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秋水岸 于 2017-8-21 12:01 编辑
·随笔· 《诗刊》究竟要把中国诗歌引向何方 王永华
《诗刊》是中国诗坛最权威、最顶尖刊物。然而,近年来《诗刊》越办越失去了生色,失去了往日的潇洒和繁荣。究其原因,还是办刊理念、办刊思想出了偏差。我想把我个人的感受和我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实话实说,以示关切和期待。 2016年元月,我在我居住的仙桃市邮局进行了调查,整个仙桃订《诗刊》的只有3份,包括我自己一份。邮局的书架上只有两份。150万人口的县市,只有5份《诗刊》,真是令人寒心。我采访了几个邮递员和售书员,他们的口径都是一致的:《诗刊》在仙桃不受欢迎了!想当年,《诗刊》在仙桃地区成为洛阳纸贵,而现在一文不值了。 据我所知,仙桃写新诗的作者有近百人。我问了许多爱好者,他们说,现在的《诗刊》远离时代,远离生活,远离百姓。没有看头了。诗歌,已经死了! 我今年59岁,从14岁开始写诗,坚持诗歌阵地45年了,出于对诗歌的热爱,我连续订了几年《诗刊》,但没有一首诗能真正撞击我的灵魂,能让我感动得落泪。一些诗人忙于诗歌的猎奇和意象,忙于做诗的概念和流派,急功近利,他们不是在写诗,而是在“做诗”。 《诗刊》所发的作品大多没有深度,没有温度。骄蹂糙作,虚情假意的作品占了较大的篇幅。为什么不能多发一些纯正、清丽的诗歌,少发一些怪诞诗、朦胧诗呢? 《诗刊》要倡导题材多样化,要拓宽诗歌领域,不要老是盯在老题材上。就像人们做生意,一开麻辣馆都开麻辣馆,一卖油焖大虾都卖油焖大虾,结果泛滥成灾,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诗刊》把中国新诗的老传统丢掉了,把老一辈开创的一代诗风淡化了,引进了太多外国的东西。中国有中国的诗情,希望《诗刊》不要把外国引进的太多,只能借鉴,不能借用。只能吸收,不能全收。外国诗歌固然好,毕竟不符合中国读者的口味,我们要在中国古体诗的基础上挖掘和发展中国的新诗,让现代诗也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昌盛,流传千古。无论诗歌怎样发展,文本怎样变化,但诗歌的本质不能变,诗歌的本真不能变,诗的情感不能变。 《诗刊》的导向似乎有些问题,缺乏社会关注,个性观察。诗歌的价值取向不是很明确,追捧的竟然是余秀华这样俗不可耐的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类似的下九流诗能浸润人们心灵吗?余秀华把人间说得“摇摇晃晃”,仿佛人间每天都在发生地震,闹得惶惶不可终日。《诗刊》不是地方刊物,也不是省级刊物,而是国刊。应倡导良好的诗风,发出正音,引导人们向善、向上。 现在《诗刊》办的高不可攀,业余作者,基层作者望洋兴叹。为什么不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辟“基层诗人专刊”、“农民诗人专刊”、“社区诗人专刊”、“残疾诗人专刊”、“业余诗人专刊”呢?《诗刊》办的书卷气很浓,发表的大多数是教授、博士、研究生的作品,发下等人的诗歌简直是凤麟毛角。 《诗刊》的通联工作也做的较差,编者和读者的沟通几乎没有。我们仙桃有位老作者苦心经营了一本诗集,由于没有资金出版,将清样稿寄给《诗刊》的某主编,恳求他指点迷津。并在他的信中苦苦哀求,自己患有严重的“三高”,随时都有可能猝死,在临死之前,能否在《诗刊》上一首诗,以了夙愿。可这位主编连只言片语也没回过,这位老作者几乎绝望了。我建议《诗刊》开辟一个“编读之间”的栏目,这样让大家畅所欲言,互动,互应,把刊物办的贴心、贴肉、贴骨,不要接“天”气,要接地气。 2016年《诗刊》开辟旗帜栏目,我十分关注。因为我是写政治抒情诗起家的。1990年,我以一首《九十年代的正气歌》在《人民日报》“大地”版隆重推出,接着《人民日报》又发表了我的两首政治抒情诗。可以说,对于政治抒情诗我是可以看出深浅的。然而,“旗帜”发表的关于“长征”的诗写得不伦不类,不疼不痒。没有感召力,号召力,没有影响力。政治抒情诗失去了政治抒情诗的本身,既不适应朗诵,又不便于传播。“旗帜”没有旗帜的张力,没有旗帜的鲜明性,鼓动性,让人看了不能振奋人们的精神。刊物办的四平八稳,没有担当,没有忧患意识,没有批判意识。 《诗刊》的下半月的头条是“发现”的栏目,固然发现了许多新人,但作为头条之作,应该是扛鼎之作,我每期看了都觉得是平庸之作。那些“发现”里的诗都浮在生活的表层,没有深入到生活的内核里面。有的诗写成了散文,写成了论文,写成了学术报告。冗长,杂乱,费解。缺乏诗味,诗意。我一直以为,没有经过大悲大喜的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是写不出传世之作的。 中国不缺乏优秀诗人,而是缺乏伟大的诗人,缺乏诗歌革命的代表人物。《诗刊》只注重年轻人,不注重老年人,只重名不重文,这是很不公平的。我以为,真正的诗属于老年人,因为他们的生活沉淀太深厚了,生活体验太深刻了。我希望《诗刊》的编辑们不要把眼光老是盯在90后、00后诗人的身上。况且,每期的“锐评”也没有必要,我觉得让作者搞一点创作谈是可以的,什么“正方”和“反方”,这不是哪一方说了算数的,要相信读者的眼睛是亮的,读者是作家真正的上帝。 中国诗歌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然,我不是把《诗刊》说得一无是处,我只能说诗刊人所花的心思没有用在点子上,有点吃亏不讨好。《诗刊》是大家的诗刊,不是少数几个人的诗刊。不要把诗刊办成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编辑要大公无私,广选人才,不要按个人的审美情趣去选稿。要有包容性,不然就会有遗珠之憾。《诗刊》不能关门办刊,领导要多下去走走,多听听作者和读者建议和意见。多考虑事业、少考虑自己的得失。 《诗刊》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品牌,任重而道远。我们真诚的希望《诗刊》改改面貌,以崭新的姿态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作家协会 电话:13972179975 作者简介:王永华,男,1957年3月生于湖北仙桃,世界汉诗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潮》、《诗林》、《星星》、《诗歌月刊》、《中华诗词》、《芳草》等杂志,以在《人民日报》发表三首抒情长诗而知名。著有古体诗集《蒹葭集》、新诗集《向灵魂开枪》,并获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图书一等奖。现系仙桃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仙桃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