听前辈的唱片和磁带,看近几年的光碟和视频,家里买的整盒整套,秦腔秦韵的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确实,一个传统而古老的历史剧种,能生存至今天这个时代,多亏了历代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三秦这块肥沃而赋予传奇色彩的土地,因为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历史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养育了这颗民族文化瑰宝。我眼里的秦腔,和现今三秦大地的大多数人的理解和看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拿任哲中老先生的『祝福』来说,他出台亮相,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一个猎户,是一个农民,一个社会底层。不论从服装、从表情、从神色、从念白,我认为他演的就是贺老六,他就是贺老六。那种朴实,那种憨厚,那种勤劳,从他的身上诠释的一览无余。或许犹豫我的家和任老离的很近的缘故吧,我觉得,他演戏,看起来或者听起来,都很亲切,我听到的就是乡音。总觉得他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演绎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淋漓尽致用的任老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再比如,马友仙老师的『断桥』,先不说唱工,先说那段台词,那岂止是唱词,我认为这唱词就是词句优美的诗,太美了:“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 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 想当初,在峨嵋, 一经孤守。伴青灯, 叩古磬,
千年苦修。 久向往,人世间,繁花锦绣。 弃黄冠,携青妹,佩剑云游。 按云头,现长堤,烟桃雨柳。 清明天,我二人,来到杭州……”多美的台词,韵味十足,我曾听着段子,再仔细琢磨这台词,脑子里就是一幅画,西湖岸边,一对蛇仙,佩剑移步,满目是秋,丹枫染霜。台词不管是原创,还是改写,给演员的演唱打好了很好的韵律基础,加上马老师的扎实功底,细腻演绎,我说了不算,三秦父老的赞美之词,可以说家喻户晓,表明一切。还有肖若兰老师,极其弟子李淑芳老师的『藏舟』,一个打鱼的渔女,遇见父亲的悲惨遭遇,唱的那样的细腻凄迷,那样的委婉动听。把一个渔家少女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表演与唱腔,描写刻画的惟妙惟肖。这些前辈艺术家们,个个优秀,个个余音绕梁,他们在舞台背后的付出,我们可想而知。所有的艺术工作者,不论是词作者,曲作者,表演唱腔,舞台灯光,道具,服装等,每一步奏,都下了扎实的功夫,撒下了辛勤汗水,也流尽了泪水,他们的表演,堪称佳作精品,已经成为现在城乡父老艺术文化大餐,那确实是绝对的艺术,这个不用我多费笔墨。还有的不仅仅至这些,老一代的艺术家,根据本人查证了解,不论是那位艺术家,他们一个个的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难能可贵的,就拿卫赞成,员宗汉老师来说,他们的功底真是了得,装谁像谁就是谁,他们每一位艺术家,谁排戏数量上不是六七十部?谁一生演唱不是几百场?每次演唱都是台下爆满。记得陈仁义来我们镇演出『下河东』,戏园子根本人就挤不进去,他们不但数量上贵在多,而且质量上贵在于精,不论文戏或者武戏,不论古装戏,还是现代戏,都是精心打磨,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面向大众,面向老百姓。所以才百看不厌,百听不烦。他们从来不用去拉票,拉人脉去给自己捧场,只是一股劲的追求艺术服务于大众。正因为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正好迎合了百姓,做倒了戏曲艺术面向老百姓,也正好迎合了毛泽东主席当年提出的“戏曲艺术为千万工农兵服务的宗旨”。这也就是当年延安仅仅排演两场戏『十二把镰刀』和『兄妹开荒』能够一直演到现在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的方向明确,所以,艺术生命力旺盛。这是现在的艺术家们做不到的,现在的艺术家们出台演戏,从来不考虑服装穿对了吗?道具用对了嘛?脸谱化妆是否合适,?也不考虑有没有做到精细化处理?更没有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也没有做到目标明确,我的这处戏演出面向谁?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结果?也就是因为自己对剧本理解不透彻,排的戏数量又少,加上目的不明确,几个省的演员借调,凑合一个剧本,再请几个炒作的导演,再搞一个为某些领导政绩歌功颂德的目的来拍戏排戏,花上几千万纳税人的钱,排一处这儿撤一点,那凑一点的剧情,根本和百姓生活不搭调的戏,没有什么教育意义,还说甚么高台教化群众。到后来,事过心事了,等一阵风过,人员散场,再想去演出这场戏,人员没有,道具没有,再也凑合不了了,所以,这处戏也就跟流行感冒一样,被消灭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这些戏最后都不再演出了,难道这就是我们的秦腔传承?辜负了众望,劳民伤财。
   这些年,看过了许多的秦腔电视大赛,秦之声的比赛,让我心悔意冷。首先说件小事,曾经一界秦腔文化奖比赛,评委让演员回答问题,『祝福』的作者是谁?演员答不上来,这是何等的可笑?秦腔的历史底蕴,传承了几千年,到现在,演员竟然不知道,何等的可悲?鲁迅和『祝福』,谁人不知,那个不晓?只要稍有秦腔历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毛主席接见肖玉玲老师,周总理亲自会见秦腔『三滴血』演出演员,秦腔界谁人不晓?都知道,可我们的演员为什么不知道?这是何等可悲的事情。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演员对秦腔基础知识了解的这样的少,问题出在那里?我觉得值得深思,也值得琢磨。还有,前不久,我和一位资历深厚的秦腔工作者聊天,他告诉我,现在的好多秦腔工作者,跟着潮流走,跟随时代赶时髦,群众秦腔爱好者只要求教,按时间收取费用,这当然和现在的市场经济有关系。难道全国其他省份不重视秦腔,陕西都不重视秦腔,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秦腔工作者衣食无忧,他们为什么还要四处奔波,到处赶场。竟然还去为那些蝇头小利而如此的俗不可耐?