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77|回复: 6

[散文随笔] 从矛盾的俗语里看中国人的智慧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4-13 2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仇媛媛 于 2016-4-14 17:49 编辑

从矛盾的俗语里看中国人的智慧
仇媛媛
    中国文化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威武不能屈”,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又有“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些俗语充满了矛盾,于是有人问:是不是我们的思维逻辑本来就有问题?也有人贬损“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谨慎却又大胆,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中国人不接受一种彻底的思想方式,而安于在四平八稳、折中妥协的方式下过活”。不过,我倒不这么悲观地看中国人的智慧。
    首先要明确的是,矛盾属正常,而非逻辑有问题。这些俗语的来源,并非一家一人之言。比如“江山不移”与“随遇而安”,前者似儒者口吻,后者属道家之语,有矛盾当然正常,不能说谁的逻辑有问题。再说,世事变幻,“此一时,彼一时”,哪有绝对的真理呢?两千年前的荀子说“制天命而用之”,指出了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消极无为的,肯定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重要意义。在古代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如今我们说“敬畏自然”,不再主张“人定胜天”也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世殊事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么看,我们几千年间流传下来的俗语有矛盾,也就正常了。
    世相纷繁复杂,原本就充满了矛盾。比如“满”,是好,还是不好呢?“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是说“满”不好;“满罐不响,半罐晃荡”,又在渴望“满”的境界。这两种现象都是事实,于是便启发人们作相反的立论。另外,立场角度不同,自然也会有矛盾的立论。比如“人靠衣装”与“人不可貌相”,看似矛盾,可前句是从“衣”者一方说的,他想靠衣装扮靓自己,所以对“貌”他取的是肯定;而后句是从“相”者一方说的,提醒自己不要被“貌”迷惑,取的是否定。只有把两句话,放在一起,才会感到矛盾,可事实上不可能在一方使用。
    矛盾无处不在,所以矛盾的言论也就能共生共存。在辩论时,正方与反方的观点,必定相左,之所以进行辩论,是因为双方观点都有站立的依据。“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虽然对立,但两种观点,都能成立。俗语的矛盾,也并非只是中国现象。
    如果说这是中国现象,这恰恰反映出中国人的智慧。既然正反都有理,那就至少给出两种说法,供你选择,你可以选择“彼”或“此”,也可以选择彼此之间的任一点,而不是让你接受一种彻底的思想方式。比如有“众口铄金”,也有“清者自清”;有“人善被人欺”,也有“好人有好报”。这等于在问你:是相信流言,还是相信人格?对善良有信心,还是没有信心?这要你自己选择,而我们真正在选择的时候,基本上会达成这样的共识:既不能无视流言,也要相信人格;即便对善良信心不足,也不至于失去信心。俗语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俗语本身,更体现在你选择时拿捏的尺度。
    选择的意义,在于避免一边倒。“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人格好是好,但只有刚劲,如果人们都只信奉这一人格准则,那么基本上都“玉碎”了,也没有后来人了。这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显出了另一种意义,它旨在保全,但只有这一句,显然也不行,它缺少了对理想的坚持。所以矛盾双方的共存,是为了求得一种平衡,任何一边倒都是可怕的。要么是身体的毁灭,要么是精神的毁灭。
所以矛盾的俗语,体现了相互矫正、相互牵制的用意。“忠臣不事二主”,为了强调气节,却走向了极端,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于“忠臣不事二主”,是一种矫正,而彼此之间又相互牵制,这种变通避免了生硬和绝对。
    俗语大都来自于大众阶层,大都源于现实生活,如果现实不容乐观,那么俗语里也就带有不容乐观的成分。因为是俗语,所以有些还有低俗的成分。比如“人善被人欺”“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贫志短,马瘦毛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俗语,虽然揭示出一定的真实性,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还需要有能体现积极意义的俗语,来对人性进行提升。如“好人有好报”“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贫贱不能移”“出淤泥而不染”等,都体现出了一种愿望或理想。文化有没有高贵的气质,要看它里面有没有理想的成分,只是现实的总结,可能会诱发悲观,所以要有超现实的力量来引领人生。
