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婉约琪儿 于 2016-9-14 10:50 编辑
我的家乡在苏北里下河水乡,有广袤的荡滩,芦苇茂盛,菖蒲青挺;有广阔的水域,河网密布,鱼肥蟹壮;有广大的田畴,土地肥沃,稻麦主粮,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水是这里的流动精灵,河是这里的经脉神网。我热爱家乡的土地与河流,尤其喜爱我老家屋后的穿庄而过的小河,那里储存着我童年时的好奇、少年时的乐趣和如今的恋想。 我家老屋坐落在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无名小河南岸,小河长约五六里,从西塘河分流而自然形成的小河,也许是水清风水好的缘故吧,小河两岸聚住了百户人家,形成了规模壮观的农庄,我家就在人丁兴旺的小河上游。 故乡的小河流淌着从荡滩过滤后的清甜水,可以直接饮用,为村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属于自个儿的河码头,有碎砖块逐级用树板夹成的简陋码头,也有用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新派码头,更有从远道买回来的青石砌成的大码头,有独家享用的,也有几家共用的。沿小河两岸的码头就像拉开的拉链齿那样,沿河交错排列着、对望着。 “水真绿静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最有趣的要数放学后,在一个个码头下的碎石缝里摸鱼,虎头呆子鱼是最大的收获,黄色的昂刺鱼会戳手,难抓的小鲫鱼会溜,带胡子的鲢子鱼特滑,还有吸附在木桩上、石板上的螺蛳,用手顺着一撸就是一把……妈妈做的小咸菜豆瓣酱烧鱼、小葱烧螺蛳,老远就能闻到那特有的香味,那天肯定又是一顿肚皮撑得滚圆的晚餐。 还有更多在小河捕鱼的方法叫你乐此不疲。晚上划一艘小木船,用丝网按S型路线施放河面,清晨收网一定大有斩获;用一种特制的方形鱼罾,穿上防水皮裤,沿着河边一路赶鱼入罾;两根竹竿牵一张网,双臂夹着竹竿渐渐将撒开的渔网收拢,人不下水就可以捕鱼,真灵便。最直接的是用鱼叉,总能叉到大鱼;最悠闲轻松的方式就是钓鱼了,小孩喜欢钓水面看得到的小参子鱼,而善钓者垂青深水大鱼……“吃鱼哪有取鱼乐,渔者方享捕鱼欢。”故乡的俗语说出了渔者的心声。 小河两岸,各家各户的积肥河泥塘,像衣服纽扣洞一样镶嵌河边,绣成独特的水乡风景。男人们将小河里的淤泥,用一种叫做泥揇子的工具,一下下从河底把淤泥揇上来放入木船里,满载后再用斛锨把淤泥抛送到岸边的塘里,拌上青草、人畜粪等沤制一段时间,就发酵成一塘很好的有机肥,均匀散布到农田里,既环保又能改良土壤,这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积肥措施。 为了防汛,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小河的最西端入口处建了一座青砖墙体的水闸,净高近4米、宽3米多。发水时,木制的闸板分块插入闸体中间的凹槽中,平时就平担在闸面上,可以行人走畜。这里夏天最为热闹,因为这里是我们小时候的游泳、跳水中心,闸体上面就是跳台,闸的下游有一段较为宽阔的水域,清澈的河水从闸门流进,成了理想的天然浴场。 初学游泳的弟弟妹妹们,从家里带来木桶,由游泳高手的哥哥姐姐带领着,一手拽着桶沿一手在水里猛划,两腿使劲地拍打着水面,溅起很响的水花,有时不慎松了手,呛了几口水后,会瘫坐在河岸边的码头上,咳嗽得两眼通红,泪流满面,喘息平稳后又被带到河中央练着,直到能摆脱木桶独自游动,就成了自由泳者了。 那时候不知道五花八门的泳姿名称,只是跟着别人模仿练习,什么狗爬式、青蛙式、水蛇式,什么梢仰、踩水、托举等特技,什么扎猛子、拼鼻气等比赛,花样齐全,技艺翻新。更精彩的要数勇敢者的“高台跳水”表演,就是登上高高的闸顶,纵身一跃落入水中,有直立式入水被呛着的,有匍匐着拍入水中产成巨大声响和水花后,冒出水面瘫坐在一旁按摩肚子龇牙咧嘴的,有高水平的倒着插入水中,半个时辰才浮出水面的……让刚学会游泳的我,在一旁羡慕得就剩发呆的份儿,当然,经过几年的不懈练习,我也成了花样跳水的“顶尖高手”。 小河的两岸生长着各种树,有歪脖子的老榆树,有粗腰围的疙瘩凸出的老杨树,有皮光叶滑果黄的大楝树,有挂满青紫桑椹果的弯桑树,有飘香带刺的大槐树,还有不成材的空心柯树,两岸之树相对斜长着,把小河密封成一道绿色的长廊,河面上方悬挂着人们种的丝瓜、葫子,或是豇豆、扁豆角子,缀缀噜噜的在荡着秋千,期待着人们划着小船随意采摘,河南河北不分你我地自由分享着果实,划船穿行在荫凉的河树长廊里,特别的惬意、舒畅,至今还时时想起在一河树果、瓜豆廊道中,採桑椹贪吃染花了嘴脸、摘丝瓜而挂在树上荡秋千再入水嬉戏…… 如今我四季都回家乡,总会伫立在小河旁。春看杨柳的细枝浮过小河的水面,像舞女的裙子;夏听河水安详地流淌,默想曾经的欢声笑语;秋赏落叶像封封书信落到河面上,将乡亲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寄出;冬破小河冰封的安静,顽皮地用小砖块飞过去,“写”出一个个小窟窿,画成一个无法言喻的省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