艺术瑰宝需要传承,艺术工作者更需要得到重视和鼓励,要让他们专心从事秦腔的研究和演绎传承,就要解决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我们的戏曲艺术发展传承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为大多数群众服务,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政绩服务,去掉那些个杂念,让戏曲来源于群众生活,再还原于群众的生活当中去,怎么就发展传承不下去呢?现在网络传媒的传播更为方便,我也参与了好多秦腔微信群体,进行了调查,经常在秦腔微信链接,去欣赏微信秦腔精彩内容,觉得甚为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工具和你发达了。可是,除过老一辈的精彩内容,近些年,真正像任哲中,肖若兰,刘毓中,袁克勤,李正敏,刘箴俗,苏芮娥……等等老一辈艺术家演绎的精彩节目,少之甚少,稀奇缺憾。难道是服装不好?难道是舞台不宽敞?难道是是扩音设备不好?都不是,是人的观念问题,是社会各界不够重视,是人们没有了老一辈的执着,没有了为艺术献身的人,更没有了为艺术献身的那种精神。剧团和演员扎实练好基本功,多排戏,排好戏,做到吸收精华,弃之糟粕。过去的戏,也不就三五个人一个剧本,为什么就能就演不衰,久唱照样流传,群众还照样青睐,估计就是因为精而憾。因此,现在这样的剧团和演员越来越少了,从微信群聊就可以了解一二。他们的眼里和思想里,能够穿着光鲜亮丽的西服,和秦腔名家一起照张合影像,一起同台演出会唱两段秦腔,能步上秦之声大剧场,或者能出个个人光碟专辑,或者能拿个比赛大奖,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艺术家,已经功成名就,就很知足。其实不然,百姓公认的艺术家不是流行感冒,没有那么容易感染而得到,我们的老艺术家,那个是为了参赛而参赛,那个不是无所不能,岂止是只会唱两句秦腔?他们个个,弹拉吹唱、坐念打白、琴棋书画、历史地理、天文人文、博闻强记,无所不能。试问大家,那个整天在炫耀着自己的光环?他们真可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深深地脚印,才在荆棘丛中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前辈的总结,岂能蒙蔽了群众的眼睛?还有的秦腔界人事,把戏没传承出一点点新鲜,却去窃取秦腔界的成绩,据为己有。也有些人,用自己一知半解的秦腔知识,就想给自己的艺术之路铺满鲜花,讨一些不懂秦腔文化的地方绅士喜欢,去给那些人摇尾巴,私改秦腔的历史。这算什么传承和继承,只能说是一点点哄骗玩童的伎俩,群众肯定不会欢迎和喜爱。所以,他们的演出,台下观众稀稀落落,没观众为患,我一点都不奇怪。有次看戏,听一位老大爷说“唉,咱也不懂秦腔。反正,他们唱戏比不上解放前后和解放初的那些名角,人家演出,三天三夜,台下满席,不说咧,权当看耍猴哩。”我当时听着这些话,心里为秦腔难过,为秦腔人难过,你觉得自己可怜不?演了半天,百姓这样说,你心里什么滋味?还有,这些天,我也看了几部现代戏的微信链接,那内容,那台词,可以说,没有和『祝福』、『血泪仇』相媲美的,也更谈不上和王猶献整理的古典剧本相提并论的。
    我想,既然是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就要从点点滴滴做起。首先要政府和文化部门大力给予经济支持,人力物力支持。最重要的是,明确目标,弄清楚我们的戏曲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目的?应该面向谁?组织优秀作家,深透挖掘题材,创新立异,先写出优秀作品和剧本。更离不开老一辈传承人的指导排练。更需要优秀演员努力进行秦腔文化历史知识学习再教育,不说你需要懂世界历史,中国历史,起码要了解陕西各县域历史、地理,方言以及人文社会知识,特别是方言知识,尤为重要。如此以来,起码不是一个关中通,也要做一个陕西无所不知,把秦腔社团拉到乡下去,学习毛泽东的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来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辛勤劳动,秦腔艺术就是三秦老百姓生活劳动的劳动号子。就像这些年,秦腔走进师大、交大,走进北大、清华一样,我觉得已经做的很好。我觉得就应该把秦腔艺术的根,扎进三秦大地的土壤里,让他接地气,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秦腔后起之秀。如果能这样去想,这样认识,能这样去做,我们的秦腔传承与发展,达不到十九世纪末的老一辈的水平,那可真是秦腔的末日了。只要这样做了,还怕台下没人看,还怕群众不喜欢?
    所说不一定都对,但是,初衷就为一个秦之声响彻神州大地。缘于我对秦腔的热衷和喜爱,期望我们的秦腔这颗奇葩早日发扬光大,成为陕西人的饭后茶余的文化大餐,给陕西父老一餐精神食粮。
wechat:lang_wechat_threadmess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28 08: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腔,这个三秦大地的文化瑰宝,发展到今天,历史悠久,佳话频传,让人真可谓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从三五岁孩童。到年近耄耋老人,真是耳目濡染,百听不厌。偶尔闲暇,我也喜欢吼上几声,体会体会秦腔的悲壮、沧桑、韵味、幽怨和激昂,这也只有陕西关中独有,生活情趣为之一绝。因此就为这秦腔,三秦儿女应该骄傲,更应该感到自豪。遗憾的是,在秦腔的传承和发展历史长河中,偶尔,也会目睹耳听些许的污浊与不协调,或是拙见,但是,不妨说说,或许值得秦人深思,值得三秦人为这乡音而远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28 0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一个传统而古老的历史剧种,能生存至今天这个时代,多亏了历代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三秦这块肥沃而赋予传奇色彩的土地,因为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历史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养育了这颗民族文化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28 0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发的,没发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6.24%

