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60|回复: 13

[散文小说]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9-9 1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张阳 于 2016-9-9 11:11 编辑

    高二时,在历史课本上第一次读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那一刻有种触恸心扉、怦然心动的感觉。正是那时候,我立定了人生的志向,就是要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那一年,我16岁。
    立志如此,一半是源自出身底层的成长经历,见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体味了太多的生活心酸。这种出身,令我熟悉底层群众艰辛的同时,也为我烙上了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的人生底色,挥之不去、历久弥新,念念不忘的是希望如我一般的人们都能够过上富足安康有尊严的生活;一半是源自如饥似渴的读书经历,游曳在知识的海洋,仿佛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又似在聆听智者前贤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地开阔了视野、净化着灵魂,也锤炼着精神和品格。
    后来,几经坎坷、两番高考,终于负笈忻州、入读师院、专修历史。继而,背井离乡、远亲别友,负箧曳屣、独上吕梁、圆梦讲台。从此夙兴夜寐、钻研教学,虽甘苦备尝,亦乐以忘忧,不觉年华如水般悄然流逝,如是春秋七度,我也行将而立。
    人生的路,实在难以揣测,时常会发生“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只命运之手在操纵着人生的轨迹,使人生的航向并不能尽如人意。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使我在一个七月流火的日子,被推到了文字秘书的岗位,先借用,后调动。从此,便告别了心爱的讲台。当时的心情,有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和“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慷慨激昂,也夹杂着一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和“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的苦涩与伤感。唯一可以告慰我心的是,已经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激情梦想,奉献给了收留我就业的第二故乡——蒲县人民的教育事业,也算没有辜负曾经的梦想。
    放下粉笔,别了讲台,开始敲打键盘写材料,是那种“有点辉煌也有点虚荣而更多是煎熬”的生活。于是,日复一日地面对电脑穷搜遍找、思谋材料,真可谓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每一份或薄或厚的材料背后,都是反反复复地推敲琢磨、字斟句酌、审核校对修改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字与领导交流、体悟领导用心、领会领导思路、学习领导风格和水平的过程。材料中,展示着领导站位的高度、思考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也饱含着秘书们搜肠刮肚的辛勤汗水。思谋材料的过程,亦如分娩难产的母亲一般痛苦煎熬,有时候枯坐半夜也憋不出几个字,那种孤苦无助甚至绝望的心情,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时候,会想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秀才文思不畅,其妻说:“写文章,难道比生孩子还难吗”?秀才答:“生孩子,那是你肚子里有货,我这写文章,是肚子里头没货,还得硬憋,你说那个更难”?想想它聊以自慰,之后接着憋文章。有时候,只有一支接一支地在燃起厌倦,提提神,找找灵感,在烟雾升腾中,有时,就是抽得恶心,抽到缺氧,也无济于事。有时,慢慢地就有了思路,行文也渐渐顺畅了,甚至要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脑子里充斥的全是材料。这个时候陪伴我们的除了沉沉的夜色,就是无边的寂静。随着夜的流逝,环卫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材料总算有所眉目,这才敢坐着眯一觉或是找地儿睡上个囫囵觉,然后,又开始新一天的战斗。这样的经历,是每一位曾经从事或正在从事文秘工作的人都有过的。那种经历、那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但是,辛苦并不等于成效,工作的成效取决于领导对材料的认可程度。当我们的劳动成果被领导枪毙的时候,那种沮丧是和被判死刑颇有些相似;当领导在台上抑扬顿挫地宣读我们起草的材料,赢得台下如雷般掌声的时候,正在做会议记录的我们,心头的那份舒坦真是比吃了蜜还甜!此前通宵达旦的推敲琢磨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被认可的肯定和鼓舞成了继续奋斗的最好慰藉药和补给品,然而,容不得过多地自我陶醉,又要埋首于新的材料中了。文字秘书们就在这样的境况中既累且痛,又不乏充实而快乐的度过着一天又一天。甘苦寸心知,此中况味,可与知者言,难以与外人道也。
    有时候静心而思,想想工作的辛苦,想想材料的煎熬,真有金盆洗手、打退堂鼓的心思。但是,想想家庭的使命、社会的责任、单位的职责、个人的追求,想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再说,真正的共产党人也不是靠叫苦叫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于是,在脑子里又一次闪过古往今来的那些志士仁人,不论是壮志未酬的诸葛亮,还是舍生取义的文天祥;不论是先忧后乐的范仲淹,还是以身许国的林则徐;无论是百战余生、寂寂无闻的抗战老兵,还是几十年置身戈壁、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再到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这一串串熟悉而闪光的姓名,无不是因为他们的坚毅执着、忠诚奉献、高洁操守、伟岸人格、非凡业绩,让生命定格在煌煌青史,让英名永驻在后人心田,那份熠熠生辉的生命光华,历经岁月的沉淀更显其厚重。如此一想,我所经受的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宋人杨万里有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待到前头山脚尽,堂堂小溪出前川。”小溪如此,人生亦然。于是,纠结的心情边渐渐平复,然后,继续坦然地投身工作。
    忙碌,虽然是工作的常态,买书仍然是坚持如昔,读书更是不曾懈怠,稍有余暇和闲心也会练练笔,记录往事,抒写心情。只是,买书和学习的内容少了曾经钟情的文学历史,更多的是与时政、社会和写材料关系密切的著作。如《朱镕基讲话实录》、《学哲学、用哲学》、《吕日周自选集》、《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邓小平时代》、《摆脱贫困》、《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用典》、《凤凰周刊》等等。孜孜以求的阅读,自然不会白费功夫,进步也如拔节的庄稼般,不见其增而日有所张。不过,因为资质平庸,进步没有天才的神速,而更似爬坡的老牛,好在,不怕慢,只怕站。我也乐于品味积跬步而致千里的收获感和幸福感。在对时政的关注中,对国家大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追逐梦想的信心和希望。同时,感受着十八大以来,扑面而来的新风正气,关注着新一届党中央率先垂范、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励精图治、只争朝夕的政治担当,以及高瞻远瞩、继往开来的历史情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种子也在心中潜滋暗长。想想夙夜在公的高层领导,再想想自己的挑灯夜战,心绪就更为平和了,甚至还有了点笑傲苦难的豪迈。行文至此,不由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我只怕对不起我所受的苦难。”为了能够配得起自己所受的“苦难”,我只有更加义无反顾地努力工作、充实生活。
    无论是昔日为师,还是而今捉笔,我始终是普通一兵。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卑微如野草的我更多的时候还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教书的日子里,我总是尽己所能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但也多有无奈的时候。记得有一年,面对有限的贫困生补助名额,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争抢的场面,几经筛选,真正需要这份补助的人,远不是分配到班里的名额所能满足。当听说了个别学生伤心万端的家事诉说后,我为学生的不幸和自己的无能当着一群学生的面而失声痛哭。印象更深的一件事是我初为人师的日子,班里有一位学生,因为家人身患重病,情况被校领导知道后,向我核实之后,年届六旬的老校长当着我的面大笔一挥批了几个字,为这个学生免去了四百多块钱的学杂费。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能够为学生说上两句帮衬的话,面对更多的也需要用真金白银去帮助的学生,我突然发现平常的说教是多么的苍白,一个老师,一个同样清贫的老师,是多么的无奈和渺小呵?!所以,纵然不舍,我还是愿意投身艰难繁重的材料写作。往小处近处说,我自己可以提升素质,可以谋求政治进步;往大处远处说,我在放下材料工作后,有可能掌握一定的资源,向面对的一部分群众施以援手,那时候的援助肯定更实惠、更直接、更有力,也要广泛一些,不似当老师时候的那般苍白无力。我的心中总有两句话会时时泛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年与时驰,虽然不复少年时的壮志雄心,但兼济天下之志,从来未曾泯灭,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强烈。年岁渐长,阅历渐丰,认识有变,更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曾经熟读的杜甫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那种博大胸襟和为民情怀。
    正是基于扎根泥土的生命底色和奉献社会的少年志向,什么苦我都能吃,什么累我都能忍,什么气我都能受。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一方舞台,不论大小,可以施展手脚、成就梦想、造福一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因此,无论角色怎样转变,生命的底色时时提醒我不忘初心,常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勉励自己,忠于职守、勤勉工作,以一点一滴的成绩,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在壮丽的时代征程中,挥洒激情和汗水,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则不负此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9-9 11: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气,正能量。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4: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孜孜以求的阅读,自然不会白费功夫,进步也如拔节的庄稼般,不见其增而日有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4: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无论角色怎样转变,生命的底色时时提醒我不忘初心,常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勉励自己,忠于职守、勤勉工作,以一点一滴的成绩,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在壮丽的时代征程中,挥洒激情和汗水,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则不负此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4: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细腻,感悟深厚。欣赏佳作!参赛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弯弓 发表于 2016-9-9 11:46
正气,正能量。欣赏。