    我们的智慧大都源于自然万物的启迪。“天行健”“地势坤”“天人同构”“与天地合其德”,都说明我们是从自然中萃取出伦理道德的,而自然有阴阳二气调和,不走极端,所以我们的道理,也常常不走极端。自然的弹性造就了我们智慧的弹性,自然的弹性保证了大地万物的生存,智慧的弹性,为不同人的选择和存在,提供了支持的理由,它让人感觉处处皆有路。
    有人要说,弹性诞生了圆滑,圆滑的智慧又造就了圆滑的人们。从生存来说,圆滑也未必是贬义,就好像“明哲保身“也未必是贬义一样,毕竟世间最大的法则是生存法则。况且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尽善尽美的,中华文化自然有它的欠缺。而优长本身就意味着某种欠缺,就像有光亮,就会有阴影,光亮越亮,阴影越深。就像有圣人,也就会有大盗。所以欠缺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发挥优长,而尽可能避免欠缺。上文的论者,就是陷在欠缺的泥坑里,不能跳脱,于是制造了一些消极言论。一个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没有自信,是可悲的。
    解读中国智慧,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的文化一向嘲讽刻板拘泥,不知变通。“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这些都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与“三个和尚没水喝”,若能知道这是不同前提下的结论,便不会有困惑。前者是在好的机制、好的集体里,当然人多便于集思广益;后一句是批判人浮于事的现象,批判的矛头既指向集体,也指向个人。再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与“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边抬得很高,一边贬得很低,可前一句抬的是“读书”,后一句贬的是“书生”,本不是一回事。说后一句的,一种是书生的自嘲,叹抱负难以施展;一种是实用主义者的评价,比如你让一个教授去修电视机,他修不好,你骂他百无一用,这当然很不公平;还有,就是人们对读死书之人的嘲讽,是“读”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很值得深思。只有了解一句话可能产生的条件和背景,才能真正解读其中的智慧。
    变通虽是中国智慧的特点,但要求你是在有坚持有原则前提下的变通,而不是一味地耍滑头。孟子说“此一时,彼一时”,孔子说“无可无不可”,不代表他们心中没有坚持,相反他们坚持的力量至大至刚。他们的内心像一座高山,他们的变通像四季流转,不管怎么变,山一直在那。所以领悟中国智慧是有门槛的,你对真善美要有一定的辨别和信仰,才不会在这座智慧迷宫里走失。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国智慧是很讲究运用的,讲究拿捏的尺度。自己没拿捏好,而来怨文化,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让我想到了丝竹乐器跟键盘乐器的区别,后者的音区一目了然,即便是初学者,也容易找到相应的键盘,而弦乐器就不同了,某一个音的确定位置是较难把握的,需要你去拿捏,而高手就在于拿捏得到位。   
    中国智慧就是这琴上的弦,是妙音还是跑调,就全在你的拿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4-14 08: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运笔娴熟、行文流畅,观点独到,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6-4-14 08: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非常实用的议论散文,生活的提炼,总结,耐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7: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乐 发表于 2016-4-14 08:06
运笔娴熟、行文流畅,观点独到,好文章。

谢谢知乐!这一篇差点选到了高中教材的读本里,只因不是名家,最后审的时候没有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4-14 17: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智慧大都源于自然万物的启迪。“天行健”“地势坤”“天人同构”“与天地合其德”,都说明我们是从自然中萃取出伦理道德的,而自然有阴阳二气调和,不走极端,所以我们的道理,也常常不走极端。自然的弹性造就了我们智慧的弹性,自然的弹性保证了大地万物的生存,智慧的弹性,为不同人的选择和存在,提供了支持的理由,它让人感觉处处皆有路。

欣赏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4-14 17: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智慧就是这琴上的弦,是妙音还是跑调,就全在你的拿捏了。

欣赏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8 03:15 , Processed in 0.2515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