发表于 2016-9-28 09: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戏种,是中华文化史上优秀灿烂的一部分,而且挖掘、保护、弘扬这一艺术形式,已经是时不我待的责任和任务!
拜读文友精彩的文章,写的真好!期待续完!问好文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28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9-28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天一色 于 2016-10-1 16:12 编辑

秦腔,这个三秦大地的文化瑰宝,发展到今天,历史悠久,佳话频传,让人真可谓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从三五岁孩童。到年近耄耋老人,真是耳目濡染,百听不厌。偶尔闲暇,我也喜欢吼上几声,体会体会秦腔的悲壮、沧桑、韵味、幽怨和激昂,这也只有陕西关中独有,生活情趣为之一绝。因此就为这秦腔,三秦儿女应该骄傲,更应该感到自豪


秦腔作为一个地方戏曲有着它独有的风格,一一颗值得传承的民族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9-28 1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从服装、从表情、从神色、从念白,我认为他演的就是贺老六,他就是贺老六。那种朴实,那种憨厚,那种勤劳,从他的身上诠释的一览无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3.72%

发表于 2016-9-28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完稿,再作设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9-28 11: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养育了这颗民族文化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30 1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来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辛勤劳动,秦腔艺术就是三秦老百姓生活劳动的劳动号子。就像这些年,秦腔走进师大、交大,走进北大、清华一样,我觉得已经做的很好。我觉得就应该把秦腔艺术的根,扎进三秦大地的土壤里,让他接地气,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秦腔后起之秀。如果能这样去想,这样认识,能这样去做,我们的秦腔传承与发展,达不到十九世纪末的老一辈的水平,那可真是秦腔的末日了。只要这样做了,还怕台下没人看,还怕群众不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30 19: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说不一定都对,但是,初衷就为一个秦之声响彻神州大地。缘于我对秦腔的热衷和喜爱,期望我们的秦腔这颗奇葩早日发扬光大,成为陕西人的饭后茶余的文化大餐,给陕西父老一餐精神食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10-4 23: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就应该把秦腔艺术的根,扎进三秦大地的土壤里,让他接地气,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秦腔后起之秀。如果能这样去想,这样认识,能这样去做,我们的秦腔传承与发展,达不到十九世纪末的老一辈的水平,那可真是秦腔的末日了。只要这样做了,还怕台下没人看,还怕群众不喜欢?

诚如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10-4 23: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衷就为一个秦之声响彻神州大地。缘于我对秦腔的热衷和喜爱,期望我们的秦腔这颗奇葩早日发扬光大,成为陕西人的饭后茶余的文化大餐,给陕西父老一餐精神食粮。

不单单是陕西人的精神和文化大餐,秦腔应该走出大西北,应该走向全国。......我也是秦腔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2: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邋遢行者azl 发表于 2016-10-4 23:14
不单单是陕西人的精神和文化大餐,秦腔应该走出大西北,应该走向全国。......我也是秦腔迷。{:handshake: ...

谢谢你,问候,祝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1008号 )

GMT+8, 2024-12-1 11:31 , Processed in 0.1736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