谢谢文友的肯定、鼓舞和激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雪花 发表于 2016-9-9 14:21
孜孜以求的阅读,自然不会白费功夫,进步也如拔节的庄稼般,不见其增而日有所张。

谢谢,肯定是最大的鼓励了,让我心中暖意充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雪花 发表于 2016-9-9 14:22
文笔细腻,感悟深厚。欣赏佳作!参赛愉快!

感谢这样的机会,我是从文友婉约-琪儿处得知,有此活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9: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路,实在难以揣测,时常会发生“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只命运之手在操纵着人生的轨迹,使人生的航向并不能尽如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9: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孜孜以求的阅读,自然不会白费功夫,进步也如拔节的庄稼般,不见其增而日有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9: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心中总有两句话会时时泛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年与时驰,虽然不复少年时的壮志雄心,但兼济天下之志,从来未曾泯灭,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强烈。年岁渐长,阅历渐丰,认识有变,更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曾经熟读的杜甫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那种博大胸襟和为民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二时,在历史课本上第一次读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那一刻有种触恸心扉、怦然心动的感觉。正是那时候,我立定了人生的志向,就是要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9: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志如此,一半是源自出身底层的成长经历,见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体味了太多的生活心酸。这种出身,令我熟悉底层群众艰辛的同时,也为我烙上了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的人生底色,挥之不去、历久弥新,念念不忘的是希望如我一般的人们都能够过上富足安康有尊严的生活;一半是源自如饥似渴的读书经历,游曳在知识的海洋,仿佛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又似在聆听智者前贤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地开阔了视野、净化着灵魂,也锤炼着精神和品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9-9 19: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基于扎根泥土的生命底色和奉献社会的少年志向,什么苦我都能吃,什么累我都能忍,什么气我都能受。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一方舞台,不论大小,可以施展手脚、成就梦想、造福一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4 01:49 , Processed in 0.1493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